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高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成绩的金钥匙
丁尚明作品阅读试题详析详解

大地上的红高粱

谷雨前后,播下的高粱种很快发芽出苗,乡人们开始锄草剔苗,随着天气转暖和春雨的浇灌,眼瞅着高粱苗长到了半人高。这时候,家家户户会把烘烤了一冬的土炕拆掉,然后把焦黑的土坯砸碎,这可是高粱最喜欢的农家肥。那时节,爹特别的忙累,我清晰地记得,毒辣辣的日头下,爹戴着一顶破了边的六角草帽(实为竹篾编制),光着宽厚黝黑的脊背,肩搭一块辨不清颜色的毛巾儿,用地排车费力地把炕土拉到地里。爹顾不得喘息,又风风火火地背起装满炕土的粪箕子挨棵给高粱苗施起肥来。我学着爹的样子,亦步亦趋,尽管费了很大的劲,也还是不能像爹那样干得麻溜利索。看着我被太阳暴晒的通红的小脸,爹竟停下手中的活儿,张开脏兮兮、黏糊糊的大手一下子将我抱在怀中,冲我一顿猛亲。爹的胡茬儿又粗又硬,我细嫩的小脸怎能受得了?只记得疼得我嗷嗷大叫。

这么几天紧锣密鼓的忙碌,高粱苗全部施上了炕土。巧的是天上很快黑云压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过,豆大的雨点便噼噼啪啪地砸了下来,雨越下越大,大雨把干渴了一春的大地灌了个肚儿圆。待雨过天晴,一日再去地里看时,那高粱苗竟变戏法似的蹿到了一人高。秸秆粗壮而敦实,叶子墨绿且似革。碧天里,那一排排屹立在大地上的高粱棵,宛若即将出征的兵士,绿光烁烁的叶子,像极了兵士手握的刀戟,又像助阵曼舞的女子手持的彩练。是的,经年荒芜、狂骜不羁的盐碱地,不曾被什么植物征服过,如今却乖乖地匍匐于红高粱脚下,甘愿委身于红高粱撑起的青纱帐里。说来,有红高粱做这里的主宰,这片白花花的盐碱地足矣!

伫立在齐胸深的高粱地里,半天不语的爹一手抚摸着红高粱,一手抚摸着我的头,似有所悟地说:“孩子,多少年来咱这盐碱地种嘛嘛不长,唯有这红高粱却长得出奇的好。人活在世上,总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不管怎样还真要向红高粱学学,只管好好生长就行!”年幼的我自然听不懂爹的话,但我记住了爹的话,后来我懂得了爹的话。

那时,故乡的田间地头、沟坡渠边生长着许多曲曲芽、青青菜、苦麻菜,这些数不清的野菜,给饥荒中的乡人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如我一样的少年,放学一回家,就挎起提篮钻进了高粱地。高粱地里又嫩又好的曲曲芽很快挖满了提篮。贪玩好动的我自是闲不住,把提篮往旁边一撇,挥镰砍下一根粗粗高粱秸大嚼起来,刹那,一股清甜的汁液直抵心扉,那清爽的感觉实在美极了。嚼够了高粱秸,再薅几穗乌霉解馋。后来我才知道,乌霉是一种黑粉真菌,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外表白中泛绿的乌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伴着“扑”的一声丝丝青烟便从口中袅袅而出。就这么一番大快朵颐,整个人儿真真变成了黑老包。天色渐暗,赶紧哧溜一个猛子扎进高粱地中的水渠里,一阵扑扑通通,于是,上岸穿衣清清爽爽地回家了。

秋风乍起,凉意渐浓。那一望无际的红高粱实在抵不住太阳那火辣辣的挑逗,终羞红了脸低下了头,此刻,她成了故乡最亮丽的风景。仰望蓝蓝的天空,远看,那红红的高粱穗似片片火烧云掠过;近看,怀抱沉甸甸穗儿的红高粱,又像一个个怀胎待产的可人儿。

红高粱深处,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锣声、吆喝声,把那些藏匿穗间啄食的雀儿惊得叽叽喳喳如乱云飞渡。

总算盼来了收获的时刻,这收高粱可不同一般的庄稼活儿,若没有一把子力气,一般人很难干得来。年幼的我干不了这活儿,待我长大后又参军远行,也就更没有机会干收高粱这活儿了。故乡一带,管秋天收高粱叫作砍高粱。我虽没砍过高粱,但爹当年砍高粱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

高粱棵经过擗几遍叶子后,待收成时只剩下黄灿灿、光秃秃的秸秆儿和红嘟嘟、沉甸甸的穗头子。只见爹伸出左臂一揽,右手抡镢头朝地上一刨。镢落根起,红红的高粱穗儿伴着唰唰韵律,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一棵棵高大的红高粱倒下了。爹的身后是一片越来越大的开阔地。爹娘和姐姐们将一枚枚镟下的高粱穗儿,装车拉进了场院。晾晒、辗压、过筛,几经折腾,这红红的高粱粒总算收入囊中。有一年,故乡发大水,那水都淹到了高粱葶子。大水迟迟不退,所种的地瓜、棒子、豆谷全泡了个稀巴烂,唯独那红高粱依旧砥柱中流,唯独那沉甸甸的高粱穗儿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姿态。乡人们有的撑起木筏,有的门板作舟,飘摇在泛着腥臭味儿的水中,收割着红高粱,收获着他们唯一的希望!

那个年代,乡人们的生活应当说与红高粱密不可分,人们吃的是高粱面蒸的窝头,喝的是高粱碴熬的黏粥,用的是高粱葶穿起的家什,铺的是高粱蔑编织的炕席,枕的是高粱萼填充的枕头,住的则是用高粱秸(秫秸)打簿封顶的房屋……吃腻了这高粱饭,娘就会就地取材隔三岔五给我们改善一下伙食。娘有时在高粱面里掺几把豆面擀成面条,有时泡一盆高粱和黄豆,用石磨磨成糊糊后摊成煎饼,吃几碗撒了芫荽末的杂面条,吃几张卷了大葱的摊煎饼……那真是幸福的味道,这样的味道始终在心头!

1.“孩子,多少年来咱这盐碱地种嘛嘛不长,唯有这红高粱却长得出奇的好。人活在世上,总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不管怎样还真要向红高粱学学,只管好好生长就行!”你如何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这句话?

2.这篇文章大笔墨描写了红高粱这种植株,请你也把自己身边熟识的植物描摹一下,(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不管环境怎样,自己成长中会经历什么,做好自己,像红高粱一样顽强生存。(1)“盐碱地种嘛嘛不长”这是红高粱的生长环境,从人与环境的角度理解(2)“人活在世上,总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人与困难的角度(3)“只管好好生长就行!”从自身角度,做好自己。

2.要点:(1)抓住植物的特点(2)交代清楚植物的生长环境(3)通过对植物的描摹,体现植物蕴含的精神特质。

走过那片芦苇坡

已是深秋,一连几天的连阴雨总算停了下来。雨后的天空,弥漫着一层轻薄的雾。随着太阳的升起,轻风的吹拂,如同树梢蜕变的蝉一般,天地间渐渐褪去了雾的外壳,呈现出一派沁人的澄澈。

窗台上,那盆令我痴迷、莳弄了数年的沙漠玫瑰,已是蓓蕾凸现,含苞欲放,看着那玛瑙般的粉红花蕾,我翘首静待它花开的时刻。可天违人愿,只因这该死的连阴雨,这种喜阳好晒的植物,终没有绽放其生命的芳华。花盆中那些凋落、枯萎的花蕾,实在令我懊恼、沮丧。

雨后初霁,秋高气爽。趁着暖阳正好,我决计好好晾晒一下发霉的心绪。于是,我推门出去。

深秋的黄河口,也许因了濒海临河,或滩涂广阔、植被稀少的缘故,这里已是寒意袭人,过早地显现出萧瑟、凄凉的景象。大街上除川流的车辆外,已少有行人。郊外,更显得恬静而安然。就这么百无聊赖地彳亍着,任阳光抚慰我的身心,任轻风亲吻我的额头,如千斤重担弃身而去,那感觉就像回到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就像酣睡在母亲温暖的怀中。

放眼望去,遍地的萋萋荒草已经枯黄,鲜艳的小雏菊、打碗花、蓟菜花,以及那些不知名字的野花儿也已凋谢。在黄河口这片拥河抱海的荒蛮之地,因其盐碱成分高,一般的植物是难以成活的。甭看东营市区内绿树成荫、柳绿花红,东营还跻身于“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其实,东营能够嬗变为今天的模样,需付出多少代价和汗水,那些生活在肥原沃土、山川秀美之地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在东营,种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这句在东营尽人皆知的口头禅,足以印证了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艰辛。

由于长年工作、生活在东营,我知道,在这里每栽种一棵树,必须经过以下几道工序。首先,将绿化地的原土取走,依次从底部铺上塑料薄膜、碎石子、牛羊粪,安装好浇灌、排水管线,再将从外地运来的红黏土填埋。尔后,小心翼翼地将一棵棵树苗栽下。接下来,便是围绕树的四周支起防护架,浇水、施肥、管理,园林工人就这么不分昼夜地服侍着,到头来还是有许多树苗不能成活。

东营,原本是当地一个不大的村子的名字。20世纪60年代初,因在村子地下发现了石油,随着胜利油田的诞生和开发建设,这座以东营命名的城市也就应运而生。面对崭新的时代,新兴的“石油城”自是创业者兴业圆梦的乐土。因此,大批有识之士纷至沓来。东营人口迅速膨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东营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

生长在东营大地上的树,也同它的主人一样,它们的故乡在远方。历经背井离乡、生离死别的伤痛和炼狱般的煎熬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才得以涅槃重生。我常想,那些树冠如云、巍然屹立的白蜡、法桐,以及形形色色的树,实在与它们的主人具有同样的特质:坚韧不拔,扎地生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他们都以向上的姿态,沿着各自轨迹,铸就着生命的辉煌与精彩。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定律。黄河口的退海地尽管荒凉、贫瘠,却成了苍苍蒹葭之乐园,这里大大小小的芦苇荡随处可见。

前方,我依稀看到一片偌大的芦苇荡。风中,那株株身披金甲的芦苇,正齐刷刷地朝我颔首致意。

哦,我向着芦苇的方向走去!

跨过几道弯弯的沟汊,涉过一段荆棘遍地的小路,我爬上了那高高的杂草、芦苇丛生的堤坡。这样的堤坡有的是人为建造,有的是自然形成,当地人统称之为“芦苇坡”。伫立在高高的芦苇坡上,举目远眺,那无边无际、流金泛银的芦苇荡尽收眼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余声。”“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此情此景,融入芦苇草丛,与芦苇站在一起,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茁壮、挺拔的芦苇,也似乎听到了芦苇的心音。雁阵声声里,那些古人关于芦苇的美妙诗篇,竟一股脑儿地涌入脑际。我好似闯入了幽远的时光隧道,穿越弥漫的历史烟云,与古人谈笑风生、相亲相伴。千百年来,那个“在水一方”,令无数男子怦然心动、魂牵梦萦的美丽“伊人”栖身何处?那个因改革弊政,得罪当权,被一贬再贬,看到“大雁惊动了芦苇,期盼游子归来”的“诗豪”刘禹锡,他屈死的冤魂是否得到了安息?那个悲天悯地,心系苍生疾苦,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看到今天他的子子孙孙生活得如此幸福,是否展开了笑颜?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蓦地,芦荡深处,扑扑啦啦飞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儿,“沉醉”中的我,幡然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中“醒来”。

这时,我心中掠过一阵莫名的窃喜。那些年,全国有多少地方打着“开放搞活,发展经济”的幌子,对当地的耕地、矿山、森林等资源无序开发,致使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惨遭严重破坏。值得庆幸的是,黄河口的这片大湿地,仍以它原始的面目,以新、奇、特、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尽管,这里因缺少绿树的点缀,显得四季不那么分明,但春天有青青芦苇撑起的纱帐,夏天有风吹苇叶的摇曳、婆娑,秋天有万鸟翔集、芦花飞雪的盛景,冬天有雪落芦荡静无声的哀婉、凄美。正是因了这些,沉寂的黄河口才显现出勃勃生机。

秋愈深,寒意浓。天边那一个个人字形排列的雁阵,哀鸣着昼夜兼程。老子曰:“天地同根,万物同体。”此刻,我的心应是与奋飞的鸿雁相通的。没有谁愿意携妻带子别离故园,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族类的繁衍,只能在四季轮回中,追逐着太阳的足迹,不停地奔波、迁徙。我知道,雁阵已顾不得在此歇脚,它们要赶在冬天第一场雪降临之前,必须飞到南方遥远的某个国度,在某一个地方安顿下来。

而那些能够在北方越冬的鸟儿,处于暖温带上的黄河口大湿地,恰是它们安然栖息的家园。据有关人士介绍,每年秋天,前来栖息越冬的鸟类已达296种,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9种。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把整个黄河口地区演变成了集生态原始旅游、湿地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我发现不远处的水面上,有几只丹顶鹤时而引颈相交,时而翩翩起舞。此刻,我想起了那个为救助受伤的丹顶鹤,而在沼泽里永生的东北女孩徐秀娟,那支令我动容、感伤而百听不厌的曲子,缓缓在耳畔回响起来: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

美丽的女孩,你是否化作了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在你离去的三十年间,人们没有把你遗忘,始终把你传诵,把你颂扬。你就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

1.“在东营,种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植树、护树的艰辛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东营人种树护树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首先,将绿化地的原土取走,依次从底部铺上塑料薄膜、碎石子、牛羊粪,安装好浇灌、排水管线,再将从外地运来的红黏土填埋。尔后,小心翼翼地将一棵棵树苗栽下。接下来,便是围绕树的四周支起防护架,浇水、施肥、管理,园林工人就这么不分昼夜地服侍着,到头来还是有许多树苗不能成活。

为交代芦苇的生存环境做铺垫,侧面突出芦苇适应环境能力之强,生命力的顽强。

2.答案提示:(1)绿化环境的艰辛(2)异地生存的不易(3)适应环境的艰难(4)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走过那片芦苇坡

我的故乡在鲁西平原的黄河岸边,软绵绵的黄河滩就是芦苇的故乡。

记忆中,故乡人有的管芦苇叫芦草,有的又称芦草为芦苇,对这混沌的称谓,我更是傻傻地分不清。直到创作此文时,我才大致明白了怎么回事。其实,无论芦苇还是芦草,都属多年生同科草本植物。生于池塘、河滩、沼泽处的,因长得高挺、硕壮、粗大,人们习惯称之为芦苇,而生于沙丘、平原、山地,呈秧状一节节伏地生长的则叫芦草。芦苇因坚韧、柔软,可以打成罩房顶的箔,铺炕的席,挡门的帘,以及许许多多的物件,芦草只能用作烧柴或喂养牲口的饲料。

芦苇,是我生命里的暖,她虚怀若谷、昂然向上、质朴无华的品格,早已渗入我的血脉,心底总屹立着她高挑、俊秀、飘逸的英姿。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的少年时代,村子周边全是碧水清流的河塘。水里长满了青青的芦苇。那时候,村子里与我一般大小的孩子特别的多。一到夏天,我们就三五成群地去村边的河塘里捉鱼摸虾、游泳嬉戏。兴致正浓,苇叶在脸颊、身上划下道道细细的伤痕,也满不在乎。我常常掐一枚苇叶衔在嘴里,缩紧舌尖轻轻一吹,随着苇叶的颤动,唇边便传出清脆悦耳的曲儿。这曲儿也引得芦苇丛中的苇喳喳、水鸭子唱个不停。循着鸟儿的叫声,我们悄悄接近苇丛中的鸟巢,把一个个巢穴里的鸟蛋扫荡个精光。现在想来,在那个拿鸡蛋换铅笔、学习本的年代,多亏这洁白细嫩的小小鸟蛋,给我正在生长的身体增添了些许营养。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记得,从立秋后到庄稼成熟收割的这段时间,父亲和二姐三姐显得格外忙碌。每天天一亮,父亲带着睡眼惺忪的二姐三姐,摸起镰刀、绳子、提篮走出家门。那时故乡的原野里,到处长满芦草、旱稗、马唐、牛筋儿、狗牙根等各种各样的杂草,眼下这些已经枯黄、成熟,是最宜收割、储藏的。父亲和姐姐们肩扛着一捆捆一篮篮杂草回来了,待在天井里摊开、晾晒后,才能有气无力地坐下来吃几口饭。在父亲、姐姐们的早出晚归中,天井里的杂草也就越堆越多。待到冬天来临,天井里的干草垛有小山那样高。这些干草,除少量用来喂养自家的牛、羊外,其余全部卖掉补贴家用和供我上学。

偶尔,我也会背起提篮去村边的河塘边割草。见到河塘里游来游去的鱼儿,扑啦啦的水鸭子,还有那苇梢上传来的蝈蝈声……贪玩的我实在抵不住这种诱惑,于是,把镰刀、提篮往旁边一扔,“哧溜”褪下衣裤,“扑通”跳进水里。

一阵疯玩之后,我这才意识到,天欲晚我还没有割草呢。无奈,只好依依不舍爬上岸来。面对空荡荡的提篮,我脑袋一拍计上心来:我随手从身旁的柳树上撅下几根枝条,将枝条交叉、斜插在篮口。顺便薅几把水草放在枝条上。我背着“满满”的一篮草回家了,母亲见状心疼地对我说:“以后甭割这么多,你背不动的。”听了母亲的夸奖,我为自己如此“聪明”心中窃喜。谁料,没过几天,我的“聪明”还是被二姐识破了,二姐向母亲告发了我。

那天,我又故技重演,刚一回家母亲就要我当面将篮中的草掏出来。心虚的我实在不敢直视母亲威严的目光,可我又不得不将草掏出。斜插的枝条下,空荡荡的提篮一望见底,我胆战心惊地等待着母亲的惩罚。

母亲正襟危坐,她命我双膝跪在一块青砖头上。过了许久,母亲开腔了:“清清心(拍胸脯)吧,以后改不改。”

我怯怯地回答道:“改。”

母亲问:“改几年?”

我怯生生地说:“改三年。”

母亲掷地有声:“三年不行!”

这时,我发现母亲的眼里涌出了泪水,母亲哽咽着说:“儿啊,你还小,草割多割少娘不会责怪你,也不会和你俩姐比。你动这样歪心思,弄虚作假诓骗人,娘真的很生气。”母亲拭了拭眼角的泪水继续说:“娘这一辈子虽然一个字不识,为娘却懂得处事为人的道道。娘一辈子不会,也不许我的儿子虚头滑脑说瞎话,手脚不干净占便宜,挤兑小瞧穷苦人,做伤天害理事。人要一辈子行善积德做好人!”

说完这番话,母亲依旧不依不饶地问:“改几年?”

“我记住了娘的话,我要改一辈子!”我向母亲保证,把胸脯拍得啪啪山响。

这一幕铭刻于心,我也晓得母亲心中“好人”是什么样子。的确,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漫漫人生路上,我时时用母亲的话自省、校正着前行的方向。

的确,黄河口的芦苇要比故乡的芦苇挺拔、粗壮得多,浩浩芦荡也比印象中故乡的河塘壮观得多。曾经,因在驻东营部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缘故,我曾遍访过这里的诸多地方。在采访的大量素材中,细想有太多与芦苇密不可分。这里的芦苇有着红色的基因,因此,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芦苇,更多了几份倾慕、敬仰之情。我管它叫“革命的芦苇,奉献的芦苇!”

在那气势磅礴、令无数人热血沸腾的《黄河大合唱》中,有这么一句歌词: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在那个艰苦卓绝,血雨腥风,中华儿女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艰难岁月,黄河口一带成了垦区抗日革命根据地。这里的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在渤海之滨同样奏响了一曲激昂雄壮的《黄河大合唱》。

据史料载,1941年10月,在山东纵队三旅旅长许世友的率领下,垦利全境得到了解放。随后,清河军区、清河行署领导机关及清河区党委组建的工作团随即进入。我党领导的垦区建设委员会,以芦荡为掩护,在茫茫的青纱帐里,先后吸引周边贫苦农民5000多户,组织互助组近600个,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垦区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每年可产粮食3000多万斤。这里还相继建起了兵工厂、行署医院、被服厂、纺织厂、皮革厂、印染厂、造纸厂,垦区很快成为抗日前线稳固的大后方,被誉为“小乌克兰”。这里把生产出的粮食、弹药、食盐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胶东、鲁中(南)等山东各地的抗日前线,极大地支援了山东的全面抗战。

20世纪60年代初,沉寂的黄河口荒原再一次沸腾了。为甩掉新中国“贫油”的帽子,一批又一批石油人来到这里。他们用芦苇、泥巴糊起一幢幢“干打垒”(简陋土坯房)。这“干打垒”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家”!每天,当海平面透出第一丝光亮,他们就迎着狂啸的飞沙,走向荒原深处的井场。就是凭着人拉肩扛,把一根根数十米长钻杆,一点点地探入几千米的地宫,也就是住着这样的“干打垒”,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为共和国奉献了年产数千万吨石油的第二个大油田——胜利油田。

……

正午,阳光愈加地明澈而温暖,湛蓝的天穹下,南飞的雁阵奋力地追赶着飘动的白云。微风吹来,那婀娜多姿的芦苇,如身披盛装、风情万种的女子,她使劲地挥舞着洁白似絮的芦花,尽情地翩翩起舞。我的世界,好似升起了一轮明晃晃的太阳,我从未感觉如此的惬意、欢畅。

我轻轻走过那片芦苇坡,前面是一片平展展的开阔地……

1.请你用几个词概括作者少年时代在河塘苇丛玩耍嬉戏的情景。

2.娘训儿一段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80字左右)

3.结合本文,联系自身实际,你有没有作者偷奸耍滑类似的经历,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快乐、忘情、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要点:等待惩罚的胆战心惊;对母亲的畏惧、心疼;内心的后悔自责;母亲教导下的醒悟、感恩。

3.要求:叙述中有描写,能把人物的心理语言刻画到位。

秋天,在低处行走

鸿雁来,玄鸟归,白露凝霜。

几天前,火辣辣的日头还肆虐着大地,转瞬间,时光之轮便驰过了立秋,驰到了处暑,又驰近了白露。老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也就意味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天就要到来了!

这时的天宇,清澈、空灵而高远,大地氤氲着雾做的缦纱。夜晚也似乎拉长了许多。东方破晓,于是,凝结在草尖上的露珠儿便轻轻滑落,随着那舒缓、曼妙的落地声,梦中的晨也慢慢睁开了双眼。朗朗天穹,高悬的太阳就像一个委婉贤淑、矜持内敛的女子,再也寻不见往日那火爆的脾性。

行走在秋天里,我发觉,路边法桐碧绿的叶子开始泛黄,田野里的庄稼正在成熟,那匍匐于地的弱小草儿,也可劲儿地打籽结粒。秋阳下,我使劲地呼吸着那夹杂瓜果芬芳的空气,焦躁的肺腔被滋润,疲惫的身心得以松弛,就连整个人儿也顿觉筋骨舒展,浑身酥痒,那久违的清爽与惬意承袭心头。

秋是成熟、收获的季节,她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希冀。秋又是灿烂绚丽的世界,人们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上帝不知啥时挥动了那双看不见的手,把山峦、原野涂抹得层林尽染、流光溢彩。正因此,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她赞美,为她讴歌。秋,也以万种风情,千姿媚态,鲜活在浩如烟海的诗文画作里。

早先,读欧阳修的《秋色赋》和峻青《秋色赋》,尽管欧翁“欲赋新词强说愁”,尽管峻青“却道天凉好个秋”,其实,总归挣不脱清人周希陶所言的“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的羁绊。的确,对于草木来说,秋的来临也就意味着生命的衰老与终结,而对于秋来说,在人们尽享丰收果实的同时,胸中也不免陡添几分凄楚、别离的愁绪。

行走在秋的旷野,向东数公里便是滔滔黄河的入海口,便是苍凉空阔的大湿地,便是浩瀚无垠的渤海湾。我恍然记起,这个东经118º5´,北纬38º15´的地方,海拔高度最高只有8.8米,据称,这里是山东省平均海拔高度最低的地方。

就在这个海拔高度最低的小城,算来,我已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岁月。从春到夏,路途漫漫,在人生的四季里,我有过春暖花开,也有过寒冬雪飘。我播下过“芒种”,也收获过“秕谷”,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迎来了生命的秋……

脚下的“最低处”,原是一片海,是九曲黄河的入海口。星移斗转,潮涨潮落,随着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的日积月累,这里沧海变桑田。

史料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始,鲁西、豫北一带的大批移民被陆续迁入,于是,这片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才开始有了些许生机。但人口的稀少和刀耕火种般的生产方式,多少年后这里依然是一片荒凉。

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这里突然闯进一群脚蹬大长靴,头戴安全帽,身穿蓝工服的男人。这些人一个个虎背熊腰,力大无比,黑黢黢的看上去活像“非洲来客”。据说,这地下发现了石油,这些人就是来采油的。打这以后,当地人便管他们叫作“石油工人”。

这些“石油工人”采来芦苇、蒲草,建起一幢幢“干打垒”(简易土坯房),又人拉肩扛竖起一座座大铁塔。很快,钻机轰鸣,钻杆飞旋。就在这轰鸣声里,一股股黑色的油流从地下喷出。那口日喷原油555吨的井,在当时可是罕见的高产井,它被石油工人称为“争气井”。这口井给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带来了希望,也极大地振奋了民族自信心!

为了保密起见,也为纪念1962年9月23日这个产油的日子,国家给这里起了个“九二三厂”的名号,这即是胜利油田的前身。十年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我国建起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从此,中国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共和国崭新的石油史上,除大庆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又过了十年,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黄河最下游的一个地级市山东东营市也应运而生。

我最初涉足这里,与“最低处”结缘,应追溯到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也就是胜利油田开发20周年的那个秋天。我所在的济南军区某部接受了援建油田的任务,还是新兵的我,还没有对位于沂蒙山麓的营地熟悉过来,便与战友们一道,乘上大“解放”来到了这里。

秋天,家乡山巅的柿树已是叶红果黄,满坡的野山菊也开得热烈奔放。田野里到处是即将成熟的大豆、高粱,农人们正在磨刀霍霍,修整犁耙,为秋收秋播做着准备。而这里除了天蓝蓝外,地却是白花花的。只是偶尔看到蓝天下有几只水鸟从塔顶飞过,有时地上厚厚的盐碱会溅起一团碱雾,定睛细看,原是几只受惊的野兔腾空而跃。凝望着逃去的野兔划出的一溜白烟,心间掠过阵阵凄怨!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战争制胜的决定因素。威廉·恩道尔[美]的《石油战争》,埃里克·洛朗[法]的《石油内幕》,安迪·斯特恩[美]《石油阴谋》,世界上诸多关于“石油”的书籍,已反复印证了基辛格那句闻名世界的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的确,在现代战争史上,世界上所发生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无不与石油有关。石油,这流淌在地球母体的黑色血液,同样是胜利之血,和平之血。

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中华民族永远远离战争,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宁,石油的安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人们的心。这个“最低处”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基础设施的远远滞后,已严重阻碍了油田的开发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显然,这一境况引起了党和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1984年早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前来视察胜利油田时,欣然题词,“建成第二个大庆,献给开国四十年”。

1.朗朗天穹,高悬的太阳就像一个委婉贤淑、矜持内敛的女子,再也寻不见往日那火爆的脾性。此处描写有何特点,请分析?

2.作者在写作中时间与空间纵横交错,这样的写法给你怎样的启发。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写写你喜欢的一个季节。(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阳的柔暖。把秋阳比作“一个委婉贤淑、矜持内敛的女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阳的柔美。“脾性”一词把太阳拟人化,细腻形象地刻画出它的和暖。

2.(1)抓住景物特点,灵活应用多种修辞手法(2)空间要交代清楚地理特点(3)语句整体描述要自然连贯。

秋天,在低处行走

我知道,“逐水而居,择水而憩”是自古有之的人类生存法则。近日读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我恣意地想,人类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逐水而居”,而梭罗的“临湖而憩”,只不过是囿于自己建造的狭小木屋,采撷一份所谓的静美时光,独守一种有浪花、飞鱼、蓝天、白云,所谓“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情怀罢了。

毋庸置疑,我也无数次地在心中构筑过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也曾臆想过像古人那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于崇山峻岭之间,伴着激湍左右的清流,曲水流觞,茂林修竹,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一食一钵,一觞一咏,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和美好!

对于行走在“低处”的我来说,这只能是对“人往高处走”这句俗语的良好揣度,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属性,终究是人们无法更改的客观存在。诚然,人们在感受水的恩泽的同时,也必须坦然面对水有时带来的灾难与戗害。

一边是黄河,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洪流,一边是潮汐。龟缩在海河相交的臂弯里,黄河使性子了,便浊浪滔天、横冲直撞。大海发脾气了,便怒潮拍岸、淫威大发。在军旅时,“抗洪防凌战海潮,抢险救灾称英豪”,这便是熟稔于心的口号。一旦灾难降临,人民生命财产与安全遭遇威胁时,我们自然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一日,在整理以前的资料时,我不经意地发现,光发表在报刊上的抗洪救灾稿,像《风雨中,红星在闪耀》《部长抗洪在一线》《蹈海英雄传》《砥柱中流海河间》《渤海湾,他化作了山脉》《在黄河中永生》等不下数十篇。这每篇文字,都记载着一个或几个感人的故事和场景。那曾经的场景仍清晰如昨,令人感怀,难以忘却。

“1992年9月1日晚7时许,11级台风夹着暴雨,直逼东营沿海的大王北一带。26公里长的防潮海堤瞬间出现多处决口,六七米高的潮头裹着巨浪直扑过来。正在坚持原油生产的胜利油田1600余名职工陷入一片汪洋,已有45人下落不明……”这是《蹈海英雄传》中的一段文字。记得,我和战友们乘着冲锋舟,在汪洋中迎着暴风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驰,才赶到受灾现场。井架上、残堤上,挤满了衣衫褴褛、瑟瑟发抖的工人,我们把他们一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又把一具具遇难职工的遗体抬上冲锋舟。

我坐在冲锋舟狭窄的舱里,方寸之遥便是遇难职工的遗体。我凝视着,发现他们就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显得如此安详。是的,他们顶着暴风雨,与凶残的大海潮整整抗争了一天一夜,他们实在是太累了,是该好好歇息一下了。只是他们并不知晓洪水已剥去了衣服,膝盖、大腿、腹部已被磨去大片大片皮肤,也不觉得疼了。他们如我一样的年轻,有的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生命的花季才吐蕾初绽,而年轻的生命却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了。

冲锋舟终于停了下来,当看到那些没有生命的躯壳,被抬上灵车即将离去时,我竟泪如雨下,呜呜地痛哭起来。我把分得的一瓶矿泉水洒向他们,尽管之前,我还从未喝过矿泉水。

回归生活常态,平淡的日子依旧周而复始。回眸来路,茫茫人海中一些曾经熟悉的陌生的人,如手握的沙一样,不知在啥时溜走了。“花开花落花无眠,人来人去皆有缘”,我不信佛,但我相信佛说的“缘分”。也许缘分,让我与他相遇。他不是我的战友,也不是我的同事。他没有任何官职、地位。有人自谑道“我卑微得像一粒尘埃”,用这句话比喻他再贴切不过了。然而,我却时常想起他。

他姓蒋,是我转业前的区人武部的一个门卫。这老蒋又矮又瘦,长相丑陋,再加上家境贫寒,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打着光棍。但他做起事来却有板有眼,一丝不苟。较起真来,可也是十八头犍牛也拉不回的主儿。那年秋天,黄河发洪水,参加防汛的区人武部正驻扎在老蒋的村子里。那堆积如山的防汛物资正需要人看护。于是,有人推荐了老蒋。老蒋白天和大家一起沿着黄河大堤巡查险情,夜晚便守护着防汛物资。一个月后,汛情解除,黄河安澜入海。人武部班师返营时,部首长忽然想起部里正缺一个门卫,如果让这个无牵无挂的“一根筋”老蒋当门卫,一来部里也放心,二来老蒋今后的生活也有了个着落。征得老蒋同意后,人武部让他愉快地走马上任。

那年,我赴人武部任职时,老蒋已做了整整八年的“门卫”。时间一长,我可真真领教了“一根筋”的厉害。上班时间,只要来部里办事或找人,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不管是谁的关系,一律登记核查后,才肯放人入内。工余时间,不经部首长允许,任何人不准走进办公区。有一天,我得知老蒋当“门卫”八年来,依然领着最初的那份微薄工资时,当即责成相关科室,向部里打了给老蒋涨工资的报告。老蒋顺利领到了新调的工资后,竟跑到我面前连说了好几个“谢谢”。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几年后,我转业地方工作,也就再没见过老蒋。后来听人说,那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几个地痞青年要到人武部大院寻衅滋事,老蒋死活就不开大院门。几个丧心病狂的家伙,竟挥舞大刀将老蒋砍成重伤。老蒋在医院被抢救了三天三夜才保住老命。听罢,我对这个低矮弱小的孤老头,立时肃然起敬起来。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的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是如何练就的?

如今,我不知老蒋身在何处,也不知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但我会时常想起他、祝福他。

我曾数次涉足黄河口大湿地,因骨子里早就刻下了它苍凉、荒芜、贫瘠的烙印,所以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从不愿多看它一眼。身居闹市久矣,这次趁着秋高气爽,我决计登临黄河口畔那座耸入云端的瞭望塔。

站在瞭望塔的最高层,我竟有一种腾云驾雾般的感觉。伸手就能撕扯一片飘动的白云,倾耳就能听到鸟儿的私语。俯瞰,那浩荡无边的芦苇,已是鎏金泻银,芦花飞雪,一泓泓碧水之中泛着耀眼的波光。那大片大片遍布滩涂的碱蓬菜,几经秋风秋雨的浸染,已使原本翠绿的颜色转变得飞红似火。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整个大湿地就会覆盖上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红地毯。远眺,黄河口两侧的防潮大堤,既像一弯闪烁在夜空中的上弦月,又似一张满弦待发的弓箭。这条百公里长的防潮大堤,人们一直习惯称它为“海上长城”,它见证了潮涨潮落,也见证了黄河口儿女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其实它就是一条盘卧在渤海湾畔,黄河之滨的巨龙,它把桀骜不驯的黄河、大海紧紧扼压在自己的臂弯里,因此河海才温顺乖巧起来。确实,在巨龙臂弯的不远处,海面上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分界线泾渭分明,蔚为壮观,黄蓝相间。海河交汇,共生共荣,好一幅安逸、和谐、静美的画面!

说来,这个“最低处”的小城,满打满算建市也只有三十年的光景。她的确没有烟雨江南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没有三山五岳的云海苍茫、佛光圣灯,没有名胜古迹的湖光山色、人文景观,但这里却正在走进人们的视线。这里颇具“新、奇、野、特”特色的环境,自然成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人们趋之若鹜的所在。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秋天,我在低处昂首前行……

1.“诚然,人们在感受水的恩泽的同时,也必须坦然面对水有时带来的灾难与戗害。”文中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2.这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1)人们“逐水而居,择水而憩”采撷一份所谓的静美时光,独守一种有浪花、飞鱼、蓝天、白云,感受一方水土滋养的恩泽;

(2)大海发脾气了,便怒潮拍岸、淫威大发,导致防潮海堤瞬间出现多处决口,造成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3)过渡作用(承上启下作用)。

2.(1)文章结构上双线并行,反映地理低处的人与生活底层的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风貌。选材广泛、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段与段的衔接自然。

(2)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援建军人义不容辞地投入与石油人的忘我劳动,让读者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初期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老蒋在生活的底层,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在他身上看到作者对劳动者的热爱和赞美。

(3)语言精练,语句流畅自然,写景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特点。引用名言使语言深刻而富有哲理。

黄河口的黄须菜

四月的黄河口,鸟鸣蜂啭,草长莺飞。在春燕的呢喃声中,沉睡了一冬的大地缓缓睁开了双眼。那些蛰伏于她体内的生命,随着她的苏醒也缓缓舒展筋骨、欢呼雀跃起来。杨柳飞絮,百花尽绽……整个黄河口荒原换上了碧绿青翠的衣裳。

在辽茫的荒原一隅,我惊喜地觅见了她那柔弱翠绿的身影。在我的视野里,尽管她已避去整整一个冬季,但我总觉得,她须臾没有离开我的脑际。我喜欢绿色,喜欢大地上的一切植物,自己也颇感费解,作为堂堂男儿竟视花草如性命,有时竟被花店里、集市上看中的花草搞得神魂颠倒、坐卧不宁,不买到手绝不善罢甘休。这些年什么草本的木本的盆花我买得不计其数,至今家里还摆放着几十盆兰草花木,静心细想,我还是对生长在黄河口荒原的、那种极不起眼的叫作黄须菜的野菜情有独钟。黄须菜牵拽了我太多的情丝,揉入了我太多的心绪,我决计用手中的笔为她写下这篇文字。

一阵轻风拂过,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这四月的雨轻柔似雾、温润如玉,落在身上轻柔绵软,行走在暮春的细雨里,人感到格外的精神和惬意。在那片刚刚破土而出的黄须菜旁,我驻足凝视,一棵棵黄须菜还是那样的弱小,弱小得只是眼前一抹绿晕。我细细地端详着,如同当年端详我刚刚降生人间的女儿。她松针似的嫩叶黛红含翠、饱满欲滴,看上去既像一只只刚刚破壳的绒鸡雏,又像一朵朵恬淡静放的千丝菊。风儿轻拂,细雨婆娑,她还没有长出筋骨的躯干微微颤动。这景致让人揪心难过、心生怜意,也不由使人想起了“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在大观园里悲悲戚戚葬花吟诗的林妹妹,又令人记起“粉红似是浓妆抹,嫩绿淡若描眉头”,待字闺中正欲出嫁的邻家姑娘。凝眸着脚下这片幼弱的生命,许久许久……我越发对她虔诚敬畏起来!

生活在黄河口荒原上的人,都像我一样对黄须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黄须菜已在他们祖祖辈辈的精神家园里落地生根。因为,这种独属于荒瘠碱滩的野菜,对这里的人有着太多的恩赐,也有着许多关于黄须菜抹不掉的记忆。

1.第一段“蛰伏”一词用得好不好?可否用“沉睡”替代。

2.第三段描写刚破土的黄须菜,语言颇有特色,试赏析。(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蛰伏”一词用得好,生动贴切地写出因冬天寒冷而隐藏在地下的生物的情状,“沉睡”一词也可表达,但不如“蛰伏”有动感。

2.答案示例:作者把刚刚破土的黄须菜比作“刚刚降生人间的女儿”又把她松针似的嫩叶比作“刚刚破壳的绒鸡雏”,比作“一朵朵恬淡静放的千丝菊”,形象地刻画出刚长出的黄须菜的娇嫩纤弱,叶子的纤细。又联想到多愁病弱的林妹妹,正欲出嫁的邻家姑娘,语言里饱含怜爱之情。

像树一样活着

一整夜的暴风雪,没有阻挡住人们早起的脚步。天刚一放亮,我便被卖早点的小贩的吆喝声吵醒。到年关了,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到这里,一向懒起的我赶紧来了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我走出家门,很快淹没在猎猎的风雪中。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踉跄前行,不经意间,我被沿途的那一幕幕惊住了:昔日那错落有致的霓虹灯,已被蹂躏得不成样子,有的灯箱被扯得龇牙咧嘴,有的玻璃碎片撒了一地,有的蜘蛛网似的电线垂在空中……而那被钢筋铁骨支起的一块块广告板,看后更是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有的摇头晃脑摇摇欲坠,有的倒卧雪中形同僵尸……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路两旁那一排排极不起眼的白蜡树,却好似铜墙铁壁,依然整整齐齐地屹立在大地上!我在白蜡树下驻足,仰望着它那被积雪压弯的枝头,抚摸着它那粗糙干瘪的树干,我在思索:同在一片天空下,作为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为什么会遭严寒摧残而不屈?为什么会被风吹雪打而不弯腰?

思索中,已在我记忆深处落地生根的那些树,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家坐落在鲁西平原一个贫瘠的山冈上,院门前生长着一棵粗大的山椿树,这棵树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连父亲也说不清,但这棵树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也是在这棵山椿树的庇护下长大成人的。夏天,在浓浓的绿荫下,我看娘织布纺线,我跟奶奶学唱一首又一首好听的童谣: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喝,下不来

叫奶奶,奶奶不在

喵喵喵,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

在与奶奶的玩耍中,祖孙俩笑声不断。累了,我就偎在奶奶的臂弯里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我又到树下逮几只椿咕咕把玩。手一碰它,那椿咕咕就倒下装死再也不动,无奈,我只好把它放在手心里,一只手不停地敲打着另一只手腕,嘴里一边念叨“椿咕咕喝凉水,你娘打你三棒槌”。这招果然灵验,眨眼间那椿咕咕又爬动起来……那种愉悦、惬意,至今想来,心里还暖暖的、甜甜的。

记得在我参军那年的夏天,山椿树不幸被雷电拦腰击断。看着它折断的躯干,我心疼得号啕大哭,好几天茶饭不思。后来,爹劝我说:“这山椿树泼辣着呢,甭看它折了,明年它还会发出新枝,还会在周围长出很多小树呢!”果不其然,如爹所说,翌年春天,那棵山椿树不仅长出了新枝叶,而且在它周围还萌发蘖出许多小树。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奶奶早已故去,爹娘也辞世三载,我也即将告别不惑之年,而故乡老宅门前的那棵山椿树,依然把根深深扎进故乡贫瘠的石缝间,迎着岁月的风霜雪雨,顽强地扩展着它生命的年轮!

岁月的河流冲走了我的青春,生活的磨砺让我变得沉稳坚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幼,他们让我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到过林林总总的灌木乔木,

尽管这些树普通如白蜡、山椿……但它们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无论它是什么树,都须先从一粒种子开始,随风飘散,回归大地。无论是身处戈壁沙漠,还是盐碱荒滩,它们总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从不过多地乞求阳光雨露的恩赐,从不惧怕风刀霜剑的侵袭,从容地生根发芽,默默地开花结果,最终为大地送去一片绿荫!

我想,作为有思想、有意志的人,如果谁走进了树的内心,具备了树的品质,那么他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坚忍和无畏,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我愿意像树一样活着!

(有删节)

1.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过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章在描写山椿树陪伴“我”度过童年时光时,主要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标题是“像树一样活着”,这里的“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文中作者引用了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佛语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解析: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作者以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暴风雪过后大街上一片狼藉的景象,表现了暴风雪的威力之大,衬托出了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遭受摧残却能挺立不屈的品质。

2.解析:做好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区间;(2)筛选信息;(3)整合信息;(4)组织答案。题干中有“童年”两字,因此,考生在筛选信息时,首先要找到山椿树与“我”的童年相关的内容,即第二、第三段。对这两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便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生活细节。分析作用时,要联系上下文。

答案: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生活细节:在浓浓的绿荫下,看娘织布纺线,跟奶奶学唱童谣;睡醒后到树下逮椿咕咕把玩。通过这两个生活细节,说明这棵山椿树陪伴“我”长大,带给“我”生活的乐趣,使文章更加生动。

3.解析:本文主要描写了两种树,山椿树和白蜡树。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作者对这两种树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它们的特点。考生在归纳其象征意义时,可以从这些特点入手,将其上升为人的品质。

答案:在逆境与挫折中仍能够顽强不屈的精神;默默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带来乐趣的品质;从底层做起,从一粒种子做起的生活态度。

4.解析:解答本题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常见表达技巧的作用;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画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这句话是对树的种子在各种环境中的生长状况的描写。具体分析时,要围绕文章的写作主旨,联系上下文,体会其具体的语言环境,并对其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树的种子不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从容自如地生长,最终奉献于大地的过程,象征着有思想、有意志的人只要顽强不屈,就一定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

5.解析:探究题的解答技巧:(1)对文本的思想观点、社会价值等要能够多角度深入地理解,发掘其丰富的意蕴;(2)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理解,不能脱离文本;(3)探究的问题多着眼于文本的难点、疑点,考查思辨能力,需要考生独具慧眼,有创新;(4)探究题考查发现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尚属新题型,没有形成稳定的解题套路。但如果我们结合鉴赏评价等题型的答题经验用心揣摩,也多少可以发现一些规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佛家的偈语,体现了对生命的认识。考生作答时,应该先理解这一佛语的内涵,然后由此联系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认识。

答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说世间万物都很重要,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现象,并从中发现生活的哲理,体会生活的真谛。这样,我们就会从这些事物或现象中慢慢地了解世间百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q6xGmXe4P+jUI1yyVEzDJldNhTwFd1gh9CQDJABT8ECxmCgYS7paGNikg+l7ksB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