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曹迎春
摘 要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董仲舒的忧患意识,继承并发展了《易》《诗》《春秋公羊传》等元典中忧患意识的基本精神,以天人观、辩证观、仁智观为理论基础,构建起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其大一统思想、更化思想、教化思想、调均思想,每一处都尽显其对国家社会的忧患之情,彰显出其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董仲舒生逢盛世,却理智而清醒地看到了政治稳定背后的国家危殆、经济富足背后的两极分化、思想多元背后的意识形态混乱,他不但所忧切中时弊,而且解忧皆有明法。因此董仲舒的忧患意识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实践性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董仲舒 盛世 忧患意识
西汉的董仲舒“亲见四世”,从政为官于封建时代公认的繁华盛世,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两相诸侯。然而盛世潜藏忧患,繁华孕育危机,一代大儒董仲舒怀着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社稷前途、民众命运深情关注、深刻思考。在《春秋繁露》一书中,12篇出现“忧”36次,10篇出现“患”33次,6篇出现“虑”8次,5篇出现“惧”8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理性、清醒的盛世危机意识。董仲舒看到政治稳定背后的国家危殆、经济富足背后的两极分化、思想多元背后的意识形态混乱,从而忧君、忧民、忧天下。他的大一统主张、调均思想、灾异之说无不渗透着浓浓的忧患意识。因此,研究董仲舒的忧患意识是董学研究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目前学术界对传统忧患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儒家忧患意识的宏观研究 和对孔子、孟子、《诗经》、《周易》、《尚书》的微观研究上 。对盛世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忧患意识,则集中在对唐代的研究 ,关注汉代者极少 。对董仲舒的忧患意识,更没有专门的研究著述,只是在有些文章中偶有涉及,如张实龙在《从〈周易〉视角看董学》 一文中提到,董仲舒受《周易》哲学影响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他的“灾异”说、对“智”的诉求、对“仁”的阐发都体现出对忧患意识的强调。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董仲舒忧患意识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核心内容进行探索,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提供历史借鉴和智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