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差异化迷思

避免进入“大路货”行业是经商常识。在这种行业里,不同企业将大同小异的产品出售给价格敏感的客户,不得不为生存而苦苦挣扎,被迫接受比平均水平更低的利润率。

战略思考看起来都是以这一告诫开始的:不要让自己陷入任何一个“大路货”行业。羽翼未丰的商科生都曾学过,制定任何可靠的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差异化。但差异化作为逃避“大路货”行业困境的战略有一个重大缺陷——它没有成效。

差异化或许可以使你的产品避免成为所谓的“大路货”,但是它无法消除竞争激烈和利润微薄这两个“大路货”行业的重要特征。虽然竞争程度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对利润的侵蚀会持续下去,因为问题的本质不是缺少差异化,而是没有进入壁垒。理解进入壁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理是制定有效战略的关键。

在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方面,恐怕没有哪个产品比奔驰轿车做得更成功。许多刚攀上高位者都至少要买一台奔驰轿车来彰显地位,更奢侈一些的则会买一个车队的奔驰轿车。就差异化而言,塑造品牌是一项主要的战术,而奔驰的“三叉星”标志可能是在全球市场里最广为人知的高品质象征了。凯迪拉克也曾在美国享有相同的地位,它的名字在美国成了高品质的象征——“汉堡中的凯迪拉克”(20世纪50年代纳特·科尔对P. J. Clarke's汉堡的评价)、“摇篮中的凯迪拉克”(www.epinions.com)、“PC中的凯迪拉克”(《商业周刊》,1999年5月19日)。然而,尽管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奔驰和凯迪拉克却没能够将品牌的力量转化为高盈利性的生意。实际上,它们的经济绩效与那些人们急于摆脱的“大路货”差别不大。

高回报被侵蚀的过程很直接。还是以豪华轿车行业为例,“二战”后凯迪拉克(以及林肯)和奔驰分别在美国和德国称霸,并获得绝佳的利润。较高的利润水平吸引了别的企业进入市场,试图分一杯羹。在美国豪华轿车市场,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入侵”的是奔驰、捷豹和宝马等欧系企业。紧接着在20世纪80年代,讴歌、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等日系企业也接踵而至。

如果豪华轿车行业是“大路货”行业,那么新进入者会压低价格,但事实并未如此。尽管进口车打入市场,但凯迪拉克和林肯依然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因为进口车并不在价格上与它们竞争。但是,随着可供选择的豪华轿车品牌越来越多,凯迪拉克和林肯的销量与市场份额都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它们差异化战略的固定成本却没有减少,包括产品开发、广告、维护经销商与服务网络,结果分担到每辆车上的固定成本上升,于是每辆车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凯迪拉克和林肯不仅销量下降,而且利润率也同时下降,所以盈利水平大幅收缩,尽管它们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很高。

上述价格稳定、销量下降且单位固定成本上升的过程,不同于价格驱动的“大路货”行业,但是对利润的最终影响别无二致。在豪华轿车行业,上述“双降”也并不是“一次到位”。当第一批欧系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凯迪拉克和林肯已经遭受了销量下滑和利润率被侵蚀。但在第一波冲击之后,豪华轿车行业的资本回报仍然很高,足以吸引其他的新进入者,只不过这一次是本田、丰田和日产的高端品牌。

唯有豪华轿车行业丰厚的盈利机会消失,蜂拥而至的新进入者才会望而却步。当新进入者使得市场份额足够碎片化,以至于高额的单位固定成本侵蚀了所有超额利润之后,就不存在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有意义的机会了。当行业的资本回报变得平庸,对新进入者的吸引力消失时,进入行业的行为也就消失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即使是奔驰这样著名品牌的资本回报也并不比平均水平高多少,就并不令人奇怪了。就其本身而言,产品差异化并不能消除竞争对利润的侵蚀。相较于“大路货”,广受赞誉与认可的品牌其实并没有受到更好的保护。高回报率或吸引新进入者分一杯羹,或促使现有竞争对手积极扩张势力范围,或两者兼有。这一过程的冷酷本质引出了我们关于战略原则最为重要的陈述:

“若没有力量阻挡竞争者的进入,行业利润率就会被拉低,效率高的企业也最多只能获得正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创造战略机会的是进入壁垒,而不是差异化本身。”

效率的重要性

上述观点有几个重要的含义。第一个是在所有没有进入壁垒的市场里,效率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显然,在铜、钢铁或纺织行业,如果企业无法以低于或等于市场价格的成本进行生产,那么早晚会失败离场。因为长期来看,“大路货”的市场价格是由最高效生产者的成本水平决定的,无法达到这一效率水平的竞争者将无法生存。基本上,相同的状况也适用于产品差异化的市场。

产品差异化就像是午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必须分配资源投资于广告、产品开发、销售与服务、采购、分销渠道及一系列其他方面,以期相较于竞争对手差异化自己的产品。如果它们无法高效地运营,那么就会输给做得更好的竞争对手,其产品的售价和市场占有率也将落后于对手。从结果上来看,它们在产品差异化上的回报率将低于效率更高的竞争对手。

不可避免地,当成功的企业开始扩张时,低效率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会进一步下降。即使这些效率低下的企业能把产品卖出好价钱,它们在差异化投资上赚取的回报率也会下降。

当回报率低得让投资失去意义时,低效率企业只能奋力挣扎以求生存。这是许多产品差异化行业的历史,如汽车、家电、零售、啤酒、航空与办公设备等行业。只有少数成功的竞争者存活下来,而很多曾经主导市场的企业走向衰弱甚至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如通用汽车、真力时、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库尔斯、凯马特和泛美航空。

在产品差异化行业里,对高效率的要求并不亚于“大路货”行业,甚至要求更高。对于“大路货”行业里的生意,高效运营主要是为了控制产品成本,对市场营销的要求很低。在产品差异化行业里,高效运营不仅意味着控制生产成本,还必须有效执行市场营销的每个环节。

竞争的维度已经超出了简单的成本控制维度。处在产品差异化行业里的企业必须高效地管理产品与包装研发、市场研究、产品组合、广告与促销、分销渠道和销售人员等,而且所有的这一切都要在不浪费钱的条件下完成。除非有某种力量能够阻止来自新进入者的竞争与扩张,否则在各方面实现高效运营就是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

前面观点里蕴含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正常”回报率的本质理解。投资者会因为企业使用了其资本而要求得到一定的回报。在“正常”情况下,经过适当的风险调整之后,回报率应该等于投资者在其他地方能够获得的回报水平。如果投资者通过购买平均风险水平企业的股票能够获得12%的回报,那么其投资的企业也应该在自己平均风险水平的投资上获得12%的回报,否则投资者最终会撤回自己的资本。在现实中,“正常”回报率意味着多年回报的平均水平。无法提供“正常”回报率的管理层可能可以硬撑一段时间,但长远来说,企业终将倒闭。 CrNiVg/LQM8GDL7muwqhy8/1e6a+gAw6AZ1tR1zX6oXuxreTgWGMoA7FqzsWGH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