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概述

距今约4万年以前,人类还处于蒙昧的原始社会早期,游猎、采集是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人们使用的工具为手工打制的石器,这一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此时人们居无定所,居住方式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为躲避猛兽的威胁和风雨的侵害,人们或藏身于天然岩洞之中,或栖身于大树之上,如此构成了洞居和树居这两种最早的原始居住方式。就人类的进化而言,此时的人类还处于从动物向人过渡的阶段,跋涉在将自己从动物区分开来的漫漫旅途之中。

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期用于居住的岩洞计有20余处,较著名的有陕西蓝田县“蓝田人”遗址(距今约80万—60万年),云南元谋县猿人文化遗址,吉林安图县布尔哈通河畔“安图人”洞穴遗址,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遗址等。

距今4万年至7000年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逐渐由打制的石器过渡到磨制的石器,这种生产工具的变革带来了衣食住行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原始社会形态也由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与游猎为标志的攫取经济逐渐为原始农业所取代。由于加工方式的改变,生产工具不断进步,耜耕逐渐取代了火耕,土地的使用周期也被延长了,与之相应,人们开始需要在临近农业耕作的地方建造相对固定的居所,以方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就促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居住建筑,例如,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穴居建筑,而后发展为木骨泥墙的房屋;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巢居建筑,而后发展为干栏式建筑。

在社会组织形式上,与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产生了以群婚制为特征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女性既是劳动者,也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因而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血缘关系成为逐代延续的母系亲缘,其发展结果是以母性始祖为纽带,维系着所有由她衍生的后代,生成一个关系密切的族群,即氏族公社。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的黄河、长江两流域的母系氏族已经发展到全盛时期,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早期都属于这一历史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大大推进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定居与聚族而居开始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方式,并创造了与定居相适应的多种类型的建筑。

生产工具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推进着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在距今5000年前后,出现了犁耕及陶车等新型生产工具,女子已难以承担耕作和制陶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男子逐渐取代女子成为农耕和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男性开始在氏族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原始的走婚开始演变成较为固定的对偶婚,并逐渐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这些因素都加速了社会中心由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化,母系氏族随之解体,父系社会逐渐形成。父权制的发展,导致男性在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布局、形制、装饰等都对其所承载的制度设计、礼制规范、价值取向等做出了自身的反映。

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定居方式的出现,同时为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和满足社会组织化的需要,人们建造出多种居住形式(横穴、竖穴、半穴居与地面建筑)和多种类型的建筑(居住房屋、公共建筑、作坊、窖藏、畜圈等),由此导致了居住房屋的多样性发展。在聚居方式上,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的祖先和习俗将一个族群的原始人类联系成一个氏族组织,聚族而居是这个组织的必然选择。同时,为了生产和生活安全,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人们对聚居地进行了最初的规划,由此产生了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组合而成的聚落。在这些聚落中,人们对居住、生产与墓葬等建筑已有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区分,反映了人类聚居观念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逐渐演化出人类城市的雏形,由此揭开了人类城市文明的序幕。 caGCiYDvr6RXalyWMNwQvv3u7eBz8ck+TY4LlyBr01iZD6fykqJ6lezmyWo1Xt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