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魏长城

在三家分晋之后,中原的后起之秀是魏国。魏国初创时期,重用了吴起和庞涓,曾经一度四面出击,打得周边的韩、秦、楚、赵等国节节败退。公元前409年,吴起率领精锐的魏武卒西渡黄河强势攻秦,尽占秦国河西之地,把秦国彻底堵死在关中一隅,丧失了进入中原的门户。此后魏国还开始在河西修筑长城以御秦。

秦国在痛定思痛后,坚定地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得秦国逐渐重新强大起来,并于公元前354年开始向东出击,接连击败魏军和魏韩联军,迫使魏国迁都大梁以避其锋芒。《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前361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水经注》引《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年),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梁惠成王即魏惠成王,因都于大梁而俗称为梁。以上记载都说明了魏国曾经在西部边境上修筑了长城。

《史记·魏世家》云:“(梁惠成王)十九年(前351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由此说明魏国在数年间一直没有停止对河西长城防线的苦心经营。

此外为了防备韩国的偷袭并加强都城大梁的防御,魏国又在大梁西部和黄河南部都修筑有长城,史称魏河南长城,因这段长城起点位于黄河故道南岸的卷城,也被称作“魏卷长城”。

可惜面对秦国的凌厉攻势,魏国连战连败。公元前354年秦国夺取少梁,公元前352年再下安邑,公元前351年攻固阳。公元前341年,秦军在商鞅的带领下大破魏军主力,俘获魏国公子卯。公元前338年再次大败魏军,俘获主帅魏错。到了公元前332年,魏国被迫将河西最后的据点阴晋邑献给秦国,以土地换和平,魏河西长城的历史使命遂告终结。

现存的魏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南起陕西省华阴市的华山峪口,经古城村后过渭河,沿着洛河东岸的高地一路北上,过大荔县北部,在党川村登上许原,向东北到达澄城。再一路经合阳县折向东南,在韩城县城南村抵达黄河岸边,全程300余公里。这些长城遗址大多为黄土夯筑,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现存遗迹较明显和连贯处,由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残高也从不足1米到10余米不等,不难想像昔日工程之浩大。这些长城附近还有堡寨和烽火台遗址,也都是夯土所筑。 p3pGWZC6uP/UD9gBmuusvojOqmLlyONeI7kDYWm9zn2utV/1J0sDangvYJpkZV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