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 ◎ ◎ ◎ ◎ ◎ ◎ ◎ ◎

A1.中国的发展生产减贫

摘要:发展生产减贫是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依托当地资源,借助政策支持或直接帮扶,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发展内生能力的减贫方式。大致经历了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鼓励扶贫经济实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等阶段。发展生产减贫在贫困户获益、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经验可归纳总结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发展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及发展形式多元化。未来发展生产减贫还需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长效机制保障稳定脱贫、提升产业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发展生产减贫 产业扶贫 产业经营主体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经济学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的建议是增加资本投入、加快经济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以政府有计划推动“工业化”为核心开始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希望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减缓贫困。经过大约20年的历程,大多数国家虽然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贫富悬殊、发展不平等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贫困依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注意到经济增长虽然对消除贫困有积极影响,但由于增长的不均衡和增长效益分配的不平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获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开始探索瞄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减贫项目,如发展家禽养殖、推广有机粮食种植、小额信贷,等等。政府支持贫困农户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实现减贫增收,即发展生产减贫,被多国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中国在1986年后也开始实行目标瞄准型开发式扶贫,瞄准对象先是贫困片区和贫困县,后来逐渐缩小到贫困村,再到精准扶贫以来的到户到人。

开发式扶贫是相对传统救济式扶贫而言的,其含义是: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在政府或社会力量帮助下开发当地资源,通过发展生产达到脱贫目的。由此可见,发展生产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措施。

发展生产减贫。首先,通过产值增加实现收入提高。开发式扶贫初期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条件、灌溉设施、农田建设都为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对贫困地区实施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支持促进种养业发展。其次,发展生产带来新增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当生产规模扩大或者是产业链条延长时,所创造的工作机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更直接。最后,分散小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可以稳定收益、降低风险、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cn8ncapQfuQI7ZEfG1z37STil/yiua4MiOyVRGvGBNwYUb1Gk9yGlZwNo2F3O4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