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我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泛指心脏、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相关疾病,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也是体检中发现的最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定期复诊、终身管理并坚持服用药物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现介绍几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管理和复诊注意事项。

1.高脂血症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增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干预和治疗,并定期复查。

(1)血脂轻度升高、没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可先采取饮食与非药物治疗,3~6个月后复查,如血脂达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每6~12个月复查1次,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

(2)若经改善生活方式血脂仍不能达标,或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则需要服用药物治疗。降血脂药有很多种,使用最多的为他汀类降血脂药。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好,但个别可出现肌肉压痛、肌无力、乏力等症状,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及肌酶升高等副作用。

1)首次服用降血脂药,应在4~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血脂达标,且无药物副作用,可每6~12个月复诊1次。

2)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副作用,每3个月复诊1次,3~6个月后,仍然没有达标,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改治疗方案。

3)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都应在治疗4~6周内复查。

4)生活方式改善和降血脂药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有良好的临床获益,停用后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会升高。

2.高血压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1)应坚持每天在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并在复诊时带好记录本,焦虑的患者不建议每天测量。

(2)血压正常高值或高血压1级[(140~159/90~99)毫米汞柱],只需要服用1种抗高血压药的患者,1~3个月复诊一次。

(3)新发现高血压、血压没有达标或有头昏、头痛等表现,2~4周复诊一次。

(4)血压达标且保持稳定,可每月复诊1次或者酌情延长复诊间隔时间。

(5)已经服用至少3种抗高血压药,血压仍高,应到高血压专科进行治疗。

(6)有些抗高血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干咳、双下肢水肿等,定期复诊,可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并更换药物。

(7)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是控制血压的基础。

3.冠心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发病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为慢性疾病,不能根治,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如急性心肌梗死,有时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状动脉搭桥术)。定期复诊和随访,坚持规范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每月去医院复诊,让医生了解症状是否缓解,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病情稳定后可3~6个月复诊一次。

(2)坚持服用药物治疗(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各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

(3)服用抗血小板药,尤其是同时服用两种时,有潜在出血风险,应观察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黑便等情况,一旦出现立即就诊。

(4)行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同样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治疗。

(5)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若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应原地休息,同时拨打120,家人陪同尽快就近就诊。

(6)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出现心前区不适可舌下含服,3~5分钟后可重复。特别注意的是,硝酸甘油有效期短,需要避光避热存放,否则容易失效,故应定期更换。

(7)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疏导不良情绪,减少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去心理专科就诊。

4.脑血管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为脑梗死和脑出血。

(1)定期复诊可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肢体及语言等功能的恢复,以判断康复情况。

(2)患病初期可每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直到完全康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3)完全康复后,可每年复查一次,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半年复查一次。

(4)同样需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即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坚持药物治疗,建立医患互信的良好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并延长寿命。 YpGREzVuz7krjna4WlxvNW6PZXlb83cQHYNzAjIZv5P72TFXa9DZwnh3gOHTjK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