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民俗

服饰 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一年中多半时间气候湿热,孟加拉国人普遍喜欢穿棉布类服装,衣料色彩缤纷,款式多种多样。大多数人的衣着比较简单。农村男子仅缠一条长可齐膝的腰布,也有人穿衬衫、背心等。在热天从事体力劳动时,不少男子宁愿打赤膊。在城市里,人们的穿戴比较讲究。男子多穿棉布或纱布缝制的衬衫、长裤或宽松裤。穆斯林男子通常穿白衫、白裤,戴白色小帽,也有不少人穿黄衫、黄裤,戴黄色小帽。与人约见时一般身穿轻薄套装即可。在正式场合,须穿较为正规的服装,如丝绸类宽袖无领长衫;政府雇员或公司员工则穿西装或制服。同印度等其他南亚邻国一样,女性最常见的服装是纱丽。

伊斯兰教侵入南亚次大陆后,使孟加拉地区的服饰发生了变化。男性开始效法莫卧儿人穿缀有纽扣的服装,女性则开始穿裙子、罩衣和戴头巾。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在近代侵入南亚次大陆后,带来了西方的服饰文化。英属印度政府曾以加尔各答为首府,对孟加拉的服装文化产生影响。18世纪时,现在妇女普遍穿的现代纱丽发展起来。纱丽的质地为丝绸或棉布,通常长4.5~8米,宽1.1~1.3米。穿时首端缠在腰际,中段绕过胸前,末端搭在肩上。纱丽在孟加拉国的地位与和服在日本略同,是一种既正规又方便的服装。孟加拉国两位多年来轮替出任总理的女政治家就常穿纱丽,飘逸而不失雍容华贵。不同教派的服装有所不同。在大城市,孟加拉国人的服装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呈现西化和多样化的倾向。

部落民多穿传统服装。然而,在现代文明之风的吹拂之下,一些部落民,例如查克马人,正在放弃自己的民族服装,改穿简单方便的西式衬衫和长裤。不过,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或在部落之中,女性在着装方面往往更为保守。查克马妇女至今依然穿传统服饰。她们用两块布遮身,一块从腰部裹到脚踝,类似长裙。传统的色彩为黑色或蓝色,但在上下两端均有一条红边,在庄重的同时也显出部落妇女对亮丽色彩的追求。第二块布是胸布,带有彩色图案,用于紧裹上身。除了两块布,她们还佩戴各种各样的项链、手镯、脚镯、戒指等饰物。查克马妇女巧于纺织,穿用的布都是自己亲手生产的。

另外一个典型的部落少数民族穆如人的服装亦非常简单。男子只是在腰胯部围一块长条状布,妇女则用一块宽不过6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的深蓝色的布遮蔽隐私部位,并在左侧开口她们往往会在这块布的中心绣上图案。穆如女性生活中几乎不穿上衣,也不遮蔽乳房,保留了南亚次大陆先民的遗风。她们将头发束于脑后左侧,在赶集时,男人会穿上纱笼和衬衫,妇女也会用一块布将上身遮起来。男人蓄长发并将它们在头顶前额上方盘成发髻,并使用包头。

穆如人还喜欢用不同的颜色涂饰自己的身体。少男少女均会给自己的嘴唇着色,在外出跳舞时,他们会将自己的面颊、嘴唇和前额涂成红色。妇女喜欢用鲜花装饰头发和耳朵,并在颈部挂一串小珠子。同妇女一样,男子也会在耳朵上穿孔并佩戴耳环。无论男女,都喜欢将自己的牙齿染黑。在跳舞时,男人身穿红色的衣服,头部饰以羽毛和珠子,妇女则用鲜花、珠子和硬币装饰自己。

穆如人的服饰和装扮带有古老部落的遗风。有时,生活在平原地区现代文明之中的孟加拉国人会称他们野人或原始人。而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的珍贵对象。

饮食 孟加拉国的饮食与南亚次大陆的邻国多有相似之处。孟加拉国国土面积虽然不大,却存在多种多样的饮食文化。孟加拉国的饮食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例如,海滨和山区的饮食文化就大不相同。就全国而言,人们以大米和鱼为主要食物。由于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尤其是栽培历史悠久,孟加拉国盛产优质大米。由于河流和鱼塘众多并且濒临孟加拉湾,鱼类成为孟加拉国人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他们烹调鱼的方法多种多样,据说在百种以上。一条鱼甚至可以一面呈甜味,另一面呈咸味。作料也相当特别,如芥末酱乃至罂粟籽都可用以增加滋味。他们主要食用淡水鱼,也食用咸水鱼,常吃的鱼类达40余种,包括虾米和龙虾。即使烹调蔬菜,他们也使用茴香籽、葫芦巴、黑芥末等多种味道厚重的调料,豆蔻、桂皮、丁香、月桂叶、生姜、姜黄、辣椒、胡椒等则是他们常用的调料。他们烹调食物时主要使用芥子油,原因是这种油的冒烟点高。此外,他们也食用花生油、葵花子油、豆油、菜籽油等。经过纯化的液体奶油(ghee)亦被用于烹调面食。孟加拉国人喜欢各种甜食。

孟加拉国盛产各种杧果。对于孟加拉国人而言,杧果既是水果又是蔬菜,生熟皆宜。杧果可以制作酸辣酱,也可以制作腌菜。

由于牛在农耕社会的作用和宗教信仰,印度教徒历来认为牛是圣物,一般并不宰杀和食用,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属于高等种姓的印度教徒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但属于低等种姓的印度教徒则食肉。

生活在山区的部落民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例如,查克马人虽以大米为主食,但也食用小米和玉米,他们还到森林采集野菜和水果。除鱼类与家禽外,他们还食用其他肉类,包括猪肉。他们虽然信仰佛教,但并不十分在意佛教不能食肉的禁忌。他们将鱼、蔬菜和作料塞入竹筒,用小火烧制。他们经常饮用自己家酿的米酒。在节日和社交场合,他们往往开怀畅饮。

孟加拉国人喜欢吃蔬菜、水果,喜欢喝牛奶、茶以及咖啡。印度教徒虽有饮酒的习惯,但很有节制。今天,西方和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正在流入并影响孟加拉国人的饮食文化。

孟加拉国人在家庭就餐时一般不用刀叉,但在吃甜食时会用汤匙。他们饭前洗手,然后用右手抓饭。他们不在餐桌上传递食物,而是用盘子随时取用。鱼刺、骨头和其他废弃物另盘存放,不与正在吃的食物放在一处。在婚礼一类社交场合,男女一般分桌用膳。

民居 由于生活方式、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孟加拉国民居呈现多样化的形态。最豪华的居所是历史上王公贵族修建的宫殿或宅第,它们无论在占地面积、周围环境、建材质量还是装饰品位和舒适程度方面都值得称道。现在,它们有的成为文物,有的成为宾馆,也有的继续供人居住。在城市里,既有传统的砖房,也有现代化的楼房。在历史名城达卡,旧式建筑留存较多。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达卡以及其他主要城市不断出现高层公寓、楼房。对于地少人多的孟加拉国而言,这是解决市民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民居四周一般花繁树茂。暂时无钱买房或建房的人,可以廉价租用政府公房。

达卡等大城市也聚集着庞大的贫民群体。例如,目前约有400万名穷人生活在达卡的贫民窟。1996年,达卡只有15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到2006年,贫民窟人口增加到340万,10年之间翻了一番还多。他们基本来自农村,大部分人是文盲,由于自身没有特长和知识,很难在城市里找到稳定的工作,其中90%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他们一般住在城乡接合部的贫民窟。许多人仅有立足之地,没有自己的住房。不少人生活在板房等简陋的住宅或窝棚之内。在有些贫民窟,大部分住房是直接用竹片搭建的,上面覆以镀锡铁皮。有时,数以百计的家庭就靠一口井取水。贫民窟人口密度大,居住和卫生条件都很差,与社会上层的现代化住房和居住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一些低种姓的印度教徒以船为家,住在河上。他们以贩卖草药和首饰为生。他们的房船(houseboat)流动性很强,这些房船一般收拾得十分干净利落,衣服、卧具和日用品摆放得井井有条。这些船民终生居住在船上。不过,现代生产方式已经开始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房船这种特殊的民居可能最终从孟加拉国的河流上消失。

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平原,平民一般住土坯房或砖房;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土地所有者也建有高大宽敞的洋房。典型的农村民居一般为二层楼,用砖瓦和木料建成,一层用于生活起居,二层用于睡眠休憩。一层带有坡形廊檐,顶层的坡形房檐外伸部分明显较长。这种建筑有利于遮挡和排出夏日的淫雨。许多贫困农民的住房是用土坯和稻草搭建的,非常简陋。一场强大的飓风或洪水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数十万座此类房屋夷为平地,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在容易发生河水改道的地区,住房也比较简陋,因为人们随时准备搬家。在那里,一些住房是用铁皮和竹子搭建的。无论贫富,住房都十分注意通风。

山区部落民的住房也相当简陋。查克马人的住房一般建在河畔的坡地上。有亲缘关系的人在同一块土地上建房,逐渐形成村落。他们的传统住房是用竹子建造的,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用竹子或木料搭建一个高约2米的平台,住房就建在平台的后部。房间是用篾席一类东西分隔开来的。房前的门厅也由篾席分隔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男性使用,另一部分则为女性所用。穆如人则将自己的住房修建在山顶上,往往十分宽敞。穆如人大部分以狩猎为生,而那些从事农业的穆如人,由于实行休耕制,实际上经常搬家,居无定所。由于人口密度低,部落民的住房布局并不密集,但相距也并不太远,既可保持独立性,又能相互照应。

礼仪 孟加拉国人热情好客而且非常乐于助人。虽然在历史上曾遭异族统治,他们却保留了自己的传统礼仪。

穆斯林在日常相遇时,会相互问好并互祝对方平安。他们往往将右手举至前额,手掌微屈并放松,呈敬礼姿势。在宗教节日,男人们有时也会相互握手乃至相互拥抱。在公开场合,包括一些家庭聚会式的交往场合,男女之间很少握手。男性尤其不能主动向女性伸手,以免因自己的无礼而造成彼此尴尬。男性更不能主动与女性贴面和拥抱。印度教徒在与熟人相遇或与生人见面时,往往笑容满面,双手合十,相互致意问好。合手之仪类似昔日中国人的作揖,只是前者手掌相对,后者需双手抱拳。这种古老的行礼方式其实要比握手文雅,同时也更为得体。例如,在盛夏或恰好手不干净之时,握手就很不相宜。合掌行礼时,手位高低十分讲究。面对长者时,指尖至少应当与前额齐平,同时首微颔,身稍躬,以示恭敬。平辈相见,手放在下颌与胸口之间。面对晚辈,手位还可再低。告别时,穆斯林会说“真主保佑你”,也可能像其他社群那样道一声“再见”。

在称呼别人时,孟加拉国人往往给对方的名字添加后缀,以示对长辈和地位高的人的尊重,或表达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密切。例如,男人可称友人之妻为嫂子。对于友人和同事,也可以像对待家人一样称其为兄弟姐妹。同龄人则可相互直呼其名。年龄较小的男子,可称略比自己年长的女性为姐姐。

在与人谈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专心和真诚。但为了表示对长者和社会地位高的人的敬意,年轻人需要垂首,而且不宜主动说话。在年长者面前跷二郎腿或吸烟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将鞋底或脚底对着他人也是失礼的。孟加拉国人还非常敬惜字纸,如果不慎用脚踩到书,则应用右手指尖首先触书,再触自己的胸脯和嘴唇,以示歉意。

同印度人一样,孟加拉国人在握手或传递物品时绝对忌用左手,因为他们两手分工明确,右手负责抓饭,左手专司洁身。如面对同一宗教的尊者或恩人,印度教徒有时须行触脚礼,其性质与我国旧日的跪拜之礼相似,因此是一种大礼或重礼。施礼者首先俯身以手触摸受礼者之足,再触摸自己的额头,是为顶礼膜拜。受礼者则以手对施礼者摩顶。

如果到人家里做客,不能一早上门,而应选择上午或下午稍晚的时候。客人一般很客气,会数次婉拒主人提供的饮食,但至少应当用一些茶。应邀出席生日聚会,应当准备适当的礼品,但应邀吃饭则不必携带礼物。

孟加拉国是一个古风犹存的礼仪之邦。

婚俗 在孟加拉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许多女子在年满18岁之前出嫁。男子则是在完成学业或已经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之后娶妻。同印度一样,孟加拉国婚姻习俗的形成由来已久,呈现多样的形态,深受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大多数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少数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历史上,王公贵族等富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普通人则实行一夫一妻制。根据许多外国旅行家的记载,在中古时期,一般印度教徒能恪守一夫一妻制,但在妻子无出时则会纳妾。穆斯林在入侵南亚次大陆后曾实行一夫多妻制。乌拉摩(Ulema,穆斯林学者,教法学家和神学家)就主张实行一夫多妻制,认为穆斯林至少可以娶四个妻子。16世纪后期,莫卧儿王朝第三个皇帝阿克巴认为一夫多妻制不利于男性健康,也有害于家庭和睦,遂颁令在财力一般的民众中推行一夫一妻制。

男女缔结婚姻往往需要通过媒人穿针引线。媒人一般由亲戚或朋友充任。如果一对男女是自己相互认识的,男子常常会率先通过一个年长的亲戚向女方父母提亲。在举行订婚仪式之前,须在神职人员面前查证男女双方的家族谱系,以确保他们不是出于同一家族从而出现近亲结婚的问题。此后即可举行订婚仪式以确认这门亲事。其间,男女双方的家人会互相走访,长辈对准新人表示祝福,而准新人则会对长辈行触脚礼以接受他们的祝福。长辈会赠送各种礼物,包括戒指等饰物。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和新娘要举行祭祖仪式(vridhi),所有家人都会出席这一仪式。在婚礼当日黎明时分,新郎和新娘会分别由已婚妇女陪伴前往一个水塘,以向恒河女神发出婚礼邀请。人们会为新人携回一罐水供他们在下午或晚间举行沐浴仪式之时使用。在举行沐浴仪式时,人们会在新人身上涂抹姜黄粉和油。新人会互赠礼物。在举行婚礼时,新娘和新郎两家都会张灯结彩。人们会将饰以表示吉祥的以红色为主的彩布的竹门安放在婚礼场所的入口。同时,婚礼场所还会饰以香蕉树,以祝福新人像香蕉树那样多生孩子。婚礼仪式以新郎一行到达新娘家之时为始。人们会欢呼呐喊并用铃铛、法螺等响器闹出很大动静。新郎入门时会有人将水轻洒在台阶上。新娘多身披一袭红色的纱丽,佩戴各种首饰,并戴上面纱;新郎则身穿齐膝长的大衣,戴民族传统小帽,着翘头平底鞋。婚礼仪式一般由神职人员主持。其间,新人会互换花环。婚礼之后,新婚夫妇会被迎回新郎家,然后在晚间举行盛大招待宴会。新房会饰以鲜花。婚礼翌晨,新郎将朱砂点在新娘眉心,然后夫妇共同祭拜太阳神。订婚、祭祖和婚礼共需三天。举行婚礼仪式八天之后,丈夫陪同新妻子回娘家住一夜,象征着婚礼圆满结束。

为了结婚,新娘家会向新郎家支付一笔奁资。这一风俗虽然如今已不合法,但依旧普遍存在。与此同时,新郎会许诺,倘若日后离异,会向新娘支付一笔钱供其未来之用;这一誓约会在婚姻登记之时记录在案。

在孟加拉国,离婚和一夫多妻都是合法的。不过,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之下,男子迎娶二房妻子的现象已日趋罕见,离婚数量却在增加。男子迎娶两个乃至两个以上妻子以及轻易离婚,都会遭到舆论一定程度的谴责。一般而言,孟加拉国除上层外,是一个由男人主宰的社会。尽管已经产生了两位女总理,但妇女总体社会地位依然较低。

出于经济需要,大家庭往往住在一处。父母历来希望养儿防老,祖父母会帮助照管孙辈。不过,在年轻一代中,核心家庭已日趋常见。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他们在结婚之后会选择离开大家庭独立生活。但是,孟加拉国至今尚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且缺乏养老场所。

孟加拉国印度教徒的婚俗与印度的印度教徒类似。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他们的婚姻依然深受种姓制度的制约。在受到现代观念广泛冲击和熏陶的城市里,虽然通过报纸刊登征婚启事寻求配偶的现象已不鲜见,但不同种姓之间一般不通婚。除了种姓之外,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也是联姻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虽然《摩奴法论》和《梵天往世书》等印度教典籍中都有主张男子迎娶幼女的说法,但一般认为,在远古时期女性成年方嫁。中古时期,印度教形成了早婚乃至童婚的陋俗,此后逐渐流行开来。由于女儿被认为是家庭的负担,印度教家庭一般尽早安排女儿的婚事。6~8岁的女童就可能被父母安排嫁为人妇。清人谢清高在18世纪下半叶游历孟加拉地区时发现当地“娶妻皆童养”的风习,可见这一传统一直不曾断绝。当然,在结缡之后的数年间,小新娘实际如同我国旧时的童养媳,要到青春期开始后才会圆房。当时若女孩在10岁时尚未出阁,往往被认为是家庭的不幸和耻辱。莫卧儿王朝皇帝阿克巴认为,早婚只会导致后代的羸弱,因而颁诏禁止男子在16岁之前、女子在14岁之前婚配。然而这一命令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这种情况在近代虽然受到开明人士的强烈抨击,也受到西方国家的诟病,却一直持续到印度分治之时。现在这一陋俗已经基本废除。在城市中,青年女子为了学业和工作而晚婚,甚至独身。

同穆斯林一样,印度教家庭在嫁女时必须交给新郎家一笔不菲的奁资,同时承担婚礼费用。奁资丰厚的新娘在婆家地位较高,奁资菲薄或不足的新娘则可能受到欺辱甚至虐待。

山区部落民多信奉佛教。他们的婚礼仪式一般由佛僧主持。查克马人虽然认可一夫多妻制,但很少实行。离婚和再婚均可。穆如人在部落内选择配偶,但严格禁止同一氏族内通婚,而与其他部落通婚则只会偶然发生。他们缔结婚姻有两种方式,即私奔与洽商。在一定的时节,青年男女会到密林中割香蕉叶,载歌载舞,并乘此机会选择终身伴侣。如果离异,妻子就将丈夫所赠送的除首饰之外的物品如数退回。男子在妻子亡故后可以续弦,但妇女很少再婚。不存在一夫多妻现象,童婚亦属罕见。

葬俗 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实行土葬,其风俗与伊斯兰世界其他国家大同小异。

印度教徒实行火葬。亲友举行哀悼仪式后,将死者的遗体运往专设的火化场或河畔,然后置于柴堆之中。为了助燃,有时泼洒煤油。富人往往使用带有香气的木料,或在普通木柴中添加一些檀香木,再浇上一些酥油,以掩盖焚尸时产生的难闻气味。一般由死者的长子点燃火葬柴堆。若长子早殇,可由次子点火。若死者无子,可由侄子或近亲的长子代行其责。点火之前,前来送葬的亲属绕遗体三匝,以最后告别死者。焚化后,长子会用木棒敲碎死者的头盖骨,以使灵魂升天。除死者遗孀外,嫠妇及无出妇女均不得到场,否则会被认为不祥。骨灰一般撒进河流。恒河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因而成为抛撒骨灰的首选之地。

山区部落民多信奉佛教,也实行火葬。查克马人会为死者沐浴更衣,然后将遗体放在一个竹制平台上。亲戚和村民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其间会有专人间断击鼓。火化仪式由佛僧主持,通常在下午举行。佛教徒信奉轮回转世之说,认为死者的灵魂会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返回人间。所以,查克马人会在火化次日清晨前往火化场寻觅足迹。他们认为逝者的新化身会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将部分骨灰收集起来,放入一个陶罐,将它抛入附近的河流之中。家人的哀悼期持续七天,其间不吃鱼或兽肉。在第七天,家人举行最终仪式,其间,会向祖先上供,佛僧会诵经和致辞。仪式结束后,全村人都会应邀参加盛宴。 OgNOMMU1MLwuAD2HiYhSL5huRqTwtm79uxR9PkWydzPTu7l0bPbClr3GLKkALGo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