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育在通识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文学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也是大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渠道。本文根据过去三年来笔者承担的文学赏析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指出文学课程应该具有的三项美育功能,即文学课程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语言之美、感受作品情感之美、体味作品人生之美。
关键词: 语言;人生;文学;美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育在通识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指出,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被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语)、“中国美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指出,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如果能够对爱美之心予以因势利导,“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养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更应该学会感悟美、欣赏美的能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呵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过去三年时间,笔者一直从事若干门文学赏析课程的教学,包括“外国经典文学选读”“戏剧英语”和“中外诗歌比较与鉴赏”。这些课程主要通过赏读中外经典的小说、戏剧和诗歌,让学生增加知识,了解文化,拓宽视野,涤荡内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语言之美、感受作品情感之美、体味作品人生之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美育:核心通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是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冯惠敏教授参考美国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指出当代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应该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在知识领域,大学生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在能力领域,大学生需要具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领域包括道德价值辨别、社会责任意识、审美艺术情趣三个方面。
教育部一直重视大学生美育的重要性。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教育部指出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当时的“全面发展”并不包含“美育”,但是也明确指出要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特别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含了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样要求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意见》中,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并“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以上文件都明确提到了美育的重要性。蔡元培指出,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因此应该“以德育为中心”。朱光潜则认为,美育为德育的基础。以上论述,都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美育与智育、德育一样,都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课程:三项美育功能
文学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大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渠道。笔者所在学校为典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理工科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文科教育相对弱势,文学氛围并不浓厚。因此,如何营造文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不是仅仅传授各种科技前沿知识,避免让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成为学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由于学校没有设置中文系等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的系所,因此绝大多数的文学课程都由外国语学院来承担,开课初衷主要是通过文学文化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但是,“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可以欣赏其语言之美,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强烈情感,更好地理解并体味人生,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欣赏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课程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欣赏其语言之美,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学经典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时间长河的冲洗,能够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大多语言优美、含义隽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有时候我们对一些文学经典的含义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就是觉得很美。叔本华在幼年时,非常爱读诗,实则对其所蕴涵的意义和思想还不甚了解,常常只因为某些诗的音韵很美,便靠着音韵硬把它背下来。无独有偶,梁启超谈到他读李商隐的《锦瑟》等诗歌的体验时说,那些诗歌讲的是什么,拆开来看是什么意思,他都不理解,但是就是觉得作品很美,读起来令人在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读戴望舒的《雨巷》,学生都强烈地感受到其音韵之美,正如著名诗人朱湘所言,“《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缺”“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不逊色”,叶圣陶更是赞扬戴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大多数学生也许不知道《雨巷》创作的时代背景(《雨巷》写于1927年,当时大革命失败,诗人避居松江,心情苦闷彷徨),因此对其主题的理解并不是那么深刻,但是该诗音韵优美,听起来和谐、悦耳,具有极强的音乐性,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语言之美,潜移默化之下,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也能够有所提高。目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屠国平对中国大学生汉语水平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汉语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情况均不理想:书面语表达方面,得分在60分以上的仅占54.2%,而在口语表达方面,能够在即兴口语表达时做到口齿清楚、发音比较标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话题的比例不到15%。在这种情况下,选修文学课程,不啻为很好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方法。
(二)感受情感之美
情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文学课上,通过对经典文学的赏析,充分体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感,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激发积极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例如,学习陆游的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陆游终身慷慨报国却不得志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感受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热忱,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历经各种磨难,但是简·爱却在这些磨难中不断追求尊严与自由,坚持自我,最终收获了爱情与幸福。学生从简·爱的经历中,能够体会到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追求精神独立的思想。爱尔兰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表现了诗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语言简单明快,情感真挚,成为让世人传颂的佳作,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健康积极的爱情观。
文学不仅是审美对象、认知方式或载道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学蕴含了该民族的众多集体无意识,而且是该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例如,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通过父亲为“我”买橘子这样一件小事,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让人感动。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父子之间的亲情的可贵,学会对父亲怀有感恩之心,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孝文化。
(三)体味人生之美
美育使人追求人性的完满。叶朗教授援引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的话说,只有游戏冲动(审美冲动)才能实现人格的完整、人性的完满,才能使人摆脱功利的、逻辑的“关系网”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的人。如果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更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叶朗教授认为,美育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文学教会学生体验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作家乔治·R. R.马丁(George R.R.Martin)曾说:阅读的人在死之前经历了1 000种不同的人生,而从不阅读的人只经历了一种人生(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but the man who 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13世纪阿拉伯诗人鲁米(Rumi)则说:诗歌是危险的,特别是好的诗歌,因为它给人幻觉,让人误以为经历过那些他们未曾经历过的事情(Poetry can be dangerous,especially beautiful poetry,because it gives the illusion of having the experience without actually going through it)。文学让人体会到人生中那些美好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
文学也让学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人性的完满,并非是人生完美无缺,而是在明知道人生有缺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大学生才从高中进入大学,突然面临着与高中时代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凡此种种,都让大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心理压力,个别学生变得抑郁,甚至自杀。阅读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客观地看待生命中所遇到的困难。作家蒋方舟在回答“读过很多文学作品的人和没读过的人有什么区别”时如是说:如果把文学作品局限于小说的话,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前者能够欣赏失败、落魄、消亡的美感,对于苦难的接受能力更强,而后者不能。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一生颠沛流离,遭遇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却一直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她说:诗歌的研读,对于我,并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生活的磨砺让人对文学有更深的理解,令人内心强大,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三、结语
从过去三年文学赏析课程的教学经历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文学赏析课程能够带给学生美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事实证明,学生对文学课程都非常喜爱。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2019年2月和9月两个学期笔者共开设“外国经典文学选读”“戏剧英语”和“中外诗歌比较与鉴赏”3门课程,合计8个教学班,课程结束后学生对笔者的评教成绩均为最高级(5星)。在选修笔者的文学课程之后,很多学生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自觉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提升自己的素质,部分学生还开始尝试自己写作诗歌,进行“审美创造”。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体,不仅给我们审美愉悦,更给我们以心灵的滋养。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中的文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无言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3,177.
[2]蔡元培.精神与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33,227.
[3]王春晖.通识教育语境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5):58-60,64.
[4]冯惠敏,熊淦,徐仙.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的理论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46-51.
[5]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04-0829)[2019-12-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408/2982.html.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9-12-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7]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4-16)[2019-12-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8]蓝仁哲.语言·文学·人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25-30.
[9]叔本华.文学的美学.生存空虚说[M].陈晓南,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198.
[1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41:120.
[11]朱湘.朱湘书信二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86-187.
[12]屠国平.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76-79
[1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06.
[14]庄严.在心灵的共鸣中畅享文学之美[N].石家庄日报,2014-12-10(11).
[15]康杰.通识教育选修课《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