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两周之前的晚饭吃的什么吗?现在从之前几年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次旅行,你还记得多少?很可能你已经不记得晚饭吃了什么,但能清楚地回忆起旅途中发生的事情,尽管它发生的时间比两周前的那顿饭早得多。
这个例子表明,遗忘并不仅仅是记忆随时间消退。我们的记忆非常依赖线索。线索本质上可以是与一段记忆痕迹相对应的任何东西(例如一个实体物品、一个情境、一段时间、一个词、一个问题、一个概念等等),只有先启动线索,才能检索到对应的记忆痕迹。
如果我们给同一个线索匹配了多个不同的记忆痕迹,那么将很难检索到特定的某个痕迹,因为当线索被激活时,激活信号会立刻传播到所有对应的记忆痕迹,它们相互竞争,看谁能够进入显意识。
回到上面的例子,如果你经常在同一个地方吃饭,那么许多顿不同的饭都会关联到同样的线索(就餐环境),因此就很难检索到一周之前你享用的特定一顿饭的记忆。相反,你之前不太可能已经把同一段旅程走了很多遍,所以回想起旅途中的细节要容易得多,因为旅程的背景没有关联到任何其他记忆。
由于其他记忆痕迹关联到同一个线索,导致原有的记忆被打乱,这种情况被称作“干扰”。如果你曾学过外语,那么或许已经遇到过这种现象。记忆干扰可能让你无法想起一种语言的单词,而另一种语言中的那个词却不停地蹦到你的脑海中。在这种情况下,干扰并不一定导致记忆丢失,但原来的记忆痕迹被阻断了,因此暂时无法重新想起。
研究发现,克服阻断干扰的唯一办法,就是有意识地努力恢复正确的记忆痕迹(而且要保持耐心,因为这可能会花些时间)。不过,干扰也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记忆丢失。研究记忆的科学家将此称为检索引起的遗忘(RIF)。
为了说明这种现象,考虑下面的试验:学生们先学习A和B两个岛的各10个地理知识。 接下来,在关于岛A的10个知识中,练习想起其中的5个。之后测试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认为学生对岛A相关知识的记忆会是什么情况?
不出意料,检索练习增强了所练习的5个知识的记忆(正确率高于岛B的相关知识),但这也使学生对岛A没有得到练习的5个知识的记忆变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岛A是关于岛A的相关信息的背景线索,岛B也是关于岛B的相关信息的背景线索。在从记忆中检索关于岛A的5个知识时,它们与背景线索之间的联系被加强了,而剩下5个知识与背景线索之间的联系则被削弱了(参见“测试效应”)。
这项研究对于学习的一个主要启示在于,选择性练习测试能够大幅提高所练习项目的记忆表现,但同时也会削弱对于未练习项目的记忆表现。我们怎样才能克服干扰导致的遗忘呢?
克服干扰的一个办法是明确呈现出干扰。如果你经常弄混一些概念,那么就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同时复习它们。
总体思想是,不论学习什么,让不同概念尽可能区分开来都是个好办法 ,因为这会强迫你的大脑把它们编码成不相似的记忆痕迹。为此,你可以强调学习材料中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例如通过比较和对比)。
另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把多个概念整合起来。 例如,如果你在记忆特定动物/植物家族的成员,则试着找出这些成员之间所有可能的关联。等你日后要检索这些成员的记忆时,它们就不再为进入你的意识相互竞争,而是以一种整体的形式被紧密地编码在一起。如此就不再是一个概念阻断其他概念,而是会被一起检索出来。
科学家发现,学习目的也会影响我们克服干扰的效果。 关注相对表现(相比于其他学生,他们做得怎么样)的学生往往只用到浅层加工(不寻找概念之间的关联),而目标是掌握知识的学生常常会用到更多深层加工,例如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总结起来,我们推荐以下做法:
·重复学习你感到困惑的概念
·利用比较和对比来发现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
·把多个概念整合起来(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掌握知识本身,而不要关注其他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