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关闭修道院

尽管简·西摩当王后时宫廷里一片祥和,但英格兰乡村还是多有不满。亨利的财政收入越来越紧张,他便开始对教会的财产垂涎三尺。审讯安妮前,亨利亲自去上议院,推荐了一份法案,希望关闭那些修士不满十二人的修道院。这样的修道院共有近四百所,它们的土地租金总额是一笔非常客观的收入。修道院一直以来就处于衰落之中,父母越来越不愿把他们的儿子送往修道院,修道院只好去乡村招募新修士,常常打破旧有的社会等级差别,吸收贫苦的佃农之子加入。但即便如此,招到的见习修士人数还远远不够。有些修道院里的修士觉得日子维持不下去了,便挥霍捐款,砍伐树木,典当金银餐具,任由修道院失修倒塌。多年来,教会的巡查者们已对这些严重的不当行为多有了解。关闭修道院的想法由来已久:为了筹集资金在牛津大学建造红衣主教学院,沃尔西曾关闭了几座小修道院。从那时起,国王亨利八世也为一己私利,关闭了二十余所修道院。小修道院里的修士要么被分配到大道院去,要么领取养老金退休。议会对这些措施很满意,因此很痛快地同意关闭小修道院。1536年夏,国王特使巡视全国,力图尽快完成上述事宜。

现在,亨利有了一位新顾问——托马斯·克伦威尔。他曾在意大利当过雇佣兵,做过布商、放过高利贷,并在沃尔西手下当过差。克伦威尔从沃尔西那里既学到了治国理政的本领,也从沃尔西的失势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克伦威尔冷酷无情,愤世嫉俗,不择手段,是一个新时代的人。他野心勃勃、精力充沛且敏锐智慧。当他接替沃尔西成为亨利的国务大臣后,并没有像失势的红衣主教沃尔西那样讲排场、爱虚荣,而是在国事与宗教方面所取得了更实在的成就。辅政期间,克伦威尔设计了新的统治方法以取代现成的制度。在之前的几个世纪中,统治政策均由王室来制定并执行。亨利七世改进了这一制度,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仍是一位中世纪的国王。托马斯·克伦威尔在他掌权的十年间,彻底改革了这一制度。当他在1540年下台后,政府各部门早已开始在王室之外单独执行政策了。他开创了现代英国政府机构的先河,这虽不像他的其他工作那样引人注目,但或许是他最伟大的成就。尽管没有得到后人的纪念,但克伦威尔是我们伟大国家机构的缔造者。

一开始,克伦威尔作为首相负责关闭修道院,他采取冷酷手段,显示出非凡的能力。这项工作受到富有阶层的欢迎。大贵族以及乡绅以优惠的条款,获得了大量肥沃的土地,有些邻近的商人或市民和朝臣也购买或租赁了教会这些被没收的土地。许多地方上的乡绅世代为修道院管理地产,现在,终于能把这些土地买下来了。中产阶级对教会所拥有的特权与财富极为愤怒。他们气恼这些没有对国家经济有所贡献的人,却霸占了国家收入的过大份额。亨利八世因此确信可以得到议会与富裕阶级的支持。从这些关闭的修道院里出来的修士有近万人,都得到了充足的养老金,因而面对这样的结局,他们如释重负,或镇定自若。其中一些人甚至还与修女结了婚,不少人成为教区里受人尊敬的教士。关闭修道院使土地转归国王所有,每年收益可达十万英镑。国王还通过出售或租让被解散修道院的其他不动产,获利一百五十万英镑。这笔钱在当时可能是笔巨款,但很可能比这些不动产的实际价值要少得多。这些交易的主要成果是让地主阶级与商人阶级对宗教改革与都铎王朝都死心塌地。即便亨利没有有意为之,但实际效果也是如此。

关闭修道院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则不好说。那些身强体健的下层阶级并没有遇到大面积失业,也没有生活在贫苦中,但那些贫穷体弱又身患疾病的人们,原本还有修道院施善对他们提供唯一的救助,现在则长时间无人照管。这一情况在英格兰北部尤为严重。

在传统势力顽固的北方,新制度所遇到的阻力要比在南方大,因此那些新晋世俗地主也比之前的教会更为严苛。但并不仅仅俗世人士在进行圈地运动,宗教改革前,就有修道院通过某种方式来圈地,以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人口日益增多,纺织业不断发展,为满足上述需求,英国农业开始从农耕转向放牧。教会的大片土地现在按照乡绅和商人这些它们的新主人的思路来进行管理,新主人们为此支付金钱。有时,人们将现代经济制度的所有弊端归咎于宗教改革,但如果真存在所谓弊端,它们在亨利八世开始质疑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合法性之前,就早已存在了。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向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勾勒出新经济制度的弊端,不过他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预言实现。

宗教改革也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深刻影响。《圣经》现在流传广泛,且拥有了新的权威。老一代人却认为,《圣经》只能由教士来读,《圣经》落在无知的人手里,是非常危险的。诺福克公爵曾说:“我从未读过《圣经》,也不打算去读。新学问出现前,英格兰真是歌舞升平。唉,但愿一切都像过去那样!”但廷德尔和科弗代尔翻译成英文的《圣经》全文早在1535年秋就出版了,到现在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政府命令教士鼓励人们去阅读《圣经》,一些传言有根有据,说亨利在宗教事务上的代理人托马斯·克伦威尔曾推动《圣经》的翻译工作。在米迦勒节前,如果没有主教在场,其他教士即便得到特许许可,也不能进行布道。1536年8月,托马斯·克伦威尔命令教士们用母语英语来讲解祈祷词和《圣经》中的戒律,而不许用拉丁语。第二年,为了对民众进行普遍教诲,克兰默拟定了《基督教徒守则》,反映出拥护新宗教观点的明显倾向。这是一种变化,也是一个启示。民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在天主教盛行且经济落后的北方地区尤为强烈。

秋天,过了米迦勒节开始征收新税时,英格兰北部及林肯郡的大批农民与乡下佬聚集起来,发誓要抗税并维持教会的旧秩序。这场被称为“求恩巡礼”的叛乱是自发的,一名叫作罗伯特·阿斯克的律师被推举为领袖,贵族与高级教士没有参加叛乱。尽管叛乱的人数远远多于国王所召集的军队,而且除了皇家卫队外,亨利也没有常备军可用,但他还是马上展现出沃尔西所说的“国王的胃口”。亨利拒绝对叛乱分子妥协。当他的税吏在林肯郡被叛乱分子关押后,他写去一封杀气腾腾的信:

“这伙人十恶不赦,如果不能说服他们解散,并将一百名叛乱首领套上枷锁,交给副官随意处置……我们就没法拯救他们……我们已派萨福克公爵带着十万人马以及军需品与大炮火速赶来……我们还派出另一支大军,等叛乱分子一离开他们的驻地,就进去毫不留情地焚烧破坏,并消灭他们的妻儿老小。”

后来,税吏报告说,老百姓们总的来说准备承认亨利为教会的最高领袖,除了满足亨利这次所要求的金钱数目外,还可从教士那里获得什一税等进项。他们说:“不过,亨利此生别想再从下议院得到什么钱,也别想再关闭修道院了。”他们仍对亨利所挑选的顾问们多有不满,要亨利罢免克伦威尔、克兰默以及四位主教,因为这些人有散布异端邪说的嫌疑。

亨利很有气势地回复:“我从未读过、听过或见过君主的顾问以及高级教士由那些粗鲁无知的平民来任命……你们这些在英格兰最落后、最野蛮的郡里的生活的人们粗鲁而没有经验,却对你们的国王挑三拣四,真是放肆……至于关闭小修道院,那是我们国家教俗两界贵族批准的,为《议会法案》所允许,而非像你们到处散布的那样,是由国王的顾问们所随意决定的。”亨利补充道:“如果不投降,就会和你们的妻女一起死于刀剑之下。”约克郡的叛乱分子与林肯郡等地的叛乱分子有着相同目标,他们的誓言清楚表明了这一点:“我凭着对上帝的信仰起誓……要将英格兰的败类与奸臣从国王身边及他的枢密院里赶出去,坚决保护基督的十字架,坚持基督教信仰,振兴教会,镇压这几个异端分子以及他们的邪恶学说。”

1537年年初,叛乱像它兴起时那样迅速土崩瓦解,但亨利还是决定惩处一些叛乱元凶,以儆效尤。仅在卡莱尔一地的审判中,就绞死了七十名叛乱分子。当成功镇压叛乱的诺福克公爵想对叛乱分子宽容些时,亨利八世却派人告诉诺福克,说他想再多处决一些人。结果,共有约二百五十名叛乱分子被处死。

叛乱分子所反对的是税收以及关闭修道院,叛乱被镇压下去后,亨利八世做出的回答是增加税收,并开始关闭一些更大的修道院。为了进一步打击传统教派,政府在巴黎印刷了大量英文版《圣经》,比之前所有版本都大,包装也最为豪华。1538年,政府下令,每个教区都必须购买这一版本的《圣经》,放在每个教堂,以方便教区教民能够阅读同一版本的《圣经》。伦敦城里的圣保罗大教堂里放了六本《圣经》,大量民众整天聚集在那里进行阅读,据说有声音洪亮的人大声朗读时,人会更多些。这版《圣经》成为后来所有《圣经》版本的基础,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的官方《圣经》版本也不例外。

到此阶段为止,托马斯·克伦威尔始终春风得意,但他现在得与旧贵族们的保守主义进行斗争了。旧贵族们非常欢迎这场政治革命,但他们想让宗教改革在亨利取得了最高权力时就停止,并且反对克兰默及其追随者对教义作出改变。诺福克公爵是反对派的首领。除了杂念横生时,亨利还是坚守正统的,因而对诺福克一派表示支持。诺福克一派的智囊是罗彻斯特主教、后来的玛丽女王顾问斯蒂芬·加德纳。这些人痛心疾首地指出,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可能入侵英格兰,执行教皇对亨利所作出的废黜王位的审判。为避免与欧洲各国在宗教上的决裂,亨利忧心忡忡。天主教阵营似乎非常强大,克伦威尔在国外所能找到的唯一盟友就是德意志的弱小诸侯。诺福克一派牢记这些分歧,静待时机。机会果然来了。与亨利统治时期的许多其他事情一样,这次的机会也是由亨利的婚事带来的。

由于亨利拒绝在教义以及宗教仪式改革的问题上与大陆上的路德派妥协,克伦威尔只得为亨利在德意志北部的路德派诸侯中寻找政治同盟者。他把路德派博学的神学家们请到英格兰,并从中撮合英国公主甚至是亨利本人与德意志进行联姻。亨利现在是个鳏夫,他想与欧洲大陆上的克利夫斯公国联姻,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亨利和该公国有着相同的宗教理念,既痛恨教廷,又限制路德派的发展。之后,外交格局发生惊人变化,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一同觐见亨利,说法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请身处西班牙领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镇压根特叛乱时,顺道访问巴黎,查理五世同意了。两位君主决心忘记往日恩怨,携手合作。

现在情况紧急,英格兰必须同德意志北部诸侯结成联盟,以对抗上述两位天主教君主。于是,与克利夫斯家族年龄最大的公主安妮的婚事在紧锣密鼓地商议中。克伦威尔报告说,安妮的美貌有口皆碑。“大家都说她生得美丽,身材也好。有人说,她的容貌远胜米兰公爵夫人,就像是金色的太阳胜过银色的月亮。”画技精湛的宫廷画师霍尔拜因已被派去为安妮画像。现在,我们在卢浮宫仍能见到这幅肖像。安妮公主不上相,英国驻克利夫斯大使却提醒亨利画得很真实。他还告诉亨利,安妮只会讲德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针线活,不会唱歌,也不会演奏什么乐器。她已经三十岁了,又高又瘦,神情坚定而自信,脸上有些浅麻子,但据说人很风趣活泼,且并不酗酒。

安妮在加莱度过了1539年的圣诞节,等待暴风雨过去,并在那年的最后一天,来到罗彻斯特。亨利坐着他那艘已经乔装过的大船顺流而下,里面装了很多礼物,其中就有一件黑色貂绒。1540年元旦,亨利怀着急切的心情去拜访安妮。但一见到安妮,他便大吃一惊,很是失望,之前路上所精心准备的给安妮的拥抱、礼物以及那些恭维话,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嘟囔着说了几句,就回到自己的船上了,并在那里沉默良久。之后,他闷闷不乐地说:“这个女人与别人跟我描述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一样,我真奇怪那些聪明人竟会这样和我说。”回去的路上他对克伦威尔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可一点儿也不漂亮。只是身材比较匀称,但除此之外也就没啥优点了……如果我提前知道她是这个样子,根本不会让她来英国。”私下里,亨利还给安妮起了个绰号,叫“佛兰德斯母驴”(the Flanders Mare)。

但来自国外的威胁使亨利不得不履行与安妮的婚约。事后,他对法国大使说:“你把我逼到了墙角,但感谢上帝,我还活着,而且我的力量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弱小。”他这时像欧洲的任何人一样,对与婚姻有关的教会法十分通晓,因此从未与安妮同房,从而在法律上为那些想要离婚的男子树立了完美榜样。他对自己的亲信说,自己与安妮完婚完全是因为政治需要,而非出于自己本意,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在世界上引起冲突,并将安妮的哥哥克利夫斯公爵推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及法王那边。实际上,安妮之前还与洛林公爵(the Duke of Lorraine)的儿子有过婚约,且这份婚约尚未被彻底解除。亨利只是在静观欧洲时局并等待时机,只要条件允许,他就设法离婚。

诺福克与加德纳现在发现时机已到,可以借助一个女人的力量搞垮克伦威尔,因为沃尔西就是这样下台的。在加德纳府上,诺福克的另一个侄女凯瑟琳·霍华德被介绍给亨利,亨利对她一见钟情。不久之后,诺福克一派觉得十拿九稳,可以向克伦威尔的权力发起挑战了。1540年6月,他们终于说服亨利,将克伦威尔与安妮一并抛弃。根据《剥夺公民权法》,克伦威尔主要被指控犯有异端罪和“传播”错误书籍罪,并受到欺君罔上的含蓄指责。安妮同意与国王离婚,主教会议便宣布她与亨利的婚姻无效。安妮拿着年金,又在英格兰生活了十一年。7月28日,克伦威尔被处决。不久之后,亨利与他的第五任妻子凯瑟琳·霍华德低调结婚。

凯瑟琳大约二十二岁,有一头褐色的头发与榛树色的眼睛,是亨利所有妻子中最漂亮的一位。亨利又恢复了精神,身体也好了起来,还专门跑到温莎去减肥。法国大使在12月写道:“亨利现在有了新的作息时间,他五六点起床,七点做弥撒,之后就去骑马,直到十点吃饭时才回来。他说在乡下要比整个冬天住伦敦好多了。”

但很快,躁动难安的凯瑟琳就对身边这位比自己大了将近三十岁的丈夫心存不满。她冒失地爱上了自己的堂兄托马斯·卡尔佩珀。这段恋情被人发现后,亨利与她离了婚,1542年2月,她遭到处决,正是安妮·博林当年被砍头的地方。临刑前夜,她把断头板要来,好练习一下把自己的脑袋放在上面。当走上断头台时她说:“我是作为王后而死去的,但我更情愿作为卡尔佩珀的妻子就刑。愿上帝保佑我的灵魂。好心的人们,请你们为我祈祷吧。”

亨利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是个来自英格兰湖泊地区的严肃小寡妇。她三十一岁,很博学,对神学问题也感兴趣,在亨利之前,曾有过两任丈夫。1543年7月12日,她在汉普顿宫与亨利完婚,成为亨利可敬的妻子。婚后三年,亨利便去世了。在这期间,凯瑟琳一直悉心照料亨利那条溃烂的腿,无奈腿疾越来越重,最终夺去了亨利的生命。凯瑟琳·帕尔还缓和了亨利与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之间的关系,玛丽与伊丽莎白都很喜欢她,因此她在亨利去世后,仍然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那个聪颖睿智的年轻君主现在衰老了,整日怒气冲冲。腿部的疼痛使亨利八世的脾气变得很坏,一些弄臣和像他那样缺乏耐心的人常常惹他生气。亨利的心中充满疑虑,行为也冷酷无情起来。在与凯瑟琳·帕尔结为夫妻期间,亨利正忙着准备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战争。战争的根源是苏格兰问题。这两个民族间仍然存在敌意,并不时在荒无人烟的边境地区爆发出来。亨利重申对苏格兰的封建宗主权,并谴责苏格兰人是叛乱分子,要求他们停止与法国人结盟。苏格兰人在哈利顿里格成功挫败了英国人的一次突袭。1542年秋,诺福克所指挥的远征军在凯尔索败下阵来,主要原因是军需部门失职,不能及时补充给养,大军连啤酒都喝不到。苏格兰人便乘胜追击,将这场战争推进到英格兰境内。事实证明,他们的这一决定招来了灾难性后果。由于领导无方,组织混乱,一万大军在索尔威沼泽地带死伤过半,溃不成军。詹姆斯五世在听到弗洛登之战的悲惨历史又重演后一命呜呼,将他的王国留给了一个刚出生一周的婴儿,她后来成为著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

这个孩子立刻成为争夺苏格兰的斗争焦点。亨利八世称,她应成为自己的儿子兼未来王位继承人的妻子。但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母亲玛丽·吉斯是位来自法国的公主,以红衣主教比顿为首的天主教亲法势力反对且驳斥亨利的计划,并开始进行商谈,想让玛丽嫁给一位法国王子。英格兰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这样一门亲事。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使正想寻求亨利的帮助,来让亨利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法斗争,大使发现,英国宫廷对自己也是格外欢迎。于是,英格兰与神圣罗马帝国再次结成联盟,以对抗法国。1543年5月,查理五世与亨利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从那时起到1544年春,他们都在备战。亨利亲率大军渡过英吉利海峡,与从东北而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一道,攻打法王弗朗西斯,苏格兰战事则交由王后简·西摩的哥哥、赫特福德伯爵爱德华·西摩来处理。

这一计划固然好,但执行起来却遭遇失败,因为亨利与查理彼此不信任,都在怀疑对方企图与法国单独媾和。亨利担心自己会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计划中陷得太深,因而下令停止前进,并对布伦展开围攻。9月14日布伦陷落,亨利至少还从这次出征中得到一点实在的好处以自慰。五天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法王讲和,拒绝理睬亨利的抱怨与指责。与此同时,英军在苏格兰火烧爱丁堡,并将大片土地化为废墟之后,无力再向前推进,1545年2月在安克拉姆沼泽吃了败仗。

亨利的处境岌岌可危,英格兰可能遭到来自法国与苏格兰的同时入侵,但却没有一位盟友。危机需要英国民众为国家做出最大牺牲,他们必须交纳数目空前繁重的贷款、税金与捐款。亨利带头熔化掉他的金银餐具,并将自己的地产抵押出去。他亲自去朴次茅斯布置对付入侵的威胁。一支法国舰队穿过索伦特海峡,在怀特岛登陆,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被赶了出去,英国的危机也渐渐过去。第二年,法国与英国签订和约,同意英国占领布伦八年,八年后,法国再以大价钱将布伦赎回。合约中没有提到苏格兰问题。苏格兰战争仍以较小规模继续进行,并在红衣主教比顿被暗杀时趋于激烈,但无明显的胜败之分。亨利在苏格兰一无所获,他既不愿宽宏大量地与自己的近邻苏格兰和解,也没有能力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在未来的五十年中,他们将给亨利身后的几任国王增添许多烦恼。

1546年,亨利才五十五岁。那年秋天,他像往常一样,途经萨里与伯克郡,一路旅行到温莎。他在11月初回到伦敦,并再未离开过那里。在他临终前的最后几个月中,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王位继承人已定,但他是一个只有九岁的小孩,谁将在幕后操纵王权呢?是诺福克还是哈福德?是反对派还是改革派?

这个答案给得很突然,且出人意料。1546年12月12日,诺福克与他的儿子、诗人萨里被以叛国罪逮捕,押送至伦敦塔。从萨里的愚蠢行为来看,这样的下场实属难免。他口无遮拦地预言亨利将会在何时死去,还不合时宜地想起自己是爱德华一世的后代,于是不顾宗谱纹章官员的阻止,佩戴皇家纹章。亨利想起来几年前,诺福克也曾被人们提名为王储人选,并有人建议让萨里娶玛丽公主为妻,亨利便起了疑心,很快就采取行动。1月中旬,萨里被处决。

议会通过了判处诺福克死刑的议案。1月27日星期四,亨利批准了该议案,诺福克被判处死刑。当天晚上,亨利八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但医生不敢告诉亨利实情,因为根据《议会法案》,预言国王死期将犯逆君之罪。过了漫长的几个小时,安东尼·丹尼爵士“大胆走到亨利床前,告诉他病情,说他看来活不长了,因此劝亨利为自己的后事早做准备”。亨利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表现坚强,身边的人劝他赶快把大主教找来,亨利却说要“先小睡一会儿,等我感觉好些了,再去安排后续事情”。亨利入睡时,哈福德与佩吉特(Paget)在走廊外踱来踱去,盘算着如何能大权在握。午夜时分,亨利醒了,派人去请克兰默。克兰默来了后,亨利身体非常虚弱,已讲不出话了,只是把自己的手向克兰默伸了伸。几分钟后,亨利八世,这位英格兰最高领袖便停止了呼吸。

亨利统治时期,英国不断发展壮大,且更具声望,但人们也都普遍记得发生在这段时间里的许多血腥处决,这不免成为亨利的可憎污点。两位王后、两位国务大臣、一位贤明主教、许多修道院院长和修士,以及大量平民,他们由于敢对抗亨利的意志,而都被处以死刑。几乎每一位拥有王室血统的贵族都被亨利送上了断头台。罗马天主教徒与加尔文派信徒被指控为异端,并说他们利用宗教欺君罔上,因此被处以火刑。这些迫害活动或许就是法官们在政务会甚至是在国王面前一本正经完成的,从而成为充满光明的文艺复兴运动所带来的恶果。善男信女遭受迫害,被拷打折磨,即便犯了很小的罪也会受到重罚,这些都同人文主义的美好原则形成鲜明对比。但亨利的臣民并没有因厌恶亨利而背叛他。当时的欧洲骚动不安,亨利八世在国家没有军队及警察的情况下继承王位,维持了统治秩序,并在英格兰加强了别处所没有的纪律性。长达一个世纪的宗教战争过去了,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没有拿起武器为了信仰问题而与他们的同胞自相残杀。亨利八世的统治也有值得称道之处,他奠定了英国海军力量的基础,振兴了议会制度,使人民有了英文版《圣经》,最重要的是,使颇受欢迎的君主制得到加强。在这一制度下,英格兰人世世代代都团结一致,为建设一个强大的英格兰而努力,法国与德意志却在内部纷争中日益衰落。 dHkeaSRs8a1uH/fkQW73127l5+bdMLGscVjDPfwTHA9ZHh179yRZ0/0sF8CKB3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