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到底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一、现在,要不要去大城市

看到某个企业家说,年轻人应该首选北上广,哪里竞争激烈就去哪里。其实这是有很大误导作用的,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我们认为如何选择城市,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家庭条件来决定。这里大家可以记住一个结论:如果你不能靠资产和一座城市捆绑,那本质上这个城市和你无关。你仅仅是在这座城市发光发热,耗尽生命建设城市的干电池而已。所谓的资产,对多数普通人来说也很简单,就是所在城市的房产。如果在这个城市,你没办法买得起房产,那这个城市仅仅是你工作、生活的地方。城市本身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你没有太大关系。

城市和生命体一样,需要不断吸收和消耗别的东西,才能不断获得生命和活力。人要通过吃饭不断吸收食物中的能量,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和肌体的活力。住在房子里的人需要不断修缮和维护,房子才能熠熠生辉,不会变得破败。城市其实也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青春挥洒在这里,城市才会有生命和活力。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城市的消耗品,但一部分人也是城市的受益者。你是消耗品还是受益者,本质上决定于你在这个城市有没有资产。

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有房有地有资产,那么这个城市发展好了,和你关系很大。因为政府用从你这里收的税,修地铁修公路修学校到你家楼下,你家周围的基础设施水平就提升了。

这一系列城市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导致你手里的资产涨价了。你在城市的付出,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回报。

如果你在奋斗的城市没房没地没资产,那你在这个城市的付出和缴纳的税收,就变成了别人的资产增值。

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买不起资产,把在这个城市赚来的所有的钱都在这个城市消费掉了。要是家里条件一般,不能给你任何支持,最后到年纪基本都会光着屁股离开。这种情况下,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城市的消耗品。除了在大城市留下了青春和人力,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大城市可以用梦想来不断吸引一批批优秀人才。这些年轻人不断涌入大城市,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建设城市,最终把他们拦在门外的是房价。因为大城市需要年轻人,也需要买得起资产的有钱人,但不需要买不起资产又不年轻的人。

房价本质上是买得起的人决定的,和买不起的人无关,买不起的自然就被拦在门外。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房价高的大城市,30岁前的年轻人租房子,30岁以后,要考虑结婚生子、安家落户的问题了,房价便宜的一平方米五万,贵的一平方米十万。多数人家里连首付凑出来都比较吃力,更不用说压在身上几十年的月供了。最终想想还是回老家舒服,养孩子、买房各方面都便宜,爸爸妈妈还能帮忙带小孩。

这基本是大部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现状。所以年轻人是不是首选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稳定安家,完全取决于你的家境和收入水平。如果说在一线城市现在的房价下,家里给点补贴和首付就能上车,意味着你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形成资产,那么选择一线城市还是可以的。如果考虑自己的家境和收入水平,这个概率比较小,那么你选择一线城市的性价比就很低。大概率你来了一线城市的最终结果是,在大企业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形成很好的人力资产,然后到年纪被淘汰了。

对个人来说,可能更好的选择是去很多抢人抢产业的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从政策看,远比现在不断控制人口和产业的一线城市对年轻人友好得多。非要去一线城市,再不济还可以做的选择是在一线城市工作,在强二线城市购买房产保值。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拿到一线城市相对高的工资。如果最后实在不行,你还有到二线城市的退路,也能享受二线城市发展带来的资产增值。

不看实际情况,让所有年轻人不顾家庭条件和自身收入水平,首选一线城市打拼,怕是年轻人只能当干电池和燃料了。

二、从趋势上看,去不去大城市

过去几年有句话在网上喊得火热,你不来一线城市,你的孩子也要来一线城市。说这句话的是一帮搞自媒体的人,他们根据日韩首都圈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推断北上广深区域未来要住五六亿中国人。所以自媒体人告诉大家,即使现在你不咬牙来一线城市,未来你的孩子也会被迫来到这几个大城市。

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中国不是日韩这种小国家,注定不会走这种发展道路。我们发展的是中心城市群模式,下面八个中心城市群是未来的发展重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带、关中经济带、哈长经济带。未来有发展的地区基本都在这几个城市群里面了。

以前总听人说大城市收入会高很多,可是从统计上看并不是这样。除去一线城市的企业总部、互联网公司和大金融企业,其他行业的一、二线城市收入差距并不太大。制造业更是如此,同类制造业工厂杭州工资3000,上海能达到5000就不错了。

从趋势上看,如果企业的工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企业的成本持续增加,这会导致企业迁移,资本的逐利性会让企业对区位和成本做综合考虑。年轻人选择城市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像企业一样综合考虑自己的专业、薪水还有家庭条件之后再做选择。没能力找到高薪岗位,家庭条件又一般,跑到一线城市来干吗呢?不过就是工作几年然后又卷铺盖回去,自己收入一般,家庭条件一般,年纪大了在一线也难以生活下去。

现在这个阶段,年轻人要想在一线城市安家,努力固然重要,运气和家庭支持也变得不可或缺。有人拿在一线城市可以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是为孩子负责说事,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现在一线城市因为人口上限不断收紧户籍政策,拿不到户籍,孩子就得回原籍上学参加高考。在一线挤老破小,抢学区,拿不到户籍上了中学还得回家,这哪里负责了?现在能在一线城市立足的都是家庭有积累的人,千万别做什么吃苦就有回报的幻想。早点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打算才是王道,千万别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一个死胡同里。

如果你本来就在二线省会,家境一般,其实现在这个阶段去一线城市意义不大。当然,如果你从事的高薪工作只有那几个一线城市才有,那该去也得去。现在这个年代,一线城市所谓的光鲜生活,哪个二线城市没有?长沙、成都、南京、杭州的教育和医疗也没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差多少。吃喝玩乐的各种购物中心,全国遍地都是。

有些人硬要为北上广深那些所谓你摸不着的各种资源来一线城市拼搏,可这资源是家境普通的人所能拥有的吗?最后多数人是996 ,拼到35岁又不得不考虑回家的事,觉得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容不下你。如果你真的是出生在十八线小县城的年轻人,来北京、上海、广州拼一下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自己在哪儿都是“赤脚”,不如到大城市挣点钱,看看有没有机会翻身。越是非一线普通家庭的孩子,越应该早点去二线城市占个好位置。如果自己的家乡是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国家这么大,现在搞了这么多城市群,能选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再过十年,长沙、成都、武汉、合肥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它们就是区域的王者,未来都会变成人口聚集的超大型城市。 P5PI3aqmyyOz25eF8kMDe+JTFSwZHvrMr8bhpm/2RatuWODfBU5wQeGzAxNtIa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