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是对自己的再教育

每个人一生走过的路其实和大富翁游戏是一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每走一圈都会发200元,就像上班领工资。这个钱初始并不少,攒下来可以买房、买地、买股票。

随着时间流逝,买房买地会变得越来越贵,过路的费用也越来越贵,股票会逐渐升值,只拿每圈工资玩下去的人会越来越穷。

如果想赢,你就要在资产价格低位的时候开始买房、买股票,才能保持优势。不然很快就会在某一次停留中被对手的高额过路费榨得干干净净——大富翁游戏是掷骰子,然后决定你走几步,之后走到停留的位置,如果对手在途中拦住了你,那就要交过路费。

在游戏中,你可以用红卡和黑卡操纵股市,想办法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以便赚取更多的钱。但是你赚钱越多,就越会遭到别人嫉妒。然后你会三番五次被送进监狱,被人用均(富)贫卡拿去你的积蓄,被狗追着咬掉进阴沟里。

随着后面杠杆越高,人就越危险——大富翁需要你花钱买房买地,你手里的杠杆是手里的现金决定的,因为停留的时候,缴纳过路费需要的是现金。即使有房子这些资产,如果没有现金,交不起过路费,一样会破产。随着玩家的存款增多,物价指数也会成倍通胀,多数电脑玩家都是被高涨的租金和过路费搞破产的。

生活的真相,游戏早就告诉你了,只是你没在意——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大富翁”游戏。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目的,是想在这场游戏里做一个赢家。

我曾收到过一条留言:别把自己当大富翁玩家,你我顶多是背景板,给别人陪衬的,努力也没用,所以别假模假样做那些无谓的努力和挣扎了,混混日子就得了。这种想法是生活里典型的“恶取空” ,持这种观点的人,觉得除了家庭背景和个人天赋异禀,其他对于人生来说什么用都没有。

普通人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和问题,学习并掌握赚钱技能,过能力范围内的好日子有问题吗?并没有!人的一生就是个不断学习和踩坑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出选择。决定你未来生活质量高低的,很大程度上是在关键节点上决策的正确与否。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关键节点的时候往往是稀里糊涂的——读书时稀里糊涂随大流,选专业时稀里糊涂随大流,就业时稀里糊涂随大流,找工作时稀里糊涂随大流,在教育孩子上稀里糊涂随大流。等孩子长大了,再继续上面的循环。这像极了以前那个放羊娃的故事。

某记者来到陕北一农村,看到一个放羊娃。

记者问:“为什么放羊?”

放羊娃答:“攒钱,将来娶媳妇。”

记者问:“娶了媳妇干啥?”

放羊娃答:“生娃。”

记者问:“那打算让娃将来干啥?”

放羊娃答:“放羊。”

放羊娃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他不过是稀里糊涂随大流,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村里的人一辈子又一辈子都是这么过的。放羊娃有错吗?并没有,他的认知边界已经限制了他的选择。

一个人选择怎样发展以及如何选择是个系统工程。有些人面临一个选择难题的时候,为什么总会选错呢?因为他当时的认知水平和手里的资源,决定了他当时可能只有这个选择。

一个人自身的天赋、接受过的教育、家庭背景,都早已为他的选择埋下了伏笔。天赋和原生家庭这种硬件对多数人来说就是卵巢彩票 ,基本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改造自己的软件,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虽然见效慢,但如果成功,就会是脱胎换骨的效果。

如果问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是什么,那我要说是对自己的再教育,离开学校才是自我学习和再教育的开始。自我学习和再教育里最值得花时间、精力的是读书、写作、演讲和提升财商——当你会读书、会写作、会沟通、会赚钱,基本就能解决人生中的大部分问题。如果你能做到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通过写作总结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心得来教育自己,并传播自己的思想,再通过工作积累和投资财务获得不为钱担心的财富自由,人生中的大多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人一说到一个人的素质,就会提到要学琴棋书画,其实这些东西大可不必花太多精力。你非说能陶冶情操也没错,但终究离多数人柴米油盐的生活很远。你更需要让孩子学一些长大后实用的知识——与其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考钢琴9级上,不如用在培养财商上,孩子长大就不会那么窘迫,家长也不用天天陪着孩子练琴那么累了。

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这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无法认清生活的真相,天天盲目乐观那是愚蠢,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垂头丧气、不思进取那是无能。

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不是为了放弃努力,而是为了根据自身条件做低成本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赚到属于自己的那桶金。

最近总听人说,过去机会多,现在大环境很差,什么都不好做。当然,宏观环境会影响每个人,然而大部分开口闭口说机会少的人,就是放到机会多的年代也做不出什么成就来。

很多人身边应该都有一种长辈,总说20世纪90年代生意好做,抱怨现在什么也不好干。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都年富力强,正是打拼的好时候。可是那个增加财富的黄金年代,也没见他们有所作为。

这种人总是满腹牢骚、怨天怨地,往往一事无成。要知道语言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当一个人总是持悲观态度,认为什么都难做,自己首先就相信了,也就自我放弃了。天天抱怨和发牢骚不断会让自己越发前怕狼后怕虎,不停地为自己的懒惰和怯懦找理由,不是怕今天大环境崩溃,就是怕明天的不确定性。

不管哪个年代,运气的成分固然很大,但差异终究还是在人本身。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某位企业家和一个农民工在海南打工的岁月里做过室友。后来农民工还是干体力活,某企业家却成就比较大。某些人能折腾,又懂得看大趋势,这种人才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有人说我就是不想折腾,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不行吗?当然可以。不过能舒服又稳定地过一辈子,还不想努力,那需要父母有积累,或者天赋高于常人。从历史的经验看,过去十年的稳定生活,在未来十年的社会变革中都会受到剧烈冲击。可是多数人在当下的选择总是短视的,好像故意屏蔽了现实。

20世纪80年代,人们看不起个体户,但那时真是个体户的黄金年代,大批“倒爷”在那个年代里发家致富。当时,人们认为最好的职业是在国企当工人。很多大点的企业不光有学校、食堂,还有医院和幼儿园,进去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很多人以为当了工人就能安稳一生。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席卷中华大地,最稳定的铁饭碗被砸碎了。

2000年开始,外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外企还是高福利、高收入的象征。收入高、工作体面几乎成了这个阶段外企的代名词。进不了外企的人,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通信、银行这种体面的单位。当然,现在外企也衰落了,并不像从前那样光鲜亮丽。传统的通信、银行业也不如以前了,待遇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人们争相进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愿意加入。

直到2010年前,到阿里巴巴、百度这种互联网大企业工作还不是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首选。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眼里的高薪好工作也从入职外企变成了入职互联网公司。不过从2020年开始,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大面积停止招聘了。

这些年来,有什么行业红利期超过十年吗?还没有!十年一轮回就像个周期魔咒。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规律,大概就是一个人如果行业红利期的时候无法抓住机遇努力向上,到了行业下行期的时候只会更无力。

现在很多人面临的中年危机,多是因为他们所在的行业红利期远去,并且他们年纪大了,职位不上不下,很容易被公司淘汰——以前是中年的车间工人面临中年危机,现在是写字楼白领面临中年危机。

大家平时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为自己的未来抓学习促生产。抓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跟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形势变化,不要在关键问题上做出错误选择。促生产的目的是不浪费自己的黄金时间,知道企业不可能养你到老,就要早积累资源、人脉、经验、资金等,争取在工作的平台之外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这是未来多数人对抗中年危机的最佳武器。

凡事要努力,但别有急于求成和一夜暴富的妄念。有妄念就很容易掉坑里,没被机会砸中,倒是很容易被骗局砸中。很多人花大价钱到柬埔寨的穷乡僻壤买地升值,卖两套房让没天赋的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学艺术,砸锅卖铁投资不靠谱的股权、传销区块链或者P2P。除了认知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然而这些无知的操作,可能让一个家庭的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你连“再来一瓶”都没中过,为什么总想着幸运之神会把暴富机会砸到自己头上?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会投资增值,逐步做大自己的资产就是成功。一步一个脚印,细水长流慢慢积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胜利。

有人说,我不愿意做什么投资增值的事,好好地工作赚工资不折腾,不也是挺好的事吗?这也没什么问题,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你会越来越穷。因为你什么投资也不做,资产升值的被动收入错过了——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还是富裕群体,如果他们没有继续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了穷人。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朋友的父亲反复念叨的事。朋友的父亲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靠批发杀虫剂赚了20万。那时候存银行利息高,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利率,一年的利息有两三万。在那个万元户时代,这个收入是天文数字。当时他父亲觉得靠利息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整条街最风光的人。朋友的爷爷告诉他父亲,咱家都是本分人,赚到手的钱别乱投资,也别借别人,存在银行就行。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们存到银行的本金没有享受到资产增值,存款利率也不断下滑,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故事真的成了故事。

说到底,这些年多数人的财富迅速增加其实全是资产增值带来的,并不是你辛苦工作赚来的。

2008年四万亿大放水,是很多人身家拉开距离的起点。体现最明显的是当时财富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拿着等值现金的人越来越穷,换成房的人随着资产增值,财富迅速增加。站在原地拿着现金没来得及出手的人,就像赶火车到了站台差一步没来得及上车。火车离站,他只能在站台干瞪眼,眼睁睁地看着火车越跑越远。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要维持一定生活水平不变,就必须折腾下去,不然存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纸币购买力缩水的速度。主要是纸币购买力缩水实在太快,如果能不折腾,谁又想那么费力地折腾呢?很多人焦虑的医疗、养老、教育问题,本质上来自收入不足和通胀对纸币购买力的侵蚀。

总结一下,为了避免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和自我教育不能停,这样你才能保持认知的相对优势。你遇到的很多问题本身就是认知问题,而且你也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会比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更残酷,竞争会更激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不断尝试迭代知识水平,才是对抗这个复杂社会的唯一武器。

二、抓学习的同时,也要促生产。有了计划和目标以后,就早点动起来去尝试。从初始成本低的事情做起,而且做得越早,积累得越好。

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你毕业后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你在工作中学习经验的同时,你的工作单位也在吞噬你的时间。如果你的个人成长速度,比工作单位吞噬你时间的速度要慢,那你很快就会变得没有性价比,后面必然会遇到中年危机,所以不管试错还是跳槽都要趁早。

三、普通人对抗购买力缩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收入之后,尽可能抓住资产上涨带来的增值。只要货币超发,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稀释货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资产价格会被动上涨,货币真实购买力会不断下降。初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做好本金积累,有了积累之后就要择时买入资产包让本金增值,以此来对抗纸币购买力缩水。

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待在家里很久之后才发现,原来真正让人焦虑的根本不是忙和累,而是没事做、没钱赚和没有成就感。明知道自己该努力了,却不知道该往哪儿用力,一晃眼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时间是每个人最大的成本,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们有了计划和目标,就要马上去做,别浪费时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l+RjWL4uUmwN1LaBcr/yLg3WG62vsLXlvU5zcTG1+kGa6OIciVHTiT0srPgWRFG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