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南极

在人们第一印象中,南极往往被描述为终年被茫茫冰雪所覆盖的那片神秘大陆。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局限的。事实上,人们通常说的南极(南极地区),是指地球南纬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和南大洋。地理学意义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陆缘冰及其周围岛屿,面积约为1 405.1万平方千米。南大洋则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纬60°的南端部分组成,被誉为世界第五大洋。上述这些区域是《南极条约》(The Antarctic Treaty)生效的国际公认区域。根据《当代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等已有研究著述,现就南极概况做如下介绍。

一、南极洲

南极洲是南纬60°以南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的总称。其中岛屿面积为7.6万平方千米,大陆面积为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为158.2万平方千米,总面积约为1 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9.4%。显然,南极大陆是南极洲的主体。

南极大陆是地球最南端凸起的一块大陆,也称为地球的底部,整个大陆直径约为4 500千米,它的海岸线大致呈圆形,但由于罗斯海(Ross Sea)和威德尔海(Weddell Sea)这两个深入南极大陆海湾的出现,使圆形受到破坏,呈S形弯曲的南极半岛延伸1 400千米。通常,在地质和地理上把南极洲分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分别简称为东南极和西南极。其界限是根据格林尼治0°~180°子午线给定的,在东南极与西南极之间,贯穿着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横贯南极山脉。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度为2 350米,是世界各大洲中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陆。南极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其年均降雪量为12厘米。在中央高原,年均降雪量只有5厘米,比撒哈拉沙漠稍微多一点。自中央高原向大陆边缘,年均降雪量逐渐增加。尽管如此,由于南极大陆属极寒之地,天降冰雪难以融化,因此南极大陆约98%的陆地表面常年被冰雪覆盖,冰层的平均厚度为2 000米,最厚达4 750米。冰雪总储量超过3 0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是全球淡水总储量的72%。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60米,约2 200万平方千米的地球陆地面积将被海水吞没,一些沿海大城市如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和我国上海、广州、天津等都将成为水城。

冰雪虽是固体物质,但由于日积月累,长时间受力,因此产生变形,从南极大陆中心顺着谷地向低处流动,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冰川伸向海洋。南极海岸多为岩石悬崖,冰川前沿崩裂入海,形成不计其数、形态各异、体积悬殊的冰山;冰川前沿在平缓的南极海岸入海时,会持续向海洋中延伸,浮在海面上,形成冰架。每当南极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从冰架的边缘分离出南极洲特有的平台冰山,其厚度可达200米以上,长度可达几百米到几十千米甚至数百千米,颇为壮观。

南极的雪原并不像积雪一样平坦,雪原的表层雪被风刮削后,会呈现剧烈的凹凸形状。风速愈大的地方,凹凸形状发育得愈快,向着主风向延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雪脊。通过雪脊的方向可以判断出该地风的主方向,因此在南极内陆行驶时,可把雪脊的方向描绘在地图上,从而描绘出风向的流线。描绘出的大陆风图像是以东南极海拔高度3 000米以上的地区为中心向沿岸方向吹。

南极大陆最可怕的天气现象是风暴、暴风雪,其风速大,风力猛。南极素有“世界风极”之称。南极地面一般盛行东南风,离地面1 000米以上的高空吹西北风。在内陆地区,由于强烈的辐射冷却,近地层的冷空气大量堆积,在重力和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冷空气团就像无形的瀑布沿陡直的冰坡急速冲向沿岸地带,形成了南极下降风。 南极下降风有着突然刮起、突然中止、风速大、风向大体一致的特征。

1912年,道格拉斯·莫森率领的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在丹尼森海峡附近越冬,进行气象观测,测得该地的月平均风速最大为24.9米/秒,日平均风速最大为36米/秒,瞬时最大风速超过100米/秒,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测得的最大风速。法国南极考察队在1949年也对该地的气象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的月平均风速最大为29米/秒。两队的考察结果显示,该地是地球上风速最大的地区。

由于南极洲处于高纬度地区,太阳向南运行轨迹最南至南回归线(南纬23°26′),南极大陆表面绝大部分常年被冰雪覆盖,太阳光能被冰雪面反射到空中而受很大损失,因此形成了南极亿万年极端寒冷的气候。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28℃左右,从沿海向内陆,气温逐渐降低,大陆内部年平均气温为-60~-40℃。1983年,在苏联南极内陆高原站——东方站,记录到-89.2℃,这是地球表面有史以来的最低气温。

地球自转和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地球上66°34′(即距南北极各23°26′)的纬线称为极圈(在北极的称为北极圈,在南极的称为南极圈)。在南极圈以内的地区,明显地分为冬、夏两个季节。冬季出现连续的黑夜,而夏季则出现连续的白昼,其连续黑夜及连续白昼时间的长短与极圈内的纬度高低相一致,在南极圈上,持续时间最短,各为一天,而在南极极点的持续时间最长,各为半年。

二、南大洋

通常认为,世界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但近些年,这一观念已经改变,2000年,国际水文地理组织确定并定义了第五大洋——南大洋(亦称南极洋)。南大洋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纬60°以南部分组成,其北缘,现在比较公认的是以有海洋特征的南极辐合带为界。这条辐合带是由南向北流动、温度和盐度较低的南极表层水与来自温带海区向南流动、温度和盐度较高的表层水相遇并产生混合,在南纬48°~62°之间的区域内形成一条环绕南极大陆的海流、水温、盐度及生物的跃变地带。这条辐合带既是南大洋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分界线,也是造就南大洋独特海洋特征的原因所在。

南大洋是没有东、西海岸的大洋,总面积约为3 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海洋面积的1/10。南大洋上漂浮着20多万座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冰山,可谓大自然雕琢的神奇景观。南大洋有着尤其特殊的大陆架和海底构造:南极大陆周边的大陆架普遍发育不好,大陆架坡度变化很大,由海岸向海延伸数百米远,水深可达几百米。此外,南大洋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气候与环境特征。尤其在南大洋中存在两种明显的海流:一种为南极沿岸流,大致位于南纬65°偏南,受偏东风驱动,海流沿南极大陆沿岸由东向西流动;另一种为南极绕极流,位于南纬65°以北,在终年强劲西风作用下,环绕南极大陆由西向东流动,流速一般为每天7~8海里(1海里=1.852千米),最大流速可达13海里。两种海流环绕整个南极洲,使其成为与世隔绝的“孤洲”。

在南极的冬季,南大洋的海冰面积可达2 000万平方千米,完全封住整个大陆并向外延伸300~400千米,个别地区伸展到南纬55°。在南极的夏季,南大洋85%的积冰流散到不冻海域融化掉,海冰的面积缩小为400万~500万平方千米,但陆缘冰断裂而形成的冰山则遍布海面,逐渐向低纬度海域扩散漂移。

在南纬40°~60°之间,有一个被誉为暴风区的海域。在终年强劲的西风作用下,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暖气流和南极冷极高气压交汇的综合影响,强劲的低气压气旋接连不断的由西向东移动,在洋面上掀起惊涛骇浪,这就是最令各国考察队员“谈海色变”的南大洋暴风区,或称为西风带。它是考察船进入南极区的一道天然屏障和鬼门关,被誉为怒吼的40°、疯狂的50°、呼啸的60°。不过此关,就休想见到南极。

南大洋的水团结构非常独特,由南极底层水和中层水生成,二者是形成和驱动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重要因子,对于热盐环流全球输送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全球唯一的一支绕极环流,也是全球流量最大的一支洋流——南极绕极流也出现在南大洋,成为大洋间水交换的关键环节。南大洋海冰具有仅次于北半球雪盖的季节变化幅度,海-冰-气耦合反馈过程环环相扣、机理复杂,此外,南大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活跃,是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南大洋上空的大气环流是影响亚洲季风演变的重要因子。总体而言,南大洋海洋环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着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更为深入地把握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变规律。

与其他各大洋相比,南大洋生物种类较为贫乏,但生物量丰富很多。大量的浮游植物是南大洋简单食物链的一环,它们是南大洋中个体微小的浮游生物、南极磷虾的主要食物。南极磷虾是南大洋食物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维持着南大洋中的其他高级动物——枪乌贼、鱼类、企鹅、海豹和鲸等的生命,三者构成了硅藻→磷虾→肉食性动物的南大洋简单食物链。

三、蛮荒与宝库

南极虽地处地球的最南端,冰天雪地、与世隔绝,但并非真的是蛮荒之地、“不毛之地”,恰恰相反,南极是一座蕴藏着丰富资源和科学奥秘的宝库,是至今地球上最后一块还没有被开发的宝地,因而这也成为导致南极领土纷争的主要根源之一。下面,从能源与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科学资源四个方面来透视南极这块宝地。

(一)能源与矿产资源

南极蕴藏的能源与矿产资源种类众多,约有220种,部分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储存量非常惊人。西南极大陆的矿产以铜、铅、锌、锰、金、银等有色金属为主,横贯南极山脉地区,已发现有铜、铅、锌、银等有色金属矿和丰富的煤层。南极煤的储量高达5 000亿吨,已发现露天煤层达6~8米厚,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之一。东南极大陆多以铁、锰、钼、金刚石、石墨和其他非金属矿产为主。特别是查尔斯王子山脉的铁矿床,其厚度约100米,绵延达120千米,被誉为南极大陆的“铁山”,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铁矿床之一。据估计,查尔斯王子山脉的铁矿可供人类开发利用200年。南大洋海底也发现有宽度500余千米的带状锰结核沉积区,此外铜、锌、金、银等金属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南极也有着丰富的非金属矿物,包括云母、石墨、萤石、水晶、绿柱石等各类矿物,并且有些是伴生于其他矿化物质内,这就更增加了其经济价值。南极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非常惊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透露的资料表明,在南极大陆西部,可能蕴藏有450亿桶石油,这个数字相当于目前全世界石油年产量的2~3倍。罗斯海和罗斯冰架区、威德尔海和菲尔希内尔冰架区,普里兹湾和兰伯特地堑区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最大的主要勘探区;南极半岛陆架区、别林斯高晋海和阿蒙森海陆架区也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好的勘探区;新西兰、高斯伯格—克尔盖伦、克洛泽和福克兰海底高原等海域,是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远景区。 据估计,整个南极的石油蕴藏量约有1 000亿桶,天然气储量有3万~5万亿立方米。除此之外,南极还蕴藏有可燃冰等清洁能源以及巨大的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能源。随着各国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南极“宝藏”正逐渐展示出来。

(二)淡水资源

冰雪是南极的外衣,也是南极极为重要的宝贵自然资源。南极常年下雪,终年积雪,积雪成冰,亿万年不化,富有冰山与冰川,成为淡水资源的富集地。据冰川学家估算,南极冰的总量超过3 000万立方千米,是全球淡水资源总储量的72%,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成淡水,据估算可供全人类饮用7 500年,而且其水质极好,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目前,已有一些干旱较为严重的国家,拟从南极拖运冰山回国利用。当然,这些计划要付诸实施,还需要克服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技术难题。沙特阿拉伯曾两次计划将南极的冰山运回沙特阿拉伯以解决沙特阿拉伯淡水资源短缺问题。1977年,沙特阿拉伯一家名为“国家顾问局”的公司就与法国方面合作,计划将一座重约1.5亿吨的冰山用6艘运输船牵引到约9 000千米远的沙特阿拉伯吉达港,但由于缺乏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持,该计划在当时并没有被实施。该公司也曾计划于2018年开展一次预备实验,将通过卫星影像找到的冰山由小型船队用绳索和网向北拖拽至澳大利亚或者南非,但这一计划也无疾而终。如果从南极拖运冰山的难题能够得以解决,那将是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大利好。不过,要实现这一愿望,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无论如何,南极巨大的淡水资源藏量,是地球对人类的馈赠,是人类在未来解决干旱、淡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生物资源

南极的鲸类、海豹(见图1-1)、鱼类、磷虾、海鸟等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南极生物学家研究和统计,常年或季节性栖息在南极的鸟类有41种之多,可大致归为三大类,分别是信天翁类、海燕类和海鸥类。其中最常见和数量最多的是企鹅、信天翁、巨海燕、雪海燕、南极燕鸥、南极鸽、海鸥、蓝眼鸬鹚和南极贼鸥等。 企鹅是南极的象征,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有7种,据科学家们的长期观察和估算,总量在1.2亿只左右,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它们是帝企鹅(见图1-2)、王企鹅、阿德利企鹅(见图1-3)、金图(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浮华(马可罗尼)企鹅和喜石企鹅。企鹅大腹便便、温文尔雅、绅士风度十足;企鹅身怀绝技,喝下咸涩的海水,可以把盐分从鼻子里排出来;企鹅方向感超强,无论走到哪里,每年都能在特定季节准确无误地返回世代生活的栖息之地。南极磷虾储量尤为富饶。据保守估计,南极海域的磷虾总藏量达6~12亿吨,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每年能捕捞5 000万吨,被喻为人类未来动物蛋白质的“资源仓库”。南极海豹和鲸的数量也很可观,由于它们浑身是宝,价值巨大,因此自19世纪以来,就遭到人类的大量捕杀。1972年,南极条约协商国共同签订并通过了《南极海豹保护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Seals,CCAS),并于1978年3月11日正式生效。这一条约对罗斯海豹等加以特别严格的保护,对其他类型的海豹和鲸也严格限制了每年的最高捕获量,这对有效保护南极海豹和整个南极生态系统都具有积极意义。此外,由于南极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生长在南极的微生物及细菌有耐低温、抗辐射等特性,被广泛利用在制药业、化工业等领域。南极资源虽然前景可观,但由于经济效益及国际政策等问题尚待解决,南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1-1 海豹(南极考察队队员胡晴 摄)

图1-2 帝企鹅(南极考察队队员胡晴 摄)

图1-3 阿德利企鹅(南极考察队队员胡晴 摄)

(四)科学资源

南极大陆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对研究板块运动、气候变化、宇宙空间等方面的科学家来说是一座“知识宝库”。南极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中国大陆的形成与冈瓦纳古陆的裂变有关,青藏高原就是由冈瓦纳古陆的中南半岛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研究南极大陆及冈瓦纳古陆的演变对认识中国大陆的地壳演化,矿区的分布规律,动、植物的进化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因此南极大陆气温极低,成为全球两大冷源之一,热带地区与南极的温差驱动了大气环流,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也与南极有密切联系,多名学者研究了南极温度、海冰等因素对中国夏季天气的影响,总结出了具有实际价值的规律。南极大陆出于其海拔高、大气纯洁、磁场与地面几乎垂直等原因,是进行天文观测,研究大气层、日地关系、宇宙射线的理想场所。降落在南极的陨石由于环境干燥、污染少等特点保存情况良好,又因为南极冰盖历史漫长而且面积辽阔,陨石种类也很丰富。截至2017年,中国在南极共收集陨石12 017块,位居世界第三,为中国月球和火星等深空探测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极能为各类科学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场所,对人类在地球物理学、气候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四、南极考察

在古代,虽然有智者预研过南极大陆的存在,但终因航海技术条件有限,人类无法驾船前去验证考察。直到15世纪后半期,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向外扩展,寻找新的殖民地,殖民探险活动兴起,探险家开始挑战南极天险,从而揭开了人类南极考察历史的序幕。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一般被分为四个时代:发现时代、英雄时代、航空时代、科学时代。

(一)发现时代(1772—1900年)

这一时代跨越的时间比较长,是从18世纪后期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到20世纪之前的历史。

1772—1775年,英国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受英国政府派遣,率2艘独桅帆船“决心”号和“冒险”号完成了一次环球航行,从而开创了南极洲的发现时代。詹姆斯·库克在这次环球航行中,3次穿过南极圈,往南航行最远到达南纬71°10′,这在人类航海史上均属首次。在此之后,英国的海豹捕猎者威廉·史密斯船长,驾驶一艘双桅船“威廉斯”号,在1819年2月发现了南设得兰群岛的利文斯顿岛,其后他宣布该岛属于英国。英国海洋军事部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派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登上了乔治王岛和克拉伦斯岛,并宣布英国对其的所有权。

1819年7月,以别林斯高晋为队长的俄国南极探险队,乘“东方”号和“和平”号2艘帆船从喀琅施塔得港出发,驶向大西洋,穿过西风带,4次穿过南极圈,于1821年1月21日和28日,分别发现了彼得一世岛和亚历山大一世岛。

南极大陆的发现,极大引起了探险家和航海家进行南极探险的兴趣和信心,许多国家的探险家和海豹捕猎者纷纷前往南极,在南极又发现了许多岛屿和海岸,为后来的南极考察打下了初步基础。

1823—1824年,英国人詹姆斯·威德尔探险南极,发现了南极洲第一个海,即现在的威德尔海。1831年,英国人约翰·比斯科进入南极圈,先后发现了恩德比地、阿德莱德岛和比斯科群岛。在整个19世纪,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挪威人等纷纷到南极探险、捕猎,南极大陆、山脉、岛屿、近海、海岸等不断被发现。其中,挪威博物学家埃格伯特·博克格雷温克领导的探险队,在1895年1月首次登上南极维多利亚地的阿代尔角,并在那里建站越冬,人类首次获得了南极大陆严冬的气象、地磁等科学数据。

(二)英雄时代(1901—1927年)

18世纪以来,特别是整个19世纪探险家们对南极的探险活动越来越多,但限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已有的探险活动只局限于南极大陆沿岸及其周围岛屿,还没有人敢于挑战前往南极内陆进行考察。这一局面在进入20世纪之后就立即被打破,探险家们不再满足于重复前辈们的足迹,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南极内陆和南极极点,展开了一场争先到达南极极点的竞争。

1901—1904年,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率领考察队,驾驶安装有蒸汽机的木质帆船“发现”号到南极考察,他们发现了爱德华七世半岛,在麦克默多海峡的越冬营地度过了2个冬天。他们利用雪橇,深入到南纬82°17′、东经167°处考察,为到达南极极点进行了初步尝试。1912年1月18日,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终于率探险队抵达南极极点,不过此时他已经不是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探险家了。更不幸的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和队员在从南极极点撤离返回途中遭遇暴风雪,由于饥饿、疲劳和寒冷的侵袭,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和4名伙伴先后丧生。

1909年1月4日,英国人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率领的探险队抵达南纬88°23′,离南极极点仅有178千米,但由于粮食不足而被迫返回。2年多之后,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在1911年12月14日首次到达南极极点,并于次年1月25日顺利返回营地。这是人类第一次抵达南极极点。

(三)航空时代(1928—1956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从科学理论到技术与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比如,飞机在20世纪之初诞生之后就发展迅猛,特别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飞机很快就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应用于南极考察,标志着南极航空时代的到来。

1928年11月,英国人休伯特·威尔金斯爵士第一次在南极上空飞行,并进行了长距离的观测和航空摄影。次年11月,美国人理查德·伯德上将首次进行了飞越南极极点的航行和空中拍摄。1933—1935年,理查德·伯德再度利用飞机考察南极,通过航测证明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不连在一起,即南极大陆是一个整体。1935年11月,美国人林肯·埃尔斯沃思驾驶飞机纵贯南极半岛,并先后着陆4次,首次证实飞机可以在南极大陆进行各种项目的考察。

1946—1947年,美国派遣了规模庞大的考察队前往南极考察,官兵多达4 700余人,并出动了固定翼飞机19架、直升机7架,另有破冰船、航空母舰、潜水艇和驱逐舰等13艘,浩浩荡荡开往南极。在理查德·伯德的指挥下,庞大的美国考察队对南极展开了立体考察测绘。其中,飞机共飞行了64个航次,拍摄航空照片1.5万张,侦察照片7万张。通过航测,至少确定了18个山脉的地理位置,并把新发现的山脉、半岛、群岛等绘入了地图。

美国在1946年大规模开展南极考察是有深刻时代背景的。一方面,在此之前,已有多国对南极洲正式提出了领土要求,如英国、法国、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智利等,这显然是对美国不利的;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强盛,已取代英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头牌,既有雄厚的实力又有迫切的国家利益需求,驱使着美国开展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南极考察。

(四)科学时代(1957年至今)

自人类首次登上南极洲开始,认识南极、理解南极都是历次南极考察活动的内容之一。但是,不管是发现时代,还是英雄时代,或是航空时代,科学考察活动都不是南极考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科学考察活动都是附属的。南极考察的科学时代是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IGY)开始的,直至今日。

关于首届IGY的缘起、过程以及中国的参与情况,本书将在第二章进行介绍。由于IGY的成功,使得合作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和平为目的的活动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并直接促成了1959年《南极条约》的缔结。首届IGY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南极科学考察感兴趣,纷纷派遣考察队赴南极洲建立科考站并进行科学考察。

五、南极主权争端

人类在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探索南极,一方面是因为人类技术水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能够为探险家的南极之行提供技术支撑与物资保障;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奉行殖民主义的列强来说,面积超过1 4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是必争之地,更不用说南极还蕴藏着大量能源资源。英国是最早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其于1908年提出的主权要求包括位于西经20°到西经50°之间、南纬50°以南所有的58个岛屿和领土,以及位于西经50°至西经80°之间所有的岛屿和领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6国相继对南极洲83%的领土提出了自己的主权要求。 列强对南极主权的诉求主要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大洋洲国家支持的“扇形原则”,以南极极点为顶点、以两条相关的经线为两个腰、再以某国的海岸或某一纬线作底边,这样所形成的扇形区内的陆地连同海上的冰,构成邻接扇形区的国家的领土;另一派是以阿根廷为首的南美洲国家支持的“先占原则”,即把南极视为无主土地,只要有国家实行有效的占领(包括设立居民点、悬挂国旗、建立行政机构等),就能取得该地区的领土主权。 根据不同原则提出南极主权要求的两派在领土上自然有重叠的部分,这就造成了两派之间的纠纷,其中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冲突最为激烈。

1947—1954年,英国曾先后4次就南极领土主权分歧上诉至国际法院,但遭到了阿根廷和智利的反对,拒绝由国际法院审理。1955年,英国单方面向国际法院提出仲裁申请,提出阿根廷和智利对南极有争议地区的主张均属非法和无效行为,后该案也因阿根廷和智利的反对,国际法院拒绝审理。1952年1月30日,一队英国科学家乘坐“约翰·比斯科”号考察船驶往南极半岛,拟重建1948年毁于火灾的霍普湾基地。但船队要登陆南极半岛时,却遭到阿根廷武装士兵的抵制,接连向英国考察队递出3封警告信,不允许英国考察队擅自踏上“阿根廷的土地”,双方剑拔弩张,发生了军事冲突。最后在多方调停下,阿根廷军队后撤,英国考察队在海军的保护下重建了霍普湾基地,霍普湾事件就此落下帷幕,但英国与阿根廷两国之间关于南极主权的冲突仍在继续。

苏联并未对南极的领土主权提出明确要求,但苏联反对他国对南极提出领土主权要求,同时认为南极大陆是俄国航海家最先发现的,根据“发现原则”,苏联应对南极大陆享有一定的优先权。1949年,苏联根据别林斯高晋的发现,宣布苏联在南极的利益,但没有宣布南极领土的主权。1950年6月,苏联发表声明称如果没有苏联参与,关于南极主权的任何方案都不予承认。 美国既不愿看到南极妨碍其同盟体系的团结,成为引发美国盟国之间冲突的导火线,也不愿在此问题上与苏联迎头相撞。因此,规避南极风险,防止冷战扩大化,同时又保证南极问题的解决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是美国政府的努力方向。美国曾提出同其他7个主权要求国成立超国家南极管理机构的共管方案,但因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1957—1958年开展的IGY计划成了南极主权纷争的转折点。各成员国对世界各地,尤其是南极的物理现象进行联合观测,在气象学、海洋学、地震学、冰川学等学科领域展开了国际科学考察合作,这些观测与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个国家认识到了国际合作共同考察南极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力衰退,面对全世界的反殖民地浪潮自顾不暇,无力在南极主权上继续博弈。美国、苏联两国也无意把南极卷入冷战,希望把南极塑造为一个和平合作的区域。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与南极考察相关的12个国家在1959年12月1日签订《南极条约》。该条约规定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冻结目前南极领土所有权的主张,关于南极的主权纷争暂时告一段落。

纵观南极考察的历史可以发现,自近代以来,南极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以至于国际纷争不断,目前虽处于和平状态,但南极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国际斗争暗涌的局面。面向未来,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状况、资源禀赋和科学价值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介入。因此,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和平之路任重而道远。 Uya9upD8Q8SQiAOIC9e00feit1x63WtOHaqHwemlob81v1QwysIz0j3It+nnyL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