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生产减贫主要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适当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户,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生产。贫困户经营性收入明显增加、发展能力有所提高,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贫困地区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壮大,经营主体得以成长,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首先,表现为贫困户收入增长。从1980年到2012年的32年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58%,按收入五等份分组,底层20%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也实现了年均4.49%的增长,底层80%收入组农户(这个收入组在1980年按现行标准全部属于贫困人口)年均增长6.31%。 由于底层20%低收入组的农户绝大多数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可以把这些农户的收入增加归功于发展农业生产带来的效果。
2018年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371元,同比增速达到1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增速比全国农村居民快1.8个百分点。
其次,表现为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提升。部分贫困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优质的农特产品。优质的农特产品因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仅凭贫困户或者农户自身发展,很难成功。发展生产减贫通过企业、科研技术单位的参与,对贫困户发展优质农特产品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劳动技能、知识技能。电商扶贫模式的发展,也为贫困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参与电子商务、产品营销等技能培训,提高了自身经营能力,为转型成为新农民打好基础。
最后,帮助贫困户树立主体意识,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能力不足,仅靠自身发展难以脱贫致富的问题,长时间的“输血式”扶贫还有可能导致贫困户陷入“福利陷阱”,产生“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发展生产减贫引导贫困户参与劳动经营,获得劳动报酬,帮助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树立脱贫攻坚中贫困户的主体地位,使贫困户有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已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与贫困人口减少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第一产业既是贫困人口最主要的产业依赖,又是吸纳贫困人口最多的产业。第一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减贫。1980~198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8.2%。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40%,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3%。1985~2017年基本围绕4.0%的年均增长率波动。 与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始终低于前者,平均是其50%,这也反映了依靠第一产业减贫的难度。
其二,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贫困地区的蔬菜、畜禽、林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施以来,全国共实施了98万多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基地10万个以上。 许多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如:陕西洛川苹果、江西赣南脐橙、甘肃定西马铃薯、山西平顺中药材、河北平泉食用菌、宁夏盐池滩羊,等等。
从贫困县确定的扶贫主导产业看,范围涵盖特色粮经作物、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五大类28个特色产业。规模最大的产业是茶叶、中药材、牛羊养殖、果蔬、食用菌、特色粮豆、家禽养殖、葡萄、柑橘等。
其三,新产业蓬勃发展。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产业扶贫发展迅速。全国8万多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达1500千瓦,每年发电收益130亿元,资产和收益直接到村。 乡村旅游扶贫方面,2019年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 中国电商扶贫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其成员单位对接帮扶及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逾28亿元,覆盖22个省(区、市)478个贫困县842家企业,带动农户8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超5.6万户。
贫困地区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构建了“企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等有效带贫模式。832个贫困县已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万家、平均每个县16个,发展农民合作社68.2万家,带动贫困农户大约600万户,超过2/3的贫困户实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2%的贫困户已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2018年全国脱贫的475万贫困户中,得到产业扶贫帮扶的有353万户、占比达到74.2%。 通过“选、育、带”环节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1.4万人,领办的21.4万经营主体带动406万贫困人口脱贫。 产业扶贫已经成为“五个一批”工程中带动脱贫人口最多的扶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