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苦闷,便是生命的短促,生活的贫乏和忧患生涯的过多。要是懂得自然界一切的状态,人类思想的表现,和美的见解,我们又何至于较量世谛,追求于“人相”与“我相”之中呢?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之向上,端赖环境的改善,而改善环境,便是科学艺术的工作,庭园学即是从这个意义上出发的。但我们研究中国造园史,就看出历代帝王及贵族阶级,多把庭园装饰,作为个人享乐的私有物,而一般士大夫又把它看作吟咏写意的资料,社会更视造园是小技,艺人是匠人,不足以入于文人大雅之“艺林”,因此要寻一个庭园专家的记载,殊不易得。比较能将庭园的做法,叙述稍为具体的,莫如沈复在《闲情记趣》中说: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藤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

我们从此段文中可以看出沈氏所谓“大中见小,小中见大”,便是说造园组织要严密统一;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便是说造园个体要错综变化;所谓“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即是说造园要有风致,尤要逼真;所谓“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即是说造园要经济实用兼顾,造园家能如此去应用,真是得造园之三昧了。他这种简单扼要的话,不单是教人如何去造园,而且启示我们造园家,要有“天地吾庐”“万物皆畀于我”的意境。

在现今家邦多难、民不聊生的当中,庭园装饰,仿佛只是供少数人的享乐,和我们文化生活的健康没有深切的关系,而过近代生活的人,往往又以纯西式庭园相尚,在此半新半旧的社会里,弄成不中不西的矛盾景象,自是必然的结果。其实,这不是庭园学家之昧于时代思潮,而是社会不明造园艺术之真义。我们觉得日常生活,衣食固然要讲求卫生适体,难道起居住行,就让他长此丑恶下去吗?真正的庭园学家,他的使命,并不是为少数特权阶级的谁家庭院造别墅,而是为大众谋幸福,使人于自然中求忘我,不踯躅于一隅,而知人生之谜,即在自己的园地中得其消息。我国庭园前所赞美的竹庐、茅舍、水榭、凉亭,此类点缀,更可知影响国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观了。此书所要求的,即在使大众生活方面,从单调而至于丰富,从独享的而变成一般的,从个人的而变成社会的一种认识,在艺术检讨方面,不过想从神秘的易成科学的,散漫的换成系统的罢了。

这一本小册子,是我三年前从东瀛考察归来着手起稿的,现在好容易完成了,又得了付梓的机会,我当谢谢给我助力的张其昀先生。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叶广度序于南京 bR5TUSVmsJRBFZZCO23r7NfVmBnD6VIHcsorwZsC+GQi3rVP2tiNlgxl2ybiD1N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