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本书缘起于笔者在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任教,开授“研究方法学”课程以及指导研究生做研究的时候,笔者发现多数研究生对“研究”有着刻板印象,他们以为研究就是一个设计问卷或实验→展开调查或实验→回收问卷或数据→清理数据→做统计分析→书写论文的过程,他们对研究的内涵多不理解甚或误解、曲解。对他们而言,做研究是一个他们为了求得学位必经的过程,对他们而言,论文是一个缺乏感情、缺乏生命投入的“身外之物”。

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笔者在讲授过程中,特别强调研究的真正内涵:研究是有血有肉的,是一个感情与生命投入的过程,是有灵魂的,是需要有反省力的,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是要建立一个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的风范的努力,是对人类福祉和命运的深切关怀的行动。

但是,如何系统而又能符合上述研究精神地教授方法学的课程呢?为了搜索相关的书籍,笔者又回到浸淫研究十年的芝加哥大学时,询问旧同事及同学,发现布斯、卡洛姆、威廉姆斯的The Craft of Research(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正是理想的参考书。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研究的过程与步骤,并且在讲解过程中不断贴心地鼓励读者,建立研究初学者的信心,让他们理解,研究原来是一个严谨而有感情、有血有肉、有生命、有品位与风格、可以促进人类福祉的工作。本书作者在每一个章节、针对每一个研究步骤与方法,娓娓道来的过程中,也同时将上述研究的真正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

自从2000年采用本书作为教材后,学生们改变了他们过去对研究的刻板印象,产生了对研究的全新思维,并激起他们做研究的信心与热情。下面是学习这门课的四位同学对本书的评语:

看完这本书后,心里着实超感动。许多以往做学问的过程中,曾遭遇到的问题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研究的真正意义是如此严谨,如此有血有肉,如此生动活泼,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这些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研究”的浅显看法,也让我重新爱上了这个议题——研究。

——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硕二同学 蔡佩珊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谈研究原来并不一定要硬邦邦的,而是可以用既温和又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讨论,所以看这本书,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而是会有想了解下一步作者要说什么的冲动!因为从书中,我得到支持也获得解惑!

——台湾成功大学健康照护研究所博士班同学 杨素珍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做研究多年的好朋友与你分享他的经验,文中的语气有时严厉地告诫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有时又有趣地告诉我们一些“小撇步”,让我觉得做研究好像不是“天方夜谭”般的遥不可及!

——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硕一同学 张雅惠

于字里行间时时可以感受到三位作者对于读者的“好心好意”——除了浅显易懂地传达知识并举例说明外,为了纾解读者于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与沮丧,他们一一点出提醒,给予心理建设与鼓励,这令我满心感动,这三位学者不只写书,他们也同时做了写书以外的事,而读者不只学到知识方法,也会记得这三位作者温暖的心。非常感谢!

——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硕一同学 卢宝如

学生的反应,促使笔者考虑将本书翻译成中文。2004年,笔者再度回芝加哥大学做研究,与三位作者见面讨论翻译本书的构想及进行方式。两位作者与笔者曾经在芝大共事,大家分享教学经验,十分投缘。他们听笔者有意将本书翻译成中文,很兴奋,主动向出版社推荐这个中译计划,并且,当大陆的新华出版社主动要求翻译本书时,他们也要求芝大出版社在签订翻译合同中加入一个条件:翻译工作由台湾的笔者负责。接着,台湾的巨流出版社也从芝大出版社争取到本书中文版在台湾的出版权。

于是,近四年才完成的翻译工作就这样开始了。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同事许甘霖教授负责翻译团队的组织、翻译工作的规划及推动,15位修过笔者开授的“研究方法学”的研究生分着章节负责翻译(这些学生包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蔡志斌、林进嘉、锺宜馨、萧文絜、陈凯姿、陈奕晔、吴坤陵、吴丽均、邹孟珍,护理学研究所的陈菀琪、李建德、王郁茗、李盈慧,医学系的黄钲闵,以及来自高雄医科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的叶丽靖)。接着再由三位老师(许甘霖、徐毕卿及笔者)做了三次的校稿,完成之后,又连续两年由学习本课程(本课程每学年开授一次,每年大约20多位同学学习)的研究生——前后两年将近50位——参与做了两次的试读给意见,修改后请公共卫生研究所刘亭均同学从研究生的角度做润饰,接着请翻译经验丰富的蔡宜刚先生对全书翻译稿做润饰,最后定稿再由徐毕卿教授润饰及统整文体风格,全程的文书编辑则主要由助理陈慈慧负责。

三位老师都是身负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大量工作的台湾成功大学全职教师,在忙碌之余,腾出时间推动翻译、三次校稿、二次试读、再校稿、再润饰的工作,这样一步一步、毫不马虎的翻译、试图达到信、达、雅的境界的集体努力,足足花了近四年的光阴!在这过程中,笔者几乎每年回芝大做研究,都会跟两位作者聚会,也为本书翻译中遇到的疑难交换意见。但是,让我们十分难过感慨的是:虽然我们翻译的工作终于大功告成,这两位令人敬爱的作者却相继在2005年年底及2008年年初辞世了!无论如何,我们感谢本书另外一位作者卡洛姆——笔者与他虽未曾见面却也有许多电子信件的往来,他也对中译计划表现高度的支持,并为本书的中文版写序。

翻译团队对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有着一些期待:我们希望,借由中文版的发行,海峡两岸的读者可以更有效、更亲切地分享本书三位作者在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府积累数十年研究经验的珍贵智慧。另外,也期待本书能帮助读者体悟到“学做研究就像学做人,做人要秉持研究的精神”这样的人生哲理:真诚、严谨、用心、有反省力。

陈美霞
台湾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 8dRzv3aEsEugpIhnlzbUOCmkR6frmHnx8LU4yIESaIxi7aVhTBfpLqdFMizDP6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