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哲学,天台思想是紧紧围绕着止观学说而展开的。因此之故,作为论证世间万象与主体之心念互具不离的“一念三千”之说,是天台智 大师晚年方才提出并给予较完整的论证的。而作为其立论基础的“三谛圆融”思想则系智 吸收、继承其祖师慧文、慧思之“一心三观”而提炼出来的。“性具实相”也是从“一心三观”的观法形态之下成立的。因此,“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乃天台哲学成立其“一念三千”的本体论模式的方法论原则。

天台哲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建立在实相说的基础之上的。“一念心”的核心是实相,“一念三千”的核心仍是实相,总之一句话,世间万物、万法,虽然异彩纷呈、千差万别,但无非是实相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如何看待实相并进而证悟实相,便是心灵解脱的关键所在。天台哲学告诉人们,只要从空、假、中三个角度观察诸法实相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而这三个角度就是三谛。天台宗提出空、假、中三谛,并非说存在着三重真理,其真正的意旨是:真理即实相只有一个,只有同时认识到事物即空即假即中,才能完整地认识实相。这就是智 所说的:“三谛具足,只在一心。分别相貌,如次第说;若论道理,只在一心,即空即假即中。” [1] 三谛三观俱可于众生的“一念心”之中瞬间实现,此即所谓“不可思议”的“三谛圆融”观。“三谛圆融”与“一心三智”、“一心三观”合观方可得其真义。这里,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阐释:一是何为三观、三智?二是为何一心而三观、一谛而三谛?

“三观”一语出自《菩萨璎珞本业经》中的“圣贤学观品”,“三智”之语出自《大般若经》,“三谛”之语出自龙树《中论》。三个概念都与空、假、中相联系,最终都归结到《中论》的“三是偈”上。智 云:“今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此之三观,则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三、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切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通而为论观,智是其异名;别而往目,因时名观,果时名智。” [2] 引文较长,但智 在此明确了三个概念,因而全录以析。所谓“一切智”,亦即从事物之总相着眼,知一切法均是因缘而起,都无自性即性空;依《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一切智是声闻缘觉之智,知一切之总相即空相也。所谓“道种智”,亦即从具体事物出发,看到事物的各种相状并且认识到这些相状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假相、幻相。根据《大智度论》,此属菩萨之智,知一切差别之道法也。所谓“一切种智”,亦即既看到事物之别相,又认识到事物之总相,知一切法均是空无自性的假相。《大智度论》说,一切种智是佛智,佛智圆明通达总相与别相。《大智度论》还认为,此三智的具备有先后次序,即由“道种智”生“一切智”,再由“一切智”生“一切种智”,最后由“一切种智”彻底消灭烦恼心思的一切残余势力。开始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但最后达到圆满时也可以“一时”得到而同时兼有“三智”;此即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也。智 又将“三观”从判教角度而分为两类,即“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前者为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和中道第一义观;后者则不分次第而一念顿得,即一空一切空,不假、不中谓之空;一假一切假,不空、不中谓之假;一中一切中,不空、不假谓之中。“次第三观”为“别教”三观,“一心三观”为“圆教”即天台自家独具之观法。综合而言,三智、三观、三谛这三个概念分别表示认识主体、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 [3] ,即“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 [4] 。智 认为,从认识和认识方法上说,三智应于一心中得,三观应于一心中发,三谛应于一心中照,三者无次第可言。那么,此中之“圆融”何以可能实现呢?此中奥妙有二:一是“异种”相即的逻辑;二是“一念心”的直觉功能。前者偏于“客观”方面而论,后者偏于主体而言。

“异种”相即用宋代知礼的话说即为“角立”。知礼指责“别教”“只知类种,全不识敌对种也” 。其实,这一逻辑并不是知礼故意标新立异,实际已蕴含在天台诸师的思维方式中。知礼总结了智 、湛然关于此问题的论述,区别了三种“相即”理论:第一是二物相合“即”,这在《摩诃止观》卷一中已有论述,属“通教”之说,以体别而相依不离为指归;第二是背面相翻“即”,属别教之说,体虽是一但相别而互依;第三则为自称“圆家”的天台之“即”。知礼曰:“应知今家明‘即’,永异诸师,以非二物相合,及背面相翻,直须当体全是方名即。” 这种“即”也就是“全理成事,定分内外,彼此角立也” 。知礼之“角立”概念有三个特点:其一,对于“角立”的双方各有肯定自身的方面,但也包含着否定自身的方面;其二,每一成分都包含“角立”的两方面,如色、心各自可分为内色、外色、内境、外境;其三,“角立”双方既相互独立又互具互收,每一方都收尽一切于自体而当体全是。 这最后一个特点也即异体圆融所达的极致。尽管智 以及湛然都未能如知礼这样将天台哲学的方法论原则表述得如此清晰,但他们用“三谛”所推演出的逻辑规则与此义是相同的。因此,二者方可互释。

天台“相即”逻辑的典型形态自然是“三谛圆融”说。天台哲学刻意强调的所谓“不可思议之一心三观”之“三谛”,是指把空、假、中三概念整体地、直观地于“一念心”之当下所构成的认识。在此认识瞬间,不把此三个概念分别地、孤立地使用,而是保持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来认识、把握。在“次第三观”中,空、假、中等三个阶段都有三谛,但如果对此做瞬间的、直觉地把握,则三谛的各谛中,都同时包含了另外二谛。 这就是智 所说的“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 [5] 。此即“一心三观”。依这种观法修习“只约无明一念心,此心具三谛。体达一观,此观具三观” [6] ,因此“三谛具足,只在一心” [7] 。相即逻辑与主体的直觉能力合二为一,“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便可以在修行解脱中得以成立。

正是使用了有别于其他宗派的“一心三观”及“三谛圆融”的思维方法,“性具实相”说便得以成为天台思想家构筑其心性论的法宝。台家之所以热衷于从事这样一种玄思,目的就是为众生提供一个既可以以佛教的“实相观”来认识万法,从而可以引导他们最终修证成佛,又可以使其“实相观”与世间的一般知识和人类的经验不相矛盾的理论。从“实相”和真谛言,万法万物皆空;从俗谛言,万法万物皆假;从中道言,万法万物皆“中”;而从圆融角度观之,万法万物即空即假即中。这才是台家建构其本体论的宗趣所在。 nZ7nNTtUQa49cZ4iT034sYaFbwtl6iVTg0BrbLyKxoPhPpfvS3HZXqU538W1iv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