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金融税基的逻辑:从经济活动到长期财富积累

(一)有经济价值必征税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道:“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有收入的比例”,即著名的“有增值必征税”原则。

既然金融业能够创造价值、实现社会财富增值,那么对金融业纳税也是其天然使命之一。随着金融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业税制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类型全面的金融业税收制度。从实践中看,金融税制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法令对金融交易行为,以及其相应的收入和财富积累的征纳覆盖,是一般性的、普适的税收制度在金融领域的适用,但源于金融交易行为和产品的复杂性,往往会针对金融业制定特别的规定、规范性条款。

既然谈到征税,首先要考虑的是谁为“税基”,即对什么征收?课税基础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按照前文金融价值创造的讨论,显而易见地如何测度金融价值增量,成为明确对金融业征税的重要基础和标尺。

(二)金融活动各环节“税收基础等价”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将一定时期社会财富创造,作为整体的价值增量即增加值,基于“有增值必征税”的考虑,在收入分配的不同环节检视增加值与纳税税基的关系,来考虑金融业税收问题。沿着这个逻辑,在经济价值链(Value Chain)创造的最前端即社会财富的创造阶段的税收,成为流转税,也是所谓的间接税,比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增值税以增值额为基础,在全产业链广泛征收的话,其税基和名义总量GDP高度一致。考虑到税基也是以当年现价计值,不像GDP存在名义总量和实际总量的差异,因此,本分析中自然无须将价格变动的因素考虑进去。

在社会财富运行的所得分配环节,征税的税种成为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在此环节。再进一步,将每个期间的财富流量和积累考虑进来,形成财富存量,对其也可以考虑征税,成为对于存量最末端直接税,如财产税、遗产税、房产税,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在金融领域出现所谓的“银行税”等。

从税收征纳基础的视角看,在流转环节、收入分配环节,乃至财富分配环节,对金融业征收的税收,都是以新创造的财富即增加值为基础,从严格意义上看都是同基的。

1. 流转环节。不考虑征纳扣除因素,金融业增值税税基就是金融业增加值。GDP核算的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在收入法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投资(折旧)作为进项税额应予以扣除,而增值税作为价外税,自然也不在自身纳税范围之内。

2. 分配环节。金融业增加值支付消耗性支出(比如雇员工资以外的营运管理成本)、缴纳流转税及附加后,余下的部分就成为净收入。净收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公司占有,在缴纳公司所得税之后,形成公司利润;另外一部分为雇员占有,即企业利润表中营业净收入的对冲项——营业成本中的人力费用,在扣缴个人所得税后,成为金融机构雇员的工资。

3. 存量分配环节。企业税后利润的日积月累,形成存量的财富,以货币或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成为对企业征收财产税的基础,如房地产税。个税后的工资收入在消费剩余后的积累,也自然地成为理论上对个人财产、财富征收的基础,如遗产税、房产税。

表2-2 GDP核算视角下的金融税基等价分析

注:①生产税净额: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修订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应缴增值税等-补贴收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企业税金总额-所得税。

②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

③非金融业增值税税基的价内税有关税、消费税及其附加性收费。

④所得税调整指会影响税基的税收政策调整。包括核销差异、捐赠、税前扣除与税前调整、税收与会计的认定差异等。

⑤其他所得税税基外所得指未进入所得税税基,但属于增加值计算范围的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其中,未进入所得税税基的营业盈余包括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等,未进入所得税税基的劳动者报酬包括企业缴纳的社会缴费、福利费等。

⑥利润分配流向企业法人或个人的部分,会形成新的所得税税基,进而形成新的财富积累。

⑦封闭经济,不考虑进出口。标准支出法核算GDP为:Y=C+I+G+(X-M)。

从上述视角看,无论是在净收入没有实现的流转环节,以间接方式征收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还是在净收入实现环节、最终财富积累环节直接征收的所得税、财产税,其税收基础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源自于增加值。在增值税制度下,金融机构作为服务提供机构,不同于物质生产企业有大量的设备投资和原材料购进,自身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款有限,流转和收入环节税基的一致性更为明显。在这个价值流转、分配和积累的链条上,GDP核算口径,增值税征纳口径和所得税征纳口径,一直到最后财富积累的口径,一脉相承,同源同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P6Y6z/VBsA8FG04d3I3p1X2HKnq8piXaP+lckLbZ7KTQSAGkAkBEB4/Dk92XrXM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