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价值链和竞争优势

若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情况,将无法理解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产品等方面的诸多具体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能影响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为企业的差异化打下基础。比如成本优势有多种成因, 包括低成本实体分销系统、高效率的装配流程或者绝佳的销售团队利用等。差异化可能源自于同样多元化的因素,包括采购高品质的原材料、快捷的订单进入系统以及超凡的产品设计等。

系统地对企业开展的所有活动进行分析并了解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前提。本章介绍了价值链这个概念,它是分析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工具。价值链将企业行为分解为与企业战略相关的活动,旨在理解成本行为和差异化当前和潜在的诱因。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或者更优质的成效来实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活动,将会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的价值链内嵌在企业的整个活动流中,即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具体见图2–1。供应商也有其自身的价值链(上游价值链),生产和提供企业所采购的、为价值链所需的要素。供应商不仅为企业提供产品,还影响了企业诸多方面的绩效。此外,很多产品通过渠道的价值链传递给买方,渠道成为许多影响买方乃至买方价值链活动的载体,企业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企业差异化的最终基础是企业本身以及产品在买方价值链中的作用,后者决定了买方的需求。企业能否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理解其价值链、企业活动是否符合整个价值系统的要求。

图2–1 价值系统

行业里不同企业的价值链各不相同,这反映了公司的历史、战略和战略实现的程度。企业价值链差异有可能体现在竞争范围(competitive scope)的不同上,代表了潜在的竞争优势。服务于某个行业的细分市场使企业能够调整自身的价值链,降低企业针对竞争对手的相对成本,或者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拓宽或者收缩企业服务的区域市场也会影响竞争优势。活动融合的程度在竞争优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后,若在拥有协调有序的价值链的相关行业中进行竞争,则可以通过建立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构建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拥有广泛竞争范围的优势或者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来实现竞争优势。联合企业是指与其他不愿意直接合并的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包括合资企业、经营许可和供应协议等。联合是指和合作伙伴协调使用或者共享价值链的行为,这些合作伙伴有能力拓宽企业价值链的影响范围。

本章描述了价值链在确定竞争优势来源方面的基本作用。开篇介绍价值链及其组成部分。每个企业的价值链都由9种以特定方式关联的普通活动构成。普通价值链用来证明特定企业构建价值链的方式,反映出企业实施了哪些特定的活动。我还会向大家展示企业价值链的活动与其供应商、价值渠道和买方活动彼此关联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影响竞争优势。接着我会说明企业活动的范围通过对价值链的作用影响到竞争优势。本书后续章节将详细描述价值链作为战略工具在分析相对成本地位、差异化战略竞争范围乃至实现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作用。

价值链

每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产品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代表了企业应用价值链的方式,如图2–2所示。企业的价值链以及实施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战略、执行战略的方法以及企业活动本身的经济学原理。

企业在特定行业(业务单元)的活动决定了价值链构建的相对程度。若某个行业或者领域范围的价值链范围太广,有可能让人看不清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处于相同行业的企业可能拥有同类竞争优势,但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差异较大。例如,美国人民捷运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都在航空业内竞争,但它们的价值链不同,在登机运行、乘务员政策和飞机运营方面具有巨大差异。竞争对手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关键原因。企业在某个行业的价值链因生产线的构成要素、买方、地域范围或者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价值链紧密相关,只能通过业务单元价值链(business unit chain)的方式来理解。

从竞争的角度来讲,价值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费用。价值通过总收入来衡量,反映在企业产品的价格和出售的产品数量上。若企业获取的价值大于创造产品涉及的成本,则企业是赢利的。为买方创造的价值超过了此间花费的成本,这是所有基本战略的目标。必须用价值(不是成本)来分析竞争地位,企业经常为了实现差异化的溢价而有意识地提高其运作成本。

图2–2 普通价值链

价值链显示了总价值,包括价值活动(value activities)和利润(margins)。价值活动是企业开展的具备实体和技术独特性的活动,是企业为买方生产有价值产品的基础。利润是总价值和开展创造价值活动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利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衡量。供应商和渠道价值链也包括利润,在分析企业成本地位原因的时候,利润这个因素应被独立对待,因为供应商和渠道的利润是买方承担总成本的一部分。

每一种价值活动都需要用购买投入要素、人力资源(劳动力和管理)以及某种形式的技术来执行其功能。每一种价值活动都在使用或者创造信息,包括买方数据(订单输入)、性能参数(测试)和产品故障统计。价值活动还创造了金融资产,包括存货和应收账款或者金融负债,如应付账款。

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要活动(primary activities)和辅助活动(support activities)。在图2–2下方列出的主要活动是指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具体活动。无论在什么企业,主要活动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如图2–2所示。辅助活动互相支持,共同辅助主要活动,包括提供所购买的投入要素、技术、人力资源和企业范围内实施的多种职能。图中的虚线代表了购买、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与特定的主要活动的关联,并支持着整个价值链。企业基础设施并不与特定的主要活动关联,却支持着整个价值链。

由此可见,价值活动是竞争优势独特性的组成要素。每种活动开展的方式及其经济学原理决定了企业和竞争对手相比相对成本是高还是低。每一种价值活动实施的方法也会决定为满足买方需求,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所做的贡献。比较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能让我们明白决定竞争优势的各种差异。

正确审视竞争优势的方式是分析价值链,而不是分析附加值。附加值(销售价格减去购买原材料的成本)有时候被用作成本分析的焦点因素,因为这是企业能够控制的成本因素。然而,附加值并不是成本分析的理想基础,原因是它将原材料从企业购买投入要素中分离出来借以分析企业的活动,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此外,在没有分析实施活动所需的投入成本时,是不可能完成活动的成本行为分析的。附加值没能说明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而理解这层关系却能减少成本或者提升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程度。

确定价值活动

确定价值活动要求区分技术活动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价值活动和会计分类往往不同。会计分类(如间接费用、管理费用和直接劳动成本)将没有可比性的活动放在一起对照,而将隶属于同一活动的成本分开分析。

主要活动

任何行业内竞争都会涉及五种类型的主要活动,如图2–2所示。每种主要活动都可以继续分成不同活动,主要取决于具体行业和企业的战略。

● 入厂物流(inbound logistics)。与接收、储存和分配产品投入相关的活动,包括材料处理、仓储、存货控制、车辆调度安排、向供应商退货等。

● 运营(operations)。与将投入要素转变成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活动,包括加工制造、包装、装配、设备维护、测试、印刷、设施运行等。

● 出厂物流(outbound logistics)。与收集、存储和实体分销产品给买方相关的活动,包括成品仓储、材料处理、支付车辆运营、订单处理、调度安排等。

● 营销和销售(marketing and sales)。与为买方采购产品创造条件相关的活动,包括广告、促销、销售团队、报价、渠道选择、渠道关系、定价等。

● 服务(service)。为提高或者保持产品价值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安装、维修、培训、备件提供、产品调试等。

根据具体的行业要求,上述每一种活动对企业的竞争优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分销商来说,入厂物流和出厂物流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在本地提供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如饭店或者零售商,出厂物流可能并不存在,但运营本身就是一种关键活动。对于涉及公司借贷业务的银行而言,营销和销售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主要是看调用的银行职员资质以及贷款的包装和定价方式。对于一个高速复印机制造商而言,服务代表了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所有企业中,各种类别的主要活动都有所体现,在保持和提升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辅助活动

在所有行业内,竞争所涉及的支持价值的活动可以分为四大类,如图2–2所示。和主要活动一样,每种辅助活动都可以细分为与行业对应的不同的价值活动。例如,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具体活动可能包括零件设计、功能设计、实地测试、工艺过程和技术选择等。同理,购买也可以细分为评定合格的新供应商、购买不同的投入要素和实时监控供应商的表现等。

购买 (procurement)。购买表示采购企业价值链所需投入要素的功能,而不是指购买的要素本身。投入要素包括原材料、货物和其他耗材,以及诸如机械设备、实验室仪器、办公设备和办公楼等资产。虽然投入要素一般与主要活动关联,但它们与每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有关联,包括辅助活动。例如,实验室物资供给和独立的测试服务是技术部门常见的投入要素,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是企业基础设施投入要素的一部分。与所有价值活动一样,购买涉及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与供应商打交道的程序、准入规则和信息系统等。

购买活动往往覆盖整个公司。有些投入要素,包括原材料,是由传统的采购部门购买的,而其他项目则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购买。例如机器设备是由工厂经理负责购买,临时工由办公室经理安排,工作餐和住宿由销售人员负责,而首席执行官也负责战略咨询业务的外购。我使用购买而不是采购(purchase)来形容这个过程,主要是因为采购的内涵过于狭窄,一般仅限于采购经理的行为;而购买职能的分散往往模糊了整体购买的重要性,使得很多购买活动本身很少接受审核。

给定的购买活动往往与特定的某个或者某些价值活动相关,前者支持后者的运行,但采购部门服务于很多价值活动,而购买政策也适用于整个企业。购买活动的成本本身通常占用了总体成本的一小部分,但对企业的总体成本和差异化行为却能产生重大影响。购买活动的改善能够极大程度影响企业购买投入要素的成本和质量以及其他与接收、应用这些投入要素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影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巧克力生产公司和电气公司,购买可可豆和石油分别是这两家公司决定成本地位最重要的活动。

技术发展 (technology development)。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体现了技术,无论是专有知识、过程,还是体现在工艺设备中的技术。绝大多数企业应用的不同种类的技术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件材料准备、运输货物所需技术以及产品本身体现的技术。此外,绝大多数价值活动都综合使用了多种技术子类,涉及不同的科学领域。比如,机械加工涉及冶炼、电气和机械等领域。

技术发展过程包含了很多可以细分为提升产品和工艺的具体措施。我把这类活动称为技术发展,而不是研发活动,因为研发活动内涵较窄,涉及人员往往是经理。技术发展过程往往涉及工程部门或者开发小组,它发生在企业的多个部门,但人们未必会意识到这一点。技术发展可能支持价值活动包含的各种技术,包括订单输入系统中使用的电信技术或者财会部门使用的办公自动化技术等。技术发展不仅适用于与终端产品直接关联的技术,它还具备多种形式,涵盖了基本研究和产品设计,以及媒体研究、工艺设备设计和服务程序等。与产品及其功能相关的技术发展活动支持着整个价值链,而其他技术发展活动则与特定的主要活动或者辅助活动相关。

技术发展活动对于所有行业的竞争优势都很重要,在某些行业中尤其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钢材行业,企业的工艺技术是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价值链中涉及的各类技术活动对于竞争优势的影响,我们将在第5章详细讨论。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雇用、培训、人才开发和各种人事薪酬工作等。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支持独立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例如雇用工程师),也和整个价值链有关(例如劳资谈判)。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发生在企业的不同部门,辅助活动也一样。这些活动的分散会导致企业政策的不一致。此外,人们很少能真正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累计成本,也无法在看待各类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本时进行正确权衡,如正确比较员工薪酬与因人才流动导致的招聘和人才培训的费用。

人力资源管理决定了劳动技能和员工激励的水平,因此人员招聘和培训产生的成本也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某些行业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基础设施 (firm infrastructure)。企业基础设施包括一系列活动,如一般管理、规划、财务工作、法律工作、政府事务和质量管理。基础设施与其他辅助活动一样,通常能支持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按照企业是否实施了多元化经营,企业基础设施可以采取自有或者在业务单元与母公司之间分配两种形式。在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里,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活动在业务单元和公司层面之间分割开来(例如通常在公司层面完成财务工作,而在业务单元完成质量管理),但很多基础设施活动在业务单元和公司层面都会发生。

有时候,企业基础设施被视为间接成本(overhead),但却是竞争优势的有效源泉。比如,在电话运营公司里,谈判以及与监管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保持并提升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活动。同理,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对成本地位影响很大,而在某些行业中,顶级的管理在与买方打交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类型

在每种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内,都有三种对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直接活动 。与为买方创造价值直接相关的活动,如装配、零件加工、销售团队运作、广告、产品设计和人才招聘等。

间接活动 。为企业不间断进行直接活动创造条件的活动,如维护、调度、设施运营、销售团队管理、研究管理、供应商记录管理等。

质量保证活动 。保证上述活动质量的活动,包括监控、检查、测试、回顾、审查、调整和返工等。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不同,因为很多创造价值的活动都能提升质量,具体内容见第4章。

每个企业都有直接活动、间接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三大类价值活动。这三种类型的活动不仅存在于主要活动中,而且在辅助活动中也很常见。在技术发展领域,实验室团队工作是直接活动,而研究管理则属于间接活动。

人们对于间接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的作用理解并不深刻,而明确这三类活动的区别则是判断竞争优势的重点。在许多行业内,间接活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由于间接活动对直接活动影响较大,因而在差异化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虽说如此,但企业管理者在思考企业经营活动时,却经常将间接活动与直接活动合并在一起,哪怕这两种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完全不同。对于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经常要进行权衡,维修费的增加往往会降低设备的成本。间接活动常常在会计处理中被归为管理费用或者间接费用,忽略了其对企业差异化所产生的成本和作用。

质量保证活动在每个企业中都存在,但人们不太留意。测试和审查与很多主要活动联系在一起。运营活动以外的质量保证活动表现不太明显,但同样不可或缺。质量保证活动的累计成本很大,近来人们对于质量成本日益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质量保证活动往往会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或者成效,而其他活动开展的方式也会影响质量保证活动的需要和类型。通过更好地执行其他活动简化或者去除质量保证活动是“无质量保证活动观念”的基础。

定义价值链

为了分析竞争优势,有必要定义企业在特定行业竞争中的价值链。从普通价值链开始,在特定的企业内部确定具体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可以分为独立的活动,图2–3列出了某一种活动的具体分类。完整的价值链如图2–4所示,该图列举了复印机制造商的情况。

定义相关的价值活动要求区分具有特定技术和经济学原理的活动。制造或者营销这样广义的职能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活动,而产品流、订单流、文件流(paper flow)在此过程中非常有用。将活动进行分化可以得出范围更小的近乎独立的活动,工厂中的每种机器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活动来对待,因此潜在的活动数量往往非常巨大。

适当的活动分解取决于活动的经济学原理以及价值链分析的目标。下文将对这个问题详细描述,这里要首先明确活动区分和分离的基本原则:第一,具有不同的经济学原理;第二,对差异化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三,占用的成本比例较大,或者成本比例不断上升。在价值链应用方面,随着活动分析过程的深入,其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增大,对某些活动的区分也日益细化。其他活动可以整合在一起,因为它们对于竞争优势不太重要,或者其经济学原理相同。

图2–3 普通价值链的分类

正确对活动进行归类,要求有精准的判断力,且活动分类本身也能给人以启发。比如订单处理可以归为出厂物流(outbound logistics)或者营销活动的一部分。对于经销商来说,订单处理的角色更像是营销功能。同理,销售人员往往要执行服务功能。价值活动可以归为那些最能代表提升企业竞争活动的类别。假如订单处理是企业与买方互动的重要方式,就应该归结为营销活动一类。同理,假如购买投入要素处理和出厂投入要素处理使用相同的设施和人员,那么这两者就应该归为一类价值活动,且归为该活动职能对竞争优势具有最大影响的类别。企业经常通过重新定义传统活动的角色来赢得竞争优势。维特科(Vetco)是一家油田设施供应商,它就使用买方培训作为营销的工具和确立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的手段。

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归为主要活动或者辅助活动。价值活动的标签是随意的,应该做出正确选择,从而用更加准确的态度对待企业的业务。在服务行业对活动进行标记往往会产生疑惑,因为运营、营销和售后支持都是紧密相关的。活动的顺序应该大体上遵循流程,但活动排序本身就很考验我们的判断力。企业往往要执行多项活动,而活动的先后顺序选择应该能提升经理对价值链的直观认识。

图2–4 复印机制造商的价值链

与价值链的关联

虽然价值活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组成要素,但价值链并非是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这些看似独立的活动所构成的一个系统。价值活动通过价值链内部的关联联结起来。关联(linkage)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执行方式与其他活动的成本和表现的关系。例如,购买高品质的钢板可以简化生产过程,减少碎片的产生。在快餐连锁店行业,促销活动的时机往往能影响整个企业产能的利用。竞争优势不仅与各种活动本身有关,还源自于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

企业活动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升或者保持竞争优势——优化(optimization)和协调(coordination)。不同活动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为取得相同的成功所进行的活动之间的权衡。例如,成本较高的产品设计、更加严格的材料规格、更高效的工艺检查可能会减少服务成本。企业必须优化这种反映了战略的关联,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活动之间的关联还反映了协调活动的需要。实时交付系统(ontime delivery)可能要求运营过程、出厂物流和服务(如安装)等活动互相协调,而协调这些活动关联的能力能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的成效。例如更好地协调能减少整个企业的存货需求。价值链的关联表明企业的成本或者差异化是企业在每一种价值活动中努力降低成本或者提升业绩的结果。近来,受日本企业做法的影响,各大企业针对制造和质量观念发生的改变表明人们进一步认可了价值链内部关联的重要意义。

企业价值链内部的关联数量很多,很多关联在各个企业内都普遍存在。最明显的关联是指在普通价值链模型中用虚线表示的辅助活动和主要活动之间的联系。例如,产品设计通常会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而购买活动也会影响购买的投入要素的质量,进而影响生产成本、检验成本和产品质量。主要活动之间的关联则更加隐蔽。例如,加强对入库材料的检查会减少日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成本,而更好的维修服务能够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互动的订单输入系统(order entry system)可能会减少分配给每个买方的销售人员的单位工作时间,因为销售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处理订单,不需要跟踪询价和其他问题。对成品详细的检验往往能提升该领域产品的可靠性,减少提供服务的成本。最后,频繁地交付货物能减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不同类别活动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最难确定的。

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源于多种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以不同的方式执行相同的职能。例如,通过高品质的购买投入要素、规定制造过程中的误差范围或者成品100%全检,可以实现遵从规格的生产。

● 直接活动的成本或者绩效可以通过提升间接活动的成效得以实现。例如,更加合理地调度间接活动可以减少销售人员的差旅时间或者运输车辆的运输时间(直接活动),高质量的维修能够提升机器运行的精度。

● 企业内部执行的活动能减少演示、解释或者提供产品服务的时间。例如,100%的检查活动能够大大减少该领域内的服务成本。

● 质量保证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入库检查可以替代成品检查。

价值链内部的关联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它们往往比较微妙,容易被人忽视。购买过程能够影响制造成本和质量,这一点很少有人留意。订单处理、生产调度安排和销售人员使用之间的关联也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确定价值链内部关联是明确每一种价值行为彼此影响方式的过程。明确引起价值活动之间产生关联的普遍原因,是我们分析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分离与其相关的购买和技术发展活动,将它们与特定的主要活动关联起来,有助于我们理解辅助活动和主要活动之间的联系。

要明确各个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需要信息或者能推动优化或者协调发生的信息流的存在。因此,信息系统对于企业从明确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中赢得竞争优势这一点非常重要。信息系统技术近来的发展为企业活动之间创造了更多新的关联,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理解传统活动关联的能力。利用企业内价值活动的关联,要求有不断的优化过程或者超越传统组织层面的协调行为的发生。比如,生产制造部门的成本加大,可能导致销售或者服务组织成本的降低。这样的抉择和权衡不应该按照企业现有的信息和控制系统衡量。因此,管理价值活动之间的关联是比管理价值活动本身更加重要的组织任务。鉴于识别并管理这些关联非常困难,有能力识别并管理这些关联是产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成本和差异化之间的具体关联将在本书第3章和第4章中详细描述。

纵向关联

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不仅存在着关联,在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和渠道价值链之间也存在关联。这种关联可以称为纵向关联,与企业价值链内部的关联类似。供应商或者渠道活动的执行方式影响着企业活动的成本或者绩效,反之亦然。生产企业价值链内活动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供应商,其价值链就会在其他触点(contact points)上影响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购买活动和入厂物流活动与供应商的订单输入系统形成互动关系,而供应商的程序工程人员在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活动中发挥着作用。供应商的产品特点及其与企业价值链交叉的方面能够极大程度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差异化。例如,供应商快速的交付系统能减少企业的存货需求,而适当的供应商产品包装能够降低其处理费用,供应商检查也能减少企业的入库检查需要。

供应商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关联为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通过影响供应商价值链的设置,进而共同优化活动的配置或者提升企业和供应商价值之间的协调关系,企业和供应商双方都有可能从中受益。供应商关联表明和供应商的关系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即某方得到利益并不一定是以付出另一方的代价为前提,而是双赢关系。例如,通过用罐装车向糖果生产商运输散装巧克力,而不是直接交付整块固体巧克力,巧克力制造公司便能够节约巧克力成形和包装的成本,糖果生产商也能降低入库处理和巧克力化掉的费用。协调并优化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联,对获得的利益进行瓜分,反映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体现在供应商的利润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属于结构化因素,但部分也取决于企业的购买活动。因此和供应商协调的能力以及适当的议价能力,对于竞争优势都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机会的流失。

销售渠道关联和供应商关联类似。销售渠道拥有企业产品得以流通的价值链。渠道往往抬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可称为渠道价值),其常在销售价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消费品,如酒类产品,其渠道价值占销售价格的一半甚至更多。销售渠道执行诸如销售、广告和展示等其他和企业活动互补的功能。企业和渠道价值链之间有多个触点,如销售队伍、订单输入和出厂物流等。与供应商关联类似,协调和优化渠道能够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的效果。与供应商价值链的关联具有利益分割协调和共同优化的问题,与渠道价值链的关联也一样。

纵向关联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关联一样,往往被人忽视。即使人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供应商或者渠道独立拥有价值链,或者以往企业与供应商或销售渠道之间存在不良的关系,都会减弱妥善利用纵向关联所需要的利益协调和共同优化的效果。有时候,在联合合作伙伴或者兄弟业务单元之间,比独立的企业之间更容易实现纵向关联。当然我们并不保证一定能建立起这样的纵向关联。与价值链内部存在的关联类似,要利用纵向关联需要信息和现代的信息系统来创造更多的机会。我将在本书第3章和第4章中更加详细地讨论竞争优势中供应商和渠道价值链的关联作用。

买方价值链

买方也有价值链,企业的产品代表了买方价值链中的购买投入要素部门。理解实业、商业和非营利机构买方的价值链比较直观容易,从根本上来讲,它们与企业的价值链类似。理解家庭的价值链就没有那么直观了,虽然理解这种价值链同样很重要。家庭(和家庭内部的个人消费者)会参与一系列活动,家庭购买的产品也和这一系列的活动同时应用。汽车用于代步上班,也可以用于个人购物和休闲活动;食品可以作为烹饪的材料使用。虽然很难构建涵盖了每个家庭及其成员每一项活动的价值链,但要构建与特定产品应用的途径关联的活动价值链还是可能的。每个家庭不需要构建各自的价值链,但是代表性家庭的价值链能够为我们开展差异化分析提供重要的工具,详情参见第4章。

企业的差异化源于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的关系,是企业实体产品用于特定的买方活动的体现(比如机器可以用于装配),也可以体现企业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其他触点的应用。在光电产品零件行业,企业的产品用于装配在买方的设备上,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触点。然而,企业可以和买方通力合作进行零件的设计,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故障排除、订单处理和交付服务等。这些触点都是差异化的潜在源泉。要让企业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质量只是很狭隘的一个观念,因为它主要关注于产品本身,而不是那些对买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活动。

因此,差异化从根本上来讲,源于通过企业对买方价值链施加影响进而为其创造价值。当企业为买方创造竞争优势——降低了买方的成本或者提升了买方的业绩时,就为买方创造了价值。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是以溢价的形式出现,就必须被买方识别。这就表明,企业必须通过诸如广告和销售团队的力量将其为买方创造的价值传递给买方。如何在企业和买方之间分割这部分价值(企业的产品溢价和买方的高额利润或者更大的满足感)则体现在企业的利润率上。企业的利润率反映了行业结构的情况。就创造并保持差异化过程中买方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将在第4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竞争范围和价值链

竞争范围对竞争优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影响了价值链的配置和经济学原理。竞争范围有四方面要素会影响价值链。

● 细分市场范围。生产的产品类别和服务的买方类型。

● 纵向范围。企业内部执行活动与由其他独立企业执行活动的对照。

● 地域范围。企业使用协调的战略在某个地区、国家或者若干国家竞争的范围。

● 行业范围。企业使用协调的战略在相关行业竞争的范围。

广义的范围可使企业充分利用内部开展活动的便利,以及不同细分市场范围、地域范围或者相关行业价值链之间的关联。例如,共享的销售团队可能销售两个业务单元的产品,一个共享的品牌名称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共享和一体化需要成本,这样就有可能抵消它们得到的利益。

竞争范围狭窄,使企业可以调整价值链来服务特定的目标细分市场范围、地域范围或者行业范围,来实现更低的成本或者以独特的方式服务于目标买方群体。一体化过程中竞争范围狭窄,也有可能使企业通过购买行为执行效率更高或者成本更低的活动来提升竞争优势。凭借最适合的价值链,小范围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产品类别、买方或者行业内地理区域的差别,或者企业执行活动所具备的资源和技能的差别。

竞争范围的大小与竞争对手有关。在某些行业中,企业拥有广泛的竞争空间,但会在某个细分领域提供系列产品或服务,满足这个领域的买方。而在其他行业,可能涉及纵向一体化在相关行业内的竞争。细分某个行业有多种方式,不同价值链之间联系和一体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且广阔和狭窄的竞争范围可以互相合并。企业可以按照某个产品分类来调整价值链,也可以通过服务于全球的目标领域来利用地理上的关联。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在相关行业经营的多个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我将在本书第15章中详细讨论。

细分市场范围

由于买方需求的差异和价值链的差别,企业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由此推动企业采取集中战略。例如,用来提供精密的小型计算机产品、具有独立提供服务能力的价值链与那些服务于小企业用户计算机制造商的价值链不同。前者需要大量的销售支持,硬件性能的要求不太高,但需要具备用户友好的软件和强大的服务功能。

细分市场之间的区别更适合小范围的竞争,服务于不同细分市场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却更青睐于大范围的竞争。通用汽车针对大型汽车的价值链与其针对小车型的价值链不同,但很多创造价值的活动却是共享的。这引发了为某个细分市场修正价值链和实现各大细分市场共享活动之间的较量。这两者之间的对照对于行业细分来说是一种基础的力量,也是专有战略选择的基础,具体内容见第7章。

纵向范围

纵向一体化定义了企业与供应商、渠道和买方之间活动的区别。企业可以购买零件,不是用于自己生产,而是外包服务,且无须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同理,渠道也可以执行很多分销、服务和营销职能,不需要企业出马。企业和买方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对活动进行分类。区分自身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方式之一是承担多种买方活动。在极端情况下,企业可以完全进入买方的行业。

当我们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待一体化问题时,就会发现一体化的机会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多得多。纵向一体化往往是从实体产品、替换整个供应商关系这个角度,而不是从活动的层面来审视的,但纵向一体化可以包括实体产品和具体活动两个层面。例如,企业可以依赖于供应商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服务能力,或者说企业可以在内部消化这些活动。究竟哪些活动需要企业内部完成、哪些活动需要从外部采购,有很多种选择。同样的原则适用于渠道和买方一体化。

一体化活动(或者分散活动)能否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成效,主要取决于具体的企业和涉及的活动。我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的相关因素。价值链允许企业通过强调纵向关联的作用更清楚地了解一体化的潜在利益。利用纵向关联并不要求纵向一体化,但是一体化可以让企业更容易地得到纵向关联的利益。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可以使企业对不同地域的价值活动进行共享或者协调。佳能率先在日本开发并生产了复印机,之后在很多国家分别销售其产品和服务。佳能通过共享技术发展和生产制造功能,建立了成本竞争优势,但它不会在每一个国家都同时执行这些活动。在某一国家某个地域范围内的交叉价值链中建立相互关联也很常见。例如,尊爵(Monarch)和关根工业(SISCO)都是食品服务分销商,在各大城市的闹市区都设定各自的运营部门,它们与企业基础设施、购买和其他辅助价值活动可以共享企业基础设施。

假如共享或者协调价值活动能够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经营的成效,地域关联也可以提升竞争优势。不同地区或者国家的协调行为可能会产生成本,降低共享的优势。全球战略竞争优势的源泉和障碍已经在《竞争战略》等书中阐明,同样的原则适用于国家或者地区之间价值链的协调。

行业范围

在相关行业内竞争所需要的价值链可能普遍存在着关联。它们可能涉及价值活动,包括主要活动(如共享服务组织)和辅助活动(如共同技术发展或者共享普通投入要素的购买活动)。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在概念上与价值链之间存在的地域关联类似。

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提升差异化的成效对竞争优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共享的后勤系统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而提供相关产品的共享销售团队则可以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而实现差异化。并非所有的关联都能导致竞争优势,也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从共享中受益。共享活动也常需要付出代价,而抵消了部分所得利益,主要是因为针对某个价值活动需要的不同业务单元可能会不同。我将在本书第9章至第11章描述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及其对公司和业务单元战略的影响。

联盟和范围

企业可以自己追求大范围的竞争优势,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关系实现部分或者所有利益。联盟是企业之间确立的超越普通市场交易但没有达成直接兼并的长期合作协议。联盟的例子有技术许可、供应协议、营销协议和合资企业等。联盟是一种在不拓展企业规模的前提下开拓竞争范围的形式,其实现方式是与其他企业订立契约(例如供应协议)执行价值活动,或者与其他企业组队合作开展共享活动(例如营销合资企业)。由此可见,有两种最基本的联盟——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

企业通过联盟,可以在不进入新行业细分市场、地域范围或者相关行业的前提下实现活动的共享。联盟也是在不进行实际的一体化的前提下,赢得纵向关联成本优势或者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的,此间还可以克服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协调的困难。由于联盟涉及长期合作关系,与联盟合作伙伴的协调合作要比与普通合作伙伴的合作更加紧密,当然企业需要有所付出。无法达成联盟协议或者在合作伙伴之间无法正常协调工作可能会影响联盟协议的执行,甚至抵消联盟运作的成效。

联盟合作伙伴是彼此独立的公司,这就出现了如何分割联盟利益的问题。联盟关系中各方具有的议价能力成为利益分享的关键,决定着联盟关系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会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比如,强大的联盟合作伙伴通过协议的规定可能会攫取共享营销组织所获得的所有利益。联盟在竞争优势中起的作用将在介绍全球战略时展开,这在国际竞争中比较普遍。

竞争范围和业务定义

竞争范围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界定相关业务单元的界限提供了基础。可以通过权衡一体化和分拆(de-integration)的利益,比较服务于相关细分市场、地域范围或者行业的业务关联与最适合这些服务对象的价值链的差异,来区分战略分明的业务单元。假如地域范围或者产品和买方细分市场的差异需要完全不同的价值链,则细分市场将决定业务单元。相反,一体化和地区间或者不同行业间的关联具有强大广泛的收益,这将会拉大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差异。纵向一体化的明显优势将加深开展上游或者下游业务的不同业务单元的区别,而一体化优势不明显则表明每个阶段将涉及独特的业务单元。同理,全球范围内不同价值链的协调工作表明相关的业务单元是全球化经营的,而强大的国家或者地域差别需要大体不同的价值链,这将缩小不同地区业务单元的范围。最后,某两个业务单元之间存在的强大联系表明它们可以合二为一。理解了不同场合竞争的最优价值链以及价值链之间的关联,就能恰如其分地界定业务单元。在介绍了行业细分原则后,本书将在第7章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价值链和行业结构

行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的价值链,反映了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总体情况。行业决定了企业与买方和供应方之间的议价关系,主要体现在企业价值链的设置以及在企业与买方、供应商和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的利润分割上。对一个行业的替代威胁影响了买方所期望的价值活动。进入壁垒对不同价值链配置的可持续性将产生影响。

竞争企业价值链的部署是行业结构诸多要素的基础。比如,规模经济和专有技术的获得源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所使用的技术。在一个行业内竞争所需的资本要求取决于价值链所需的总体资本。同理,行业产品差异化起因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买方价值链中应用的方式。因此,行业结构的很多因素都可以通过分析该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来确定。

价值链和组织结构

价值链是确定竞争优势和寻找、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这是本书下面几个章节将论述的重要问题。然而,价值链在涉及组织结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组织结构将特定的活动在特定的组织部门中组合在一起,比如营销部或者生产部。这种组合的逻辑是,拥有相同点的活动应该在一个部门中组合利用。同时,组织部门也因各自所需的活动不同彼此区别开来。同类活动的分类在组织理论学中就是差异化(differentiation)。组织单位的区分来自于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即所谓的一体化。因此应该在企业中建立一体化机制,确保需要协调的工作按时发生。组织结构平衡了活动区分和一体化的利益。

价值链为分解企业行为、确立各种活动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因此可以用来审视企业的活动内容和组合方式。图2–5表明了典型的组织结构内价值链的分布情况。组织界限往往不是根据经济学原理类的活动组合划定的。此外,组织部门,如采购部和研发部常常只包含了企业内实施的同类活动的一部分。

图2–5 组织结构和价值链

组织部门之间一体化的需要表明了关联的存在。价值链内存在多种关联,组合结构一般不能提供正确协调或者优化价值链内关联的机制。协调和优化关联所需的信息很少在整个价值链中得到妥善的搜集。辅助活动的经理,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发展经理一般不太知道如何将这些信息与价值链体现的企业的总体竞争地位联系起来。最后,组织结构中也不能表示出明确的纵向关联。

企业有能力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划定业务单元的边界,通过联系组织结构和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内部的关联以及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或者渠道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协调工作。符合价值链要求的组织结构能够提升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问题虽然在此不能一一展开,但是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XdXYacg6Er5QiuO9Uhz5flNPQWQvJfN9OuTkVS3j0iSmBAAwDKr2zP9VqSRW+d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