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 ◎ ◎ ◎ ◎ ◎ ◎ ◎ ◎

《周易》与现象学对于哲学重建的意义

黄玉顺

摘 要 对于哲学的重建,《周易》与现象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象学的一般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解构、还原、建构。对于《周易》来说就是:解构《易传》的理性形而上者以及形而下者的观念;还原《易经》的神性形而上者的观念;乃至还原到“易经古歌”的前存在者的存在观念。而建构,按照生活儒学的观念,实际上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即从我们当下的前存在者的生活感悟出发,重建哲学的形而上学(包括神性形而上者),进而重建形而下学——知识论、伦理学。

关键词 周易 现象学 哲学

我打算认真地写一篇文章,主要是透过《周易》与现象学来谈哲学重建的问题。以下是文章的开场白:

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往往与现代思潮相呼应,看起来是倾向于取缔哲学,例如海德格尔宣布“哲学的终结” ,于是就有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思想” ,等等。然而有意思的是,哲学仍然存在着并且发展着。事实上,海德格尔自己的双重奠基的思想已经暗中蕴涵着为存在论奠基即重建哲学的意味 ,这一点我曾经谈到过 。这表明人类似乎永远都需要哲学形而上学,或者需要某种“本体论承诺” 。于是问题就不再是是否需要哲学,而是怎样重建哲学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周易》与现象学可以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集中思考哲学重建的问题。从整个哲学史来看,哲学一直都在重建着;现在宣布了“哲学的终结”,但哲学其实还是在重建着。 FULdk4zFMq2EgKs0eXyIAGP3OIlW0EZrCQ1qVfTzceOy+gYhhvlk5JCIKm9UzG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