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深水炸弹:3Q大战——还原真相

2010年5月,某一天的凌晨时刻,刚刚创业的雷军在忙了一整天后正要准备休息。忽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的人名是陈勇,这是他在金山时期的老部下。

此时雷军已经离开金山两年多时间了,尽管他会不定期地参加一下金山的董事会,金山的员工也会偶尔来找他聊聊天,但是这个点给他打电话的人几乎没有。他接起了电话,听到的是几乎带着哭腔的一句话:“雷总,金山现在正在面对狂风暴雨。”

“怎么了?慢慢说。”

“我们做的《金山网盾》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竞争,360现在在桌面上忽然弹了一个框,提示用户《360安全卫士》和《金山网盾》不兼容,60秒以后《金山网盾》就从用户界面消失了。雷总,你说,我都做了这么多年杀毒软件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那一天可能是陈勇人生中第一次那么不知所措。他从来没有想到会遭遇到如此有冲击力的竞争。其实,在那个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各家公司为了争抢桌面入口的流量,有时候使用一点儿“技巧”来吸引用户的现象并不罕见,偶尔大家也会“擦枪走火”。但是这一次,竞争对手直接终结了一个客户端的启动进程。竞争对手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把《金山网盾》从客户电脑里清除的方法,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金山内部引爆了。在陈勇看来,此时的金山正处在暴风雨的中央。

雷军此时已经离开金山两年多的时间了,自己的创业公司也刚刚成立,但是他依然耐心地听陈勇讲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沉默了一会儿,他用那种久违的、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声音说:“第一,这件事情肯定有问题,这不是正常的商业竞争。第二,虽然我也已经创业了,但是这件事情我不会坐视不管。”

这样的回答给了陈勇巨大的慰藉,他后来回想起打完这一通电话的感受:“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的内心世界好像重新回血了。”

对很多金山人来说,雷军尽管离开了两年多时间,但他依然是金山人的精神领袖。这其实也是在情势最危急的情况下,陈勇的第一反应是要把电话打给雷军的原因。在打完这个电话的第二天,陈勇就从珠海迅速飞到了北京,和雷军当面讲述了金山和360打这场仗的来龙去脉。

其实,《金山网盾》的诞生寄托了金山在杀毒方面的互联网使命。众所周知,金山是一个和微软同时代的软件公司,很长时间以来,外界给金山的定位也是传统的软件公司,而《金山毒霸》的销售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支撑了网络游戏的研发和金山其他业务的发展。在2010年这个时间点,《金山毒霸》是市场上第二名的杀毒软件,第一名是《瑞星杀毒软件》。因此,追赶《瑞星杀毒软件》曾经是《金山毒霸》很长一段时间的目标。可以说,360的出现让很多杀毒软件公司感到错愕,人们共同好奇的一件事情是:免费之后它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对于2006年7月冲出来的《360安全卫士》,金山认为,必须由一款同样诞生于互联网的产品来对抗这家具有狼性的公司。这款产品就是以白名单为特征的云查杀软件——《金山网盾》。可以说,《金山网盾》是完全按照互联网的打法在向前推进的,它依靠百度的用户搜索推荐以及口碑传播,仅用半年时间就做到了日活跃用户数量1 000万。

这样的成功让整个团队非常兴奋。因为这样的产品体现的是金山程序员骨子里的那种极度不服输,想顺应和拥抱新时代的精神。陈勇说,每次日活跃用户数量增添100万,他都让团队一起喝顿茅台酒庆祝一下。“100万的时候喝的是100块的茅台,200万的时候喝的是200块的茅台,到用户增长到900万的时候,我们就喝900块的茅台!”陈勇说。

可想而知,当一系列不兼容的手段在互联网世界出现的时候,金山员工的心情在如此残酷的商业竞争中遭遇了怎样的波动和颠覆。很多金山的员工分析,这看起来就像是一场“闪电战”,对方是一个“非常激进”的竞争对手。

在小米公司刚刚正式成立不久的2010年5月,雷军还是决定以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帮助金山渡过这个安全业务的难关。当时他想到一个人,就是曾经担任《360安全卫士》产品经理,后来和360的创始人周鸿祎有过一段“爱恨情仇”故事的傅盛。

雷军第一次见到傅盛是在2008年年底,当时雷军已经是一名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了,和创业者天马行空地交谈想法是他常做的一件事情。当时刚刚从360出来的傅盛只有30岁,正在思考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方向。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他在柏彦大厦的咖啡厅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雷军。那次见面让傅盛印象极为深刻,当时的雷军左手拿了一本很厚的传记《梦想金山》,右手拿着一个小本儿和一支笔,一边和他交谈一边记笔记。这让傅盛非常惊讶:“本来觉得对面坐着的是我的偶像,没有想到偶像和自己聊天的时候还会做笔记。”最后,雷军在把《梦想金山》递给他时半开玩笑地说:“书里可能不能教你怎么成功,但至少可以告诉你金山是如何做得不那么成功的。”两人最后都开怀一笑。

在离开360时傅盛签署了18个月的竞业禁止协议,他后来成立了可牛影像,最初选择的创业方向是图片处理软件。在金融危机极为严峻的2008年,融资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傅盛依然选择了创业。他对雷军说:“自己的积蓄还有十几万,还有一辆汽车,大不了把汽车卖了。”当时的他在东三环一个极其简陋的三居室里开始创业,给几个做开发的程序员每人每月发1 000元的工资,他和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徐鸣不拿工资,另外还找了一个阿姨帮他们做饭。雷军见过很多创业者,但是像傅盛这样执着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如果投资人投我,我就创业,如果没有人投就接着上班。出于对傅盛这样的创业精神的极度欣赏,雷军给可牛影像投资了100万元,和经纬创投一起成了傅盛的天使投资人。

傅盛在回顾自己这段时期执着创业的选择时,用了“不安全感的驱使”几个字来解释自己的动因。傅盛是1978年出生的,身高1.78米,圆圆的脸上总是戴着一副金边的近视眼镜。虽然曾是360的明星产品经理,但是他自称背景从来没有什么光环。在傅盛大学毕业的前后,他的父亲正好赶上了国企改革的下岗潮,他支持父亲趁这个机会“出来闯一闯”,但父亲对他说,你还没长大,所以自己不能离开“体制”。这样的成长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后来的傅盛。尽管傅盛内心总是充斥着一种不安全感,但是他不想成为像父母那一代人那样“没有独立意识”的人。选择创业,也是他决定在真实的市场上试练,磨炼自己的武功,让自己活得更安全的一种方式。

傅盛的可牛影像做了一年多,日下载量已经达到10万,一年下来也积累了几百万的用户量,但是他依然认为,这个数字相当不理想。毕竟,在360做安全的时候,他见识过一个客户端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就可以在PC端达到50%覆盖率的过程,那种烽火燎原的态势让他感觉到了做图片处理的局限。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在创立可牛影像之初就来找过他的金山前员工——陈睿。

陈睿和傅盛同一年分别从金山和360离职,这一年他们都是30岁,出来创业的时候同样壮志凌云,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年轻了一点儿,不成功是不可能的,只是创业成功的速度可能会比其他人稍微慢一点儿。后来他们两个人都承认,当时的想法有些幼稚,出来做了一年之后,他们都被现实毒打了。

陈睿在最初创建贝壳的时候主动找过傅盛,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干安全。但傅盛当时对陈睿的说法是,自己已经有一个合伙人徐鸣了,言下之意是自己已经“订婚”了。于是,陈睿在2008年创建了贝壳公司,做了一款云查杀软件。一年下来,这款软件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做到了140万,不仅完成了和股东的业绩对赌,而且这在外界看起来也成绩尚可。但是,他的内心感受和傅盛何其相似,折腾了一年只做成这样,他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后来说:“创业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创业一年之后,我们的内心已经无比谦逊。”

2010年的某一天,陈睿要带着他团队的20多个员工在昌平做一次团建。出发之前,他打开电脑准备收发一下邮件,发现傅盛的QQ头像正在右下角闪烁,点击之后,陈睿看到了傅盛扔在那里的一句留言:“你说我们合起来一起做安全怎么样?我们都是这个行业里最厉害的人,一起做肯定能做得更大!”陈睿当时心里一惊,心想:“怎么这么严肃的一件事用QQ就说了。”后来他明白,这就是傅盛的风格。

此时,傅盛18个月的竞业禁止协议已经到期。

在几位创始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傅盛的可牛影像和陈睿的贝壳公司决定合并,方向是他们都曾经无比熟悉的网络安全。在法律程序还没有最终走完时,陈睿已经果断地把团队所有的成员都带到了傅盛的办公室里办公。

当然,对于这次合并,傅盛也征求了他的天使投资人雷军的意见。雷军表示,非常支持两个团队合并。

当时间来到2010年5月下旬,《金山网盾》遭遇意想不到的竞争,陈勇直接在深夜把电话打给了雷军,并且告诉他,金山正在面对狂风暴雨。在《金山网盾》的用户量正在极速下降的时刻,雷军提议,要不然把金山集团的安全业务分拆出来,与傅盛和陈睿的公司进行合并,让这几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做安全业务最优秀的年轻人带领着金山去参加这场竞争。

在这个时间点,张旋龙和求伯君第一次发起了雷军回来掌管《金山毒霸》业务的提议。但是此时,小米公司刚刚成立两个月,雷军只能选择拒绝。不过,他答应两位金山创始人,一定帮助金山做好这次业务调整,把他的一些思路落实下来。

2010年7月,金山启动了和可牛的谈判。

这是雷军第一次试图把金山的一部分业务分拆出来,和外部的团队进行整合,然后成立一家单独的公司。可以说,这当中错综复杂的因素超乎想象。如何让可牛原来的天使投资人满意?如何让创始团队和金山的员工尽量得到符合自身的利益?雷军如何处理自己在可牛投资的原始股份?如何让这场并购做到公正?另外,两个团队在合并之后,两家公司的管理层如何进行权力分配?总之,这里面的每一个问题都不容易,涉及的是一场又一场艰难的谈话。

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经过和傅盛12轮的沟通之后,所有的细节终于尘埃落定。雷军按照2008年投入可牛时的价格出让了全部股份,金山软件赋予傅盛、原来的投资者以及新公司的管理团队一共35%的公司股份,傅盛成为新公司的CEO。这个方案从做出来到最后落地实现,依然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

在这次谈判过程中,金山原来的高管团队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支持。当时金山安全的CEO王欣就是和360对抗战中的主战派,她知道这场合并关系到金山安全业务的生死存亡,因此她举双手表示赞成。有一次,雷军、傅盛和她在金山的食堂里一起吃了一顿饭,她听出了当时傅盛和雷军还处在“讨价还价”的阶段,就对傅盛说:“你可以想一想,我们合并之后将会产生多大的合力。”当晚回家后,王欣就收到了雷军的一条短信:“今天你讲得非常好!”

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王欣出任了金山网络的首席运营官一职。对于这个安排,雷军之前特意和她通了一个很长的电话。对此,快言快语的王欣表示:“我没有意见。我是强执行的一个人,构建组织和带人是我的强项,谁当老大我都可以辅佐。我愿意去做二把手!”而当初号称乘坐救生艇出走自救的陈睿,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实现了当初的预言——带着人又杀回来了。

没有想到,就在金山和可牛的协议框架刚刚签署后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傅盛刚刚举家搬到珠海定居之后,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场战役——“3Q大战”就轰轰烈烈地爆发了。这场激烈汹涌的战争背后,其实是金山网络和360之间一场激烈的技术对抗,而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金山从来没有详细地公开披露过。

翻开这场经典“攻防战”的历史,很多当事人回忆起来都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令人震惊! vPp4J+PyF6+CDqafiGfUIV/ivNdU47fgiVVN3zykqHtn3M1BIp4rxNNL5YPt2a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