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宗教

孟加拉国人民绝大多数都信奉宗教。目前,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与基督教是孟加拉国的四大主要宗教。在历史上,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各领风骚,盛极一时。它们分别创造了自己的宗教文化。它们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一面。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2003年的一项调查证实,宗教是人们借以自我认同的第一选择。宗教不但是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文化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宗教,穆斯林占人口总数的90%(2011年)。印度教是孟加拉国的第二大宗教,印度教徒占人口总数的9%(2011年)。在其余人口中,佛教徒占0.6%,基督教徒占0.3%,巴哈伊教徒、泛灵论信徒、无神论者占0.1%(2011年)。

孟加拉国宪法规定,世俗主义是立国四项基本原则之一。1979年的宪法第五次修正案以“对真主的绝对信仰”取代了世俗主义,1988年第八次宪法修正案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另外,孟加拉国宪法还规定,公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孟加拉国政府强调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和平共处,并以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一)伊斯兰教

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三大伊斯兰国家,其穆斯林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虽然近年来伊斯兰主义在一些政党中的影响呈增强之势,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孟加拉国主要是一个温和的伊斯兰民主国家。

孟加拉国的大多数穆斯林属于逊尼派,主要信奉哈乃斐派的教义。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信众最多的一个教派。在教法学方面,哈乃斐与沙斐仪、马立克以及罕百里四大学派居于正统地位。少数穆斯林追随德奥班德运动。这种运动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得名于印度北方邦小镇德奥班德。此外,孟加拉国的穆斯林中还有大量苏非派。也有极少数穆斯林属于阿赫默底亚教派(Ahmadiyah)及什叶派。阿赫默底亚教派信众估计有10万人,在有些地区遭受歧视甚至被迫害;大多数什叶派信众生活在城市。

伊斯兰教是随着阿拉伯商人和入侵者的到来而传入孟加拉地区的。1199年,孟加拉被纳入德里苏丹国的版图。1303年,伊斯兰教圣人沙阿·贾拉勒(Shah Jalal)带领许多弟子来到锡莱特,向当地的孟加拉人宣讲伊斯兰教。1338年,孟加拉脱离德里苏丹国独立,直至1576年为莫卧儿帝国征服。在穆斯林政权统治的数个世纪中,生活在今孟加拉国领土上的大部分人皈依了伊斯兰教。

在穆斯林征服孟加拉之前,从8世纪至12世纪,信奉佛教的波罗王朝统治孟加拉达400年之久。那时,大多数孟加拉人是佛教徒。波罗王朝衰亡后,信奉印度教的犀那王朝开始统治孟加拉。犀那王朝将印度教强加于孟加拉人并严格推行种姓制度。在推翻犀那王朝之后,穆斯林统治者废除种姓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伊斯兰文化。与此同时,穆斯林圣人积极宣扬伊斯兰教的平等原则。许多佛教徒和低种姓印度教徒接受了伊斯兰教。也有许多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认同伊斯兰教是为了免于社会不公并在穆斯林主宰的社会中获得平等待遇及地位。今孟加拉国所处地区人民是从13世纪开始大规模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们一般不是以个人名义改信伊斯兰教,而是集体改信伊斯兰教。这种改宗活动一直持续了若干世纪。

穆斯林苏非派教团是孟加拉改宗活动的主要促成者。大多数孟加拉国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教中以神秘主义为特征的苏非主义(Sufism)的影响。自苏非主义成为一种民间运动以来,一些具有奇异天赋的虔诚的人士身边聚集了大量弟子。这些弟子可以是在世俗行业谋生的在家同人,但有时向宗教导师(pir,波斯语词,原义为“长者”,亦可音译为“辟尔”)或引路人(murshid,亦可音译为“穆尔希德”)请益,参加宗教仪式并为供养引路人而捐献财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孟加拉国影响最为广泛的苏非派教团包括卡迪里、纳克斯班迪和契斯提三个教团。前两者的信条和仪式十分接近正统伊斯兰教;契斯提教团却有一些非正统的仪式,会在举行祷告仪式时使用音乐。

一些宗教导师对政治抱有浓厚的兴趣,会参与竞选公职或支持别的候选人。例如,辟尔哈菲齐·胡祖尔在1986年曾竞选孟加拉国总统。一些具有巨大影响的宗教导师的座上宾甚至包括总统和内阁部长,他们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发挥政治影响。

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村民会请毛拉指点宗教仪式,主持婚礼和葬礼。他们还会要求毛拉提供正统伊斯兰教范围之外的各种服务。例如,他们可能向毛拉索取符箓一类东西治疗疾病和镇压邪恶。一些毛拉会借此生财。虽然孟加拉国没有伊斯兰教教法法庭,但大多数穆斯林的婚礼是由传统意义上的法官卡齐(qazi)主持的。穆斯林在诸如继承遗产和离婚一类与属人法(personal law)相关的问题上也常常征求他们的意见。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面临现代社会政治理念挑战的情况下,孟加拉国的乌里玛仍以传授和维系伊斯兰生活方式为己任。现代化被他们视为对宗教核心价值观和宗教制度的威胁。因此,他们在事关教法的问题上毫不妥协。许多乌里玛热衷于将孟加拉国建成一个伊斯兰神权国家。他们的几个政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大多数乌里玛从事传教运动,旨在弘扬伊斯兰教真正的社会政治理想且毫不含糊地摒弃所有渗透到伊斯兰教中的非伊斯兰思想。传教运动吸引了很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解决孟加拉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弊端的有效办法。

独立以来,孟加拉国历届政府都试图加强政府在人民宗教生活中的作用。宗教事务部为包括清真寺及社区祈祷场所在内的宗教机构提供资助。该事务部还组织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活动,并为伊斯兰基金会的政策和项目提供指导。伊斯兰基金会主要负责组织和资助有关伊斯兰课题的研究和出版事宜,也负责维护国家清真寺(Bayt al Mukarram)及组织对伊玛目的培训。孟加拉国政府还在全国建了众多伊斯兰文化中心和清真寺图书馆。1984年,半官方的札卡特基金委员会成立,由孟加拉国总统亲任主席。这一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宗教生活的干预。缴纳天课全凭自愿,由此积聚的资金被用于扶助孤儿、学校、儿童医院及其他慈善机构和项目。政府还鼓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札卡特基金委员会捐款。通过这些措施,孟加拉国政府不但与宗教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且加强了与伊斯兰国家的联系。

虽然伊斯兰教对孟加拉国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但对国家政治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在被确立为国教之后,伊斯兰教在各方面的影响可能逐渐增强。例如,除了少数非伊斯兰教派可能产生疑虑之外,宗教政党的发展加速,以致加重世俗政治家与宗教政治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乃至冲突。一些伊斯兰激进主义者和极端分子也会朝着使国家政治全面伊斯兰化的方向对政府施加压力。

(二)印度教

印度教是孟加拉国的第二大宗教。根据孟加拉国201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和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正式出版物中的数据,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9%。孟加拉国印度教徒的人数在2001年是1138万,目前则是1467万。单纯就人数而言,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印度教国家,拥有印度教徒的数量仅次于印度和尼泊尔。

由于历史、地理、民族和语言的渊源关系,孟加拉国印度教在性质、形式和风俗等方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印度教非常相似。在1947年印度分治之前,它们一直是一个整体。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教徒大体平均分布于孟加拉国的各个地区,特别集中在库尔纳、杰索尔、迪纳普尔、法利德普尔和巴里萨尔。印度教徒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就其人数而言是十分突出的。他们在政治上一向支持孟加拉国人民联盟以及民族社会党等左翼政党。印度教机构和礼拜场所,也能得到宗教事务部所资助的孟加拉国印度教徒福利基金机构(Bangladesh Hindu Kalyan Trust)的支持。政府赞助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出有关印度教经典和祈祷的节目。除了诸如伊斯兰大会党一类伊斯兰激进主义政党之外,所有主要政党都曾为国民议会推举过印度教候选人。然而,在目前国民议会的345名议员中,仅有5名印度教徒,分别出自人民联盟(2名)、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2名)和孟加拉国民族党(1名)。由于20世纪90年代政治伊斯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印度教徒遭到恐吓乃至攻击,他们之中遂有相当数量的人陆续离开孟加拉国。

1990年,孟加拉国发生了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反印度教徒的教派骚乱。许多印度教神庙和印度教徒聚居区遭到袭击。艾尔沙德政府因无视这一问题而遭到抨击。在孟加拉国于1991年恢复议会民主制度之后,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伊斯兰激进主义者和一些右翼政党往往指称印度教徒同情印度,将经济资源转移到印度,因而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徒不忠于自己的国家。1992年,在印度巴布里清真寺事件 之后,伊斯兰激进主义者率先发难。200多座印度教神庙被摧毁,印度教徒遭到攻击。

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徒基本属于毗湿奴派、性力派和湿婆派。毗湿奴派主张人类在精神上的同一,崇拜毗湿奴尤其是他的化身罗摩或黑天,多能打破种姓之间的界限;性力派信奉杜尔迦亦即迦利女神;湿婆派信奉湿婆,信徒多为高级种姓。毗湿奴信仰的形式与伊斯兰教的苏非传统交光互影。两者都是民间的神秘主义运动,注重宗教领袖与弟子之间的个人关系。

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允许人们崇拜各种精灵和保护神,包括河神、山神、植物神、动物神、石头神乃至主宰疾病的神。因此,前往圣河、圣山、圣地、圣城都是重要的修行内容。印度教主张“不害”(不杀生,非暴力)原则。印度教徒普遍恪守不食牛肉的戒律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当然,并非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生活在孟加拉国的属于高级种姓的印度教徒通常吃鱼。

(三)佛教

佛教是孟加拉国的第三大宗教。根据198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当时约有53.8万名佛教徒。目前,佛教徒占人口总数的0.6%,约100万人。佛灭百年后,佛教由于内部对教规、戒律等方面看法相左而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从而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孟加拉国的佛教属于上座部佛教。大多数信徒聚居于孟加拉国东南部,尤其是吉大港地区和库米拉县(Comilla)。在吉大港地区,佛教徒的数量占人口总数的12.7%。还有一些若开人后裔生活在吉大港山区,分属查克马、查克、马尔玛、丹昌雅(Tenchungya)和克扬(Khyang)等部落。他们被认为是孟加拉国的世居民族,从远古时代即开始信奉佛教。一些信奉万物有灵论的部落,也受到佛教的一定影响。

孟加拉地区在佛教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孟加拉国佛教的历史与印度不尽相同。佛教在这里虽然经历了法难等诸多变迁,但从未完全衰亡。孟加拉是印度佛教的最后据点。到八九世纪时,佛教在印度大部分地区趋于式微。此时,伊斯兰教武装势力逐渐侵入印度,给佛教以沉重打击;许多名刹被毁,无数僧众风流云散。但是,在孟加拉,佛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势力却一直幸存至12世纪末叶。另外,一般认为,孟加拉是佛教密宗的诞生地。今日孟加拉国佛教的神秘仪式即源于本土。

佛教初传入今孟加拉国的时间已不可考,但很有可能在佛陀时代即已泽及该地。在孔雀帝国时期,特别是在阿育王时代,佛教应已传入孟加拉。孟加拉当时属于孔雀帝国,而倘若佛教还没有普及到那里,阿育王首先派人出国弘扬佛法就未免有些舍近求远。3世纪,龙树山(Nagarjunikonda)的一处铭文即已明确提到,孟加拉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根据古代斯里兰卡王朝与佛教编年史《大史》( Mahavamsa )记载,阿育王从其首府华氏城派遣的传教使团就是从孟加拉地区的塔姆鲁克(Tamluk)扬帆南下驶往斯里兰卡的。塔姆鲁克即中国典籍多次提到的古代东印度主要港口耽摩栗底(Tamralipti)所在地。此地发现的一块赤陶书板表明,即使在继孔雀帝国而起的巽伽王朝时期,佛教在孟加拉依然存在。这一重要历史文物现存于加尔各答大学阿苏陀什博物馆。在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伽使佛教成为国教。综上,佛教在阿育王时代不但传入了孟加拉,而且获得了巨大发展。

在公元一千纪及随后的近200年间,佛教在孟加拉基本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笈多王朝诸王虽然虔信印度教,但他们对佛教持宽容态度。东晋高僧法显访印时曾于5世纪初叶在耽摩栗底住了2年写经及画像,然后乘船前往斯里兰卡。他前后造访了24座寺院,足见当时孟加拉佛教的盛行。在拉杰沙希县和博格拉分别发现的佛陀立像和镀金青铜文殊像则提供了物证。笈多王朝时期,小乘与大乘两派佛教并存。后来,以普度众生为重要原则的大乘佛教逐渐占据上风,掀起一场征服人心的宗教运动。礼拜佛祖和文殊、观音等菩萨成为风气。尤其是在波罗王朝时期,佛教在孟加拉达到鼎盛。玄奘在7世纪游学印度时访问了今孟加拉国境内几乎所有重要的与佛教有关的地方。他注意到,在今孟加拉国各地都有阿育王敕建的佛塔。他造访地处今孟加拉湾恒河口东部一带的古国三摩呾吒(Samatata),并记载道:“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遂卑湿。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稼穑滋植,花果繁茂。气序和,风俗顺。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好学勤励,邪正兼信。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并皆遵习上座部学。” 三摩呾吒的国都为卡尔曼塔(Karmanta),在今达卡西南部。

8~12世纪,波罗王朝统治孟加拉,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孟加拉佛教的黄金时代。波罗诸王不但是虔诚的佛教徒,而且能够平等对待其他宗教信仰。在他们的悉心赞助下,佛教在孟加拉达到极度繁荣,并将自己的影响辐射到西藏和马来半岛。达摩波罗王(约770~810年在位)在8世纪末兴建的超戒寺(Vikramshila Vihara)发展成为佛教学术文化中心,地位仅次于玄奘游学并执教的那烂陀寺;10世纪成为密宗中心。全寺共有108院,中心为观音大殿,周围拥有53座大小殿。密宗著名大师阿底峡曾在这里担任住持。波罗王朝时期还修建了许多别的寺院。许多佛教学者活跃于这一时期。佛教在孟加拉的兴盛为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建筑、文学、雕刻、美术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在穆斯林入侵孟加拉之后,一代名寺超戒寺于1203年被毁。许多僧人逃往尼泊尔、西藏和不丹。民间佛教信徒被迫改宗伊斯兰教或改信印度教。佛教在孟加拉地区几近消亡。然而,在孟加拉国东南部,在吉大港和吉大港山区,佛教的火种一直没有熄灭。在莫卧儿人和英国人到来之前,少数佛教徒坚持修习上座部佛学。在随后的漫长世纪中,几乎所有幸存的佛教徒都生活在吉大港一带。在吉大港山区,佛教部落成为人口的主体。他们改革僧团并在1887年成立吉大港佛教协会。佛教由此在孟加拉地区逐渐走向复兴。

现在,吉大港山区有数座寺院,大多数佛教徒生活的村庄都有一所学校。宗教仪式就在佛像前举行,主要节日与佛陀生平大事有关。尽管佛教教义摒弃对神明的崇拜而且认为佛陀就是一个悟道之人,民间佛教却仍然保留了一个以佛陀为首的万神殿。

孟加拉国政府宗教事务部协助维护佛教礼拜场所和有关遗迹。在拉杰沙希和库米拉,修建于7~9世纪的古老寺院都是孟加拉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四)基督教

基督教是随着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传入今孟加拉国的。16世纪,从印度西海岸果阿前来的葡萄牙人率先在吉大港周边定居下来,主要从事海盗活动和奴隶贸易。17世纪,一些葡萄牙人迁徙到达卡,使基督教派之一的天主教在孟加拉传播开来。孟加拉的基督教除天主教外还有新教和浸礼教两个教派。19世纪上半叶,葡萄牙人才开始真正致力于传播新教。浸礼教会于1816年开始传教活动。来自英国圣公会牛津传教团等各基督教派的传教士主要在迈门辛和锡莱特等地区北部低山区的部落民中工作。许多基督教堂、学校和医院最初是为欧洲人社区而建立的,在后来却成为以印度教低等种姓为主的人们改宗活动的中心。今天,天主教会有六个主管教区,分别为达卡、吉大港、迪纳吉普尔、库尔纳、迈门辛和拉杰沙希。基督教徒占人口总数的0.3%,约有50万之众,大部分为天主教徒。他们有许多教育、医疗的福利机构和组织。

孟加拉国政府宗教事务部协助并支持国内的基督教机构。政府对于合法的宗教活动不加任何限制。居民无论信仰任何宗教,均可在教会学校读书,到教会医院看病。基督教社会通常享有较好的教育机会和较高的生活水准。在198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有27.5万名信徒。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基督教徒达到60万人。

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于1498年经南非好望角到达印度南部的加利卡特,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从1500年起,葡萄牙人先后在克朗加努尔(Cranganore)、科钦和果阿建立政权。从1517年起,果阿的葡萄牙商人开始经海路前往孟加拉。从1537年起,他们获准在吉大港定居。1577年,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钦准葡萄牙人在孟加拉建立永久居住区。这些最早的基督教徒与当地妇女通婚,于是他们的后裔成为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基督教徒。随后,当地的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中开始有人皈依基督教。1599年,第一座名为“耶稣圣名”的基督教堂在今萨德基拉(Satkhira)县伽利甘吉附近建成。17世纪,先后有多所基督教堂在孟加拉各地陆续竣工。到1682年,今孟加拉国的领土上已有14120名天主教徒。

基督教徒为孟加拉的文化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葡萄牙传教士编写了孟加拉文语法、孟葡及葡孟词典。浸礼会传教士威廉·加利(William Carey)将《圣经》翻译成孟加拉文出版,创办报刊等,并建立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一些传教士还将孟加拉语大诗人泰戈尔、卡奇·纳兹鲁尔·伊斯拉姆、贾西姆丁等人的许多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这些译著使意大利人对孟加拉语文学和孟加拉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孟加拉国的基督教会一直在教育和医疗等带有慈善性质的领域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穷人、平民和孤苦无依者。尽管如此,处于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在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打压之下,他们在基督教的旗帜下主办教育和福利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特蕾莎院长控制的一些传教团成为首批进入孟加拉国帮助受难者的组织。这些传教团中有许多在孟加拉国建立办事处,独立进行慈善活动。在孟加拉国海岸地区发生洪涝和飓风灾害之后,它们都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G9ji8AG6ndxKcvyPnjh3qqSB/vxQbeNBT6V6zzfOlY+5zt8QDEjNLxPuyTP4VU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