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2018)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和制度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跨越关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履好职、尽好责。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金融业税制是财政连接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的天然纽带,在财政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位置。因此,围绕金融业税制作为研究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立足于现代财政的视角,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理论铺垫、数据支持与政策建议,进而助力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税收是重要的国家治理工具,用于厘清国民收入和财富在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板块。立足于金融业而言,流转端的税收分配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焦点在于金融增值税。作为金融税种的重头,金融增值税一端连接着金融机构,另一端连接着实体企业。财税改革和国家治理的目标和内容,与金融业税收的参与主体具有天然的契合。结合全球最大规模金融业“营改增”的现实背景,将金融增值税作为研究重点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改革的推进,需要有一套较为科学、客观、精准的决策机制,对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铺垫。从金融税制领域看,有三个层面:第一,宏观层面。金融税收与宏观经济系统的互动和冲击问题,厘清金融税收对经济要素、经济产出、循环效率的影响机制。第二,中观层面。金融税收与各类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问题,摸清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交互逻辑与效应分析。第三,微观层面。金融税收与微观财政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央地财政事权划分等重点领域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