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世界建筑艺术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自成一体,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到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原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与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变异性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更似一个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过程,虽也受到异域文化的一些影响,但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和中国传统社会的演进相一致的,因为它的发展与成熟依存社会整体的发展与成熟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领悟,依赖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依靠建造技术的提高,依存建筑理念的发展等,这是一个不断积累、淳化、提炼和完善的过程,与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脉络同步,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制度互为表里。

中国传统建筑生长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和转型六个阶段,清晰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真实而特有的生命历程和发展脉络。距今4万年至7000年前,随着以采集与游猎为标志的攫取经济逐渐为原始农业所取代,为方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们开始在临近农业耕作的地方建造相对固定的居所,这就促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这时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穴居建筑,而后发展为木骨泥墙的房屋;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了巢居建筑,而后发展为干栏式建筑。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并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人们对聚居地进行了最初的规划,并结合社会组织内部要求进行建筑布局,据此产生了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组合而成的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逐渐演化成早期的城市,由此揭开了人类城市文明的序幕。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观念萌芽和孕育的时期,虽然建筑艺术还处于幼稚阶段,但城市规划思想、建筑的礼制功能与建筑空间的秩序观念已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思想和制度渗透到了建筑实践中。这一进程与当时社会财富的剩余与积累、社会贫富的分化、阶级与国家的出现成为必然的因果关系。与这一进程相适应,王城、宫殿、坛庙、陵墓、苑囿等高级建筑类型应运而生,成为这一时期王权和社会文明的象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筑体系形成时期,这一方面有赖于政治上的统一,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经济上的繁荣与强大,使商周以来的建筑思想得以付诸实践。秦代的咸阳城、阿房宫、骊山陵等,都是恢宏一时的巨构。由于汉王朝处于社会上升时期,加之建筑技术的显著进步,更是促发了建筑的空前繁荣,如在长安修筑汉长安城,在洛阳建造东都洛阳城,并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苑囿。建筑群的规模越发庞大而恢宏,布局与空间构图也趋于完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系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构筑自身框架和勾勒轮廓的任务。

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成熟期,不但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和最繁华的城市,而且建筑形制也趋于稳定,建筑类型趋于完备,建筑风格既沉稳又绚丽,建筑技术与艺术经验亦进入到总结时期,并奠定了后世建筑艺术与技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而言,唐代建筑的总体风格表现为城市格局严整有序,群体布局气势宏伟,建筑形象舒展浑厚,色调简洁明快。宋代建筑则更多地倾向于体认庶族文人的现实理想,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已经不同于前代侧重于宗教神权和政教王权的观念形态。城市的景观环境日趋艺术化,宫殿、陵墓、寺观、园林也都注重文化的表达和艺术的体验。在营造技术方面,建筑的模数制度、建筑构件的制作加工与安装,以及各种装修装饰手法的处理与运用,都趋向合理化、系统化,北宋时期《营造法式》的刊印,详尽地记述了该时期建筑艺术与技术诸方面的成就。

明清两朝,是中国历史上在社会经济与文化诸方面持续发展的时期,城市文化异常繁盛,成为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明清北京城在规划思想、布局方式和城市景观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是中国古代城市艺术的总结。这一时期营建的北京故宫、明十三陵、天坛等大型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群体艺术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园林艺术更趋绚丽,并向精致化和程式化方向发展,许多留存的园林佳作都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范本。此外,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也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见证。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特殊的历史环境、巧妙的生存技巧、原始的生态理念、朴素的审美追求,都在民居建筑中或大胆或曲折地表现出来,其原创的艺术手法至今仍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变异和转型的时期,中华文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开始向现代民族、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转型。随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开始向现代国家体制转变,传统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城市功能、生活观念和方式、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等诸方面的改变而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审美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也在这种转变中孕育着新生,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设计理念和审美方式在新的建筑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延续和重生。当然,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范围内,这种转换与再生的实现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审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建筑思想的进步及建筑艺术的核心价值并不主要在于建筑体量的雄伟和建筑技术的精湛,而在于人类如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择最适当的建筑方式和艺术风格,巧妙地应对自然与社会的需求。探求建筑的历史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探求人类应对这种需求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中国传统建筑这一渐进且完整的发展进程,向人们展示了建筑艺术史本身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文化史和生活史。如以园林建筑为代表,反映了中国的先民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以宫殿建筑为代表,折射了在社会制度安排中,人们如何通过有序的建筑设计来梳理人际关系;以民居建筑为代表,记录了人们如何在生产生活中通过空间形式来组织生活。建筑与社会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致每一角落都隐藏着人类社会基因的遗传密码,发掘它的隐秘与细微之处,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秘密。

从建筑历史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较之其他艺术门类,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技术水平、审美心理的演变都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比如人类对地貌地形的利用,对土木等自然材料的使用,为城市和建筑选址等,都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水平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功能与布局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制度的设计与社会文明程度;陵墓与园林的形制,反映了人类的生死观念和自然观念;石窟寺的开掘与雕凿,展示了人类信仰观念的变化;建筑群的秩序化、组织化设计,反映了社会制度不断细密化的走向;地域建筑的多样化,反映了文化多样化的趋势等。也正因为如此,建筑成为了人类的纪念碑和社会的晴雨表。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筑类型的增减、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布局的差异看到人类思想观念的跃升、生活方式的演进、审美情趣的演变。这其中无疑积淀了人类丰富的智慧,并孕育着未来发展的基因和源泉。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一部用土木写就的史书,记录着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脉络,是古代中国各个时期和中华各族人民聪明睿智和艺术创造的丰碑。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那些经中国先人双手所创造的雄伟、瑰丽、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作品至今还矗立在祖国的土地上,成为人类文化的标记和璀璨无比的瑰宝。本书的写作旨在以建筑的艺术特征为线索,力图将建筑艺术置于产生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进行剖析,以期读者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总体轮廓和发展历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对建筑艺术的本质有所体悟。 biVJzxKaV3bJQsJyiebJgHFEK/j7UgL0RwOYj10alI6oK/VH3VWG5ABWvfFHla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