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4 大同镇

大同镇长城东起新平镇最东端的平远堡与宣府镇长城相接,直当蒙古诸部正面,西至偏关东北的丫角山与内长城交汇,是明代外长城上宣大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嘉靖年间的宣大总督翁万达曾说“宣、大两镇长城,皆逼巨寇,险在外,是极边”,他认为大同最难守,宣府次之,山西镇偏关再次之。可见大同镇当时边防之重。顾祖禹认为大同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害,实京师之藩屏”。

大同自古就是中原和草原两种文明相碰撞的前线,汉高祖的白登山被围便发生在这一带,北魏早期的都城平城就在大同。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设立大同镇,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始筑墩台,挑挖堑壕,时户部尚书、总督宣大军务的余子俊言请修长城。嘉靖年间修筑尤为频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挑修大同壕墙一道,深广各二丈,且垒土为墙,高复倍之,延袤三百九十余里,添筑新墩二百九十二座,护墩堡一十四座”。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自阳和宣府李信屯旧无城,自丫角山至阳和旧有堑或城而不固,三月令通筑长城,补故并刃新,凡三百余里”。万历年间再次大规模增建,如万历七年(1579年)二月,“筑大同镇屯堡二百五十七,敌台千二十八所”。

大同镇下辖八路,由于所处多为黄土台地,缺乏类似于蓟州镇和宣镇那样的大山作为屏障,因此防御起来更加困难,只能在墙台修筑的高度、密集度以及设置更多的城堡和多道长城层叠防御上来做文章。大同镇长城主线从山西省天镇县平远堡始,走李二口,再转向西南,过阳高县、大同市新荣区、左云县到达朔州市右玉县境内,转而一路向南行,由平鲁区出朔州境,到达偏关县丫角山,与由宁武关一线北上的内长城交汇。

《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记载,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五百余里,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这里所说的大边应该指的是现存的大同外线长城,大致从阳高镇边堡过大同镇川口、宏赐堡、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村,转南至砖楼沟入左云县界。二边是现存的大同内线长城,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区、破鲁堡至吴施窑入左云县,两线在徐达窑村东北交汇。

内五堡是指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也俗称为“边墙五堡”。

外五堡是指镇羌、破鲁、灭鲁、威鲁、宁鲁五堡。

其实明前期曾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建有大边,其大致走向为东起天镇县新平堡西南头道边村,先向西北走隆盛庄镇,再拐向西南,过岱海、双古城、杀虎口北直达清水河县城后再向西南,最终在老牛湾与偏关长城汇合。后来此大边久已废弃,逐渐湮灭。《明史·太祖本纪》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命“周王橚、晋王棡率河南、山东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2007年在内蒙古隆盛庄镇附近的长城遗址上发现了一块修长城碑刻:“□记:大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岁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日,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修筑隘口,东山坡至西山坡长二千八十八丈,□□ 十一里六□,烟墩三座。”因之推断明代大边应为这一二年间在周王和晋王率军出塞时所修筑。《明实录》记载了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大边。大边的最终放弃应是明朝在蒙古各部不断南侵下无力抵挡而节节后退的体现。

明大同镇、山西镇长城示意图

历史上大同镇长城曾有许多地段的城墙是包砖或石的,并加筑有大量的砖敌楼,现在砖石基本被拆尽,仅剩下仍然断续绵延的黄土墙体,砖敌楼也百不存一,大都变成了一座座光秃秃的土墩台。 xxzljKs8rsT/Escf0aN74e7adFW/fYllJDpddN0eSnGYAxxKrLAz+d2JPYc5Zfe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