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8 秦长城

秦国的祖先在西周时期曾经只是为周王室管理马匹畜牧的小官吏,后来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之功,于公元前905年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是为“嬴秦”。周幽王时,犬戎破镐京,秦襄公勤王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于是历史上便有了秦国。

在很长时间里,秦国都地处西陲,闭塞落后,为列国所轻视。秦穆公时,本想加入争霸中原的行列,却被强大的晋国堵在关中,不得施展,于是便转而向西,灭国十二,做了西戎的霸主。可惜之后秦国便陷入了长期的内乱,而晋国和之后分晋而出的魏国对秦则不断采取组合拳式的打击,使得秦国节节败退,河西尽失。因此自秦厉共公起,秦国便曾在洛水附近筑城以自卫。

《史记·秦本纪》载: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堑河旁”,简公六年(前409年)“堑洛,城重泉”。简单的字句反映出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秦国一直都是采取守势,处于被动局面,并且这种状况直到“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年),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秦魏攻守易势也说明了秦国已经再次势不可挡地重新崛起了。这段长城的遗址大致在陕西的华山到白水县一带,也被称作“堑洛长城”,今天几乎无迹可寻了。

秦长城示意图

秦国不但在东面受到中原强国的压制,在西北面还承受着来自义渠等西戎部族的侵扰。甚至随着义渠的逐渐强大,还曾多次击败秦军,尤其当东方六国组成联军伐秦之际,义渠也出兵响应,背后捅了秦国一刀。所以秦国如果想向东杀出函谷关去同天下诸侯争霸,就必须要消除来自背后的威胁。不过军事打击手段效果实在有限,秦惠文王时代多次与义渠交战,均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记载里提到了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甚至还生了两个儿子,这一切使得义渠对秦国的侵扰得到化解。公元前272年,桀骜的义渠王最终倒在了秦国的甘泉宫里,然后秦国一举出兵平灭义渠,并在那里修筑了长城,史称为“秦昭王长城”。这段长城大致是从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开始,向东南经渭源县再转去东北的静宁县而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从固原向东北再过甘肃省环县和陕西省北部的横山县、榆林市和神木县,最后抵达黄河岸边。这一段长城大多为夯土和碎石构筑,留存的遗址较多。

秦始皇嬴政即位后,大举出兵征伐,关东六国逐渐覆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起来。秦始皇灭六国,取百越,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不世之业,但却始终面临着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威胁和挑战,当时横跨草原和大漠的最大军事集团就是匈奴。这个民族实在太过强悍和坚韧,这个问题不仅秦朝没能彻底解决,即便是后来延续了400多年的两汉和曹魏政权也没能彻底消除,最终成了西晋末年最先打出反叛割据旗帜的胡族武装。

秦始皇当时正是君临天下、志得意满的时候,曾经带甲百万的东方六国的君主们都瑟瑟发抖地匍匐在了秦宫之外,可匈奴却仍然不时进犯侵扰,尤其趁着中原大混战的契机,竟然夺取了黄河北部的河套地区,对秦朝的侧后乃至都城咸阳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于是秦始皇下令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土地,并开始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前214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

上面的记载两相对照可知,秦始皇长城的兴建时间大致起自公元前214年,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实则是将东部的燕北长城、北部的赵北长城和西部的秦昭王长城进行修补,并将三者间的空隙筑墙相连接,使之成为一道真正绵亘东西的万里长城,这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这道长城因为是秦始皇下令修筑,所以其象征意义之大,甚至可以成为整个中国之后2000年来历代所有长城的代表,几乎人人提到长城皆言“是秦始皇修了长城”,后世无论修了多少长城,似乎也都是秦始皇长城的一种延续而已,秦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影响之深远,恐怕秦始皇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内蒙古固阳县秦长城

但秦长城的修筑以及修直道、修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等重大工程在短期内的相继上马极大地加深了这个饱经战乱且刚刚统一的帝国民众的负担,在秦朝苛政与暴虐的役使下,才诞生了“孟姜女哭倒长城”这样的故事。但实际上,以秦始皇当时掌握的军事实力,以扫平天下的精锐之师对抗匈奴来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才有了“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的建造,不仅是秦,也是燕赵等国多年的共识,对待飘忽不定、来去无踪的游牧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城墙阻滞其机动性,迫使他停下来打阵地战,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秦始皇更为秦帝国谋略万世之业,如果后世皇帝手中之兵不如自己手下士卒勇猛,靠长城之固也足以抵御匈奴而守住疆土了。

秦朝万里长城的起点大致从今天的甘肃省临洮县,过定西市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再向东北过甘肃省的环县,陕西省的靖边县、横山县、榆林市和神木县,之后到达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的黄河南岸,这基本就是秦昭王时期长城的旧址。黄河北岸长城从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走大青山北麓,经集宁、兴和县到河北省尚义县,再走张北、围场向东进入辽宁,基本是赵国和燕国长城的旧址。在辽宁经抚顺、本溪两市向东南进入朝鲜国境内,止于清川江入海处。

现在秦朝万里长城保存较好的地段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一带,西部大多为夯土墙体,北线起多为毛石干插墙体,其中以固阳县境内的石长城最为著名。 NiuvlTsafb8FhZ2nh1SmXJg0Xv+vH5OQnXfo0vOe7g5wjDrEYh36+M0dQIxMHW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