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者话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密不可分的,其中国外优秀学术著作的引进、译介和出版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前导、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对于欧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引进和译介可以追溯到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四洲志》和1842年魏源汇编的《海国图志》。但较为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学术文化及其方法论和世界观,则肇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严复、梁启超、蔡元培和高君武等一批著名思想家。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对于译著的积极倡导,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把严复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并列,称之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引进和译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更不待言。毛泽东曾经称赞《反杜林论》的译者“功不在禹下”。早在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就作出了“关于翻译工作的决定”。回顾从清末民初到“五四”运动,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共和国初期到“文革”前夕,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反对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到今天的文化和学术的进一步繁荣的整个历程,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伟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国人的思想解放、心智跃升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国际交流、吸纳、融合、批判、抵御和斗争形成一种密切的互动态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在创建之初就把编辑出版反映当代国外学术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及跨学科研究等学术动态的译著,作为其重点之一,先后推出了《社会理论译丛》、《资本主义研究丛书》、《政治理论译丛》、《当代西方学术前沿论丛》、《全球化译丛》、《阅读中国》等系列丛书,单书品种达300有余,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本着选择精品,推陈出新,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权威、前沿、原创的原则,以20周年社庆为契机,我们在整合、提升和扩充既有资源,开拓创新的基础上,隆重推出《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为奉献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新礼物。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力求展示三方面的主要特色。其一是时代意识。众所周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科学认识的普遍进步和一浪高过一浪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学术界思潮迭起,此消彼长,哲学社会科学经历着不断分化和整合的过程,无论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或者在研究的方式、工具和手段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将突出当代的这种革命性变革,把译介比较系统、深入地梳理和论述这种变革的富有代表性的著述,当做首要的努力方向。

其二是问题意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理论内容的突破,引起理性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基本方式的改变,促使科学认识中自觉的主体性原则日益突出,并导致整体认识论与个体认识论的融合,使人们有可能以具体化和定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世界的普遍联系,从而要求学科知识本身的不断革新,学科之间——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各个学科之间,而且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的开放和广泛合作,以及问题意识、跨学科意识和应用意识的不断加强。《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将以问题、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为主线,打破学科的单一界限和分类,整合成多个系列,突出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本身的多重视角。

其三是开放意识。科学发展的意义本质上在于从不知到知的飞跃,逐步超越认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不断接近客观真理。开放性成为一切科学研究的显性特征,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的开放和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促进不同学派之间及每个学派内部的不同观点的对话和讨论,激励新见解、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涌现。同时,在学科的类型布局上,也不拘泥于传统的范围和分类,更加侧重向多学科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及著述开放。

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弘扬科学精神,服务理论创新,译介世界精品,借鉴先进文明”作为编辑《社科文献精品译库》的基本理念。殷切期望学术界同仁、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给予支持,不吝赐教和指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6月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世界体系”理论的思想领袖和主要代表人物。

1930年生于纽约。1954年和195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1958~197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系任教。1971~1976年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社会学教授。从1976年起,任纽约宾厄姆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和“费尔南·布罗代尔经济、历史体系和文明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起主编《评论》(Review)期刊。1993~1995年任古本根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1994~1998年任国际社会学学会主席。2000年起任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沃勒斯坦著述颇丰,影响最大的著作是耗费30多年心血的《现代世界体系》( The Modern World-System )。《现代世界体系》英文版第一卷出版于1974年,2011年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4卷本。其他著作有:《历史资本主义》( Historical Capitalism ,1983);《世界经济的政治学》( The Politics of World Economy ,1984);《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Social Scie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999);《知识的不确定性》( The Uncertainties of Knowledge ,2004)等。近期的有《世界体系分析导论》( World-System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2004);《欧洲的普适价值:权力的话语》( European Universalism:The Rhetoric of Power ,2006)。

卷首插图 “世界地图”

布拉约(Joan Blaeu)。(1638)

芝加哥(Chicago):艾耶尔(Edward E.Ayer)收藏品,纽伯里(Newberry)图书馆。

“世界地图”,布拉约(Joan Blaeu)制,1638年,选自《大地图册》(Atlas Major)。布拉约和他的父亲威廉(Willam)是他们那个时候最著名的制图家。他们的地图为所有与印度群岛(Indies)从事贸易的荷兰船只所需要。地图册在17世纪已取代单张地图成为主要的制图形式。在1670年,布拉约被任命为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权威制图者。 47hm4mgA21BOTgL7u4FM5F8LJgdsCn2sHVeeHjapx+Rzme7MIoDtOMdYd6Nau36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