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成定局的当晚,邓肯在人群中举起奥布莱恩杯,詹姆斯转身离开,他说自己无法回头去看这场在自己的主场发生的别人的庆典,而就在这个夜晚,詹姆斯的小儿子也出生了。
所以你看,生活还将继续,失望和惊喜总会交错而至。篮球亦然,但22岁的詹姆斯不知道自己下一次重返总决赛舞台,还要花上多少时间。
2007年总决赛第四场赛后,勒布朗·詹姆斯与蒂姆·邓肯在场上对话。
所谓失望,永远取决于你的希望阈值有多高。
既然詹姆斯在职业生涯第四年抵达了总决赛,那么从第五年开始,人们对他的期待将不再是打进季后赛那么简单——这也许就是人类最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是会被事情发展抛物线轨迹的前半段所误导,认为既然这是一根昂扬向上的曲线,那么它就一定会继续向上。
但职业赛场从来都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有些事情詹姆斯可以把控,比如年复一年花上100万美元来雇用健身团队确保身体状态,日复一日早上5点起床开始进行各种锻炼,休赛期每周训练5天,赛季中则是每天。他的日常训练中包括攀岩、动感单车、普拉提、举重,恢复手段则主要有泡热水浴、冷水浴和用液氮冷冻舱进行治疗。
但有些事情则超出球员的控制范围,你再厉害也不行。
譬如,这是一个永远在流动的联盟,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来到你身边,谁又会离开,你不知道谁会成为你的对手,谁又会成为你的队友。
2007—2008赛季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分水岭。在这个赛季之前,“03一代”的精英们已经开始展现出统治联盟的实力,韦德拿到了总冠军、詹姆斯达到了总决赛赛场、波什拿到了队史最佳战绩、“甜瓜”……得到了艾弗森。但“老杆子们”并不甘心就此退出舞台,联盟的未来们到达战场的速度也出人意料得快,这就从事实上将“03一代”安置在一个两厢夹逼的窘境之中。
2007年休赛期“老杆子们”的动作非常大:
凯尔特人用德隆特·韦斯特和沃利·斯泽比亚克和新秀格林从超音速交易来雷·阿伦。
半个月时间不到,魔术和超音速先签后换搞定“亿元先生”拉沙德·刘易斯,后者将与特科格鲁构成锋线双高,大范甘迪则成为这支魔术的教练,他没有机会带领奥尼尔夺冠,手中却拥有着下一代“超人”头衔拥有者,中锋德怀特·霍华德。
再过半个月,加内特降临波士顿,凯尔特人“三巨头”正式成型。
凯尔特人和魔术军备升级之后,热火却开始步入重建流程,他们将沃克送到森林狼,将奥尼尔送到太阳,当然最重要的还得看韦德本人的状态。2007年首轮被公牛横扫之后的第二天,韦德就对肩膀和左膝进行了手术,这也说明他之前的复出有多么仓促。
到了2007—2008赛季,肩膀的问题可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左膝手术并不成功,最终韦德又一次选择休战。连续两个赛季只打了51场比赛,伤病开始逐渐成为韦德职业生涯最大的对手,这时候还没有太多人知道,韦德的左膝半月板,已经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因伤部分摘除了。
波什的状况比韦德好一些,至少没有那么多严重的伤病,但整支猛龙配置上却无法和其他球队相提并论。2006年的意大利状元巴格纳尼并没有如约成为下一个诺维茨基或者库科奇,猛龙以东部第六的身份再次杀入季后赛,然后就被魔术首轮以4:1的比分当场绞杀。
作为主将,波什数据还算不错,在投出接近5成命中率的同时场均砍下24分、9个篮板、3.6次助攻、1.6次抢断,但你要知道他对面的霍华德以超过6成的命中率场均豪取22.6分、18.2个篮板、3.8个盖帽,绝对的统治级别。另外,当霍华德身边有3个人系列赛场均得分在17分以上时,波什身边最好的帮手竟然是同属“03一代”的卡波诺,他5场球投进13个三分球场均贡献15.6分。卡波诺在NBA打了九年,最大的荣誉除了2006年追随那支热火拿到总冠军外,当属在2007、2008两年蝉联三分大赛冠军。生涯三分命中率达到43.4%的他可能是最不应该属于“03一代”的球员,因为如果晚十年进入联盟,他应该不会在自己三分球最准的两年里,场均只出手3次三分。
东部形势日趋明朗,詹姆斯一个人需要面对的是风头一时无两的凯尔特人“三巨头”,蒸蒸日上的魔术,当然,还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活塞。
西部的状况对“03一代”就多少有点不够友好了,2008年2月科比得到了大加索尔,纳什得到了奥尼尔,马刺还是那支马刺,而2004年进入联盟的保罗和德隆开始崭露头角,分别带领球队拿到了西部第2和西部第4的位置,安东尼和艾弗森的“黄金双枪”这一年虽然拿到50胜,却只能排在西部第八,他们将要在首轮就面对未来的总决赛选手湖人。
2007—2008赛季,约什·霍华德虽然在数据和表现上达到了个人生涯巅峰,场均拿到队内第2高、仅次于德克的19.9分,但小牛在常规赛却只得到51胜排名西部第7,首轮淘汰他们的,是黄蜂。
黄蜂拥有的“03一代”球员是大卫·韦斯特,他是这一年MVP排行榜第二的保罗身边最重要的帮手,被保罗亲切称为“17尺刺客”。作为大前锋,韦斯特在2007—2008赛季场均得到20.6分、8.9个篮板、1.3个盖帽,成为“03一代”中第6个入选全明星的球员。罚球线以上的中投是他的杀招,在这个区域内他的命中率能够达到45.5%,比当时以中投神准著称的“甜瓜”命中率更高。
最终,韦斯特和保罗的组合在2008年西部半决赛中抢七憾负马刺。这是一轮非常奇怪的系列赛,前6场球双方各自在主场狂虐对手,6场球主队场均能赢18分,但到了最关键的抢七之战,黄蜂在主场输了9分出局,这也是双方分差第一次在10分以内。
2008年季后赛首轮第六场,黄蜂客场挑战马刺,大卫·韦斯特迎着邓肯跳投。此役黄蜂101:79大胜对手,韦斯特拿下全场最高的38分14篮板。
和卫冕冠军打得有来有往最终出局,这支年轻的黄蜂输得体面,至少保罗那一年才22岁,身边最老的队友不过32岁,佩贾也才30岁,泰森·钱德勒年方25,韦斯特也不过27,看看对面的马刺,除了“法国跑车”和邦纳,没有人年龄在30岁以下。
不知道系列赛结束双方拥抱的时候,邓肯有没有把未来许诺给保罗。但在当时有很多人都相信,未来是保罗和韦斯特的,而这些相信的人里面,很难讲有没有韦斯特自己。
或许吧。
韦斯特说自己永远记得被马刺淘汰的那个夏天,他和年轻的队友们一起出去游玩,30岁的皮特森说:“你总以为你还有机会。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再无机会。”
有些人要发现这一点可能需要花上很长时间,比如韦斯特,而有些人却不需要花太长时间,比如约什·霍华德,一年之后,他就将面对伤病、交易和场外麻烦,但此时他还在为自己无法再次入选全明星而愤愤不平。
当然,在2007年之后,还有一些看起来并不那么突出的“03一代”在场上发光发热,沃顿和科沃尔分别是湖人和爵士的重要轮换,当然,两个人的轨迹截然不同,沃顿注定无法成为他父亲老沃顿般的联盟巨星,但科沃尔身上却还有着一些别样的可能。
在这两位之外,更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个人是肯德里克·帕金斯,一个站在加内特背后的矮胖中锋,帮助凯尔特人拿到了当年的总冠军,他对联盟格局的影响却被埋没在加内特的冲天怒吼和皮尔斯“地球最佳”的宣言之中。
2007和2008两年还有一些事情会成为未来大事件的开局,却尚未为当时的人们所察觉,譬如:2007年夏天西雅图超音速得到了榜眼秀凯文·杜兰特,人们当时更关注的是上限比尔·拉塞尔,最次下限是“海军上将”罗宾逊的状元中锋格雷格·奥登究竟能达到什么高度,而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球迷则早已在日历上将6号秀易建联第一次打火箭的日期圈好。
2008年夏天热火用队史最差常规赛战绩换回了榜眼秀迈克尔·比斯利。对于这次选择莱利深感满意,在比斯利到来的第一天他向这个孩子保证:“我们以后不会再得到状元签或者榜眼签了,在你的职业生涯里都不会再有了,因为我们会赢很多比赛。”
也许莱利是认真的,也许这只是他话术的另一种形态,但在多年以后莱利终于承认:“我不是一个擅长选秀的人。”2008年排在比斯利后面的球员还包括:第四顺位的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和第五顺位的凯文·乐福。
所以,邓肯口中的未来,究竟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