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发愤图强、为国争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极其迅速,在这个阶段,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对世界和宇宙充满了各种疑问,同时也对知识有着极大需求。在这个阶段,做对一件事或者阅读一本合适的书可谓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终生。
本书作者尼尔·泰森在九岁时因为看了一场星空球幕电影而被深深震撼,从而立志要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我自己现在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同样也是小时候对星空产生兴趣的缘故。读中小学的时候,我对星空特别感兴趣,不过遗憾的是,在当时我所处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北小镇,相关的书籍极其有限,我对宇宙的兴趣只能通过《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偶尔在杂志上看到的信息来满足。即便如此,十几岁的我在听到国内也开设了天文专业的时候,还是当即立志探索宇宙奥秘。而如今,我如愿以偿。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当时条件艰苦,无法给我提供很多支持,但是我的家庭并没有对我的兴趣进行过多限制,这使我能够自由地选择,并为我的兴趣在后来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如何培养科技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因好奇心而引发的兴趣也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需要悉心呵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最近在回答如何培养青少年对科学兴趣的时候也说:“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引导,为他打开很多扇窗。”而阅读正是一种为青少年打开兴趣之窗的方式。
在最需要的时间碰到最合适的书堪称乐事。这本有关宇宙的书就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一部作品。作者尼尔·泰森是美国自然博物馆海登天文馆馆长,也是继卡尔·萨根之后又一位深受大家喜爱的天体物理学家。每每去听他的讲座,人们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星空发自肺腑的热爱与热情。他使用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事物去解释遥远的星空,让看似深邃的宇宙不再陌生,反而富有温情和诗意。正因如此,他写的《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成人版)才让更多人对头顶的星空有了新的认识。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和成年人不尽相同,自然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讲述。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本畅销书又被改编成了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以青少年熟悉的视角和语言风格讲述宇宙中的趣事,还加入了很多插图以便同学们理解。
宇宙如此浩瀚,或许这本书就像一颗星,会点亮青少年探索未来的那盏明灯。
愿我们的少年拥有一个自由的心灵,愿他们的兴趣在好书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