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Geodesy Geophysics,IUGG)决定以1900年至1905年地球自转轴瞬时位置的平均值作为地球自转轴的平均位置,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CIO),或称为协议地极(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CTP)。与协议地极对应的地球赤道称为平赤道或协议赤道。
协议地球坐标系(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System,CTS)是以CTP定义的,记为 O — X CTS Y CTS Z CTS ,其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 Z CTS 轴指向地球的CTP, X CTS 指向国际时间服务机构——国际时间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BIH)经度零点 E CTP , Y CTS 轴与 X CTS 轴、 Z CTS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瞬时地球坐标系是以瞬时地极 P 定义的,记为 O — X ET Y ET Z ET ,其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 Z ET 轴指向地球的瞬时极, X ET 指向瞬时极与 E CTP 构成的子午线与真赤道的交点 E , Y ET 轴与 X ET 轴、 Z ET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图3.14给出了协议地球坐标系和瞬时地球坐标系的关系。两个坐标系的直角转换的转换关系为
图3.14 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
常将式(3.32)记为
式中,[ A ]为极移矩阵,且
如图3.15所示,瞬时天球坐标系的 Z CT 轴与瞬时地球坐标系的 Z ET 轴均为地球的自转轴,所以两者指向相同;但瞬时天球坐标系的 X CT 轴指向真春分点,瞬时地球坐标系的 X ET 轴指向瞬时极与 E CTP 构成的子午线与真赤道的交点 E , X CT 轴与 X ET 轴的夹角即为格林尼治真恒星时(GAST)。因此,瞬时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的转换关系为
常将式(3.35)记作
图3.15 协议地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
式中,[ B ]为地球旋转矩阵,有
根据式(3.28)、式(3.33)和式(3.36),可得
在实际应用中,协议天球坐标系简称为J2000.0地心惯性坐标系(J2000 Earth Centered Inertial,J2000 ECI);协议地球坐标系常简记为地固坐标系(Earth Centered Fixed,ECF)。
由于岁差、章动和极移为小量,所以在近似轨道计算和航天器轨道初步设计时,常忽略这些小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