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一个日常会遇到的情况:你从桌旁起身想要倒杯茶,等你到了厨房,却忘了自己想要做什么,然而回到桌边时,突然就又想起来了。
科学家发现,记忆是高度依赖情境的。情境基本上就是编码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事(例如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大脑似乎把情境也编码成了记忆的一部分,就好像在创造记忆的那一刻,对我们周围的一切拍了一张快照。
因此,成功检索记忆,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成功激活编码时所处的情境。由于想要一杯茶是和桌边的情境一起被编码的,因此回到桌边会重新激活想要一杯茶的意图。
为了摆脱记忆的情境依赖,我们可以采取与克服记忆的状态依赖时相同的两种办法。第一个办法是模拟考试时的环境情境。例如,根据考试的地点,你可以选择在一个安静或嘈杂的环境下复习。也可以考虑和一两个朋友一起复习,从而适应在考场上受其他人干扰分心的情况。更好的办法是在你将要参加考试的那个教室里复习。
第二个办法是在尽可能多的不同情境下复习。研究已经表明,考前在许多不同房间复习的学生,考试时会比只在一个房间复习的学生表现好(考试成绩提高30%)。
由于环境情境一直在变化,要记的信息就成功变得不依赖情境了。换句话说,你教会了自己如何在任何环境下记起学习材料。鉴于你通常无法预测考试中会遇到怎样的环境,这个办法非常有用。
学习的情境不仅指环境。你所使用的特定问题和练习测验同样构成情境,与你的学习材料一起被编码。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概念,你练习的问题越多,大脑就会在不同的情境与要学的概念之间生成越多的神经联结。大脑建立的通路越多,日后检索相关概念就越容易。这是因为信息的检索变得不那么依赖于特定的起点——提问的类型或特定的表述。
这种情境制约造成的影响在制作记忆卡片时格外重要。如果你的记忆卡片在问题面包含了无关信息,或者在你真正需要记起相关内容时不会出现的信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可能无法回想起记忆的内容。
考虑下面的记忆卡:
问题:仅指未来会重复的行为时,“again”用中文怎么说?例如让某人重复他们刚刚说过的话……
回答:再
再比较下面的:
问题:Again(future)
回答:再
第一个记忆卡包含太多背景,导致你可能只在这个情境(而在你需要想起这个词时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境)下才能记起二者的对应。
因此,最好问自己包含尽可能少情境信息的问题(由此使难度最大),或者在不同情境下问许多不同问题,从而不需要同样的情境也能成功检索记忆。
总结起来,我们推荐如下做法:
·在一半的学习时间里,模仿考试的环境条件(嘈杂/安静的环境、类似的干扰、周围的人)。
·另一半时间,在不同的房间、地点和条件下学习。
·用不同类型的练习问题考自己
·“什么”类型的问题
·“为什么”类型的问题
·“如何”类型的问题
·记忆卡片使用最少的情境信息,或者如果可能的话,尝试换不同方式问自己问题,从而充分增大记忆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