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学生阅读行为及其改进
——基于四川某大学的问卷调研

陈秋生 张同修 姬晓旭

摘 要: 本文以问卷形式对四川某大学本科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好的阅读认知和阅读计划,兴趣是大学生阅读行为产生的首要动力,教师推荐是学生阅读材料的主要来源,缺少阅读氛围、没时间、阅读资源不足是阻碍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提升和改进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高校要大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优化培养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大力丰富图书文献资源,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 大学生;阅读;教师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阅读。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民阅读”连续七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在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的回信中指出: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人均纸质报纸的阅读量为16.33期(份),人均纸质期刊的阅读量为2.33期(份),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作为文化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也因忙于应对各种课程学习、社团活动、技能考试,加之缺乏良好阅读甄别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现状整体不容乐观。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阅读是大学生获取信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围绕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习惯养成,近年来,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显示出高校对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阅读习惯养成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本文以四川某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以数据形式呈现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大学阅读环境、提升大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四川某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为对象,共有776人参加调查,其中男生217人,女生559人,大一学生104人,大二学生355人,大三学生247人,大四学生70人,男女生比例与学校在校学生比例基本一致。样本情况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情况统计表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调查采取网络问卷方式,通过问卷星软件发布,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计划、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内容、阅读数量以及影响阅读的因素等,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共18题,其中开放性题目2题,单项选择题5题,多项选择题11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阅读计划

调查显示,776位受访者中有阅读计划的为439人,占样本总人数的56.57%;没有阅读计划的为337人,占样本总人数的43.43%。在有阅读计划的学生中,有303人表示在大学前已制订良好的阅读计划,占有阅读计划人数的69.02%。在大一期间制订阅读计划的有78人,占有阅读计划人数的17.77%;在大二期间制订阅读计划的有42人,占有阅读计划人数的9.57%(见表2)。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学越久越难以制订阅读计划。

表2 阅读计划养成统计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337人)中,有181人在进入大学前曾有阅读计划。

(二)阅读数量

学生的阅读数量从书籍(期刊)和文章两个层面统计。其中,每月书籍(期刊)的阅读量在1~3本的有385人,占总人数的49.61%;阅读量在4~5本的有131人,占总人数的16.88%;阅读量在6本以上的有34人,占总人数的4.38%;阅读量不足1本的有226人,占总人数的29.12%。

从每月文章的阅读量来看,66.37%的受访者阅读量在6篇以上。其中,阅读量在10篇以上的有316人,占总人数的40.72%;阅读量在6~10篇的有199人,占总人数的25.64%;阅读量在1~5篇的有239人,占总人数的30.8%;阅读量不足1篇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2.84%。

调查结果还显示阅读量与学生的年级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从年级上来看,82.19%的大三学生和75.78%的大二学生每月阅读书籍(期刊)在4本以上,大四学生和大一学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7.14%、15.39%。在阅读量少于1本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的占比分别为33.65%、28.57%,大三学生和大二学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05%、4.79%,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的书籍(期刊)阅读量明显少于大三学生和大二学生的书籍(期刊)阅读量。

究其原因,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在学习阶段上正处于专业类课程学习阶段,阅读量大也许与专业课学习要求相关,而大一学生由于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阶段,因此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大四学生已基本结束专业课程学习,面对就业和深造压力,也难以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内容

在阅读内容上,学生阅读选择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文学艺术类、青春励志类、考试考证类等,其比例分别为79.51%、41.37%、38.79%;选择社会科学类、经管理论类等专业类作品的分别占比32.35%、31.57%,表明学生在阅读类型的选择上首先以文学休闲类、考试工具类为主。仅有不到1/3的学生对经管理论类书籍感兴趣,这也说明大学生将阅读作为兴趣而非专业学习的有效支撑(见表3)。

表3 大学生阅读内容选择

从不同年级对阅读内容的选择来看,虽然各年级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文学艺术类和青春励志类作品,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其所占比例在逐步下降,尤其是青春励志类作品的阅读选择下降了一半左右;而选择专业类作品的比例在逐年提升,特别是在经管理论类作品和考试考证类作品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见表4)。这表明学生的阅读类型与其人生发展具有相关性,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和发展目标的明确,其更愿意阅读与其发展相关的书籍,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4 各年级阅读类型选择占比

单位:%

(四)阅读材料来源

在阅读材料来源上,教师要求或推荐、自己淘书发现以及豆瓣等榜单推荐是大学生阅读材料来源的主要渠道,同时阅读材料来源又因为性别和年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数据显示,男生课外阅读材料来源前三位分别是教师要求或推荐、自己淘书发现以及豆瓣等榜单推荐,比例分别为67.74%,67.28%、59.91%。女生阅读材料来源前三位分别是教师要求或推荐、豆瓣等榜单推荐、同辈推荐,比例分别为71.20%、63.86%、61.90%。其中,在同辈推荐这个选项上,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了21.35个百分点,而在自己淘书发现这个选项上,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了12.9个百分点(见表5)。这说明,女生阅读某部课外作品更倾向于被动推荐,而男生则更愿意自己主动去发现。

表5 不同性别学生阅读材料来源统计表

单位:%

在不同年级的阅读材料来源上,选择教师要求或推荐的指定材料在大一至大三基本稳定,在大四的时候迅速下降,这可能与大四课程安排较少及与教师接触少有关系;选择同辈推荐的比例在大学四年分别为65.38%、47.61%、62.35%、61.43%,在大二有所降低后迅速上升;选择自己淘书发现的比例在大学四年分别为51.92%、61.97%、54.25%、60.00%,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豆瓣等榜单推荐的影响则以大一的52.88%迅速上升至大二的64.79%并在大三和大四保持稳定;图书促销对学生阅读选择的影响则由大一的14.42%迅速降至大二的6.20%并在大三和大四逐年下降(见表6)。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阅读材料来源越来越广泛,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学生也越来越有主见和个性差异。

表6 不同年级学生阅读材料来源统计表

单位:%

(五)阅读行为

此项主要考察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地点和阅读载体。调查显示,大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依次为寒暑假(60.82%)、小长假或周末(58.51%)、大于30分钟的课余时间(57.60%)、小于等于30分钟的课余时间(49.36%)、上课时间(5.15%)、其他(1.13%)。从阅读时间上来看,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在有较长的空余时间时阅读。

在阅读地点的选择上,依次为寝室(84.54%)、图书馆(49.23%)、家里(45.62%)、教室(25.77%)、自习室(25.52%)、草坪等室外场所(4.38%)、其他(1.03%),从阅读地点的选择来看,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

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93.56%的受访者选择阅读纸质材料;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阅读的受访者占比为59.92%;通过电子阅读器( kindle)和电脑阅读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19.20%、18.81%。从阅读载体的选择来看,纸质载体依然是大学生阅读的首选,但移动阅读载体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阅读计划与阅读量的关系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是否形成阅读计划和学生阅读量及阅读类型显著相关。在书籍(期刊)阅读上,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中有51.93%的人每个月阅读书籍(期刊)少于1本,而有阅读计划的学生中仅有11.62%的人每个月阅读书籍(期刊)少于1本;有阅读计划的学生中有54.67%的人阅读量为1~3本,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的这一数据为43.03%;在4本以上阅读量中,有阅读计划的学生的比例为33.71%,而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的比例为5.04%,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制订了阅读计划的学生每月阅读的书籍(期刊)数量明显多于没有制订阅读计划的学生。

在文章的阅读数量上,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每个月阅读的文章数主要集中在1~5篇,比例为40.95%;有阅读计划的学生每个月阅读的文章数主要集中在10篇以上,比例为51.71%。显而易见,就每月平均阅读文章数来说,有阅读计划的学生阅读的数量更多。

在阅读类型上,无论是否有阅读计划,学生都首先倾向于阅读文学艺术类作品,但在其他类型的作品的阅读上,有阅读计划的学生对其他类型的作品均有涉猎,较为平衡;而没有阅读计划的学生则有51.63%选择阅读青春励志类作品,其阅读范围较窄。

(二)阅读行为的激励和阻碍因素

1.阅读行为的激励因素

笔者对阅读行为的激励因素进行分析,按照“没什么效果”“有点效果”“一般”“比较有效”“非常有效”设置选项,各选项的得分值分别为0、25分、50分、75分、100分,该部分剔除选择“不适用”的人。各部分的得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阅读促进因素得分表如表7所示。

表7 阅读促进因素得分表

从阅读行为的激励因素(阅读促进因素)得分情况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有课外阅读计划,喜欢阅读”“觉得有价值,有利于自身发展”“及时更新电子及纸质资源”“出于课程学习或科研的需要”以及“学校建立奖励机制,如颁发奖学金、证书等”,得分分别为77.45分、77.22分、70.26分、67.40分、62.85分,说明对阅读的主观认识是激励学生阅读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有良好的阅读资源,再次是有相应的制度激励,但选择“学校建立奖励机制,如颁发奖学金、证书”等的比例偏高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阅读行为并非自我需求,功利化阅读的思维依然存在。

2.阅读行为的阻碍因素

笔者对阅读行为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完全不符合”“有点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设置选项,各选项的得分值分别为0、25分、50分、75分、100分,该部分剔除选择“不适用”的人。各部分的得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阅读障碍因素得分表如表8所示。

表8 阅读障碍因素得分表

从表8可以看出,在影响学生阅读行为的因素中,得分最高的前两个选项是“没有阅读氛围”和“没什么时间读课外作品”,得分分别为50.61分和48.52分;得分最低的两个选项是“不喜欢阅读课外作品”和“觉得没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得分分别为26.51分和23.74分。这说明,当前影响学生阅读行为的原因更多是阅读氛围的缺少和阅读时间的缺乏,而非学生不爱阅读。

3.教师推荐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

在学生阅读资料的来源中,教师要求或推荐对学生的影响最大。776名受访者中有727人曾阅读过教师推荐的阅读材料,49人未曾阅读过教师推荐的材料。在727人中,选择“自己感兴趣阅读”的有652人,占89.68%,选择“因教师强制要求,与成绩相关”的有328人,占45.12%;选择“有额外奖励”的有47人,占6.46%;选择“其他原因”的有28人,占3.85%。可以发现,内在的兴趣是学生阅读的首要动力,同时将阅读行为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的要求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

在未阅读教师推荐材料的原因中,共有740人参与调查,学生未阅读的原因如下:选择“没有兴趣”的有492人,占66.49%;选择“没有时间”的有359人,占48.51%;选择“推荐太多,不知选择哪本”的有306人,占41.35%;选择“教师不强制要求”的有164人,占22.16%;选择“没有资源”的有129人,占17.43%;选择“教师没有交流反馈”的有104人,占14.05%;选择“其他原因”的有10人,占1.35%。结果显示,兴趣依然是影响学生阅读行为的首要因素。因此,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动力,要在培养其良好兴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帮助学生制订良好的阅读计划并强化阅读指导。

四、结论与思考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好的阅读认知和阅读计划,兴趣是大学生产生阅读行为的首要动力,其阅读载体以纸质阅读材料为主,但网络、手机阅读逐渐兴盛;在阅读内容上,与经管理论类等专业类经典文献相比,学生更倾向于文学艺术类、青春励志类、考试考证类等休闲类和工具类材料;在阅读行为中,缺少阅读氛围、没时间、不知道读什么是阻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并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高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来看,兴趣是大学生阅读行为产生的首要动力,而阅读氛围缺失是大学生阅读量不足、浅阅读盛行的重要因素。改变这一现状,高校要从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入手,大力营造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举办各种读书活动等,重塑良好的阅读风气。高校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培养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充分利用校长(院长)荐书、教师荐书等活动以及开展党团读书活动、班级读书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吸引学生主动读书,热爱读书。

(二)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范式改革,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从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因素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是影响其阅读的主要因素。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要求来看,大学生毕业学分要求普遍在160学分以上,周学时普遍在25学时以上,再加上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要求,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过少,其课外阅读必然会受到影响。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精简课程门数和课堂学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高校要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内容,提升阅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精心遴选推荐阅读材料,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阅读投入。此外,高校要综合设计、深度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阅读活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阅读参与度。

(三)强化图书资源建设,做好学生阅读的保障

丰富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保障。在影响学生阅读行为的客观因素中,及时更新阅读资源是促进学生阅读行为产生的首要条件,而没有良好的阅读场所、比较难以获取课外作品资源是阻碍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高校必须强化阅读资源建设,改善图书馆的设施和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场所,在充分满足学生的纸质阅读材料需求的基础上丰富数字阅读资源,以顺应越来越兴盛的网络阅读、手机阅读趋势,满足读屏时代学生的阅读需求。

(四)建设阅读推广平台,强化阅读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认知和阅读动机,但不知道看什么书也越来越影响学生的阅读选择。从大学生阅读材料来源看,读书类应用软件和网络阅读榜单的推荐对学生的阅读选择影响居于前列,但读书类应用软件和网络阅读榜单推荐的材料往往更关注阅读材料的商业推广价值,对阅读材料本身的品质和适用性关注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做好校内阅读平台建设,精心遴选书单,做好优质阅读材料的宣传和推荐,同时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鉴别优质阅读材料,提升阅读能力。 hN3QU9kSj5sWJQ9hixbo4dVyhSDlcsmB9SH95U497vIWn7DsMYSFJRxj/bzZmB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