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现状

1.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分类

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相关的研究,国外文献一般称为“Construction innova-tion”。技术创新与管理是工程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18-21] 。国外对Construc-tion innovation的研究起步较早,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此方面内容的文章,涉及材料、技术、管理等。

可以从项目、企业、产业三个层面对工程项目技术进行创新,具体研究分类如图1-2所示。

图1-2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研究分类

项目层面上的创新主要是围绕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主体如何协同合作,参与主体的功能、动力因素以及创新在组织间的扩散等问题展开研究;企业层面上,建筑企业一般要依赖于其他企业的能力,如对建筑材料、部件、设备等制造方法了解甚少的分包商可以与专业企业合作创新 [9] ;产业层面上的创新主要是关注如何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分层级研究的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分层级研究内容概况

2.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一般技术创新经历了五种过程模型,包括技术推动模型、市场需求拉动模型、交互模型、并行模型和网络模型。前两种过程模型是线性和离散模式,反映技术创新由前一环节向后一环节推进的过程,只考虑单纯的技术推动或需求拉动的作用;交互模型下的技术创新过程由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引发,增加了反馈环节;并行模型与网络模型强调企业、部门间的合作,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体现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性与复杂性特征。这五种过程模型反映了技术创新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也经历了线性模型到系统模型的演变。Tatum提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实现分为七个环节,包括识别创新动力和机会、营造创新氛围、发展必要的技术能力、提供新的施工技术、试验与完善、实施过程以及创新反馈机制,并结合不同类型工程项目案例建立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43] 。这七个环节之间存在反馈与迭代关系,属于线性过程模型;这一过程模型基于单个建筑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过程提出,没有涉及跨组织的多主体协同问题。相关学者在Tatum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比较典型的有Kangari提出的从技术创新新想法到应用需要三方面活动:新工作策略展望、设计过程、实施改变现状 [46]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四个关键步骤是:想法概念化、开发新技术、知识转移和应用解决问题 [72]

随着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研究的深入,出现了新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阶段划分方法,包括创新应用过程的六个阶段:识别、评估、委托、准备、使用和使用后评价,确定各阶段策略,定义客户、承包商、供应商、建造商创新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55] ,并在过程划分过程中关注众多参与主体在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作用。Halim模拟了创新过程的具体步骤,指出建筑业创新实现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问题界定阶段、分析调查阶段、问题求解阶段、全尺寸原型系统有效解决方案建立阶段和商业化阶段 [56] 。上述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都属于内部导向的线性模型。

随着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线性模型,融合目标、策略、环境障碍、动力和组织因素,构建了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系统 [59] ,提出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阻碍或支持创新的环境因素的调节,需要运用相应策略来达到技术创新目标;组织、策略、环境与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共同推动创新系统运行。虽然技术创新系统的提出考虑到多种因素作用下技术创新的过程,但仍是从单个企业层面探讨创新的过程。考虑到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参与的特征,在项目层面开展技术创新过程分析,综合考虑项目多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作用,更符合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实际情境。

之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发展至“四代”创新过程模式。该模式描述了项目当事人(创新者和采纳客户)之间的必然联系,肯定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创新实施和扩散过程中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61] 。多主体对创新过程的影响也受到关注,相关研究逐渐突破了从单个企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考虑多主体环境影响,综合驱动力(Drivers)、投入(Input)、活动(Activities)、参与主体(Participants)、影响因素(Enablers and Barriers)、产出(Benefits)等要素,在项目层面构建了技术创新的整合框架模型 [19] ,从项目层面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工程项目创新跨组织特性的理解。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具体演变过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具体演变过程

3.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早在1981年,Kimberly和Evanisko就在其发表在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的文章中指出影响创新行为的要素有三类:组织管理者的特征、组织自身的特征以及所处环境的特征 [73] 。在创新领域的有关研究中,对个体特征、组织特征与环境特征对创新的影响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 [74] 。基于此,本书从个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1)个体特征的影响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是一种项目层面的技术创新,创新主体来自项目参与组织,涉及众多专业背景主体。从个体角度而言,每一位参与个体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都有不同的影响力。业主作为工程项目主导者,业主需求是促进创新的催化剂,业主通过对项目提出特殊要求 [52] 等方式对工程建设主体施加压力,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能。创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增加项目成本和风险,缺乏这些技术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业主,为了追逐短期的利益回报会尽量避免创新。相反,项目团队中有经验的业主会倾向于与设计方和承包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而去执行他们的研究和设计方案,从而推动创新 [34] 。供应商是工程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主要来源,其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通过对荷兰20世纪的建筑领域技术创新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约占2/3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成果是由供应商贡献的。同样,据统计,1990—1994年间英国建筑业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的主要投资者是建筑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而且在建筑企业R&D费用呈下降趋势的同时,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的R&D投资却保持了较大的增长 [37]

(2)组织特征的影响

组织特征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特征、组织资源等方面。建筑业供应链具有高度的分散性,知识、材料、技术分散在多个不同的组织 [5] ,组织间的沟通、合作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一个建设项目的完成涉及众多组织,可以看作是由供应商、客户和监管机构等参与组织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这就使得工程项目技术创新需要进行跨组织管理与协同。跨组织协作是影响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Manley和Karen证明供应链的集成更能促进创新,供应链关系最明显的是采购过程,成功的创新需要不同部门间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应该通过供应链来建立这种合作关系,以确保所有的参与方都能建立适宜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创新。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各参与主体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各自利益的追求阻碍了技术的创新 [6] ,同时在项目有限的工期内难以实现组织之间的协同攻关 [77]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能损害项目本身的利益,还有可能影响各参与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对参与项目的组织进行跨组织的管理 [5] ,创造利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组织环境。

(3)环境特征的影响

环境特征对创新的影响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常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环境要素中,政府成为绝对的主角,通过了解市场具体条件、掌握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创新。适当的政策和法规能够有力提升工程建设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 [45] ,如市场调控政策 [42] 、刺激创新政策 [24] 、创新应用补贴政策 [23] 以及政府为鼓励创新确保创新型企业在市场中占有有利地位等制定的政策 [71] 。Ofori和Moonseo以新加坡建筑业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建筑业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模型要素包括工程项目多利益相关者。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创新政策聚焦于如何提高建筑企业利润率,有效的政策能大幅提升技术创新动力 [40] 。Park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提出建筑业动态创新模型,包含多种个体和情境影响因素,强调个体和环境因素间相互作用对建筑业创新的驱动 [79] 。环境因素主要是通过政策刺激和约束、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新的管理模式共同推进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实现。

4.工程项目技术协同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越来越具有开放性。Chesbrough于2003年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即创新活动的边界模糊化,组织同时从内部和外部获取有价值的资源 [80] 。随着开放式创新的不断发展,成功的创新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组织合作完成,即协同创新。随着协同创新在各领域的不断扩散,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

(1)协同模式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在技术要素层面上要求多个学科、多种技术的组织与集成优化,是把技术与经济、社会、管理等要素在一定边界下进行优化集成的过程 [81] ,需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整合 [82] 。通过提高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与流程)等要素与技术要素的适应性,实现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的协调匹配。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模式相关研究见表1-2。

表1-2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模式相关研究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模式的相关研究呈现出要素作用方式和创新实现方式的不同。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涉及众多参与组织,多数技术创新行为是由项目参与者基于项目协同完成的 [83] ,跨组织的合作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 [5,22] ,需要进行跨组织管理与协同。因此,技术创新的协同合作主要体现在项目层面。组织间的协同打破了单元、组织、领域等的界限,通过相互协作将不同领域的要素进行最大限度地整合,被认为是提高效率、促进创新的有效方法 [84] 。产学研合作方式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适用于建筑业。Shapira提出产业与学术界协同合作对建筑业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27] ,通过建立创新平台整合教育机构与产业的资源和人才,催化建筑业创新 [53]

(2)多主体协同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各个阶段的创新活动都不相同,每一阶段的项目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创新源,因而需要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项目组织环境,项目参与主体之间相互信任 [85] ,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7] ,重要领导主体支持创新 [34] ,促进更多参与主体加入学习与创新。由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参与主体众多,需要一个创新主导组织,构建一种合适的关系模式,由集成者(Integrator)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每个参与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0] ,设计单位和总承包商可以分别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作为集成者 [5] 。业主需求是促进创新的催化剂,业主通过对项目提出特殊要求 [52] 等方式给工程建设主体施加压力,从而提高工程项目整体性能。由于应用创新技术可能会增加项目成本和风险,一些缺乏创新技术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业主为了追逐短期的利益回报会尽量避免创新;而有管理项目团队经验的业主会倾向于与设计单位和总承包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执行他们的研究和设计方案,从而推动创新 [34]

要进行创新协同合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合作伙伴的竞争力、合作创新经验、领导者的创新意愿等 [6,86] ,及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意愿。这种非合同关系能够保障工程项目参与主体之间持续稳定的合作 [7] 。建立协同关系后要进行关系管理。有效的组织关系管理能够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冲突,促进参与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沟通 [87] 。Keast提出,采用网络治理模式更容易整合来自众多组织的知识资源,确保组织间稳定的资源流[ 26]

随着网络方法的广泛应用,创新网络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关注 [6,26]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网络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商、科研机构、咨询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组织构成。它依存于工程项目,又相对独立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创新网络着眼于项目参与主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通过网络关系治理与维护来实现跨组织的密切协作和开放性沟通,是实现工程项目技术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1.3.2 多主体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现状

1.协同创新演化路径

被广泛接受的创新概念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被引入生产体系中 [88] 。本质上,创新是一种系统,企业不能单独完成创新,这使得相互协同合作成为重要手段。协同创新成为新时期对创新理念的一种新解读,它来自对实践的新认知,并且通过高度集成形成了新的理论概念。

Ansoff是最早提出协同(Synergy)概念的学者之一,他将协同定义为由多个独立组成部分整合形成整体的业务表现 [89]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协同能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协同的内涵包括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学术界一般从两个维度探讨协同的程度,包括相互作用影响(Interaction/Interoperation)和整合(Integration) [90] 。相互作用影响从最基本的交流开始,个体和系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伴随着整合过程,最终形成信息、目标、绩效和组织的协同。

协同概念也逐渐被引入创新研究领域。最初,众多学者在国家、区域等不同层面展开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研究,从技术体系和制度结构协同演化视角对企业创新系统进行解释。随后,又有学者从产学研协同的角度分析公共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大学间的协同推动新产品开发等问题,将协同问题研究逐步推向对创新成员、创新要素之间协同关系的研究;还有学者从微观角度研究网络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协同及知识互补性等问题,直至后来从创新整体模式视角进行相关研究等。当前,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正不断向外围扩展,逐渐渗透到多学科、多领域。解学梅从集群协同创新的角度对协同创新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协同创新的研究脉络,如图1-4所示 [91]

图1-4 协同创新的研究脉络

2.协同创新实现路径

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整体性,是指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集合,其最终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 [92] 。与协同创新相关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深度影响创新的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第二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的支撑要素: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与流程)等。要素间的协同是指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进行协调匹配,呈现整体协同效应。关于各要素间协同的研究主要围绕协同创新模式、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展开。制度要素与技术要素间的协同也是国外协同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自Joe从市场、技术、组织三个方面强调系统整体协同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之后 [93] ,对要素协同问题的研究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学者也对要素协同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彭纪生(2000)运用多学科理论从宏观层面上系统分析了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内在作用机制 [94] ;张钢等(1997)运用理论推导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技术、组织、文化协同创新的一般模式 [95] 。技术、市场与制度协同机制以及协同创新体系研究,是国内协同创新研究的重点问题 [95-98] 。要素协同的相关研究呈现出要素作用方式和创新实现方式的不同。

内部协同创新从微观的视角研究企业内部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和若干支撑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要素间协同创新模式和影响因素及效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开始参照协同论的原理,通过序参量的确定构建协同架构,降低分别研究多个创新要素导致的管理复杂性 [97] ,实现各个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无障碍流动,即企业内部协同创新。近年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殊要素(R&D、人力资源、知识流和文化等)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是一个新兴起的研究范畴,并由此形成了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与顾客协同创新的新型模式。

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 [95]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中,横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主要从各个组织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模式和绩效展开研究;纵向协同创新主要是指同一功能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间的协同,国内外学者主要以供应链为视角,对企业、客户和中间商纵向及相关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收益分配、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研究。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划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个维度。其中,内部协同创新主要围绕与企业内部创新相关的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和若干支撑要素(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等)的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及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展开研究;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围绕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展开研究。

3.创新主体协同维度

随着开放式创新的不断发展,跨组织创新活动的边界愈加模糊,成功的创新需要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组织合作完成,因而理清众多参与主体之间的多维度或多层次利益关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99] ,这进一步促进了围绕创新主体的协同研究的出现。在创新系统中,主体间的协同机制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影响,创新主体间的差异化与协同的动态均衡是创新协同机制的核心 [100] 。多主体协同研究,大多是围绕众参与主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配合从而产生增值效益的过程而展开。现有的创新主体协同研究主要从主体的协同行为、相互关系和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创新主体协同主要指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 [95] ,包括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等。依据创新主体的协同层面,可以将国内外相关研究归纳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其中,横向协同创新是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主要从各个组织主体横向协同创新模型与运行机制 [101-103] 模式和绩效 [104] 展开研究;纵向协同创新是指供应链各个环节主体之间的协同 [105] ,主要从供应链的视角,对企业、客户和中间商纵向及相关要素协同创新模式模型 [106-107] 、创新能力 [108] 、影响因素 [109] 等问题展开研究。

横向创新主体协同研究多关注产学研协同创新,包括对多主体合作的动因、影响因素、协同模式、组织间关系及演变、风险分析与评价等的研究。产学研协同的核心是知识的协同,知识协同的本质是知识转移,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时间跨度和知识特性决定了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 [110] 。其核心是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组成合作关系,构建由多个知识个体及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知识协同网。

纵向创新主体协同研究主要围绕协同模式、收益分配、实施策略等问题展开,其研究对象多是供应商与销售商、供应商与客户、企业与客户等两个或三个主体之间的协同。相关研究结论包括:供应商与销售商之间共同承担创新成本比单纯的退货政策更能实现供应链协作 [106] ;低成本创新对供应商与客户都有益处 [111] 。张巍以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具有纵向溢出效应的供应链企业间协同创新模型 [112] ;Jin等分析了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了风险评估 [113]

4.创新主体关系网络

创新主体关系网络是创新主体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网络视角下的创新主体协同关系研究是多主体协同创新研究的另一个部分。协同创新网络是一种系统,系统中的创新要素包括技术、战略、市场、文化、组织、制度等,各要素通过协同作用共同演化,提高创新绩效 [114] 。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创新网络能为网络中的结点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资源,可以在创新网络中形成互补性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要素的创造性融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15] 。许多学者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引起协同创新绩效差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116] 。通过构建社会网络证实,有效的社会网络结构能更好地发挥网络中各种多利益相关者的能力 [117] ,提高组织绩效 [118] ,增加协同创新产出。网络是介于市场与层级制间的一种制度形式 [119] ,从组织形式来看,创新系统的本质是创新网络。在网络层面,协同与网络的含义是等同的,因为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120] ,其本质就是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从网络视角对创新主体关系的研究更接近主体协同创新的微观机制和本质特性。

网络在协同创新研究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创新研究范式。多利益相关者的网络制度以及知识交流是创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网络分析可以识别组织中对象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时进行知识传递,突破组织间界限,有效提高组织效率。引入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分析方法,可为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提供基础支持。Freeman最早提出创新网络的概念,指出创新网络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内部及组织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120] 。在创新网络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网络制度和知识交流研究中,学者们比较关注创新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关系。

与网络分析相比,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不同单元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构与属性,更注重社会行动者(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 [121]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识别组织中担当中心角色的个体、团队和单位以及信息故障、信息瓶颈和结构洞;突破功能性和组织性限制,提供促进知识传播的机会;提高已有正规知识流动渠道的效率和有效性,引起对非正规知识流动渠道的认识和反思,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方法。网络特征与结构直接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间关系两个视角分析有效促进创新绩效的主体协同关系。

(1)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是指网络内部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刻画网络内在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合深度,关注网络主体间关系的整体结构特征。对网络结构的分析,意在分析行为者在网络中的结构、位置、联系数量等因素对其行为及结果的影响。网络结构分析注重组织中关系的行为特点、密度、中心性等普遍存在的协同关系的特性 [122] 。网络结构特征量化指标包括网络规模、网络范围和网络位置(中心度)等 [123] 。网络规模是结点在网络中拥有直接联结的数量。网络规模是指网络的大小和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节点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联结关系越多,网络规模就越大,代表主体具备的关系资源越多,越容易实现创新 [124] 。而网络范围越大,网络成员的异质性越大,嵌入网络的资源不同的可能性就越大,找到特定资源供应者的机会也就越大。与其他单位相比,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单位更容易接触到网络中的知识增量,在单位吸收能力和成功复制新知识能力不变的条件下,能产生更多创新,提高自身绩效 [125]

(2)网络节点间关系

网络关系是企业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联结主体分享信息与知识的渠道。网络节点间关系分析注重关系特征、网络成员获取网络资源的能力和资源质量间的关联性分析。衡量指标有关系持久度 [126] 、关系质量 [127] 和关系强度(Inten-sity)或关系频率(Frequency) [128] 等。已有学者研究证明,关系强度以及互惠程度对集群中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 [129] 。网络中具有强联结的个体间具有互动频繁、彼此间感情较深、联系密切、彼此互惠等特点,有助于内部成员之间的深度互动与交流,达成互助、合作、协调的高质量关系;强联系能够促进频繁的知识交流,更多地提供获取和转移知识的机会,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关系强度还会对学习能力产生影响,强联结主体之间互动频繁、联系密切,能够增进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相互学习的过程。此外,相近性(Similarities)、社会联系、相互作用与流动性都是具体节点间联结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社会网络研究旨在规划和计算不同种类的联结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130]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书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已有文献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交互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深入探讨本书主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是,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交互关系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现有文献的研究趋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模式 [27] 、影响因素 [42] 、关系管理 [26] 等方面,研究内容相对分散,缺少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间复杂关系的深入系统研究。工程项目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多关注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流程等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整合,基于要素协同途径实现创新。而工程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对主体协同进行管理更符合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的特征。在对多主体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某个角度提及了多利益相关者的某些特性,包括个体特征 [52] 、组织结构 [5] 、环境要素 [79] 等方面对创新的影响与推动。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相关研究已经提出跨组织协作的重要性 [5-6,22] 。对于多主体协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模式 [27] 、影响因素 [42] 、关系管理 [26] 等方面,缺少基于多主体协同角度从纵向主体协同出发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模式、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结与互动影响各方的资源整合与协作,厘清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多维度或多层次利益关系,探讨影响创新的关键组织节点以及个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利于识别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2)工程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网络很少被提及,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网络的构建及形成机理研究较少。创新网络已成为研究热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创新研究中。网络理论也应用于工程管理领域,其研究重点是团队绩效与项目治理。有少量文献提及构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治理实现协同创新 [6,26] ,但很少有学者从网络视角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系统的结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网络视角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诠释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和路径,更加形象地描绘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借助网络视角剖析系统结构及其复杂性、多主体协同效应的产生过程,以及应用网络分析方法量化、可视化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全面分析多主体协同关系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

3)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相关研究以理论为主,多是定性分析,缺少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角色、功能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研究。对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通常将组织看作一个节点,研究内容聚集在主体间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31-132] ,并不关注节点本身。对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各种创新战略、管理、制度等行为的决策者与执行者是项目组织,最终关注的是作为创新主体的项目组织(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过程。已有的涉及多主体协同网络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少量研究以理论为主,大多是定性分析,并没有进行具体创新主体协同网络的构建,也没有真正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具体地、定量地分析网络特征。由此可见,现有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挖掘:需要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网络,借助定量模型测度创新主体联结关系,分析不同主体联结方式对网络性能(如稳定性、有效性等)的影响;需要利用数据和实证方法量化分析多利益相关者在协同过程中的交互复杂关系,以及各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角色扮演和功能地位。 xyC4fECE+oEjTjbOa4PTIcTJgm7KBlCBGjgDIyo1AOPzAI9EECwVzNPMkCrQd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