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概述

生产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的废品。

废品按其报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而且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不可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支付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废品按产生原因可分为工废品、料废品和其他。工废品是由于工人操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废品,属于操作工人的责任;料废品是由于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废品,不属于操作工人的责任。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废品损失是指因产生废品而发生的净损失。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是指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偿的损失;可修复废品的损失,是指发生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偿的损失。

以下情况不属于废品损失: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降价损失不作为废品损失;产品入库后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产品变质、毁坏,这属于管理上的问题,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不作为废品损失;产品销售后实行“三包(包退、包修、包换)”的费用,作为销售费用处理,不作为废品损失。

为了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废品损失”项目。“废品损失”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而设立的。该账户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产品品种分设专户,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者专行进行明细核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其中,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应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应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所列废品损失数额,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和“银行存款”等账户。废品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出,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就是废品净损失,应由本月同种合格产品的成本负担,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经过上述处理,“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如前所述,要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应先计算废品报废时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然后再扣除回收的废品残值和应收赔款。废品残值和应收赔款容易确定,由于废品与合格品是同时生产的、生产费用是共同消耗的,因此,关键是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生产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1.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采用这一方法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就是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和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生产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生产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例2-16】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3月生产A产品110件,经检验,合格品入库10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生产产品共耗用工时2 500小时,其中废品耗用500小时,合格品和废品共同发生原材料费66000元,人工费用40000元,制造费用55000元。不可修复废品残料价值600元,应由过失人赔偿的金额为500元。原材料系开始生产时一次性投入,因此,原材料费用按合格品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分配。要求: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 600 (元/件)

废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 10×600 = 6 000(元)

(2)人工费用的分配

人工费用分配率= = 16 (元/小时)

废品应分配人工费用= 500×16 = 8 0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 = 22 (元/小时)

废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500×22 = 11 000(元)

根据以上计算资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见表2-15。

表2-15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2)回收废品残料入库

(3)应收赔款

(4)结转废品净损失

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损失,结果较为准确,但核算工作量较大,并且只能在月末产品生产费用计算出来后才能进行,不利于对废品损失的控制。

2.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这种方法是根据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生产工时定额和各种费用定额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再扣除废品残料回收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偿的损失,计算出废品净损失。通常不考虑废品的实际成本是多少,废品损失全部由合格品承担。

【例2-17】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丙产品的过程中,验收入库时发现不可修复废品40件,按其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位丙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00元,单件工时定额为16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人工费用25元,制造费用12元。回收废品残料500元。

不可修复废品是在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后发现的,所以可以根据单件丙产品的生产工时定额和不可修复废品数量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工时及定额成本。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见表2-16。

表2-16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2)回收残料价值入库

(3)结转废品净损失

按废品的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由于费用定额是事先制定的,计算工作比较简便,而且还可以使计入产品成本的废品损失数额不受实际费用水平高低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废品损失和产品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但必须具备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资料,否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废品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属于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不是废品损失。返修时发生的修复费用,应借记“废品损失”账户,根据修复的耗费情况,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和“银行存款”等账户;对废品残料回收的价值,应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款项,应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以修复费用减去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结转废品净损失后,“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不设“废品损失”账户和“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回收废品残料时,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并从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扣除废品的残料价值。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三、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支付的薪酬费用和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偿,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发生停工的原因较多,应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由于季节性生产和固定资产大修理停工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属于停工损失,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其他停工损失,如原材料供应不足、机器设备发生故障以及计划减产等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产品成本。

为了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在会计科目中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应增设“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应列作停工损失的费用在“停工损失”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借记“停工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对应由过失单位及个人或保险公司的赔偿,应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停工损失”账户;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损失,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停工损失”账户;对于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停工损失”账户。经过上述处理,“停工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停工不满一个工作日的,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辅助生产车间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停工损失”账户和“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视情况记入“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gc9JgwDX6HLVVr4OHp7V4gAqsn1dhBfyjjm6tx6H1ObjV1apPI/a394+CNOoh08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