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始皇本纪

本篇导读

秦始皇、项羽、刘邦三人生活于同一时代,而同一时代的三人被司马迁同时列入《本纪》,这在《史记》中是绝无仅有的;秦汉之际相继存在的秦、楚、汉三政权的历史,堪称一部由此三人演绎的《三国志》,其首篇即《秦始皇本纪》(其次是《项羽本纪》、《高祖本纪》)。

秦始皇可谓是一位身世充满疑云的历史人物,比如他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孩子?他姓什么?他的夫人是谁?对于这些,司马迁或存疑、或存缺。但对于秦始皇是如何与大臣讨论、制定皇帝制、郡县制等安定一统天下的措施等等,本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载。当然,对细节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同时参阅《史记》的《吕不韦列传》、《李斯列传》。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 [1] 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 [2] 。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1] 庄襄王:嬴姓。本名异人,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后被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认作己子,故改名楚(一作子楚)。前两百五十年至前两百四十七年在位。

[2] 舍人:贵族家的门客。

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作为秦的人质生活于赵国时,见到吕不韦的侍妾,很喜欢她便娶她为妻,生了始皇。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赵国首都,今河北省邯郸市)。出生时,起名为政,姓赵。十三岁时,庄襄王死,赵政代之为秦王。当时,秦国领土已兼并巴、蜀、汉中(陕西省西南部的汉中地区),越过宛占有郢,设置了南郡;在北攻取了上郡以东,保有河东、太原、上党郡等诸郡;东方至荥阳,灭了延续两地的周朝,设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国,分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利用他们兼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幼,初即位,将国事委托于大臣。

十一年,王翦、桓齮(yǐ)、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 [1] 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 [2] 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lào ǎi)、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1] 斗食:俸禄微薄的小官,月俸十一斛。

[2] 临:哭。哭吊死者。

译文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打邺(河北临漳),攻取了九座城池。王翦又攻打阏与、橑杨(山西上党),各路军并为一军。王翦在率军攻打的第十八日,令军中斗食以下的军吏还乡,十人中仅推出二人从军,由桓率领,最终攻取了邺与安阳。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死,秘密下葬。他的门客中,是晋人的驱逐出境;是秦人的,俸禄为六百石以上的夺爵,迁居;五百石以下的,如果没有参加葬礼,仅迁居,不夺爵。命令曰:“从今以后,执行国政如有像嫪毐、不韦那样不道者,一律如此将其一门抄家、贬为奴隶。”秋,复原了那些迁往蜀地的嫪毐舍人。此时,天下大旱,从六月起,直至八月才下雨。

十三年,桓 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 攻赵。

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 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译文

十三年,桓 攻打赵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秦王巡幸河南。正月,彗星出现于东方。十月,桓 攻打赵。

十四年,在平阳攻打赵军,夺取宜安(河北藁城),击败赵军,杀死了赵的将军。桓 平定平阳、武城(一说即山西平鲁)。韩非出使秦,秦用李斯的计谋,留下韩非,韩非死于云阳(陕西咸阳西)。韩王请求称臣。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 [1] 。十七年,内史 [2] 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

[1] 丽邑:古地名,又作骊邑。在今陕西省临潼境内。

[2] 内史:秦国掌管“大内”之官。主管租赋、财政。

译文

十五年,秦大举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夺取了狼孟。地震。十六年九月,发兵接受韩南阳之地,任命腾为代理南阳守。首次命令男子登记年龄。魏国献地给秦国。秦设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打韩,俘虏了韩王安,完全占据了韩地,在那里设置郡,称为颍川。地震,华阳太后死。人民遭受大饥荒。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 [1] 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1] 羌瘣:秦国人名。姓羌,名瘣。

译文

十八年,大举兴兵攻赵国,王翦率领上地(上郡的上县)军队,夺取井陉(河北井陉),端和率领河内军队,羌瘣攻伐赵,端和包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全部占领了赵国的东阳,俘虏了赵王。率兵欲攻打燕国,屯驻在中山。秦王巡幸邯郸,凡曾经与秦王生于赵时的母家有仇怨者,一律活埋。秦王经太原、上郡归国。始皇帝的母太后去世。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到了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军队会师,驻军上谷。发生大饥荒。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1] ,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王贲攻荆 [2] 。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 [3] 。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大雨雪 [4] ,深二尺五寸。

[1] 徇:宣示于众。

[2] 荆:楚。由于秦庄襄王名子楚,秦人避讳“楚”字,称楚为荆。

[3] 谢病老:托病、老引退。

[4] 雨雪:降雪。

译文

二十年,燕太子丹担心秦兵侵犯本国,很恐惧,派遣荆轲行刺秦王。秦王发觉了,肢解了荆轲示众,派王翦、辛胜攻打燕国。燕、代发兵攻打秦军,秦军在易水之西击败燕军。二十一年,王贲攻打楚国。又增派军队至王翦军中,于是击溃燕太子军,夺取了燕蓟城(燕国首都,北京以东),获得了太子丹的首级。燕王向东取得了辽东,并在那里称王。王翦因老、病引退还乡。新郑(河南新郑)发生叛乱。昌平君被迁徙至郢。大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 [1] 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 [2]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1] 河沟:水名。又称“梁沟”、“鸿沟”。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2] 大酺:大宴饮。当时,法律禁止聚众群饮,由于是国庆才允许开禁。

译文

二十二年,王贲攻打魏国,引鸿沟水淹魏都大梁,大梁城被冲垮,魏王请求投降,秦全部取得魏的土地。

二十三年,秦王再次召回王翦,强令他出马,派他率兵攻打荆(楚国)。占领了陈(河南淮阳)以南至平舆(河南汝阳)一带,俘虏了荆王(即楚王负刍)。秦王巡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在淮河以南反抗秦国。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打荆,击败荆军,昌平君死,项燕于是自杀。

二十五年,大举兴兵,派王贲为将,攻打燕国辽东,捉得燕王喜。回师攻打代国,俘虏代王嘉。王翦平定了荆之江南地区;降伏了越国国君,设置会稽郡。五月,天下狂欢饮酒庆贺。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国后胜发兵守卫其西部边界,不与秦国来往。秦派将军王贲从燕国南面攻打齐国,捉到齐王建。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 [1] 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 [2] 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 [3] ,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 倍:通“背”。背叛。

[2] 伏:通“服”。承受;承当。

[3] 名号不更:指还像以往那样称“王”。

译文

秦刚刚统一天下,秦王就对丞相、御史下令道:“从前韩王曾向秦交出土地,献上玉玺,请求做秦国的藩臣,不久就背弃盟约,与赵、魏联合反叛秦国,所以兴兵讨伐它,俘虏了它的国王。寡人认为很好,或许可以停止兵革。赵王派他的相国李牧来签订盟约,所以放回了赵做人质的太子。不久背弃盟约,在太原反叛我,所以兴兵讨伐,俘虏了赵王。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所以兴兵消灭了他。魏王当初约定降服入秦,不久又与韩、赵合谋袭击秦国,秦官兵讨伐,终于将其击败。荆王献出青阳(湖南长沙)以西地区,不久又违背约定,袭击我南郡,所以发兵讨伐,俘虏了他们的国王,平定了荆地。燕王昏乱,他的太子丹暗地派荆轲为刺客,秦官兵讨伐,灭了燕国。齐王建采纳后胜的计谋,断绝与秦国的使节往来,想作乱,秦官兵讨伐,俘获了齐王,平定了齐地。寡人以渺小之躯,兴兵讨平暴乱,倚仗的是宗庙的威灵,六国之王都已服罪,天下都已平定了。如今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示功绩,流传后世,商议一下帝号吧!”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过去五帝土地方圆千里,其外是‘侯服’、‘夷服’的地区,那时的诸侯有的朝贡,有的不朝贡,天子无法控制。如今陛下起义兵,讨残暴,平定天下,海内设置郡县,法令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五帝也有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商议道: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一说即人皇),‘泰皇’最尊贵。臣等昧死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命称为‘制’,令称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加上‘皇’,采上古‘帝’位的称号,称为‘皇帝’。其他的按照你们商议的办。”说罢便批示道:“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命令道:“朕听闻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行为评定谥号。如此,则儿子评议父亲,臣下评议君主,甚是无理,朕不采取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按辈计数,二世、三世直至于万世,传继至无穷。”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 [1] ,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 [2] 之始,改年始 [3] ,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1] 终始五德: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以及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

[2] 据《封禅书》,秦文公获黑龙,以为水瑞,秦始皇因自谓水德。

[3] 年始:秦始皇改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

译文

始皇推算五行之德的终始顺序,认为周朝得火德,秦朝取代周德,遵从了周所不能克服的德性。如今逢水德之始,而更改岁首,朝贺都自十月初一开始。衣服、旄旌、符节、旗帜都以黑色为尊贵。数字以六为单位,符、法冠都定为六寸,车厢宽六尺,六尺为一步,一乘车用六匹马。将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作为水德的开始。主张刚毅戾深,凡事都依法裁决,刻薄残忍,不讲仁义、恩惠、和睦、情义,然后才符合五德之命数。于是严格执行法治,触犯法律者久而不得赦免。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1]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1] 填:通“镇”,弹压。

译文

丞相王绾等进言:“诸侯刚被击破,燕、齐、荆地方偏远,若不在那里设置诸王,则无从安定。请立诸公子去各地为王,若主上应允,则不胜荣幸!”始皇将他们的建议交于群臣讨论,群臣皆以为可行。廷尉李斯提出异议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同姓甚多,然而后代日渐疏远,相互攻击有如仇敌,诸侯相互诛伐,周天子不能禁止。如今,海内赖陛下神灵得以统一,都设立为郡县,对于诸公子、功臣可以用公家赋税重重赏赐,很容易就控制他们了。天下无异心,就是安宁之术。设置诸侯并非上策。”始皇说:“天下饱尝战乱不休,就是由于设立了诸侯王。如今,有赖于宗庙的威灵,天下初定,又要恢复分封立国,等于是树立兵战,以此之举而祈求安宁,岂不太困难了!廷尉的议论是正确的。”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1] ,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2] 。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jù) [3] ,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 [4] 。车同轨 [5] 。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 [6] ,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1] 三十六郡:这只是秦统一全国之初的数字。

[2] 黔首:平民。“黔”,黑色;平民不戴冠,露黑发,所以称黔首。

[3] 鐻:乐器,猛兽形。

[4] 法度衡石丈尺:“法度”是法定的计量制。“衡”是秤,此指重量;“石”在当时既是重量单位又是容量单位,此处“衡石”连用,当指衡制与量制;“丈尺”都是长度单位,此指度制。

[5] 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6] 北向户:指今海南岛与越南北部等地区,因其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门窗往往向北开。

译文

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各郡置守、尉、监。更称人民曰“黔首”。天下饮酒庆祝。没收天下的兵器,聚之于咸阳,熔化铸成钟、鐻,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放置于宫廷之中。统一度量衡制的衡石、丈尺。车轨宽幅划一。书写使用同一种文字。领土东至大海直至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的地区,北凭借黄河为要塞,沿阴山直至辽东。将天下豪富之家十二万户迁徙于咸阳。诸宗庙及章台、上林苑都在渭水南岸。秦每灭掉一个诸侯,就仿效其宫室的样子,将其建筑于咸阳北面的山坡上。建筑群南临渭水,自雍门以东直至泾水、渭水,殿屋之间以天桥、回廊相连。把从各诸侯国那里得到的美人、钟鼓,放置其中。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 [1] ,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 [2] 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fú),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

[1] 甬道:两侧筑有夹墙的通道。“甬”,通“桶”字。

[2] 望祭:遥望而祭。亦写作“望祀”、“望祠”。

译文

二十七年,始皇巡幸陇西、北地,出鸡头山,经过回中(陕西陇县西北)。在渭水南面建造信宫,旋即将信宫改称为极庙,象征北极星。自极庙筑道通郦山,建造甘泉前殿。修筑甬道,自咸阳连接至此。这一年,赐爵位一级。修筑驰道。

二十八年,始皇向东巡幸郡县,上邹峄山。立石碑,与鲁地儒生商议,刻石歌颂秦的功德,商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于是登泰山,立石碑,筑坛,祭天。下山时,风雨暴至,在树下休息,因此封那棵树为“五大夫”。在梁父山(位于泰山之下)刻字立石碑。于是沿渤海向东,经过黄县、腄县,直至成山,登上之罘山,立石碑歌颂秦德之后离去。向南登上琅邪山,在此极为快乐,逗留三个月。于是迁徙黔首三万户至琅邪台下,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而建造琅邪台,立石碑刻字,歌颂秦德,表明了得意之情。

事情完毕,齐人徐巿等上书,说海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请求在斋戒之后,带童男女去寻求。于是派遣徐巿征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寻求仙人。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 [1] 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 [2] 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

[1] 车府令:掌管乘舆、路车的职官。

[2] 辒凉车:有窗的卧车。关窗保温,开窗乘凉,故名。

译文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行至阳武博狼沙(河南博浪),被盗贼惊吓。搜查而没能抓到,于是下令天下大规模搜索十日。登之罘山,刻石碑。

三十二年,始皇巡幸碣石,派燕人卢生寻求羡门、高誓。在碣石门刻字。毁坏城郭,决通堤防。于是派韩终、侯公、石生寻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幸北方边疆,从上郡回京。燕人卢生出使入海归来,作为鬼神之事的汇报,上奏了记录的图书,上面写道“灭亡秦的人是胡”。始皇于是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上攻击胡人,夺取河南地区。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跟随,右丞相去疾(一说姓冯,一说姓霍)留守。少子胡亥受宠爱被允许跟随。十一月,行至云梦泽,在此遥祭九嶷山(位于湖南零陵)的虞舜。泛舟顺长江直下,观籍柯,渡海渚。经过丹阳,行至钱唐。临至浙江,见到水波汹涌,于是西行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处横渡。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眺望南海,而立石刻碑赞颂秦德。

至平原津而始皇患病。他忌讳人谈到死,群臣没人敢说死的事。主上病日益加重,就写诏书加盖玺印准备赐予公子扶苏:“参与丧葬,在咸阳迎棺下葬。”诏书已加封,放在掌管符玺的中车府令赵高那里,没有交给使者。七月丙寅,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因为主上驾崩在首都之外,唯恐诸公子及天下会有变乱,秘不发丧。棺材载于辒凉车中,让生前宠幸的宦官陪乘,所到之处,为主上献食。百官奏事依然如故,宦官就在辒凉车中批准他们的上奏。只有皇子胡亥、赵高及皇帝宠幸的宦者五六个人知道主上已死。赵高曾经教授胡亥书写及治狱法律等事,胡亥私下很信任他。赵高于是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拆封、废弃始皇所封缄的赐公子扶苏诏书,改而诈称丞相李斯在沙丘接受始皇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另外伪造赐公子扶苏、蒙恬诏书,历数其罪状,赐死。详见《李斯传》的记载。继续行进,从井陉(河北井陉)抵达九原。适逢暑天,主上的辒车腐臭,于是命令从官在车上装载了一石鲍鱼,以掩盖尸臭。

自九原从直道抵达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郦山。

赏析与点评

司马迁撰述《十二本纪》时明确说:“略推三代,录秦汉”,即由于夏商周三代的史料不清,所以尚须“推”算,但秦汉则不同,只需根据现有史料记“录”即可。在《秦始皇本纪》之“录”中,其实“祀”与“戎”二字是关键词。根据“戎”字,你可以了解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强大国家的过程;根据“祀”字,你可以理解为何秦始皇称帝十年中五次巡行全国各地、祭祀名山大川,以此安抚天下的良苦用心,最终殁于巡行途中。 YRMuAkkWsViHQ0SWKnOpSRkSZ25j/lw2mcKk6UxxUya4OG6hdmUv7j95EyjUj4e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