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永远是有选择的

那些用外界的某种观念、思想来给你施加压力、道德绑架,让你屈服的亲情,只能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爱,只是因为血缘捆绑在一起。对于这种没有爱流动的亲情,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坚定地说“不”。

在我收到的众多求助中,大部分求助者是女性,她们正在遭受的痛苦,大多与感情、婚姻相关,其次就是关于原生家庭。很多人的不幸婚姻其实就是毫无界限的亲子关系造成的连带伤害,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控制、安排,把孩子当作情绪垃圾桶,无休止地索取和抱怨。很多女性说每次与母亲通话后的心情都能沉到谷底,甚至有些人已经有抑郁的症状。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聊聊,有什么实际的做法可以帮助自己脱离这些困境,如何教育父母,以及正确教育父母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很多父母生孩子,都抱着功利的心态,尤其是老一辈父母,都抱着投资、收割的心态。把生育的目的上升为无私奉献,为了爱,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喜悦,需要父母有非常富足的精神世界。只有精神富足的人,内心才能滋生出这种高级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我们当下的生育观念里十分稀缺。

在投资、收割的心态下生养孩子,父母的每一项付出都是在增加成本。成本越高,期待就越高;期待越高,在孩子成年后就越不会放手。那些从小到大的溺爱,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是需要回报的。越是生活在底层的父母,对经济上得到孩子回报的渴望就越大。还有一部分父母需要的回报不是金钱,而是听话、孝顺、陪伴、养老,是择偶、择业上的顺从,是在孩子成年后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许可。抱持投资者心态的父母,很难做到优雅地从孩子的生活里退出。

成年后,我们人生“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就是努力从经济上挣脱父母。如果你在经济上还对父母有索取,那所有由父母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与困扰,就是你经济不独立的代价。

尽管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向我们灌输很多“父母恩情大过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之类的思想,但你要清晰地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靠的是爱,而爱是互相流动的,父母爱你,你自然而然会爱父母。那些用外界的某种观念、思想来给你施加压力、道德绑架,让你屈服的亲情,只能说明你们之间没有爱,只是因为血缘捆绑在一起。对于这种没有爱流动的亲情,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坚定地说“不”。

说“不”的第一步就是去教育父母。如果他们接受教育,并且愿意和你一起成长,那就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对于油盐不进,给你造成无休止精神困扰的父母,要坚定地从生活上远离,从精神上切割。教育父母的方式跟他们小时候教育你一样——立规矩,比如哪些事父母可以过问,哪些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跟孩子一样,说一遍不听,会看脸色,会讨价还价,会试探你的底线,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亮明你的态度。如果还是不听呢?想象一下,如果孩子无休止地无理取闹,在地上打滚,父母会怎么做?父母很可能气得一巴掌打上去,这一巴掌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痛,并让他记住。对父母的教育也是一样,对言语教育无感的父母,就要用一些让他们感到痛、能记住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会觉得:“哎呀,父母年纪已经大了。”“哎呀,毕竟是我妈,头发都白了,辛苦了一辈子,不忍心。”……这个心态就跟小时候父母教育我们一样:“算了,让他吃那些垃圾食品吧,哭成这样,不忍心。”“他还小,长大就好了,还是给他吃吧。”……我们都能看出这是在溺爱孩子,这样的教育必然会把孩子推到一条偏离幸福人生的道路上,最终害人害己。很多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原则、有担当,但是为什么就能容忍自己这么溺爱父母,毫无原则地妥协,即使父母是错的,也不去纠正、教育他 们呢?

我让母亲感到痛的教育方式,就是切断跟她之间的所有联系,半年多不见她,不跟她说话。当我重新跟母亲建立起联系,再见面之后,她再没有催过我生孩子,或者提其他任何让我不舒服的话题。如果她还是跟以前一样,给我制造精神压力,哪怕跟我半年不联系也无所谓,那下次就切断联系一年、两年;如果她对有可能永远失去我也感到无所谓,照样我行我素,没有丝毫改变,那这种亲情也没有维护的意义。

很多人的父母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一些单亲家庭。孩子可能会说:“我的母亲只有我。”对此,我的态度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的母亲是一个成年人,你应该鼓励她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经营自己的生活。如果她无法做到,只想黏着你,不停地抱怨,把自己对人生的失望、愤懑,像毒气一样倒给你、腐蚀你的话,你迟早会被它们吞噬。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你的健康、判断和人际关系,全方位影响你的生活。

对待这样的父母,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在经济上扶持,但在生活和精神上,一定要设法隔离。这是你唯一的自救方法,因为你无法对父母的生命负责,你拯救不了他们,他们的生命也不是你的责任。你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生命负责,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只有这样,将来你才有可能给身边的人带去一些快乐和实际的帮助。如果放弃自救,大家都只会一起陷在泥坑里,互相侵害、互相折磨。

从长远来说,越早教育父母,越早给父母说清,确定相处的界限,就能越早进入良好的相处模式。那些有道德负担的懦弱子女,除了自我焦虑烦恼外,还要承担一个恶果,就是不知不觉成长为跟父母一样的人,把自己的另一半也拖入浑水,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

希望各位年轻的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生。如果抱着收割、投资的心态,那只会收获两种孩子:一是无能的“巨婴”,没有感恩之心,一辈子啃老,压榨父母的劳动力,这种人现在比比皆是;二是有能力却远走高飞,去到你用道德根本绑架不到的地方。养育孩子,是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抱着投资的心态,不如把精力和金钱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把精神寄托在自己身上,去做喜欢做的事情。把精神寄托在任何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身上,你这一生很可能会不停地陷入渴望与失望当中……女性作为生育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这一点尤其要想清楚。 fC5qvyRZZCXFgZAHkR5GZcPOhXbsFT1wXRTt8+NXQVHFN9rPl9eUODbRkJOeQ+Y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