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006章:专业打假人

女经理愣了一下,然后有些尴尬地道:“先生真会开玩笑,我们这是正规的商场”

“是不是开玩笑,你自己心里清楚,”陆凡吩咐道,“陈记者,开始吧!”

听到陆凡的话,陈大壮打开照相机,对着店内一阵狂拍,闪光灯差点没把经理的眼睛给晃瞎。

不过,照相机内根本就没有胶卷,陆凡是不会随便浪费一分钱的。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这里不准拍照?”女经理一脸的慌张,想要伸手阻止陈大壮。

陆凡的表情忽然变得无比严肃,拿出刚办好的记者证,吓唬道:“我是《江城日报》的记者陆化腾,我们正在做一个商品打假系列报道.”

这年头,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当官的和记者打交道都头疼,一篇不好的报道很可能捅破天。

女经理不敢怠慢,急忙弯腰,主动和陆凡握手:“陆记者您好,我是本店的经理何芳,咱们有话好好说。”

“何经理你好,我们是《江城日报》经济栏目的记者,这是我们的摄影记者陈强东。”

陆凡简单地介绍了两句,忽然板着脸说道,“近期,经过我们暗中走访,发现这个商场里所谓的国际名牌,大都是从港岛中英街采购的A货。

我们总编非常重视这个情况,让我写一个系列报道上报给市里。何经理,我能采访一下你吗?”

何经理还想狡辩几句,听见陆凡连他们的进货地点都说出来了,知道他们绝对拿到了充足的证据,要是本店售假的消息传出去,可真就完蛋了!

“误会,这都是误会,陆记者您搞错了,本店卖的绝对都是正品。”

何经理脸上陪着笑,偷偷往陆凡手里塞了两百块钱,当做封口费。

“你这个同志,这是干什么?你这么做不是让我们违反报社纪律么?”

陆凡义正辞严,看得陈大壮忍不住想笑。

何经理心中一紧,低声下气地央求道:“陆记者,这么热的天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一点心意,拿去买点水喝。

您看现在生意都不好做,大家为了生活都不容易,这事咱们就私下解决,不要见报纸了吧?”

陈大壮在一旁打圆场道:“陆哥,这里的衣服虽然是假的,但看起来质量还挺好的。”

“陈记者说得对,质量绝对没问题,都是高仿,用料和欧洲正品都一样。”何经理连忙附和。

陆凡脸色稍微缓和了下来,“质量怎么样,我们要试了才知道,”

何经理顿时明白陆凡什么意思了,这厮不要钱,敢情是来敲诈衣服的。

何经理心里直骂娘,脸上依旧堆满笑意,热情道:“陆记者、陈记者,你们身上的衣服可以穿回去慢慢试,质量绝对会让你们满意的。”

“一套怕试不出好坏来。”陆凡拿捏道。

“那就,每人两套。”何经理心在滴血。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陆凡终于满意地笑了。

“两位千万别客气。”何经理赔着笑。

十分钟后,敲诈完服装店的陆凡带着陈大壮扬长而去,分分钟消失得不见踪影。

既然陆凡通过周建军,把自己有一位港岛大富豪亲戚的消息传扬出去了,那么他就必须演得逼真一些。

首先得有两身品牌行头充场面,还得想办法弄到钱将罐头厂重新运转,让大家对自己的话坚信不疑。

陆凡的西装是结婚时置办的,骗不过江北县的众人,陈大壮的衣服更糟糕,他们又没有钱置办,于是乎就上演了刚才那出好戏。

当然,陆凡来之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作为后世《江城日报》的新闻部主编,对江城的经济发展很熟悉。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光是江城市,全国上下都造假售假成风,几乎所有的大商场,都能随随便便买到一大堆假货。

尤其是温州,在八九十年代,几乎是假货的代名词,前后经过三次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将假货公开烧了三次,也没能遏制住造价之风。

假货越打越多,老百姓苦不堪言,直到国家在94年出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情况才逐渐好转。

那个时候,华国出现了一个打假英雄王海,专门在各大商场买假货双倍索赔。

因此,王海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市场就一片恐慌,如临大敌。甚至,各地商场纷纷喊出“防火防盗防王海”的口号。

陆凡自然了解这段历史,知道江城各大商场,基本上都在港岛的中英街进货, 两三百元进价的高仿名牌,转手就能标价十倍卖出去。

陆凡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弄了一套证件,通过不太高明的演技,便轻轻松松弄到四套“价值”八千多的衣服。

这种买卖可谓是无本万利,陈大壮既兴奋又忐忑,感觉良心有些过不去,陆凡却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咱们这是替天行道,惩罚那些为富不仁的奸商,知道不?”

陆凡对着陈大壮开解道。

“对对,咱们是做好事,嘿嘿.”

陈大壮很快就想通了,拎着几袋子衣服兴奋不已,这么好的衣服,一分钱不花就弄到手了。

“小凡哥,这里还有那么多家卖衣服的,咱们一家弄几套,可就发大财了啊,哈哈.!”

陆凡摇头笑着说:“咱们不能贪心,在这个商场最多再找两家,到手后就溜之大吉,而且坚决不能再来。”

陆凡心里清楚,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贪心想连续敲诈的话,早晚会被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行,我都听你的,小凡哥。”

陆凡找了个保管柜将几袋子衣服锁好,然后又在二楼皮鞋区找到了一个下手的目标。

二十多分钟后,陆凡和陈大壮又收获满满地走了出来,脚上不但多了一双品牌真皮鞋,一条皮带,一个皮包,口袋里还多了一千块钱的封口费。

陆凡见天色已晚,果断地放弃继续“作案”,拉着陈大壮从侧门溜了出去。

陈大壮还有些不情愿,觉得应该趁商场晚上关门之前,再‘替天行道’两次,大捞一笔。

陆凡心里始终警告自己,做人绝对不能贪心,自己已经在这家商场呆了一个小时了,如果继续下去,那两家被敲诈的商户调查出自己是假冒的记者,自己就跑不了了。

提着六七袋子“战利品”走出江城商场,陆凡大手一挥,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武昌的中南商业大楼而去。

明天,那里将是自己的又一个战场。 jgv0TbpwEgORFkCOXl0jmfiy8JUVxkk+irxNrFq0XEwtA6RZTyLJzwq5VCgZDZ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