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人口、民族和语言

(一)人口

发展概况 在1650年莫卧儿帝国时代,今孟加拉国所在的东孟加拉地区的人口约为1000万。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这里的人口增加了一倍,于1860年达到2000万。根据1901年英属印度政府的人口普查资料,东孟加拉的人口在20世纪初达到2900万。此后,经过40年,在1941年达到了4200万。在巴基斯坦时期,在与印度分治4年之后,东孟加拉的人口于1951年达到4400万。1974年,孟加拉国进行独立后的首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尽管经过战乱和遭受飓风严重袭击,孟加拉国的人口总数依然达到了7100万。到孟加拉国独立10年之后的1981年,普查数据表明,人口总数又比1951年翻了将近一番,达到8700万,人口年增长率为2.3%。1901~1981年,仅80年的时间里,孟加拉国的人口增加了2倍。历史地看,这一地区的人口在近现代一直呈猛烈增长之势。到1988年7月,孟加拉国人口突破1亿大关,达到109963551人,人口年增长率为2.6%。在政治趋于平稳和民生安定之后,人口激增成为孟加拉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整体趋势看,孟加拉国人口增速开始减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处于育龄期的中青年多,人口增长的惯性依然存在。199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人口达到1.115亿。200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人口达到1.305亿。到201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的人口达到约1.525亿。截至2020年5月,孟加拉国的人口已经达到1.6亿。

从人口绝对数量看,孟加拉国人口数居世界第7位,而其领土面积列于世界第95位。孟加拉国的领土面积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120,前者的人口却多于后者。与美国相比,孟加拉国人口与领土面积的矛盾同样十分突出。孟加拉国的面积与纽约州相仿,但前者人口数是后者人口数的8倍,约相当于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

孟加拉国实行人口控制的道路依然漫长。截至2019年,将近2/3(64.2%)的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地区,约半数以上农民不识字,而农村妇女识字率更低,早婚现象依然存在。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对人口增长的控制。

人口密度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01年时东孟加拉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16人,1951年时增加到每平方公里312人,1988年时增加到每平方公里748人。1991年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55人。到2000年,孟加拉国的人口密度增加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2009年,孟加拉国人口密度突破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大关,达到每平方公里1061人。2017年,孟加拉国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106人,居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和地区第10位。孟加拉国的人口密度不但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也远远高于亚洲和中国的平均人口密度。由于孟加拉国还没有实现人口零增长,所以其人口密度还将继续增大。

人口分布 孟加拉国的人口分布大体平衡,几乎均等地分布于全国64县之中。只有吉大港和吉大港山区、锡莱特山区以及兰加马蒂山区3个县人口密度较低。从地域角度看,东部诸县人口密度略高于西部诸县。平均而言,每县约有人口255万。

由于工业和服务业均不发达,孟加拉国的城市化程度较低。直至20世纪80年代,孟加拉国一直是南亚农村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在近代,例如1931年,东孟加拉仅有2.7%的人口在城市生活。当时,孟加拉国有50个城镇。到1951年,城市增加到89个。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发展开始对孟加拉国的城市化产生一定影响。到1988年时,城市人口比例已从1974年人口普查时的8.8%增加到18%,而生活在农村的人口比例依然高达82%。截至2009年年中,仍然有7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2005~2010年,年均城市化率提高到3.5%。到2017年底,城市人口的比例达到35.8%。

首都达卡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密度最大。1981年,只有达卡和吉大港两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其余7个中心城市——纳拉扬甘杰、库尔纳、巴里萨尔、赛伊德布尔、拉杰沙希、迈门辛和库米拉——的人口均在10万以上。作为首都和文化中心,达卡在所有城市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1951年时,达卡仅有335928人。1981年,其人口增加到340万。在同一时期,吉大港的人口也从近29万增加到140万。截至2008年底,达卡都市区人口达到约1280万,吉大港都市区人口也达到250万以上。2013年,达卡都市区人口突破1500万,成为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人口增长率 1961年,东孟加拉的人口出生率是47‰。此后的20年间,这一比例开始呈现缓慢下降趋势。198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人口出生率降为36‰,但依然很高。一直到1985年,这一比例没有变化。此后,由于家庭计划生育的成功实施,孟加拉国妇女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3胎减少为2008年的2.7胎。到200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25.44‰,仅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孟加拉国人口出生率水平开始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孟加拉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城市,在1985年,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36.3‰,而城市的人口出生率则是28‰。2015年,孟加拉国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21.14‰。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和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孟加拉国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在持续下降。1951年,东孟加拉的人口死亡率高达40.7‰,到1985年,其人口死亡率下降到12‰。城市人口的死亡率远低于农村地区。1985年,城市人口死亡率为8.3‰,而农村地区人口的死亡率则是12.9‰。同年,婴儿死亡率虽然高达111.9‰,但已经比1982年的121.9‰明显降低。到21世纪初期,孟加拉国的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6.8‰。2015年,孟加拉国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5.61‰。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孟加拉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0年代以来,政府和人民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控制人口激增的措施在较大范围内得以落实,人口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到2009年,孟加拉国的人口出生率降至24.68‰,人口死亡率为9.23‰,人口净移民率为-2.53‰,人口年增长率降至1.29%。2014年,妇女人均生育子女数为2.11人,城市妇女人均生育子女数为1.77人,农村为2.22人,达到理想的人口自然替代水平。孟加拉国人口增长率于2017年下降到1.04%。

虽然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孟加拉国的人口仍然会较快增长。人口学家预测,在2035年前后,孟加拉国人口可能增加到1.93亿。

年龄结构 孟加拉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其最大特点是低龄人口比重大,0~14岁人口占31.62%,15~64岁人口占63.25%,65岁以上人口占5.13%(2015年)。中位数年龄为26.7岁,其中男性为26岁,女性为27.3岁(2017年)。因此,孟加拉国是一个年轻型的国家。

性别比 孟加拉国的男女性别比比较合理。2009年,婴儿出生时的男女性别比为1.04,15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03,15~64岁人口男女性别比为0.91,65岁及以上人口男女性别比为0.97。全体人口男女性别比则为0.95(2015年)。

预期寿命 1986年,孟加拉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为55.1岁,男女两性的预期寿命非常接近,分别为55.4岁和55岁。城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8.8岁,比农村人口的54.8岁整整多出4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孟加拉国的人口预期寿命最近30余年来一直在提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孟加拉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在2015年为71.8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0.6岁,女性预期寿命为73.1岁,在世界上排第102位。根据《达卡论坛报》( Dhaka Tribune )2017年4月25日署名文章报道,孟加拉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识字率 在英属印度时期,以农业为主的东孟加拉是一个文盲充斥的地区,绝大多数人不识字。在1981年人口普查时,全民识字率仅为19.7%。其中,农村地区人口的识字率为17%,城市人口的识字率为35%。在城市,男性识字率为26%,女性识字率为13.2%。男女识字率的巨大差距表明,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农村地区,妇女识字率更低,仅为11.2%,而男性识字率则为23%。1988年,全民识字率提高到28.5%,其中男性识字率为39%,女性识字率为18%。1991年人口普查时,孟加拉国的全民识字率提高到35%。同年,政府宣布实行小学义务教育。此后,孟加拉国的全民识字率开始较快提升。根据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为纪念中孟建交30周年而出版的小册子《走进孟加拉国》的数据,2005年,孟加拉国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已达65%。不过,当时也有学者认为,孟加拉国的实际识字率可能低于官方公布的数字。2016年,孟加拉国的成人识字率达到72.8%,其中男性识字率约为75.6%,女性识字率约为69.9%。

(二)民族

孟加拉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孟加拉人之外,尚有桑塔尔人、查克马人、迦洛人、比哈尔人、奥拉昂人及蒙达人等少数民族。孟加拉人占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

长期以来,孟加拉国一直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熔炉。来自缅甸和喜马拉雅山的民族、南亚次大陆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Dravidian people)和入侵的雅利安人早就在这里融合。随着莫卧儿人的到来,来自伊斯兰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增多并在此地定居。

孟加拉人 亦称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孟加拉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孟加拉人的主体是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的后裔。他们的远祖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从中亚移居印度河流域,然后用了大约1000年的时间向东推进,征服了恒河平原的丛莽,从而抵达今天的孟加拉国。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从尚武的斗士逐渐演变为长于哲学思考的印度教徒。也有不少孟加拉人是澳斯特洛亚细亚人(Austro-Asiatic people)和达罗毗荼人的后裔,因而与阿萨姆人、分布在东印度的其他民族、蒙达人以及藏缅人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孟加拉人虽然是单一民族,却具有多样化的来源。达罗毗荼人为孟加拉的原住民。印度-雅利安人来到孟加拉后,将他们驱逐到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丛林之中。

孟加拉人现在已成为一个跨境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及特里普拉邦。此外,还有许多孟加拉人流散到巴基斯坦(200万人)、沙特阿拉伯(100万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60万人)、英国(50万人)、马来西亚(23万人)、科威特(15万人)、美国(14.4万人)、韩国(13万人)、巴林(12万人)、阿曼(11.5万人)、加拿大(2.5万人)、意大利(3.5万人)、尼泊尔(2.3万人)、澳大利亚(1.6万人)以及日本(1.1万人)等国。

孟加拉人属欧罗巴人种,一般前额较宽,眼窝较深,肤色浅黑,身材中等。他们喜食大米、蔬菜、鱼类。孟加拉人热情好客,善于交流,酷爱音乐。中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并在后来逐渐成为今孟加拉国所在地区的主要宗教。

孟加拉人的总数在2.4亿左右。1947年,由于印度分治,英属印度的孟加拉省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孟加拉属印度,东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孟加拉族也就随之被一分为二,分别居留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东巴基斯坦。后者于1971年获得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居住在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为1.5亿;居住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族人口约8000万,接近印度人口总数的8%,主要信奉印度教。孟加拉族人操孟加拉语。

孟加拉人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民族之一。生活在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族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族有相同的血统和语言,只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互异。

从种族的角度看,在孟加拉国的孟加拉人中,约有相当于全国人口12%的人属达罗毗荼人的后裔。《摩奴法论》曾将他们贬归社会底层。他们起源于德干高原,主要信仰印度教。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和70年代初期,由于教派骚乱或战争,绝大多数印度教高级种姓居民被迫逃往印度。现在,留在孟加拉国的印度教徒主体是表列种姓成员,亦即旧日所谓“不可接触者”。 [1] 不可接触者是按印度教传统而被排斥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之外的人,一般称他们为“阿丘得”,即不可接触的贱民;有时也称他们为第五种姓。今天则称为“表列种姓”,或遵“圣雄”甘地之意称为“哈里真”,意思是“神的儿子”。他们在过去一般只能从事扫地、洗衣、理发、修鞋等所谓贱役或不洁之业。随着文明的推进,不可接触者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部落民 除孟加拉人之外,孟加拉国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多数系原住民部落。他们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人数约为100万,尚不到全国人口的1%。他们主要分布在林木繁茂的吉大港山区、迈门辛北部的山区以及锡莱特地区,还有一些部落民生活在吉大港以及考克斯巴扎等城市。

有13个原住民部落聚居于吉大港山区,其人数在60万以上。这些部落民包括查克马人(Chakmas)、马尔玛人(Marmas)、穆如人(Mrus)、莫绒人(Murungs)、卢赛人(Lusais)、库基人(Kukis)、巴姆人(Bams)、特里普拉人(Tripuras)、萨克人(Saks)、汤昌雅人(Tangchangyas)、山度人(Shandus)、班居基人(Banjujis)以及潘卡尔人(Pankhars)。由于这些部落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他们有时也被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统称为“烧垦人”(Jhumias)。他们的耕作方法虽然落后,但还是可持续的,因为他们在一片土地上收获之后便会休耕10年。然而,由于他们的大片土地被卡普泰湖淹没,而且他们的耕地不断遭到从平原来的定居者的侵占,一片土地的休耕时间现已缩短为3年,非常不利于森林的健康再生。

查克马人是吉大港山区最大的部落民群体,人数约为35万,占当地所有部落民总数的一半以上。其实,查克马人是一个跨境少数民族,分别生活在孟加拉国、印度和缅甸。查克马人的总数约60万,除约35万人生活在孟加拉国外,还有8万人生活在印度的米佐拉姆邦,2万人生活在缅甸。他们属蒙古人种,与缅甸西南部的若开人存在民族和文化上的渊源关系,而且最初很可能就是为了避祸而逃离缅甸若开王国进入印度的。他们虔诚地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不过,他们的佛教也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因素。查克马人也敬奉印度教神祇。例如,他们将印度教的吉祥天女(Lakshmi)视为自己的丰收女神进行礼拜。他们认为一些精灵能够将疾病降临人间,因而会向它们供奉山羊和鸡鸭等祭品。查克马人的几乎所有村落都有佛寺和僧人。在吠舍佉节,查克马人会穿上自己最好的服装前往寺庙,向佛像献花,点燃蜡烛,听寺僧说法,同时向穷人布施。

查克马人在印度分治时期曾期望能够留在印度,因为他们认为,与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相较而言,自己在文化上与印度教徒更为接近。然而,他们所在的吉大港山区最终被划归巴基斯坦,查克马人对此心怀怨恨。在孟加拉国独立之后,查克马人依然疏离于中央政府。1973年,他们组织名为“和平军”(Shanti Bahini)的游击队向政府发动暴力攻击,试图迫使中央政府同意吉大港山区独立。这种民族冲突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查克马人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区,过着自给自足的质朴生活。由于实行休耕制,他们没有固定的农田,也没有地权观念。他们于每年4月的旱季清理准备耕种的土地上的树木和灌木丛,然后放火烧荒,并在第一场透雨之后播种。按照现代标准看,他们是脱离现代文明的,也是十分落后和贫穷的。他们没有接触现代教育的机会,识字率很低,男性识字率约为15%,女性识字率则仅为7%。交往方面,查克马人异常热情好客,他们会拿自己家酿的米酒和水烟招待客人。

如今,现代文明之风已经吹向吉大港山区,一些查克马人已经放弃农耕生活,一些有幸受到教育的青年外出从事白领工作,还有不少人就近在分布于卡纳普利河谷的工厂就业或在工地当劳工。

查克马人操孟加拉语方言。

马尔玛人约有14万,是一个在数量上仅次于查克马人的少数民族。“马尔玛”的意思是“缅甸人”,这就说明他们最初来自缅甸。不过,他们更为流行的名称是莫格人(Moghs)。马尔玛人不喜欢后一名称,因为此词与“海盗”一词同音。马尔玛人认同缅甸文化,信奉佛教。

穆如人亦称穆洛人(Mros),散居于吉大港山区,在1981年人口普查时有2万人,比1956年增加了3000人,增速非常缓慢。他们分为数个以树命名的氏族,分别以一种树作为各自的图腾。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常将他们与莫绒人混淆,其实这两个少数民族在一些方面是不同的。据缅甸若开王国编年史记载,在12世纪,曾有两名穆如人帮助若开王国罗阇达塔(Da Tha,1153~1156年在位)安放摩诃牟尼(Mahamuni)之像。穆如人虽然有功于王室,却为强悍的库米人(Khumis)所不容,于14世纪被后者驱逐出境,遂移居于今孟加拉国班达尔班山区(Bandarban Hill Tracts)。

穆如人的容貌保持着蒙古人种的特征,他们体格魁梧,肤色较黑,男性胡髭稀少。他们性格平和,与世无争。他们的住房宽敞,一般修建在山顶。他们主要靠狩猎为生,但如今也有许多人从事农耕和园艺。穆如妇女善于纺纱织布,勤于料理家务。与穆斯林或印度教徒不同,穆如人在饮食方面没有禁忌。他们喜欢将自己的牙齿染成黑色。

穆如人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类似于缅甸语,属藏缅语系。穆如语可能是早期从藏缅语系分化出来的。穆如人也懂孟加拉语。

穆如人是泛灵论者,主要崇奉造物主(Turai)、山神(Santung)以及河神(Oreng)三大主神。他们做大事之前会以造物主的名义起誓,也会向山神祈祷以求得丰收,还会祭拜河神以驱除疫病和厄运。穆如人并不相信来世。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佛教的一定影响,还有一部分人皈依了基督教。

莫绒人则是吉大港山区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土著少数民族。他们的人数约为3.5万。他们大多住在山顶地区设有防御工事的村寨里,靠农业和捕鱼为生。同穆如人一样,他们也是泛灵论者。

卡西人(Khasis)、潘枸人(Pangous)以及曼尼普尔人(Manipuris)是3个生活在孟加拉国东北部锡莱特山区的少数民族,属蒙古人种。他们人数不多,分别在4万人左右。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山麓。

加洛人(Garos)、哈迪人(Hadis)以及布纳人(Bunas)等6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迈门辛北部以及西部的山区和森林中,他们多系蒙古人种。

除山区外,在朗布尔、迪纳吉普尔、博格拉、拉杰沙希、诺阿卡利、库米拉以及巴克甘吉等县的城市里,也分布着桑塔尔人(Santhals)、奥拉昂人(Oraons)、胡人(Hus)、梅泰人(Meitei)、蒙达人(Mundas)以及拉杰班希人(Rajbansis)等少数民族的住区。其中桑塔尔人的数量最多,约在5万以上。

吉大港山区的部落民大多来自缅甸,而迈门辛山区的部落民则一般来自印度东部诸邦的游牧民族。这些不同的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许多部落信奉佛教,还有一些部落信奉泛灵论。

许多部落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现代文明的推进,他们的领地开始不断遭到侵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村寨前往城市谋求发展。

(三)语言

孟加拉国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均为孟加拉语。绝大部分人操孟加拉语,作为少数民族的部落民则操方言或自己的语言,但其中许多人能讲孟加拉语。除孟加拉国外,孟加拉语还通用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和阿萨姆邦南部。由于全世界有3亿人(2011年)使用孟加拉语,这一语言已成为世界第七大语言。

孟加拉语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族,系印欧语系的最东分支。它形成于10~12世纪梵语文学趋于衰落的时期,是从摩揭陀俗语和梵语演变而来的一种语言,并曾受到巴利语以及一些外来语的影响。作为拼音文字,孟加拉文采用有所变异的梵文天城体字母书写。

孟加拉语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900~1400年是古代孟加拉语时期,1400~1800年是中古孟加拉语时期,1800年至今则是现代孟加拉语时期。信奉印度教的犀那王朝曾压制佛教文化和贬抑孟加拉语。到了中古时期,由于文化和艺术的蓬勃发展,孟加拉语逐渐成熟起来。19世纪孟加拉文艺复兴时期,在社会变革的同时,孟加拉语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汉语发生的变化。书面形式趋于与口语一致。雅语演变成俗语,如同中国文言演变成为白话。孟加拉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一种词汇量大、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孟加拉语的词语多达10万个,其中半数直接来自梵语。因此,孟加拉语是一种以梵语为基础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早期的孟加拉语文言同梵语并无太大区别。此外,孟加拉语还有2万余个与梵语同源的本土词语。通过与异族语言的接触,孟加拉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语。它从印地语、阿萨姆语、澳斯特洛亚细亚语(如桑塔尔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突厥语、普什图语借用了大量词语。在殖民地时期,葡萄牙语、法语、荷兰语和英语均给孟加拉语增添了词语。

就书面形式而言,孟加拉语在全国是统一的,但一些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方言,例如流行于锡莱特、诺阿卡利和吉大港的孟加拉语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孟加拉国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例如查克马人讲查克马语。大多数部落民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此外,卡西人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桑塔尔人使用的桑塔尔语则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也有许多穆斯林讲阿拉伯语。

英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政府部门、工商业界、学术界、中上层社会和高等院校,在城市地区,均得到广泛使用。为数不少的报刊均有英文版。 /fVU+PTDaxY1JLFguz13sg0M/JV7CMlMzVjj5tj1st2s0ZSXkZyLeaWaKZ8AzKu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