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让你知道的是:丧失的经历确实如你所想的那样糟糕。
无论他人说什么,这件事都糟糕透顶。发生的一切都已成定局,你失去的一切都无可挽回。丧失的本质毫无美感可言。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并接受现实。
你深陷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真实的悲伤远不是他人侧眼旁观所认为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痛苦会让你再也无法振作起来。
你不需要解决方案,也不需要从悲伤中走出来。你需要的是一个“能看到你的悲伤并且承认它存在”的人。当你站在那里,盯着你不再完整的生命中的那个空洞,可憎的恐惧袭来之时,你需要的是一双握住你的手。
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只能负重前行。
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或改变生活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即使在可预见的情况下,死亡或丧失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从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你所期望的生活消失了、蒸发了。世界碎裂了,任何事都不再有意义。你曾经庸常的生活,从那一刻起突然变了。你不再过着和普罗大众一样的生活。若非如此,那些聪明人也不会苦口婆心地给你打气、灌鸡汤,试图让你摆脱痛苦。
事情并不会按照你所想的那样发展。
时间停止了。一切感觉都不再真实。你的大脑不停地回放那些悲伤事件,希望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其他人依旧过着普通的、日常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却让你感到残忍。你食不下咽,或者饥不择食。你辗转反侧,或者一睡不起。生活中的每件物品都成了遗物,成了那个不该结束的生命留下的印记。面对丧失带来的痛苦,你无处可逃。
在丧失发生后的几天到几周里,你会听到各种劝慰的话:“他们也不想看到你伤心。”“万事皆有因果。”“至少你曾经拥有过他们。”“你坚强又聪明,有办法走出来。”“你会熬过去的!”“这份经历会让你更坚强。你可以再试一次——寻找新的伴侣,养育新的孩子,以及想办法通过美好、有益的事情,把痛苦疏导出去。”
鼓励和安慰的陈词滥调毫无帮助。事实上,这种“支持”只会让你感觉孤独,好像全世界都不理解你。这不是被纸片划破的伤口,也不是信心危机。你不需要丧失挚友亲朋才能理解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你的使命,甚至是你被深深地爱着这个事实。
唯一能使你走出悲伤的办法是说出对于悲伤的真实感受,你的悲伤确实如你所想的那样糟糕。然而你身边的人,就像你想象的那样,即使竭尽全力,他们对你的悲伤的反应还是那么糟糕。你没有发疯,而是像理智的人一样做出回应。这真是不可思议!
目前,大部分“悲伤援助”的做法都是无效的。因为我们不谈论丧失。大部分普通人和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悲伤或丧失是非正常现象,是从普通而快乐的生活中脱轨的结果。
我们相信,无论从普通人角度还是专业角度来看,悲伤援助的目标都是使人摆脱悲伤,或者不再感到痛苦。悲伤是必须尽快摆脱的一种情绪,是一种不幸但转瞬即逝的经历,可以被挑拣出来抛诸脑后。
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许多悲伤的人感到孤立无援,他们不仅身陷悲痛,还感到被抛弃的孤独。对于悲伤情绪,我们有太多需要重新判断和修正的地方。很多人感觉对伤心事避而不谈会比较轻松。由于我们不谈论有关丧失的真实情况,因此很多悲伤的人认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不正常的。
悲伤没有错,它是爱的自然延伸,是面对丧失经历时健康、理智的反应。虽然悲伤让人感觉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悲伤是一件坏事。你感到手忙脚乱,这并不意味着你精神失常。
悲伤是爱的一部分。我们对生命、对自我、对他人都怀抱着爱。你所经历的一切,即便是痛苦,也是爱的表露。爱是艰难的,有时甚至是一种折磨。
要想将悲伤的经历看作爱的一部分,我们就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探讨它,而不是从病理学角度来探讨它,同时我们必须摒弃一些虚假的希望,比如希望最后一切都会变好。
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丧失和悲伤。在我们的文化中,要让每个人都能说出、证实并且尊重自己内心承受的痛苦,正视自己所失去的一切,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然而,本书并不是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丧失经验所写的。
虽然生活中某些创伤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是这些最终能被克服。通过自我调节和努力工作,许多困难都可以被解决。如同荣格学派所说,在繁重的生活之下,确实有真金等着我们去发现。然而,我们所探讨的悲痛并不是这种情况。这里的悲痛不是“求而不得”,也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物极必反”的转化机制在这里并不适用。
有些丧失的经历会颠覆你的整个世界。死亡会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悲伤会摧毁一切。痛苦会将你流放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宇宙,而你身边的每个人感觉一切如常。
当我谈到丧失和悲伤时,我要探讨的是那些超出“正常”秩序的事情。我要探讨的是意外和疾病、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暴力犯罪和自杀。我要探讨的是随机的、非典型的、不正常的丧失经历,这些案例越来越常见。我要探讨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丧失经历,那些没人愿意谈论的痛苦经历,甚至是那些没人愿意听的痛苦经历:婴儿在出生前几天死于腹中,死因不详;活力四射、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企图投湖自尽,获救后全身瘫痪;年轻的妻子目睹丈夫被劫车,中弹身亡;伴侣在海上被巨浪卷走;健康、有活力的女性在常规体检中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只给她的丈夫、年幼的儿子还有无数朋友留下几个月的时间来接受这个噩耗;一个20岁的年轻人在南非执行一项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时遭公交车撞击身亡;一家人在印度尼西亚度假时遭遇海啸;一场报复性犯罪导致多人死亡,许多家庭破碎,整个社区人心惶惶;小女孩因骨骼畸形丧失行动能力;吃早餐时还生龙活虎的兄弟,竟在午餐前猝死;有人从未察觉朋友深陷痛苦,直到发现他自杀身亡。
也许你翻开本书是因为你的亲友离世了。出于同样的原因,我写了本书。也许你的生活遭遇巨变,无可挽回,可能是因为事故、疾病,也可能是因为暴力犯罪或者天灾。
生命是如此脆弱而又难以捉摸。
我们从不谈论生命的脆弱:上一秒还是岁月静好,下一秒就遭遇不幸。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缺少用文字和语言去应对不幸的能力。因为我们从不讨论生活的这一面,所以当我们迫切需要爱与支持时,我们注定孤立无援。我们所拥有的资源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
真实的悲伤与局外人看到或猜测的完全不同。安慰和劝解毫无用处。不是每件事都有原因可循,不是每次失去所爱最终都能让你将悲痛转化为有用的东西。不幸发生了,而希望并不存在。
我们必须打破沉默,我们要谈论这种令人痛苦的真相。我们要谈论真实的悲伤、爱与失去。
因为无论如何,彼此相爱就意味着会彼此失去,事实就是如此。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世事无常,活着并非易事。我们会经历许多痛苦,万箭穿心,难以释怀。有些痛苦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承受它,如何关心陷入悲伤的自我,如何关爱他人。我们要明白如何活在当下,而当下的生活,正如你我所知道的那样,是不会永远一成不变的。
我们必须开始谈谈生活真实的样子,因为那也是爱的真实的样子。
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痛苦,而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也不是你能想象到的结果,那很抱歉,我不能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不能告诉你“事情终会柳暗花明”。
你感觉不好,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好起来。
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悲伤,重要的是要承认它有多么严重,多么让你难以承受,要承认它是令人恐惧和绝望的。
本书讲的不是如何治疗你或者治疗你的悲伤,我关注的不是如何让你“好过一点”或者让你“恢复正常”,而是如何与丧失经历共处,如何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以及如何活下去。
虽然这种想法(相信自己能在经历如此可怕的事件后生存下来)本身就令人不安和恐惧,但事实上,你有极大的可能能挺过来。
经历过丧失之痛的人无须循规蹈矩地生活,也不用迎合他人对你的设想。怎样才能活下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能轻易找到的。你不可能将自己失去的一切抛诸脑后,假装自己从来就不曾拥有。
为了生存,你要忠于自我,找回自己真实的情感。这场悲剧就像你想的一样糟糕。一切就像你知道的那样阴差阳错、匪夷所思。只有迈出这一步,我们才能开始谈论如何与悲伤共处,如何带着怀念和爱生存下去。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就和你想的一样疯狂,如何安放你的悲伤,当亲友束手无策,前进之路。在本书中,你会看到我学生提供的一些文字,他们都参加了我的“写出你的悲伤”工作坊。他们的文字开放且真诚地展现了悲伤的挑战性和多面性。
本书内容按照线性顺序展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阅读顺序。应对悲伤没有一定之规。特别是当你处于悲痛的早期阶段时,你能吸收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即使在经历丧失之前,你的专注力很强,悲痛也会极大地缩短你的注意力持续时长。要将繁杂的事务分类管理,这样更便于你掌控它们(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我会进一步探讨悲痛会如何影响你的身体和大脑)。
本书的第一部分聚焦悲痛的文化,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你正在经历的痛苦。我将追本溯源,找到“情绪无知”和我们对痛苦真相极度反感的历史根源。本书提供了一种广阔的视角,展示了“在宏大视角中,悲痛与爱的发展和演变”。
如果你的世界都崩塌了,那你为什么还要关心什么宏大视角呢?为什么要花时间去思考现实的人对于情绪有多么无知呢?
确实,你这样发问我可以理解。在悲痛的早期阶段,了解悲痛的文化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面对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探讨如何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找到应对悲痛的方式会帮助你减轻孤独感。这种讨论能让你证实:外界强加给你的现实和你内心的真实感受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外界对你的看法总是想当然的,人们难以了解你的真实情绪,这是悲痛带给我们最大的考验。
我记得在我丈夫刚去世的那段日子里,我逼着自己走出家门,顶着一头乱发,两颊凹陷,衣冠不整,像个无家可归的人一样东走西逛,喃喃自语。我努力地继续生活,做一切符合常理和他人期望的日常活动,采购食品,遛狗,向每个告诉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人点头致意。很多治疗师告诉我,我必须快速度过悲痛的几个阶段,每到这个时候,我就闭紧嘴巴,保持礼貌。
与此同时,巨大的痛苦咆哮着,从里到外贯穿我的身体,看着这些正常人给我摆事实、讲道理。我告诉自己,对答要客气有礼,就好像一切都挺好,好像我所经历的不幸没有那么糟糕,好像我可以冷静克制地挨过这样恐怖的经历。
我能看到每件事里不对劲的地方。那些告诉我悲痛分为几个阶段,我要强迫自己克服痛苦才能获得“神圣解脱”的理智之人,以及指导我仅以某种方式超越痛苦就可以摆脱痛苦的读物,对我毫无用处。然而,这样说只会让别人给我贴上“抵触现实”的标签。
无视真实情感的悲伤援助有点像人情社会里的“皇帝的新衣”。那些痛苦的人明白所谓的援助毫无用处,那些出于好意滔滔不绝地讲着空洞的鼓励话语和俗套的安慰的人,在心里也清楚这些不痛不痒的话没有任何帮助。虽然我们对此一清二楚,但是没人说出实话。
“把悲痛说成某种智力训练,说成仅凭精神力量就能解决的难关”根本是无稽之谈。组织语言、规划任务步骤或做出理智行为与遭受巨大打击后控制行为是不同心智层面上的问题。
悲痛是出于内心的,而非理智层面的。那是爱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会探究我们拒绝这种原始情感背后的文化原因和历史原因。虽然这种探讨不会改变丧恸本身,但是在一个宏大且破碎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个体的经历有助于我们以某种方式转变观念。
本书的第二部分关注你的实际行动——不是帮助你“缓解”悲痛,而是帮助你在万念俱灰之后承受生活的重量。虽然你无法从悲痛中复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对它无能为力。一旦将焦点从解决痛苦转移到关注痛苦上,我们就会打开心灵援助的大门。虽然不能让一切“恢复正常”,但诚恳地探讨真实的悲痛、确认它的存在会使情况有所改观。
本书的第二部分梳理了部分常见但鲜少被讨论的悲痛导致的症状,包括重大创伤给精神和生理层面带来的改变。本书中的一些训练能够帮助你管理不必要或无法避免的压力,改善睡眠,缓解焦虑,处理反复入侵大脑的创伤影像,为心灵打开几扇小小的窗户,使你能透过它们获得平静。虽然这样做无法扭转乾坤,但至少能让痛苦变得容易承受。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我们分析了为何来自朋友、亲人和其他熟人的安慰通常不尽如人意。面对经历丧失之痛的你,这些原本聪慧过人、善解人意的人为何束手无策?我们不能责备他们的“一番好意”,也不能只是给他们发好人卡,而不告知他们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你该怎样使他们帮助你呢?我希望你能利用好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它交给那些真心想要帮助你的人,让他们按照书中的指导来行动。书中的对照清单、建议和自述文章能帮助你的援助小组更有技巧地疏解你的痛苦。同样重要的是,本书的第三部分能帮你判断谁是无法支持你的人,并能指导你通过一些技巧优雅地把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抹去。
本书的第四部分将探讨如何走出丧失给你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假如你陷入极度的丧恸状态,怎么去奢望“过好日子”?你该怎样在一个物是人非的世界中继续生存?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烦琐的过程——把失去的爱放在心底继续生活,而不是抛却过往,弃旧迎新。本书的第四部分进入方法论层面,指导你如何得到真正的帮助和有效的陪伴,以及如何将痛苦和怀念融入生活,与悲伤共存。
悲痛的真相是:虽然我们无法战胜失去的痛苦,但我们会与它融为一体。无论需要多长时间,心灵和大脑终会在这片奇异的废墟之上重获新生。痛苦和怀念会逐渐找到共存的方式。你不必因为幸存于世而感到自责和愧疚。这是你亲手开创的新生活,它将成为你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生活。希望你能通过本书找到从未消失的爱的线索,跟随它走向新生。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虽然我很抱歉你需要本书来应对悲伤,但我真高兴你能在这里学习如何与悲伤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