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各地党委、政府落实《意见》的重要举措

《意见》要求政府要加强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要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现从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支撑保障、创新推进工作等方面梳理各地发文落实相关要求的情况。

1.3.1 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都强调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领导,形成共育合力,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具体工作机制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市将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负责统筹协调的主要领导机构,定期研究劳动教育工作;天津市成立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强对劳动教育重大政策的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对劳动教育重点工作的研究部署、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格局;河北省明确推行省、市、县三级一体统筹,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劳动教育组织实施工作机制。在学校劳动教育统筹方面,上海市、云南省要求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劳动教育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本校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银川市、鄂州市提出校长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承担本校劳动教育的统筹规划、协调推动责任。

1.3.2 明确责任分工

湖北省提出了“各市(州)政府要对劳动教育进行合理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属地统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特别是安全保障、人员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劳动实践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的总体分工。安徽省做出了省政府着重加强劳动教育的系统谋划,市级政府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县级政府具体负责加强劳动教育的推进实施、师资配备和综合实践基地、校内劳动实践场所等条件保障的总体分工。上海市、江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鄂州市等地还在文件中明确了教育行政、人力资源保障、农业农村、国有资产监管、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体育、妇联、精神文明、民政、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单位推动劳动教育的具体责任。上海市、云南省提出将支持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纳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事项。

1.3.3 提供支撑保障

各地文件均按中央《意见》要求从拓展实践场所、加强师资力量、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强化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部分省市还提出一些体现当地特色的创新性工作举措。

在拓展实践场所方面,湖北省、江西省、贵州省提出将劳动教育资源建设(或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上海市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构建涵盖考察研习、操作训练、项目实践、榜样激励的劳动实践场所图谱;重点建设若干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便捷的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涵盖农业劳作、加工制造、服务体验的全流程劳动实践;围绕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打造“四大品牌”,建设都市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劳动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创新性劳动实践需求;重视劳动文化传承,用好“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习基地;推动长三角区域劳动实践场所合作联动、协同创新等创新性工作思路。河北省提出实施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县(市、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提升行动,建成区域性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学校原有实践场所不足的,可采取政府划拨、学校租赁、社会合作等方式依法依规获得土地,建设高水平实践场所。安徽省要求省教育、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县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小学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标准。天津市提出重点建设5个市级、16个区级劳动教育基地,共建50个“农业+”“工业+”“科技+”“生态+”“文化+”“旅游+”“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信息+”等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支持各区、各学校依托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劳动教育合作基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劳动教育课;认定不少于60个中小学实践课堂资源单位;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教室,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至少建设1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等具体要求。贵州省提出重点打造一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江苏省提出每年认定省级职业体验中心100个、省级创造性劳动实践基地30个。北京市提出各区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发挥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的劳动教育优势,系统设计实践内容,形成北京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单位充分发挥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优质文化资源作用,形成新型劳动实践基地。

在加强师资建设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劳动教育教师配备计划”。上海市提出要设立劳动教育名师基地,培育劳动教育骨干团队,探索培养劳动教育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江西省、河北省均明确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开展全员培训。鄂州市提出用五年时间培养100名劳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广泛开展“鄂州技能大师”“劳动学科带头人”“劳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天津市要求各区结合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核定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岗位数量,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劳动教育教师;实施劳动教育骨干教师择优资助及高级访学计划。江苏省提出将劳动安全教育等纳入培养培训课程,建立20个左右省级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专项培训;将劳动教育纳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大赛内容;探索建立德育、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师与劳动教育教师融合培养培训新机制等创新性工作思路。

在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方面,绝大多数省(区、市)按照教育部《纲要》要求,明确了以县(区)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同时,上海市提出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有关经费,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贵州省要求省级财政设立劳动教育专项资金,市县财政做好劳动教育经费保障。天津市提出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劳动教育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各区每年要按照生均300元的标准,安排劳动教育专项经费,组织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开展校外集中劳动。江苏省要求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

在强化安全保障方面,绝大多数省(区、市)再次明确了中央《意见》中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的基本要求。上海市提出“统一为中小学校购买校方责任综合险,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贵州省提出以县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天津市要求制定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规程,完善校内外劳动教育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学校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1.3.4 其他创新性工作举措

在加强劳动教育专业研究方面,上海市、安徽省、河北省均提出成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监控等工作。河北省提出“在省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单列为一类”。上海市要求大中小学均设立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安徽省提出设立省级劳动教育专题研究项目。江西省提出组织劳动教育教学设计竞赛,开展劳动教育送课送研活动。天津市要求组建市、区两级劳动教育专家组,加大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与指导力度;高等学校设立劳动教育教研室,中小学建立劳动教育学科教研组,设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贵州省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推进方面,上海市提出建设市、区两级劳动教育中心,打造集劳动课程教学、基础生产劳动实践、教师教研培训、工作研究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劳动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上海市、安徽省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定为全市、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江西省提出实施全省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搭建省级综合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天津市提出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分别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在高中学段和高等学校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在高等学校建立劳动实践学分制度。吉林省提出要组建百名省级家庭教育专家队伍,积极在家庭教育公益宣讲中强化劳动教育相关内容。 sQXLhe9HqikngkAKpJlwbjLLNTzQFstAlsJGavqPiNaSOrZPoQ7L5LE3Eenrpj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