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和经验借鉴

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给贵阳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贵州贵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战略布局,是贵州贵阳弯道取直、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战略路径,是贵阳当好全省“火车头”“发动机”的重大战略机遇。贯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对贵阳的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

创新型中心城市对贵阳意味着什么?

第一,蝶变。什么是蝶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自我蜕变、破茧而生,是一次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重生过程。2015年有一本畅销书叫《从0到1》,是美国一位著名投资家个人创业投资的心得和体会,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开启商业和未来的秘密”,是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创业咨询,这本书告诉我们从0到1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实际上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创新不是从1到5、从1到100、从1到1000甚至到10000,这仅仅是量的积累,创新是从0到1,也就是说,创新不是从小到大,而是从无到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对贵阳的发展来说,不是量的变化而是一次质的变化,不是迭代式创新,而是一次颠覆式创新,不是从小到大,而是从无到有,是一次新生。因此,创新型中心城市从蝶变的角度向贵阳提出了三个问题:如何适应变化?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获取优势?

第二,蓝海。在贵阳打造创新型城市誓师动员大会上陈刚书记讲到了“蓝海”这个问题。究竟什么是“蓝海”?从理论的角度来讲,“蓝海”就是无人争夺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维范式。在已有的市场上去竞争就叫“红海”,在还没有开辟的新的市场上去抢夺就叫“蓝海”。简言之,“蓝海”就是空白市场。从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最大的空白市场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创新空间。我对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这片“蓝海”的理解是我们从大数据走向块数据,抢占了一个制高点。陈刚书记在誓师动员大会上讲贵阳发展大数据的三个战略制高点:第一是理论的制高点,第二是实践的制高点,第三是规则的制高点。这就是创新型中心城市给未来贵阳发展带来的重大变化。

第三,先机。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为我们的发展带来的是先机,这个先机意味着什么?我把它概括为从后发优势到发展先机的历史性机遇。什么叫先机?从理论上讲,“先机”是指决定未来的关键时机,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决定未来的”,第二个要素是“关键性的”,第三个要素是“时间就是机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先机”是指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的时候,就要赶快去做。大家想一想,贵阳发展大数据是不是这样的思维逻辑?陈刚书记在发展大数据这件事情上讲过很重要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发展大数据想明白了就晚了”。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说我们办一件事情得想明白了,想明白才做呀!但有的时候“想明白了就晚了”,今天我们用先机这样一个理论来看它是正确的,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只有5%的人知道,而这5%的人都在想,等你想明白后他们已经占领市场,我们没有先机了。第二句话是“一想二干三成功,一等二看三落空”。怎么去抓住机遇非常重要。大家知道贵州、贵阳多少年来最大的优势是后发优势,我们讲后发优势最重要的是讲生态优势,但是我们的先机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创新。什么叫历史性机遇?就是我们今天所发展的大数据站到了世界工业革命的前沿。我们的世界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是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叉融合。所以从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看,这样的机遇并不是每年都有,甚至并不是几年就会有一次。大数据就是新的科技革命与新的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一个引爆点,我们现在不仅抓在这个关键点上,而且抓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这个机遇一定是历史性的,错过就没有了,这对贵阳来说千载难逢。今天在座的都是贵阳市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一把手”,“一把手”干什么?“一把手”就干一件事,就是谋篇布局。谋篇布局的前提就是抢抓机遇。谋篇布局是战略。战略就是机遇。怎么抓机遇?三个词:抓住、抓紧、抓到位。第一,机遇来了你没有抓住,机遇就走了,机遇不等人。第二,抓住还不算数,关键是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第三,要抓到位。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啊。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到现在贯穿着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时候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这句话是贯穿“十三五”乃至今后工作的点睛之笔、重中之重。城市竞争最重要的是理念的竞争,理念的竞争就是战略的竞争。回顾贵阳近十年来的发展,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之所以有了一定的甚至独特的地位靠的就是理念。从生态革命到大数据革命,贵阳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贵阳这样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城市,在三个方面站在了世界的前面。贵阳未来靠什么?第一张牌:生态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第二张牌:创新牌。就是我们的大数据牌。这是一个未来性的命题。第三张牌比前两张牌更重要、更伟大,就是文化牌,就是我们的阳明文化,它是一张历史性的牌。因此,理念的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首要的、是战略性的。

第一,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13日在中关村进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候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这是我们贵阳发展的瓶颈,也是贵阳发展的出路,谁抓到人才谁就能够创新。没有人才并不可怕,我们有没有能够让人才生长的土壤?能够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在这个地方能够成长出人才吗?这个问题要贯穿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始终。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谁抓到人才谁就抓到了竞争的关键点,谁就抓到了发展的钥匙。陈刚书记前几天开大数据务虚会讲到招商要精准招商,但是精准招商的突破口在哪里?在于人才。

第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有三个关键词:城乡、城际、城域。现在贵阳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太大。其次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连通太差。贵阳这个城市非常特殊,它相当于一座孤岛,中心城市很发达,周边很贫困,周边的各种资源、要素都集中在这里。但是城市和城市的连通、城市和城市的协同是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基础,同时也是创新型中心城市最关键的问题。创新型中心城市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体系,它不是一个城市体系,而是城市加区域,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的发展。贵阳在这个区域里面就是“火车头”和“发动机”。“火车头”的作用就是拉动火车,过去有句话叫“要想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是传统经济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大数据时代不是这样,不能“全凭车头带”,现在是“要想跑得快,全凭一起拽”。动车组是所有车辆跟火车头同时发力才能跑得快。“发动机”也是,过去一列车只有一个发动机,现在一列车里面有多个发动机。

第三,绿色发展。关键词是“公园城市”和“美丽乡村”。我到贵阳以后在市委、市政府工作了两年,我推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公园城市建设。为什么提出公园城市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贵阳最大的成绩就是获批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但是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怎么进行升级?示范在哪里?怎么落地?生态的示范跟老百姓的民生怎么有机结合?公园城市就是答案。如果说公园城市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载体,那美丽乡村就是农村绿色发展的主要抓手。美丽乡村建设解决的是农村百姓富和生态美的问题。

第四,开放发展。关键词是“四轮驱动”和“比翼双飞”。“四轮驱动”指的是贵阳的四个国家级战略开放平台,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临空区。“比翼双飞”的一个“翼”是贵阳,另外一个“翼”是贵安。贵阳和贵安融合才能撑起创新型中心城市。贵阳和贵安是什么关系?我把它比喻成“比翼双飞”。即使现在不是,总有一天也应该是。贵阳和贵安不是竞争关系,而是融合关系,是区域协同的关系,是共同发力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以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贵阳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关键就是要发挥好四个国家级战略开放平台的驱动作用,大力度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共同发力。

第五,共享发展。贵阳的发展正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重要节点上,我们需要更深入思考的是,贵阳在这样一个节点上领跑,甚至在某些方面领跑全国的时候,我们该让老百姓得到什么?该为老百姓做点什么?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能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今天贵阳市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让老百姓来共享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打造是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侧”发力的重要抓手。马凯副总理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有一个重要发言,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在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是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两侧”发力的重要举措。这是对贵州发展大数据、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判断,为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要割裂开来看。所谓供给侧就是三句话:调结构、降成本、补短版。

第一,调结构。贵州贵阳的结构往哪方面调?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在审议的时候,陈敏尔书记在发言中强调要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贵州省现在是两大战略,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大扶贫。他这一次讲贵州省的发展要朝着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的方向去调整经济,这就为调整结构指定了方向。

第二,降成本。想让改革释放活力,就得把成本降下来。当然降成本这件事不是贵州的事,是全国的事。但是在贵州特别是在贵阳,这个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全国企业有七个方面的成本,包括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社保成本、融资成本、电价成本、物流成本。降成本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更重要、更紧迫。贵阳这七个方面的成本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第三,补短版。所谓补短板指的是扶贫。衡量精准扶贫,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躺在床。现在扶贫工作既是一个重大任务、重大责任,也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空间。我们不要把扶贫当成一个独立的工作,要当成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需求侧管理方面,主要是围绕稳增长、扩需求和转方式三个重点。稳增长就是在新常态下,在现在的经济形势具有相当压力的情况下怎么发展新的业态?扩需求就是进一步关注民生需求。转方式就是要从政府推动转向创新推动。

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目标”和“三个建成”的高度统一体。

“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实现创新核心地位明显增强、大数据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中心城市首位度明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效应凸显、全面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优势彰显。

“三个建成”,一要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实现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探索深入推进、政策法规先行先试、大数据业态集聚发展、政府治理精准高效、民生服务便捷普惠、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努力占据大数据发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规则创新制高点。二要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实现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生态质量更加优良、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加普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三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生态优势彰显、城市文化鲜明、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幸福安康。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把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和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高度统一,这是一个问题、一个系统,不能割裂开。

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需要构筑“10+4”的战略创新平台。“10+4”的战略创新平台实际上就是贵阳市的10个区(市、县)和4个国家级战略开放平台要按照创新平台的目标来打造和建设。对于区(市、县)和开放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回答三个问题:定位、项目、政策。

第一是定位问题,每个区(市、县)、每个平台能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觉得关于定位问题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优势导向定位。所谓的优势有三个要素:独特性、唯一性、排他性。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独特性,就应该按照这个优势去定位。当然定位不等于定一句话,不等于只是一个方面,定位可以是一个体系,可以是几个方面。比如中央给北京的定位就是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个原则是问题导向定位。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来进行定位。第三个原则最重要,叫需求导向定位,但是最重要并不意味着每个区(市、县)都要这样用。需求导向定位就是既没有优势也不以问题定位,而是根据地方发展需求来定位,跟当地资源没有直接关系。其实,贵阳发展大数据就是需求定位。我们定位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贵阳有发展大数据的基础,贵阳不具备发展大数据的基础,但是我们先定位了。现在很多区(市、县)在定位的问题上有偏差,什么偏差呢?第一,竞争性定位,看到别人那儿搞我也搞。第二,按照领导高兴不高兴来定位,领导喜欢这个东西我就定。第三,项目导向定位,抓了一个大项目,就按照这个项目来定位。这些都要避免。

第二是项目问题,项目是发展的抓手。项目发展有五个标准:一是标志性园区,二是标志性产业,三是标志性企业,四是标志性人才,五是标志性品牌。标志性有三个要素:一是要具有引领性,二是要具有贡献率,三是要具有约束力。

第三是政策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形成政策高地。“10+4”战略创新平台能否形成某一方面政策的高地,也就是在某些方面政策是最优的,是别人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政策要落地。制定了那么多政策落地了吗?政策是让谁看的?政策的执行者和使用者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是贵阳当务之急要解决的。

我们之所以把贵阳定位为创新型中心城市,首先是要使贵阳这个城市成为创新型城市,而创新型城市要解决的是全面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放在了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而且明确创新要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陈刚书记在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誓师动员大会上强调,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彻始终的地位和作用。核心地位就是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彻始终。陈刚书记引用陈敏尔书记的一段话:创新是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主动力、新路径,对贵阳来讲创新既是近年来工作的特色亮点和今后的出路所在,也是作为省会城市的重大责任。

如何理解“创新型”?什么是全面创新?陈敏尔书记在听取贵阳市委汇报工作的时候提出的关于创新型的“六个创新”,已然明确了贵阳的创新路径怎么走,阐明了贵阳创新的亮点和特色。

一是理念和文化创新。要使创新精神成为城市人文的重要基因,让崇尚创新、尊重创客蔚然成风。什么叫人才?具有创新基因的人就叫人才。创新必然会形成创新成果,成果转化一定变成产品。一旦创新变成了产品,企业就会有市场。当市场变成了规模市场,就产生了利润。因此,企业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政府来扶持,第一个关键点是从创新到产品这个阶段,第二个关键点是从产品到规模市场这个阶段。

二是路径和空间创新。路径创新就是走哪条路的问题,目标确定了但是路子没有定,说走新路,新路在哪儿?这个恐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另一个是空间创新。我理解的空间除了实体的空间还有虚拟的空间,除了现实的空间还有未来的空间,除了显性的已经成为空间的空间还有潜在的空间。举个例子,陈刚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打开了贵阳和北京在京筑合作方面的一条新路、一个新的空间。但是我们对这条路和这个空间的开发远远不够。贵阳和北京的合作要进一步加强,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区县、开发区对北京的资源用得远远不够。

三是体制和过程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就要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普惠性就是外边来的人和本地人都一样,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到这个地方都一样。一位贵州籍的北京领导讲了一段话,我觉得讲得很深刻,他说投资环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有事可干,到一个地方必须得有事干。第二,有钱可赚,成本太高赚不到钱,企业必然离开。第三,有景可看,生态要好。第四,有家可恋,得把贵阳当成自己的家才能不走。投资环境概括起来,就是让企业有事可干、有钱可赚、有景可看、有家可恋。

四是技术和产业创新。努力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新经济背景下,贵阳投资招商的方向和重点应该发生一点变化,要从大企业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如果高新区要搞1万家中小企业,平均一家企业10个人,就有10万人。如果能抓住10万人的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带来创新创业背后的产业链条,这对于贵阳这座城市迈向城市价值链的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城镇和乡村创新。通过统筹提升城镇和乡村品质,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态。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是未来5年和10年内贵州贵阳最大的创新和发力点。

六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创新。在做贵阳市“十三五”规划时,我提出在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方面能不能搞“三个一百”:第一,引进100所名校;第二,引进100所名院,就是有名的医院;第三,引进100所名馆,就是博物馆、文化馆。北京按照中央的重要部署正在进行功能疏解,就是把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特别是文化、教育、医疗的资源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疏解,这对贵阳的发展而言是多么重要的机遇。

创新型中心城市的特点,就是要确立大数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很多领导、专家、企业家、投资者,他们对贵州的评价、对贵阳发展大数据的评价是两句话,第一句是“起步早”,第二句是“起点高”。这是民间的评价。2014年3月1日贵阳正式启动了大数据战略,到2015年、2016年短短的两年时间,用马凯副总理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话:“贵州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处于领先地位。”

贵州电视台记者问我对贵州和贵阳发展大数据怎么评价?我的回答是八个字:先声夺人、风生水起。2015年11月9日,陈刚书记在调研贵州省创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会上,讲到贵州发展大数据比较优势的时候重点讲了四句话,是对贵州贵阳发展大数据很好的一个诠释。第一句话是,贵州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推进大数据全方位、全领域发展和应用的重大战略。第二句话是,以块数据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已经成为贵州占领发展先机和大数据制高点的重大突破口。第三句话是,贵州和贵阳政府数据开放的先行先试和有益探索已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第四句话是,“数据铁笼”已经成为贵阳全面启动提升政府治理、引领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实验。这四个重要方面在全国是有独特性的。但是大家要认识到,在贵阳发展大数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很复杂、很艰巨。现在发展大数据和两年前不一样了,从全国来看,贵阳发展大数据“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所以贵阳发展大数据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往前走,没有退路。

在全国两会上,马凯副总理对贵州发展大数据提出了九点指示。一是抓机遇。要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难得机遇,努力先行先试。二是抓规划。要完善规划,紧盯世界科技进步的脚步,把握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三是抓宽带。要加快宽带贵州建设,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四是抓突破。要突破关键,联合各方力量攻坚,努力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上取得重要进展。五是抓应用。要推广应用,在推动政府和行业数据聚合开放的同时,挖掘大数据的商用、民用、政用价值。目前贵阳正在探索“数据铁笼”工程、数据政务工程、数据金融工程、数据外包工程、数据端产品工程、数据新产业工程、数据民生工程、数据扶贫工程、数据生态工程、数据安全工程等“十大工程”,这是落实马凯副总理指示,挖掘大数据在商用、民用、政用方面价值的重要抓手。六是抓安全。要确保安全,有效防止对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造成损害。七是抓立法。要加快立法,为国家开展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积累经验、提供范例。八是抓人才。要聚集人才,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大数据领域优秀企业家、高端技术团队。九是抓改革。要深化改革,创新大数据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九个方面,就是下一步贵州贵阳发展大数据的行动指南和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6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正式批复贵州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批复意见提出了“四个一批”“七大试验”,即打造一批大数据先进产品、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大数据众创空间、培养一批大数据产业人才。这就是贵阳精准招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所以贵阳市的区(市、县)和平台,应该围绕“四个一批”去招商和发展。同时,批复意见还提出了贵州在推进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面的“七大试验”,分别是开展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试验、数据中心整合利用试验、大数据创新应用试验、大数据产业聚集试验、大数据资源流通试验、大数据国际合作试验、大数据制度创新试验。

在这些背景下,大数据在贵阳究竟怎么发展?要发挥引领性,就必须弄清楚贵阳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在全国发展大数据的格局中贵阳站在什么样的位置。陈刚书记在创新型中心城市誓师动员大会上提出关于引领性的“六个突破”,回答了贵阳要怎么去引领的问题。

一是理论突破。所谓的理论突破就是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块数据理论。块数据理论是贵阳的发明,是陈刚书记的首创。现在块数据理论在大数据理论界有了独特的地位。块数据究竟是什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数据和块数据究竟有什么区别?从理论上归纳起来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类型多、速度快、应用价值高四个特征。而块数据比大数据多了一个维度,块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跨界、融合、无限、多维的变量。通过变量的第五维度产生了一个新的东西,就是关联度,这是数据预测的基础。第二个问题,块数据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块数据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它是以人的行为为核心进行数据社会学分析。这个数据化的“人”包括个人、组织、社会以及国家。这种数据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种自流程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实现自流程化需要联合身份数据、行为数据、关联数据、思维数据进行激活才能产生预测数据。第三个问题,块数据如何去运用?有哪些运用方法?我们研究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块数据组织。大家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组织模式,我们对块数据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块数据组织是比学习型组织更先进的一个网络化组织,是一个升级版的学习型组织。比如说,从组织结构看,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稳定结构,而块数据组织是一个超稳定结构。从组织的核心资源看,学习型组织认为人才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而对块数据组织来说,数据才是最核心的资源。因为它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可以被无数人使用,这个数据和那个数据还可以持续聚合,并且产生新的价值。从组织形态来讲,学习型组织依赖团队,而块数据组织依靠平台。从组织的优势来看,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力,但是在块数据组织里面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力,而是聚合力。各种数据的关联程度越高,聚合力越强,平台化就越强,它的效应就越大。此外,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内部平衡,而块数据组织强调的是外部平衡,通过强调外部资源的联系来打破传统的界限,让组织更开放、更扁平、更简化、更有效、更多元、更加融合。块数据组织理论也能应用到块数据社会、块数据政府、块数据城市、块数据社区、块数据企业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是立法突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对贵阳在立法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资源安全方面要先行先试进行立法。《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是地方立法的重大突破。

三是标准突破。一方面是贵阳的国家标准,贵阳市和相关部门合作已经推出了三项贵阳标准和两项国家标准。三项贵阳标准包括《政府数据的基础元数据·数据质量·数据分类技术标准》《政府数据共享交换标准》《政府数据共享安全标准》,这三项贵阳标准已经推出。现在还有两项国家标准也是由贵阳推出的,包括《信息技术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交易数据描述》《信息技术数据交易服务平台通用功能要求》。另一方面贵阳正在牵头研究大数据指数,如果有所突破,大数据指数将在国家大数据发展方面成为风向标。

四是治理突破。“数据铁笼”是治理应用方面的重要突破。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铁笼”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解决从不敢腐到不能腐的问题;第二,解决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如何落地的问题;第三,解决国家的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按照陈刚书记提出的“数据铁笼”四个步骤,分别是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融合化,现在是在信息化和数据化的阶段。

五是产业突破。痛客计划是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突破。痛客计划形象的比喻就叫思维孵化器,就是把点子孵化变成创意。通过思维孵化器让有想法的人和有办法的人汇聚,实现资源重组和价值再造。为什么要开展痛客计划?就是让有想法的人和有办法的人在块数据这个平台上进行聚合,来实现资源的重组和价值的再造。块数据的基本理论就是只要资源被数据化就能进行再分配、再配置。现在我们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之所以没有再分配,就是因为没有数据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六是安全突破。主要是在政府数据开放与数据安全方面。贵阳市正在做政府数据开放,最重要的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资源内部的共享开放、对于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三个方面。但是在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安全,在数据安全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国家安全。

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要把它建设成为中心城市。什么是中心城市?从国家层面上看,有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但是还没有创新型中心城市。我们可以从国家中心城市的角度来理解贵阳作为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地位。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聚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它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中国现在有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具有五个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基于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解来看贵阳中心城市的定义,就是贵阳作为中心城市应该成为区域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枢纽,科教、文化、创新中心,是具有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根据这样的定义,我对贵阳的中心城市提出了六个指标,称之为中心化的“六个升级”。一是首位度升级。贵阳作为贵州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在人口的集聚度、经济的贡献率、功能的完备性三个方面有首位度。二是开放度升级。包括对外依存度、市场竞争、法治环境。三是集聚度升级。包括要素集聚、产业集群、辐射影响。四是协同度升级。中心城市是一个城市区域体系,它要求城市之间要一体化,城乡之间要有均衡性,城域之间要有融合度。五是宜居度升级。包括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管理优化、服务优质、文化优秀。尤其是文化方面,陈敏尔书记对贵阳提出创新型中心城市文化的要求就是要打造三张名片:阳明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六是容错度升级。这也是贵阳工作很重要的亮点,陈刚书记多次讲到创新大数据的发展要有容错和试错机制。我理解的容错度包括试错性、包容度和控制力。

如何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政策的创新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研究国内主要省份和城市的创新创业政策,尤其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对贵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通过研究和分析成都、重庆、天津、广东、辽宁等地的创新创业政策,发现其政策内容主要集中在创新驱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三个方面。

怎样用政策推进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其核心是科技创新,实质是人才驱动。利用政策增强城市的创新驱动力,关键是要抓住科技创新所需的核心资源。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资本、技术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人才,所以各地的创新驱动政策中都提到了要集聚人才、让人才流动更加灵活的举措。比如成都高新区建设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提出了“七个高新”和“十大工程”,其中一个“高新”就是推进“创智高新”,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荟萃天下英才,打造人才创业的“新蓝海”。“十大工程”之一就是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方案》中,明确鼓励教师、科技人员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双向交流与互动,允许相互兼职兼薪,从而有利于人才释放创新活力,促进产学研跨界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

怎样用政策建设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创新型孵化器,为创客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性服务平台。激发众创空间创新创造活力,重点要提供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需的材料、设备和设施,为创业者提供相对低成本的成长环境。众创空间就像池塘,只有做到基础足够大,才能成为把创客培养成鲲鹏的驰骋空间,才有后面成功的可能,这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重庆在《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中就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通过盘活自有土地、科研楼宇等存量资产建设众创空间,明确要在2016年底建成300家众创空间,2020年建成1000家众创空间,这解决了众创空间量的问题。天津对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分级分类给予100万至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用于初期开办费用。广州对纳入示范建设的特色众创空间,将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这解决了众创空间的成本问题,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环境。

怎样用政策实现创业孵化?创业孵化就是给创业成功的“蛋”提供一个条件,让它“孵出”并长大。在全国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浪潮中,哪里的政策最具活力和创新性,哪里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哪里就能吸引创新创业者集聚,孵化一批创新创业项目。所以,创业孵化最需要的是从政府层面关注、鼓励、支持、帮助、保护创业者与创业项目,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撑。浙江、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在科研人员创业优惠、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创业人才培育、创业投资引导等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以资金方面为例,四川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初创期、种子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首期规模约2亿元。广西针对农民工创业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湖北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最高有20万元的扶助。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做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自此,上海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科创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是统领性文件,上海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就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提出了22条意见。二是市级层面的配套文件,包括人才、金融、众创、保障、改革五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上海11个区县的政策路线图,比如说浦东14条、黄浦21条、普陀28条、杨浦15条,等等。

第一,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2016年5月,上海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个意见是一个统筹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性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大的目标方向,厘清基本思路和重大举措,聚焦难点推动改革创新。文件明确了上海未来到底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创中心的目标与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具有全球影响力,这个定位是面向全球的,要有全球视野,对标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和区域。二是要聚焦科技创新,不搞别的,就是聚焦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当好创新发展先行者。三是要充分体现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关键要有辐射影响能力,能够辐射带动更广大区域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科技创新的坚强支撑。这对贵阳市明晰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内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第二,上海市级层面的配套政策。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是一项长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针对科技创新的各个薄弱环节,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上海从人才、金融、众创、保障、改革五个方面,出台配套实施办法。尤其是在保障政策配套方面,上海市知识产权法院、市工商局、市海关、市公安局、市科委、市高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外国专家局、市银监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政府等部门先后出台了13个落实“科创22条”的配套政策文件,这为“科创22条”的落地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区县科技路线图。不论是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还是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都需要区县作为载体,各取所长、错位发展、多方位驱动创新升级。上海各区县在科创中心建设的布局下,出台了落实政策。浦东聚焦国际化人才,打造服务外籍人士在沪离岸创业的一站式平台,创建最开放的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普陀聚焦服务环境,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与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奉贤围绕中小企业服务,提出2020年基本形成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框架体系……上海遍布全市、错位发展的科创集聚发展格局已然形成。但贵阳目前“10+4”战略创新平台仍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还需要各区(市、县)和平台继续深化研究与思考。

十一

贵阳要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我认为应在统筹、聚焦、突破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统筹。要在统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在顶层设计上,要出台创新型中心城市发展统领文件,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方向、路径,聚焦主战场在哪里、关键抓什么、用什么方法,实事求是提出目标、路径和任务举措。在资源配置上,要做好核心资源输入的量变工作,抓住科技创新的三大核心资源——科技、人才、资金,深化京筑合作“一站一台”“一部一院”“一室一联”等高端平台的创新引领作用,重点引进科技、人才、资金,促进贵阳形成自身“造血”功能。在体制改革方面,要破解影响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障碍,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产学研用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研究成果的“纸”变成可以生“钱”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聚焦。聚焦在哪?就是要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重点是大数据,难点是大扶贫,亮点是大生态。

如何抓好大数据这个重点?我认为要围绕三个“打造”来抓,一是打造大数据战略策源地。要抢占大数据理论、制度与规则制高点,深化块数据理论研究,探索大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地方立法,开展大数据产业和应用的标准研究,建立健全大数据汇聚、交换、共享与开放的规范与制度等。二是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围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选取一批具备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产业,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三是打造大数据创新创业筑梦场。发展大数据关键要打造适用于大数据发展的生态系统。要抓住新一轮创业浪潮的机遇,建设大数据开放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数据池”,打造先行先试、容错试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高地。

如何突破大扶贫这个难题?扶贫开发,啃的是“硬骨头”,蹚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然而大数据的到来,在思维与技术上,为贵阳后发赶超找到了新的方向。在发展思维的创新上,由于大数据时代带来深刻的思维模式变革,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敢于创新,谁就是赢家。贵阳利用大数据,可以吸收世界先进的理念,探索走出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技术的创新上,大数据不仅能直接作用于扶贫开发,用技术实现精准扶贫,更能吸引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实现地区经济的后发赶超。

如何发展大生态这个亮点?贵阳“天资”过人,生态环境优越,特别是以“六度”为特征的生态气候优势,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也是贵阳最具有吸引力的名片。要坚持推进“公园城市”战略,打造“五位一体”公园体系,营造生态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用生态优势吸引全球高价值科技企业与高素质人才聚集。同时,也要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探索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相融合,走好城市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

第三,突破。贵阳市要在政策配套、产业生态、考核机制上有突破。

在政策配套方面,重点是要围绕政策的创新性、系统性与前瞻性三个关键,建立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政策配套体系。更加突出创新性,要把政策创新的立足点放在高新技术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潮流上,密切关注大数据给予贵阳的机遇和挑战。更加突出系统性,要借鉴上海经验,围绕人才、金融、众创、保障、改革等方面,系统谋划一套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政策创新体系,营造符合创新驱动需要的创新文化和发展环境。更加突出前瞻性,要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制定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长远规划,更要考虑贵阳在西部、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创新地位。

在产业生态方面,重点是要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为突破口,着力引进和推动以具有一定规模、质量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有发展后劲为特征的引领性产业,如大数据、现代金融、医药健康、现代物流等产业。同时,围绕这些引领性产业,要结合市场需求,大力打造创新链,使创新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考核机制方面,重点要抓住三个“结合”。第一,把干事和用人的考核相结合。现在的考核机制,对人与事的考核是分开的,难免导致考核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建议在考核中将干事和用人相结合。第二,把上级的要求和基层的特点相结合。各个区(市、县)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区(市、县)实际,既要突出特点、差别化发展,又要共同实现市级层面的发展目标,建议结合各区域的特点实行分类考核。第三,把长期价值和短期效益相结合。有些项目短期内成效不够突出,但具有长期价值。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短期效益与长期价值之间的关系,做好平衡。

(本文根据作者2016年3月11日在贵阳市委党校关于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专题讲座上的讲话整理,略有删节) 1qNaLxtnpw89Q0ghvMEvkf/81bX1+5iHYL/RrkgCVQxnBHVHek7JitSndB43CP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