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书体

书体有古文、篆书、隶书、八分和楷、行、草等类,试读韦绩所纂五十六种的书体,或梦英所论十八体书,则书体如何的多,自可不言而知了。但在其中所举的书体,大抵出于好事家的假托,并非一般通用的。现在我们仅就普通使用的书体,略为分类说明如下。

一、篆书

篆书有大篆、小篆二种:大篆,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小篆,秦的宰相李斯等所作。大篆传至秦时,已经废去,当时人都以小篆为通用文字。迨至汉代,对于秦代所造的隶书,固参用为通行文字,但小篆也未完全废去,遂为楷隶书体的起源。至写篆书的名人,汉初有曹喜,汉末有蔡邕,以后渐次衰颓了。唐时虽有李阳冰的名家忽然出现,但大体来说,依然是衰而不振的,仅于印章方面应用篆书,而不久也灭亡了。后隔八百年传至清朝,始有邓石如等人,出而复兴。

二、隶书

隶书为秦汉时通用文字,因汉末的灵帝,好尚这种书体,故写隶书的名人辈出。这种文字,从秦汉时代以来,发生不少的变化,在魏的初年,则全然变了,卒与篆书构合成为楷隶,不久即变为楷书。

三、楷书

楷书又名正书或真书。在后汉章帝时,王次仲参酌篆书和隶书,作成一种叫作楷隶的字体,其后逐渐变化,遂成今日的楷书。当王次仲初作楷隶时,世人极称便利,自然广行于世间,但传至后汉末叶,已生多少的变化,在石刻之中,可以找出楷书的字迹。魏的钟繇、邯郸淳等,传说是这楷书完成之人。

四、草书

据后汉蔡邕所说:秦时战争屡起,文字的使用浩繁,以字画繁多的小篆,不合于急时应用,因此简略小篆,而作篆隶;然后尚以字画难写,不能适用于急速之间,乃更由篆隶而作草书。草为“草率”的“草”,又“草稿”的“草”,如是草书流行于世了。但自前汉武帝三传至元帝时,有史游者,出而作急就章,这便是“章草”文字的滥觞。就这章草传说的话:当后汉章帝时,有善写草书的名人杜度,因章帝爱其草书,故以得名。这种传说是否确实,殊难判定。不过章草若从其每字的分写来观察,则谓为较隶书快写的,实可肯言。至这种分开所写的,是别于章草,称为“独草”。又在杜度以后,有张芝的续写草书,是为“连绵草”。迨至王羲之时代,又把这章草一变,遂确立今之草书体。

五、行书

这种书体,系在后汉灵帝时,刘德升由正书、草书间特别写出一种字体,一名叫作“行押书”。这行书后由晋的王羲之、王献之二人,始告完成。

六、八分

关于八分,古来有多种说法,颇难判其是非。惟据普通流行之说,则以后汉的蔡邕,除去隶书八分而采其二分,除去小篆二分而采其八分,作成这个字体,故以“八分”名之。又宋徽宗的《宣和书谱》,也是这种说法。自两汉至唐的金石类,对于篆、隶、行书的字体,均有写过;而这八分字体,则到处找不出其遗迹来。但至唐代,这八分书始见流行了,其字体颇似隶书而成波势。要之,八分是伴时代的变化,而为书名的变化,今之楷书,便是昔时隶书之谓;今之隶书,又是昔时八分之谓。据最近康有为的说法,将前说与后说打成一片:秦篆变石鼓字体,而采其八分;前汉的人,又将秦篆变化而采其八分;后汉的人,更变化前汉的而采其八分;结果便产生了这种名称。所谓八分,系指其程度而言。总括一说,八分的字体,不管各人如何的解说,其与隶书有极密切的关系,这是谁也不能予以否认的。 HMC0FFd+OgOZk/th79jQTjBpe5fSvhrIAp8bNTjVNeToPggKNkuQhHMetL1S/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