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黄河对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重要作用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5000多公里,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宽广美丽富饶的冲积大平原,为中华民族的诞生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与此同时,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一 黄河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

黄河有着世界大河中最伟大的塑造平原的能力,黄河泛滥所形成的黄河两岸及华北大型冲积扇平原,正是最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地理基础。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现在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和自治区,流域面积75.9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黄河还曾经流过今天的河北、天津、安徽、江苏四个省和市,历史上的黄河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三大地形阶梯,以奔腾之势塑造着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黄河已经流淌了150万年,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早在80万年前,黄河中游就有“蓝田人”从事渔猎活动。7000年前,生活在西安一带的“半坡人”建造了布局有序的村落。黄河两岸考古发掘出土的农具及陶器上绘画的鱼、奔跑的小鹿,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内容和文明的发展进程。华夏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勇敢地劳动和开拓,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及后来的夏商周三代和我国历史上的诸多王朝皆建都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宜于粮食的大面积种植,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地理基础。因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发现而命名的裴李岗文化广泛分布在黄河沿岸的郑州、新郑、尉氏、中牟、新密、巩义、登封等地,是公元前6000至公元前5000年的早期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石墨盘和石磨棒,证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粮食加工。同一时期河北武安县的磁山文化,也是早期的新石器遗址,除了同样有石磨盘、石磨棒以外,还发现了腐朽的粟类谷物,证明当时黄河沿岸的人类已经脱离了原始的采集、渔猎,开始有了农业生产活动。 此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关文物,证明了早期的黄河流域已经可以产出大量的粮食,能够养活足够多的人口,黄河为人口的大量繁衍生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黄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探索文明的起源时,谁也不能无视河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类文明之初,往往是决定性的、无可替代的。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长江,都孕育出了伟大的文明,都是今天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个中心的说法,但黄河流域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那个中心。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早在汉代就被称为“四渎”(当时被认为四条最大的河流,即黄河、长江、淮河、济水)之宗。黄河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无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文明的诞生实质上是人类第一次技术革命,即农业革命的结果,农业革命使“游荡的人”变成“聚落的人”,发展出定居模式和复杂社会。中国是以黄河、长江所组成的两河流域为地理特征的农耕文明,其中又以黄河流域为代表。黄河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深厚的根脉基础,黄河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根源性作用,是由黄河文化的文化基因决定的。在黄河流域形成发展的黄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在黄河流域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等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构成了中华文明最初的文化形态。黄河流域在起初孕育了整个华夏文明,在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产生了“最早的中国”,即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地区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成为许多朝代“定都”的核心地区,包括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中国八大古都中,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五大古都位于黄河流域。这些都充分证明了黄河对于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多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都是在黄河流域诞生和发展完善的。像代表古代先进物质文明的农耕种植技术、天文历法、数理算术、灌溉工程、传统医药、彩陶瓷器等均率先在黄河流域诞生和发展提升,尤其是“四大发明”更是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帝王传承制度与宗法制、用人制度与科举制、法律制度与伦理秩序体系等事关国家社会运转的各项制度均在黄河流域发展完善。“河图洛书”文化思维的生发、周易理论体系的形成、儒家思想的发生发展、道家文化经典的著述传播等大都发生在黄河流域,其精神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品格,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性格。诞生在黄河流域的《诗经》《易经》《尚书》《春秋》《礼记》《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元典,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对后世影响深远,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依然可见。可以说,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主干和核心,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恢宏象征。黄河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无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三 黄河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传》中的《象传》。其大意是,天道行广无私、长养万物、永不止息,君子应该效法天道,努力自强,永不停止地追求进步,如天道一样运行不息。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所以,黄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所在。我们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因为黄河滋养哺育了沿河万物,而且是因为她还决定了我们的精神、思考方式和人格。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缘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特点。中华文明多样而灿烂,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轴,以草原游牧文明与山林农牧文明为两翼,并与外来文明交流融合而成的复合型文明。一方面,农耕文明自然地要求人们要辛勤播种多劳才能多得,从而使中华民族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理念,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兴家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多民族文化在华夏大地的交融中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多种文明在交融、激荡中又塑造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特质,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繁荣,并最终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多元文化相互交往渗透成为一个彼此不能分割的整体,塑造出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一条多沙河流,黄河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历史上多次改道。据统计,自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590次,被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5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000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次,其中大的改道9次;叶青超等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次大的改道。 1855年,黄河在兰考县东坝头附近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现行河道。中华民族正是在抵御与适应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灾害性影响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历代正常运行的统治集团都将“河防”列为当朝要务,与河事相关的漕运、灌溉等水利实业亦渐次兴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冲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害做斗争。《夏本纪》记述大禹的自述道:“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大禹为了治水,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定了水患。这种自强不息的治河精神,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代代传承。黄河在客观上以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推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一部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又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这种前赴后继、团结奋斗的治河实践,从内涵和实质上极大地丰富了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

四 黄河构成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众多的历史记忆与价值理念,融汇成中华文明的精髓。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的河,而且是一条文明之河、精神之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凝聚时代力量,提供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是我们中华文明星光璀璨的宝贵源泉,是中华民族自立自信之源,是民族包容开放交流之源。只有深度挖掘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深刻领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像一条纽带,从巴颜喀拉山,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大平原,一路浩瀚东流,纵横九省区,哺育了黄河流域的亿万华夏儿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变迁,缔造了黄河文化的灿烂辉煌,孕育了“上善若水、润泽万物”的奉献开创精神。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许多王朝都选择黄河流域定都安邦,沿河的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位列中国“八大古都”,孔子、孟子、老子、杜甫等先贤文豪,《易经》《诗经》《论语》《孟子》等文化典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以及唐诗、宋词、绘画、石刻等文学艺术,都诞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心所在,印证着黄河文化的璀璨与辉煌。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滔滔黄河,纵横5000公里,沿途融汇白河、汾河、泾河、洛河等13条支流,流域总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每一支流流域,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发源地,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内涵,如秦汉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黄河孕育了“兼容并蓄、汇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文化以其无与伦比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吸收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让中华文明具有了开放、包容的品质,永远保持着生机与活力。黄河流域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中,不断吸收与整合域内外文化的优秀因子,汇聚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增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进创新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 ZyqECXY8x5H5TH+4d3WvoOxUlAQHqJhhuSbA3E0BPi3Dz1lNod82jzIhUawYIoE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