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言外之意
为什么安慰人的话听起来总那么糟糕

目睹亲友陷入悲痛格外令人难受。爱你的人们对你说:你很坚强,能够挺过去;总有一天你会好起来;事情不会一直这么糟糕。他们鼓励你把目光投向光明的未来,到那时你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他们为你提供了许多建议,想让你更快地摆脱悲痛。他们会告诉你,如果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讲述自己的丧失经历,就好像每个人的悲痛都是一模一样的,就好像知道别人也在痛苦煎熬会让你好受一点。

从亲密好友到泛泛之交,每个人对你的悲痛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想让你好过一点。

想要安慰痛苦者是人之常情。我们都想抚平创伤。我们想要帮忙,希望得到帮助。我们尽自己所能给予对方帮助。但是,悲伤的人往往会感到羞耻、被忌讳和受排斥,无法得到支持和安慰。那些试图提供帮助的人也毫无成就感和价值感,他们感到沮丧,仿佛自己的帮助是多此一举,也没人领情。

双方都没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本书的这部分内容重点关注当代文化对悲伤和痛苦的错误认知范式。本章仍然与个人情感息息相关:他人对你的悲痛的回应的确会让人发疯,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纠结究竟是自己“太敏感”,还是别人太愚蠢,只会徒增更多压力。认可并且验证自我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安慰你的方式当中,的确有不恰当的地方。

他们的话听起来没错:为什么我会如此愤怒

我一个挚友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我正在写作本书。一周后她给我发来信息:“大家给我寄来卡片,写满了最贴心的安慰。可是,为什么我会如此愤怒?我讨厌他们还有他们愚蠢的卡片。再暖心的文字在我看来都是那么刻薄。”

强烈的悲痛是无解的:根本没有“让你好过一点”的可能。刻意的安慰只会适得其反。他人的“帮助”对于陷入悲痛的人而言是一种侵犯。任何尝试理解和拉近关系的企图都显得愚蠢和粗鲁。每个人都对你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样表现悲伤,怎样自我安慰。那些让你鼓起勇气、要比悲痛“更强大”的陈词滥调,还有让你“记住曾经的美好”的劝慰都让人感觉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什么安慰人的话会这么伤人?

在丈夫去世前,我一直在读韦恩·戴尔(Wayne Dyer)的《每个问题都有灵性解答》( There Is a Spiritual Solution to Every Problem ),这是一本好书。但是在他去世之后,我再也没办法拿起这本书了。我怎么读都感觉不对劲,就好像字里行间有个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在叫嚣。虽然我试图找回之前这本书带给我的慰藉和帮助,但实在是无能为力。

我把这本书合上,又重新翻开。然而,那不和谐的声音仍旧刺耳,文字也显得刺眼,我只好把它放在一边。

几个星期之后,我无意间瞥到这本书,它就放在咖啡桌上,它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每个问题!

突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虽然确实每个问题都有灵性解答,但是悲痛不是一个能被解决的问题。它不是“故障”,因此无法被“修复”。它不是一种能被治愈的疾病。

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如果一件事让人不舒服,那么它就是错的。人们认为悲痛是“坏事”,因为它使人痛苦。我们总是听说要缓解痛苦,走出痛苦,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痛苦。我们这样做,就好像悲痛是某种必须尽快摆脱的东西,是需要拨乱反正的错误,而不是一种应对丧失的自然反应。

大多数人都视悲痛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亲人和朋友看到你在痛苦中煎熬,他们希望缓解你的痛苦(无论这一目的是否被明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何安慰的话语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凡他们想要解决你的悲痛,他们就无法给予你所需要的支持。

我告诉我的朋友,那些看起来温暖人心的慰问卡片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是因为本质上它们是在试图修复痛苦。它们忽略了关键的事实:生离死别之痛让人撕心裂肺。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当人们粉饰太平,把悲痛遮掩过去的时候,情况只会更加糟糕。无论是亲耳听到,还是在那些漂亮或者可怕的慰问卡片上看到那些安慰人的话语,悲痛者都会产生不适感。在这一章中,我会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一片好心却适得其反。

嗨!我也是!

听说你痛失挚爱,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们的悲痛经历,以此表达同情。具体案例从打擦边球的“我丈夫也去世了”,到文不对题的“我8岁那年,我养的一条金鱼死了,所以我理解你的感受”,不一而足。

他们分享丧失经历是为了表达对你处境的理解:“嗨!我也是!我也走过这条路。我明白你的感受。”

彼此倾诉悲伤是为了减少悲痛者的孤独感,而这招并不总是奏效。将一个人的悲伤和另一个人的悲伤做比较往往会弄巧成拙。在悲痛方面,一个人很难与另一个人产生共鸣。悲痛和爱情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人和你有相似的悲痛经历,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理解你。

向你讲述自己悲痛经历的人希望借此转移你的部分痛苦。虽然他们是真心实意的,但这不是万全之策。从日常琐事到重大的、足以改变人生的不幸经历,每个人都背负着大大小小的悲伤。我们的文化从不谈论悲痛,因此我们积压了大量无法言说也从未听别人说过的悲痛经历,其中不仅有个体的悲痛,也有全世界共同的悲痛。当你表现出悲痛时,你似乎按下了一个开关,打开了一扇通往接纳和坦白的大门。当你开始谈论悲痛经历时,你就好像突然打破了禁忌,大家心想:感谢上帝,我们现在可以谈论悲痛了。让我告诉你我所经受过的痛苦煎熬!

我们都想倾诉自己的痛苦。我们都背负着需要同情的经历。但是,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此刻,你正在痛苦挣扎,丧失带来的痛苦压倒了一切。这不是交换经历、分享悲痛的好时机。

分享悲伤故事,把他人的悲痛经历和自己的做比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安慰。这些只会让你感觉对方在借你的痛苦满足自己倾诉的欲望,而他们的故事过去了多久,是否和你的丧恸有关根本不重要。

谈论自己的痛苦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策略,这时说话人关注的不是该如何支持你,而是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虽然这看起来很不道德,但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错误的悲痛文化对你实际的悲伤过程造成的影响。

即便我们有时间和场合去分享彼此的悲伤故事,也不应该在自己的世界刚刚崩塌的时候这么做。你感觉好像被别人的悲伤故事“抢劫”了,那是因为它们确实夺走了你最重要的东西——当下的现实。

悲伤的竞赛

通过分享悲伤经历和悲痛者取得共鸣的做法往往会演变成一场悲伤竞赛,我叫它“悲伤奥林匹克大赛”,比拼的是谁更痛苦,谁的悲伤更深刻。

如果你对别人说他们的丧恸经历和你不同,我打赌对方一定会反驳。那是一种自卫,他们也心痛,感到被冒犯。如果你对与你分享悲伤经历的人说“这不是一回事”,他们听到的是“你的悲痛不如我的真实”。他们会把这话理解成你认为他们的痛苦还不够糟糕。你的分辩在他们眼中成了羞辱和轻蔑。

分享悲伤经历原本是期望引起双方的共鸣,结果却成了“争论谁的悲伤更痛苦”的竞赛。

我们需要探讨一下悲伤的等级。你无时无刻都能听到这句话:悲痛没有高低之分。我认为此言差矣。悲伤确实是存在等级的。离婚和伴侣死亡无法等量齐观,失去工作和失去胳膊也不能相提并论。

我要说的是:每种丧恸都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各有各的不同。你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大家的丧恸都一样,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从极端个人事件中跳出来,或许你能更容易明白这个道理,比如在重物砸到你脚趾的那个瞬间,疼痛吞噬了一切。在一段时间里你走路可能会一瘸一拐。如果你被一辆飞驰而过的火车轧断了整只脚,你也会疼。然而,二者的程度绝不相同。在后一种情况下,痛苦会持续更久,恢复需要更长时间,恢复过程充满了未知因素。它会影响你今后的生活。你再也无法回到之前的生活了。没人会说这两种痛苦是一样的。

对于被砸到脚趾的痛苦,我们都应该郑重地对待,更何况是被轧断了一只脚。我们承认每个人的悲伤都是真实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痛苦程度是一样的。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排斥任何人的悲痛。无论是什么样的悲痛,都值得被倾听。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把丧恸经历一概而论,这样是无法有效支持痛苦之人的。将不同程度的悲痛混为一谈,对悲痛者毫无帮助。

到达某个节点之后,比较不同的悲痛会变得毫无用处。失去孩子和失去伴侣,哪个更痛苦?溘然长逝和久治不愈,哪个更糟糕?自杀和被谋杀,哪个更凄惨?婴儿夭折。孩子罹患癌症。情侣溺水身亡。地震划开了看似坚实的大地,吞噬了成千上万条生命。随机爆炸事件频发。看似井然有序的宇宙裂开了一张“血盆大口”,现实生活不再有意义。像这样把悲伤经历放在一起做比较毫无意义,也毫无帮助。

我们要把下面这句话当作一条实践准则牢牢记住:要敬畏悲伤。更重要的是,不要拿悲伤做比较。知道每个人都经历过痛苦,并不能使你的悲伤消失。

和他人争辩你的悲伤经历有多么独特并不能帮助你好过一些。给悲伤程度分出个三六九等也不会让你开心起来。

当别人尝试通过分享他们的痛苦经历来减轻你的悲伤时,你要明白,他们在试图建立共情。你还要知道,这种尝试之所以让你感觉糟糕,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到共情,他们只是无意识地将焦点从你身上转移到自己的痛苦故事上。你的真情实感被抹去了,而这恰恰不是他们的本意。

接下来,这样的谈话就会造成一种对立,那就是“我的悲伤比你的更痛苦”,到这一步,双方都会感到被忽视。

比较谁的悲伤更严重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言外之意

即使没有比较,他人的安慰还是会让人感到错得离谱。

我们都会在两种身份中切换:一种是本想安抚人心,却感到尴尬和可笑的慰问者;另一种是接受他人的安慰,却感到被施舍、被蔑视的悲痛者。为什么一片好意却总是事与愿违?为什么即便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出于关心,那些安慰人的话还是令人厌烦不已?

下面这些话都来自慰问者。

至少你曾经拥有过他。

你总是可以再有孩子/再找新伴侣的。

他们现在在更好的地方。

至少你现在知道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经历最终会把你变成更好的人。

你不会永远这么难过。

你比你想象中的更强大。

天意难违。

一切都事出有因。

类似“他也不希望你这么难过”或者“至少你曾经拥有过他”的话看似是一种安慰。但问题是,这些相似的话语背后都有潜台词。这些潜台词在无意中忽视或者贬低了你的痛苦,抹去了当下的真实,转而去鼓吹另一种可能。其言外之意就是,你陷入当下的悲伤是不好的。

|试一试|
句子的后半部分

在这些相差无几的劝慰后面都加上这句话:“那就停止悲伤吧。”

至少你曾经拥有过他(那就停止悲伤吧)。

为了热爱的事情而死,他是死得其所(那就停止悲伤吧)。

你一定可以再有孩子的(那就停止悲伤吧)。

在亲人和朋友试图安慰你的时候,你之所以感到畏惧或愤怒,是因为你听到了他们的潜台词。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你心知肚明,他们的言外之意是,那就停止悲伤吧。

亲人和朋友希望你好起来。他们希望消除你的痛苦。他们不理解的是,当他们试图消除你的痛苦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排斥、轻视你的悲痛。他们没有正视你经历的一切。他们看不到真实的你。

试图抹除痛苦的安慰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慰。当你试图让悲痛者摆脱痛苦的时候,你一定会失败。你的做法只是在告诉他们,不要谈论痛苦,这样不好。

你需要有人聆听你的痛苦,才能真正得到安慰。你需要有人能像一面镜子一样,把你的悲痛情绪真实地反映给你,既不轻描淡写,也不大事化小。虽然这似乎有违人的天性,但是对悲痛真正的安慰就是承认痛苦,而不是试图让痛苦消失。

一切都事出有因

人类是如此有趣的生物。在说起他人的丧恸时,我们会很快给出抚慰、评价,同时自圆其说,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又对自己说过几次“一切都事出有因”呢?如果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一定第一个站出来反驳。我们总是把自己拒绝接受的话语用在别人身上。

“一切都事出有因”和“你会因为这件事变得更强大、更善良、更有同情心”这样的话只会火上浇油。拐着弯骂人比直白的羞辱更让人气愤。

抹杀当下的痛苦只是原因之一,真正激怒你的是那些安慰背后的潜台词。你可能经常听到“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你才会变得更强大、更善良、更有同情心”“经历了人生无常,你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谛”这样的话。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你需要经历痛苦。在此之前,你没有意识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不够善良,也不够有同情心;你还没活明白。你需要这样的经历才能成长、成熟,上了这一课,你才能踏上“人间正道”。

如此说来,难道困苦和失去是成为“人”的必经之路吗?难道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打开更好、更深刻生活的大门,或是变得善良和慈悲?

这样的安慰背后的潜台词是:你以前不够好,你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成长。

当然了,没有人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即便你挑明了,当事人也一定会矢口否认。然而,这些幽灵般的字眼就藏在那里,而且它们对你产生了影响。

如果只有经历过痛彻心扉才能更加悲悯,那么只有自私、冷漠和肤浅的人才会经历悲痛。这在逻辑上说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吧?如果你有所怀疑,那么这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是对的。你不需要经历这些才能成长。你不需要那些只有悲痛才能给你的教训。你原本就是个善良、正派的人,大胆地走你的路吧!

我们有100万种方式得到教训。悲伤和丧恸只是通往深刻和共鸣的途径之一,它们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一篇关于创伤后心理成长的论文中,一位退伍军人治疗师提出,那些将巨大痛苦或伤害视作成长经历的人,在遭遇创伤前其个人生活非常压抑、孤独。尽管他们并不感激不幸的发生,但是他们在丧恸的阴影里看到了自我进步的轨迹。然而,那些遭遇不幸之前生活美满、情感深刻的人们该怎么办?研究者承认,这些实验参与者并没有经历巨大的心灵成长,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成长的空间了。如果你满意自己的生活,那么“成为更好的人”不会让你更幸福。

悲痛不是为少数人准备的启蒙课堂。没有人需要通过剧烈的、改变一生的丧恸经历来成为他们“注定”要成为的人。上天在这件事上并不随意:因为你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生活给了你这场劫难,帮助你达成你的目的。恰恰相反,生活是一来一往的“呼叫–应答”。事情发生了,我们消化并接受它。我们对所经历的事做出回应,这无谓好坏,理所当然。化解悲伤的方法在于接纳,而非改变。

你不需要经历悲痛。你不是非得从中得到教训,也不必将它抛诸脑后。这两种态度都太狭隘!改变人生的重大事件不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它们也不意味着你在为过往的错误赎罪。当然,它们改变了我们,成为我们生命基石的一部分。或许你可以克服丧恸,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更美好、更完满、更有爱的生活。至于是哪种结果,关键还是看个人的选择,要让内心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达成一致,而不只是迎合大众观念,认为悲痛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唯一途径。

从丧恸中寻找意义,探索心灵的成长,是以独立人格和自我认知为前提做出的选择。当他人将成长和某种意义赋予丧恸时,这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地羞辱和评判过去的你——因为你的心智不够强大,所以你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成长。难怪这种安慰会让人感到如此难受。

如果他人的安慰是在暗示你需要痛苦、需要不幸来摧毁你的生活,那么这绝不是真正的安慰。这是谎言,而谎言总让人感觉不适。

自我纠正与现实纠正

在传统认知里,悲伤是错误的,我们必须纠正这种观点,但这很难对悲痛者有所帮助。现在,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文化中大部分对悲痛者的“支持”都旨在解决问题或者使其摆脱痛苦。你感觉不舒服是正常的,不用自我怀疑。悲伤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一段需要走过的经历。我们要做的是发现、接受那些能帮助我们与悲伤共存的支持和安慰。陪伴才是助你走出悲伤的良药。

下面我将用几个章节详细分析西方社会拒绝面对痛苦的文化根源。虽然文化研究看似不接地气,但是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分析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与悲伤和解的真正方法,从而减少孤独感,提升自我认同。 aBpFB+l1e+VhYNKq722TnZz/5tsLVSbVrdpp5cY/0EiByK0OqrcM3uidBg1DPo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