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协同理论

2.3.1 协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65年,H·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H·伊戈尔·安索夫基于管理角度,借用投资收益率(ROI)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协同表达了“1+1>2”的理念,即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企业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协同学,1977年出版的专著《协同学》标志着协同学作为学科正式创立 [74] 。赫尔曼·哈肯将“协同”理念加以明确,并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协同学”。从自然的角度,他把“协同”定义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之后,赫尔曼·哈肯又相继出版了《协同学:最新趋势与发展》《高等协同学》以及《信息与自组织》等多部专著。到20世纪80年代,协同学理论有了新的突破,迈克尔·波特 [75] 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运用价值链概念解释协同,更加关注内部管理对价值创造的影响,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内部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和企业之间的关联获取竞争优势。

总体来说,协同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不同事物发展的协同机理,对于揭示复杂系统从无序状态发展到有序状态的演化发展规律具有普适性意义。从协同理论的应用范围来说,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通过探讨不同事物系统从无序发展到有序现象的相似性,协同理论构建了一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不同系统发展现象的分析、预测、决策等过程。目前,协同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革新、城市发展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协同效应问题都可以用协同理论进行分析,该理论对于经济问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2.3.2 协同理论的概念

协同理论 [76] 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理论以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汲取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大量营养,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分析提出多维相空间理论,建立了一整套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在微观到宏观的过渡上描述了各种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现象转变的共同规律。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协同效应、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3个方面。

1.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即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在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中,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任何复杂系统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协同效应说明了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

2.支配原理

概括而言,支配原理即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行为。它从系统内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描述了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其实质是规定了临界点上系统的简化原则——“快速衰减组态被迫跟随于缓慢增长组态”,即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

3.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而自组织则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的特点。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 DzHoqHXiV9t5/SP2gSuEJ/guhzpfybe5G4K0lGhiETS0hTKnuM2gm6vsUuplHT1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