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借花献佛

佛经中借花说法,阐释义理。随着佛教的传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香花供养的新风俗。

虽然远在佛教传入之前,簪花、佩花在中国已成习俗,但以器皿插花的形式,确实是因佛前供花而广为流行。

佛教与插花的不解之缘,孕育出许多美丽的故事与传说。“拈花微笑”甚至被某些人引为插花的肇始。这故事出于宋普济著《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会心一笑,遂得佛祖真传,这是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

然而,这个故事见于文字记载已是宋代,有可能是禅宗的信徒,为了给他们以心传心的法门寻找根据而创造出来的。例来的佛教造像中,供养人持花、佛弟子持花以至菩萨持花,都是有的,但释迦牟尼佛的双手则有特定的印相,持花仅在中国明清版画中出现过。这应该也是一种反证。然而拈花微笑遂成为禅宗择定衣钵传人的一种形式,至于会心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则成为传承者之间的隐私,别人也就不得而知。当今网上流传的关于官员选拔的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沿用的就是这一模式。以此法选择干部,因一己好恶而定取舍,且无须理由,不必解说,省却了多少麻烦,无怪乎为一把手们所热爱。同样的道理,后世的禅宗公案,其真谛只在顿悟的形式,并不在于所谓机锋的诠释。凡是认真去揣摩公案机锋的,皆已坠入外道。

清 版画《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法传迦叶》

日本京都泉涌寺藏宋代木雕:杨贵妃观音

拈花微笑故事的真实性虽尚待考证,但在中国佛教的流播中,却颇有象征意义。佛经中借花说法,阐释义理,以花所具有的特质,象征佛国的清净,佛陀的威德,佛法的微妙,乃至说明修行的历程,禅悟的境界等,不论直指或譬喻,无非是一种方便引导,希望能使信徒对佛法有所领悟。而中国的善男信女们,却将佛前供花作为证明自己崇信佛教的形式,真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佛教讲众生得度的六种方法,以花来做比喻:花开有香有色,令人愉悦,是布施的精神;花开有时节,不以美而凌人,是持戒的精神;花籽深埋土中,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出土后须耐受风霜雨雪,开花后任蜂蝶采蜜,是忍的精神;无论花期长短,总是努力展现最美的一面,花谢后结籽以生生不息,是精进的精神;其宁静、祥和的气质,是禅定的境界;形、色、香千变万化,蕴含奇妙的智慧。一个人懂得欣赏花的美,从赏花中获得人生的启示,也是一种明心见性的修行。《华严经》中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说法,可在中国,却由此衍化成俗语“花花世界”,用来比喻繁华尘世。

清 版画《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采花献佛》

最有趣的是“借花献佛”这个成语,现在的辞典中,都解释为借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与其本意已截然不同。

这个典故出自《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牟尼以自传形式讲述修行成佛的本生事迹。

释迦牟尼说他的过去世是善慧仙人,到提播婆底城去听普光如来讲经。城里的灯照大王是普光如来的生父,他有点小心眼,要由自己首先向普光如来供花,就像今天的善男信女,逢年过节,要到寺庙中烧头一炷香、敲第一声钟一样。为了保证这一点,他下令全城所有的花都不许卖给别人,全都要留给他。善慧得知后,“心大懊恼,意犹不息,苦访花所。俄尔即遇王家青衣,密持七茎青莲花过,畏王制令,藏着瓶中。善慧至诚,感其莲花踊出瓶外,善慧遥见,即追呼曰:‘大姊且止,此花卖不?’青衣闻已,心大惊愕,而自念言:藏花甚密,此何男子,乃见我花,求索买耶?顾看其瓶,果见花出,生奇特想,答言:‘男子,此青莲花,当送宫内,欲以上佛,不可得也。’善慧又言:‘请以五百银钱,雇五茎耳。’青衣意疑,复自念言:此花所直,不过数钱,而今男子,乃以银钱五百,求买五茎,即问之言:‘欲持此花,用作何等?’善慧答言:‘今有如来,出兴于世,灯照大王,请来入城,故须此花,欲以供养。大姊当知,诸佛如来,难可值遇,如优昙钵花,时乃一现。’青衣又问:‘供养如来,为求何等?’善慧答曰:‘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苦众生故。’尔时青衣,得闻此语,心自念言:今此男子,颜容端正,披鹿皮衣,才蔽形体,乃尔至诚,不惜钱宝,即语之曰:‘我今当以此花相与,愿我生生常为君妻。’善慧答言:‘我修梵行,求无为道,不得相许生死之缘。’青衣即言:‘若当不从我此愿者,花不可得。’善慧又曰:‘汝若决定不与我花,当从汝愿。我好布施,不逆人意,若使有来,从我乞求,头目髓脑,及与妻子,汝莫生阂,坏吾施心。’青衣答言:‘善哉善哉,敬从来命。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使我生生不失此愿,好丑不离,必置心中,令佛知之。’”

这就是借花献佛的本事了。善慧仙人不惜一切代价,求取莲花。而这位藏莲花于瓶中的青衣宫女,慧眼识人,遂以来世相托。

《过去现在因果经》,是《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同本异译,南朝宋求那跋陀罗的这一译本,在各种译本中最具文学性。此节中描写两人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栩栩如生。

且说善慧带着七茎莲花,来到普光佛所,“见灯照王已到佛前,最得在初供养礼拜。如是次第,至诸大臣,亦各礼敬,并散名花,花悉堕地。于时善慧与五百弟子,见诸人众供养毕已,谛观如来相好之容,又欲济拔诸苦众生,亦欲满足一切种智故,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花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尔时国王及其眷属,一切臣民,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见此奇特,叹未曾有。于是普光如来,以无碍智,赞善慧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是行,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于善慧受记之时,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散众妙花,满虚空中。”

这里所说的散花,是佛前供花的方式之一。它对于供养人是一种检验,别人散的花都落到地上,只有善慧以一片至诚所献的莲花,在空中化为莲台,青衣宫女托他代献的花,也围绕在佛的身边,所以普光如来当即授记他将来作佛。散花同时又是对菩萨弟子的检验,《维摩经·观众生品》载:“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自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以花是否着身验证菩萨和弟子的向道之心。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就是譬喻佛法在世间,而不被尘凡所染的特性。

清 版画《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买花供佛》

佛或高僧说法时,常常会有天花降落。《法华经·序品》载:“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传说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建康(今南京)城南雨花台讲经,感动天女,散花如雨,落地化为艳丽的花石子,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雨花石。

百花之中,莲花因具有香、净、柔软、可爱四德,被作为佛教的象征,尤其受到崇敬。释迦牟尼的出生、说法、法像、建筑等,都与庄严的莲花分不开,佛经中赞美释迦牟尼“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花”,“目如广大青莲华叶”,“佛身微妙真金色,其光普照似金山,清净柔软如莲花”,比喻说法微妙为“口吐莲花”“舌灿莲花”。大乘佛教经典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经名直译就是“像白莲花一样正确说教”。而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莲花已为人所喜爱,《诗经》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咏唱,青铜器中有多种莲花造型出现,彩绘陶器中也有莲花图案。四川汉代画像砖中,有一幅三人宴饮图,右边人手持莲花作敬献状。所以,面对着佛教对莲花的崇敬,中国人并不会感到意外。

《妙法莲花经·法师品》中提到对佛经的“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在所举十种供养中,以花供居于首位。而信徒热衷于以花供佛的原因,是因此可得种种妙果。《杂宝藏经》卷第五有“天女本以华敬佛化成华盖缘”:“尔时舍卫国,有一女子,于节日中,采阿恕伽华,还入城来,遇值佛出,即以此华,敬于佛上,化成华盖,欢喜踊跃,生敬信心,于是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即乘宫殿,至善法堂。”因为散花供佛,得重生于最高天堂。《撰集百缘经》《贤愚经》等都有类似记载。《阿含经》第八十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若有众生,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处世净妙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清净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香花供养”体现着佛教信徒们虔诚的信仰,也包含着他们对福报、智慧、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1 吴永良《江南诗意图》

2 河南新郑出土蟠螭纹莲鹤方壶;壶盖周边饰双重莲瓣纹

3 四川汉画像砖

中国是礼仪之邦,早在周代,已经形成规范的供祭仪制。不同等级的人所用供品不同,皇家所用供品,以牛、羊、猪为太牢,贵族可以用羊、猪,称少牢,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猪头三牲”。平民百姓不能立宗庙,不能行祭礼,只能“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但实际上“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用的还是鱼肉禽蛋之类。此外还有用狗、用酒的,也有焚烧香草的记载,但很少用花作为供品。先秦时期,只有春节和立春所用的春盘,是以盘盛放多种植物供食用,不过并没有供祭与观赏的意义。

东魏两供养人护持着夸张的高大莲蕊

北周佛教造像。佛像下方两供养人之间,莲座花瓶中插着一枝高大的莲花

随着佛教的传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香花供养的新风俗。前文说到,有关插花活动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朝宋,而以花供佛的文献与图像出现要稍早一些。东汉时竺大力、康孟祥所译《修行本起经》卷上载:“须臾佛到,知童子心,时有一女,持瓶盛花,佛放光明,彻照花瓶,变为琉璃,内外相见。”这里说到的“持瓶盛花”,是发生在印度的事情。但在东汉桓、灵之际产生的中国最早佛教摩崖造像,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在中心坐佛的身边,有一位供养人,头戴翅帽,高鼻深目,右手持三瓣莲花以奉佛。而据文字记载,手持鲜花的形象,在中国有可能出现得更早。宋洪迈《夷坚志》中说,“成都府汉文翁石室壁间,画一妇人,手持菊花,前对一猴,号菊花娘子”,据说其是汉宫女,因饮菊花酒而成仙。按汉文翁石室建于西汉景帝末年,只不知此画是否即同时所绘。而《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佛图澄》中,则记载了一个类似戏法的小故事,石勒召见佛图澄,“试以道术。澄即取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佛图澄因此得到石勒的信用,为其在后赵传播佛教打下了基础。

印度古代雕铜盆莲花石构件

孔望山摩崖造像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以花供佛的形象大量出现。如云冈石窟中,有各种姿态曼妙的飞天手持鲜花,飞舞在空中。第十八窟中的两位持花弟子,一位手持莲蕊不是常见的花蕊向上,而是向下,另一位右手持花放在胸前,左手下垂持一只梅瓶,似乎正待将花插入瓶中。龙门石窟中持花飞天更为普遍,又有北魏时雕刻的持花供养群体形象,十几位供养人擎着一支粗大的莲茎,上面有各种形态的莲花。陇东北魏石窟中有两飞天环护莲蕊浮雕,四位比丘供养巨大莲蕊浮雕。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由这些造像,大致可以想象出当时北朝宫廷法会的情景。同在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宾阳中洞浮雕,著名的《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藏美国纳尔逊美术馆),其中一位供养人手执花束,中间一枝盛开莲花稍高,两边分别衬以莲蕊、莲蓬,对面一仆人手捧花瓶迎候,表现的正是插花入瓶以供佛的动态情景。

陕西省博物馆所藏的一尊北魏交脚弥勒像下方,浮雕两位供养人手持莲蕊,中间一具与人同高的豆形器,满盛供果。现存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北周观音画像,画观音手持一瓶花,枝叶与容器比例协调,也是有关插花艺术的早期标本。后世流传的观音宝像中,常见的一种“净瓶观音”,菩萨手持净瓶,中插一杨柳枝,用来洒水以普度众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山西大同出土北魏平城时期石棺床上,出现了明确而规范的插瓶花图案。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12出土的石棺床,两侧床足浮雕胆瓶插忍冬花,图案呈中轴对称。据学者研究,石棺床虽用于贵族墓葬,但其形式可能与佛教中涅槃思想有关。石棺床装饰图案多属当时的流行纹样,其中护法力士、伎乐童子、狮子、莲花纹、忍冬花纹、水波纹、联珠纹等图案,源出于佛教造像。这种中轴对称瓶花图案,也很容易让人想到古印度的插花。所以对这里出现的瓶花,我们不能肯定只是一种引进的图案呢,还是现实插花的反映。不过,即使是先引进了图案,也一定会影响到现实插花。太和十八年(四九四年)北魏迁都洛阳,这让我们可以大致想象洛阳寺庙的插花形式。大业三年(六零七年),日本遗隋使小野妹子在隋都洛阳看到的插花,应该就是由此发展而成的。

1 云岗石窟:顺持莲蕊弟子像

2 云岗石窟:持花与瓶弟子像

3 龙门石窟北魏造像:手捧盘花飞天

4 北魏飞天莲蕊图

5 北魏比丘供养莲蕊

6 龙门石窟北魏造像《文昭皇后礼佛图》

7 北魏石雕拓本

北魏平城时期石棺床瓶花图案

印度古建筑插花装饰

敦煌壁画中,供花是常见图案,许多石窟壁画中,都有手持花盘的飞天。第三十六窟壁画中,有菩萨双手捧托盘中盛多种花果。六十一窟壁画中的两位女供养人,各手托盘盛花果。一零三窟《都督夫人礼佛图》,多位供养人头簪鲜花,又有手捧花枝或盘花的;夫人和女儿华丽衣裙上装饰的,也是小簇折枝花卉。一一二窟壁画,有菩萨手捧盘盛莲花。一九九窟初唐壁画中的观音菩萨,右手托广口杯中插莲花莲蕊。榆林石窟壁画中,也有吉祥天女手捧托盘,盘中琉璃净瓶,插一枝莲蕊,两片莲叶。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第一六九窟,十世纪前后的壁画中,回鹘王侯家族供养人群像,每人手中持鲜花一束,造型各异。而高昌故城出土时代稍早的回鹘王像麻布幡,画中的回鹘王手持鲜花,一枝两朵三层绿叶,成重台状。

现存有确切纪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唐代咸通九年版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中,已有飞天手捧盘花的形象。传为唐吴道子绘《释迦降生图卷》(又名《送子天王图》)中,有侍女手捧宝瓶,插莲花莲叶,隐喻初生的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关系。传为唐吴道子所绘《八十七神仙卷》(实系宋人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的摹本)中,多位神仙手持瓶花、盆花。传为唐人卢楞伽画的《六尊者像册》中,瓶花已成为画面中的亮点。这些作品虽然现在已认定为宋人仿作,但也认为应有唐人作品为底本。

1 敦煌壁画:菩萨手捧盘花

2 敦煌壁画:供养人手捧盘花

3 都督夫人礼佛图(局部)

4 敦煌壁画:菩萨手捧盘花

5 敦煌壁画:观音菩萨手托瓶花

6 九世纪麻布幡:回鹘王持花像

7 唐 版画:金刚经卷首图(局部)

朝元仙仗(局部)

即此而言,因供佛而产生的插花活动,确实受到来自印度的影响。印度此类造像的出现,要早于中国数百年。如著名的北印度山奇大塔、巴尔胡特塔门和石栏等处的佛塔浮雕,都有以花供佛的图案。当时的信徒们认为不能具体表现佛的相貌,多以菩提树、金刚座、法轮、佛足迹等象征符号代替。浮雕上有瓶供莲花,也有大象鼻卷莲枝、灵鸟背驮花叶。莲花有盛开的,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结出莲蓬的,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印度早期以花供佛的形象。

《送子天王图》(局部)

但是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图画雕塑,都以佛、菩萨等宗教偶像为中心,其间的供花和插花,目的是表现善男信女对佛的崇拜与虔诚,通常处于边缘位置,使用花材单调,器具随意,更谈不上艺术造型,也就是说,还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作品。

艺术的真谛在人间。插花,同样期待着人的创造。

印度鹿野苑,一世纪门柱上插花图

印度古建筑插花装饰

印度古建筑插花装饰 iWPuV2a1havvvVUxeF8ltQtEWBV30k0kNbtjfaxzfM5CFu80a4Wxij7rLWkSDG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