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时间记录”基本操作

在开始时间记录之前,有必要了解时间记录的一些专有名词,书中在出现这些名词的时候,其代表的含义都是一样的。

“时间记录”的核心要素

时间记录有几个核心要素:

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事件描述、时间标签

通过这几个核心要素的结合,时间记录要能反映这样的事实:

在哪一天、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花了多长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事情属于什么类型。

比如:

时间日期:2021-03-02

2021-03-02 14:22:50~2021-03-02 16:11:21

持续时间:01:48:31

事件描述:工作,写报告

时间标签:05.工作事业

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可以通过手机软件APP进行记录,目前有很多相关的APP可供使用,我们自己开发了一款APP叫作“时间统计”,下面有详细介绍。

时间记录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是 事件描述 时间标签

1.事件描述

事件描述是指通过一系列关键词的描述,客观地记录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事件描述的具体内容是一系列关键的名词组合,其目的是把具体发生的事情写清楚,以便事后可以追溯、可以回顾。以下是一些范例。

开车上班可以记录为:

从××小区到××公司,开车

午餐可以记录为:

午餐,××饭店,一同吃饭的人名,菜名

开会可以记录为:

开会,××公司,会议主题,参会人员

我们的生活是由事件组成的,它们仿佛是路标。如果把做时间记录的重点放在时间上,时间记录体系很容易崩溃,而按照所做的事情来记录时间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之前介绍的,事件描述可以说是时间记录中最核心的概念。通过事件描述,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习了哪些技能、读了哪些书、创作了哪些作品、读了哪些论文、日常做了哪些工作、参加了哪些社群、进了哪些圈子、做了什么样的家务、分别吃过哪些食物(如零食、水果、饮料)、陪家人做过什么及是否是高质量的陪伴、进行过哪些运动、去过哪些地方、在哪些地方有过高质量的休息、一生中分别见了哪些人,等等。

换句话说,通过事件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有哪些爱好、喜欢做哪些事、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否爱学习、是否顾家、是否喜欢社交、是否喜欢去不同的地方,等等。不同的人记录的事件描述,其关键词会很不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差别,哪怕关系再亲密,在事件描述上都可能有较大差别,因为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不一样。

2.时间标签

我们可以通过场景的分类规定一些时间标签。时间标签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本书中我会把过去7年实践中一直在使用且经过充分迭代的时间标签详细地列举出来,供读者参考。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们花了2年时间,带领上百人进行实践,总共积累了近100万小时、大约6000万分钟的时间数据,并且都是严格按照这套时间标签体系来进行记录的。这套时间标签体系已相对稳定和成熟。如果想要更快速地入门和体验时间记录,读者可以直接套用这套体系,原封不动地照搬即可。

同时,我也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时间标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如何准确归类,以便我们能更好地使用这套时间标签体系。

时间标签分为: 主要标签 次要标签

主要标签针对的是对大场景的划分。在本书中,主要标签分别是:

学习成长、工作事业、社会交际、家庭生活、健康休闲、交通时间、睡眠时间

次要标签针对的是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划分。在本书中,次要标签分别是:

阅读时间、写作时间、社交网络、餐饮时间、陪伴家人、生活事务、运动时间、休闲娱乐、午休时间

主要标签和次要标签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迭代且有较高代表性的标签,这些标签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且从长期甚至一辈子的时间长度来说,都有可能持续使用,以及值得区分和划分的时间标签。

在我们的时间记录体系中,时间标签设置如图1.3.1所示。

如何使用时间标签呢?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类别来确定。比如:开车上班,属于11.交通时间;

午餐,属于08.家庭生活:餐饮时间;

开会,属于05.工作事业。

关于具体的事件如何归类,后面的章节会有详细说明,现在读者只要大致了解事件类别的含义即可。

图1.3.1

读者可能注意到了,这些时间标签前面加上了数字,同时也缺少了几个数字。具体原因是,加上数字,是为了方便在目前主流手机APP中进行“定位”,通过数字可以快速找到相应标签,从而提高效率,减少记录成本;同类型的主要标签前的数字相同,是为了在后期导出数据做分析时,降低时间成本;数字是从“04”开始的,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时想将数字“01”“02”“03”留给读者,如果有非常重要但没有包含在上述主要标签体系内,并且值得一辈子记录的时间标签,可以使用这3个数字;而“06”“10”这两个编号的数字标签,在我过去7年的时间记录过程中,使用并不频繁且能归属于其他标签,于是被删去。

时间标签从一开始就要固定下来。 固定下来后尽量不再添加其他的时间标签,除非添加的时间标签是真的一辈子都适用且使用频率足够高。

像技能类的学习是属于阶段性的,比如学习弹吉他或钢琴,可以将其归属到“学习成长”类标签,而不需要新增一个特定的标签。如果长期学习弹吉他或钢琴,且持续周期足够长,它们在变成个人专业技能之后,就会归属于“工作事业”类标签,而不再归属于“学习成长”类标签。

时间标签数量不能太多。 在本书中,主要标签设置为7个,加上次要标签,一共是16个。控制时间标签数量,是为了最大化地降低时间记录成本,从而能在更长周期内记录时间使用情况。

时间标签的分类要做到,在分析时间记录阶段,能判断出工作、生活是否平衡就足够了。如果有其他相对短期的关键词,可以在事件描述中添加关键词。其中,短期是指相对于人生整体长度的短期,比如按照人生100岁来看,3~5年算作短期。

需注意的是,如果有一件事情需要记录下来,但记录周期是相对短期的,你想知道在这件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那么并不需要添加时间标签,而是通过事件描述的关键词来记录。比如记录一个持续3个月的项目,可以用具体的项目名称来描述,后期通过搜索项目名称关键词来优化描述内容。再比如,“餐饮时间”中的早餐、中餐、晚餐,可以通过关键词记录清楚,而不需要专门设置“早餐”“中餐”“晚餐”标签,这样可以减少时间标签的冗余,避免时间记录体系无法持续进行下去。

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介绍“事件描述”和“时间标签”,是因为它们是时间记录体系中两个核心要素,是本书内容的基础,也是本书需要大量讨论的两个要素——书中将介绍每一个使用场景,包括具体怎么记录,以及记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注意事项。

“事件描述”中的关键词,可以客观地反映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时间标签”可以让我们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场景,在场景发生变化时,记录下该时间点,从而让生活中的各个时间段区分出来。

“时间记录”标签背后的意义

在时间标签体系中,每个标签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学习成长”既包含学生时代的学习情况,也包含工作、创业后的成长经历。

“工作事业”既包含正在进行的工作,也包含未来的事业。

“社会交际”既包含线下社交,也包含社交网络上的线上社交。

“家庭生活”既包含与个人生活相关的事务,比如洗漱、洗衣服、去洗手间、生病等,也包含陪伴家人、就餐等活动。陪伴家人一起吃饭属于“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社交场合的就餐,饭后活动则属于“社会交际”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生病是与生活事务相关的,换句话说,与预防疾病相关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健康休闲”既包含跟健康相关的运动,也包含跟休闲相关的休闲娱乐。

“交通时间”是比较独立的时间标签,不管在交通时间内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时间段都归属于“交通时间”。

“睡眠时间”包含晚上的长睡眠时间和长睡眠之外的午休时间,比如,早上10点的短睡眠、下午3点后的短睡眠,都可以算作午休时间,这样便于和晚上的长睡眠进行区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早上只是起来一小会儿,然后继续睡回笼觉,睡回笼觉的时间是算作长睡眠时间的,属于长睡眠的一部分。

如果晚上没有睡着,并且睡觉之前也没有玩手机,那么这段躺下没睡着的时间也算睡眠时间,可以理解为这段时间是为睡眠做准备的,这样可以避免睡到半夜可能突然想起来没有做时间记录,而不得不爬起来做时间记录。如果在睡觉之前,意识非常清醒,并且还玩了一段时间的手机,那么这段睡前玩手机的时间算作09.健康休闲:休闲娱乐,属于没有睡觉、打发时间的休闲时间。

这些标签代表了在生活中我们每天多多少少都会投入的事项,并且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我们刻意没有设置很多种标签,这是为了让时间记录者降低记录成本。因此,我们不需要做过多的生活场景拆分,以避免耗费更多的精力。

时间记录是有成本的,我们要控制这种成本,只要能记录下典型数据,能观察学习、工作、家庭、社交、健康、交通、睡眠等维度之间是否平衡,并且能进行有效衡量,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时间记录”的要点

时间记录中信息收集的三个维度是:客观、及时和持续。

客观,是指客观地记录事情本身,要具体到你在任何时候看到这条记录,都能清晰回忆起这件事。

及时,是指在记录的时候把握好“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两个时间节点,尽量减少与实际时间的误差,这需要养成习惯。在《奇特的一生》一书中,作者提到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记录”的误差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APP的技术优势,误差可以控制在更小范围。

持续,是指在建立了自己的时间记录体系之后,时间记录一定要持续不中断。只有长时间的记录才能体会其中的好处,长时间记录的习惯,会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做时间记录需注意如下几方面要点。

(1)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尽可能精准。“真实”是指客观地记录,发生什么就记录什么,将事情发生的状态如实地记录下来。“精准”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24小时换算成分钟是1440分钟,不大于15分钟,即误差控制在一天时间的1%以内。尽量减小误差,让数据准确。

(2)不要凭记忆记录时间,人对时间的记忆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靠的。对于与时间相关的数据,要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做好记录,并对事情进行描述。事后凭借回忆所记录的数据会有误差,甚至有时候会记不清楚自己过去到底做了什么。

(3)选择的时间记录场景要有代表性,比如涉及学习成长、工作事业、家庭生活、社会交际、健康休闲、交通时间、睡眠时间等不同维度的场景在发生变化时,才去记录。

在一个场景里,如果时间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时间记录的区段就不需要重新划分,甚至不用理会时间记录这件事,而是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认真过好生活。

比如“学习成长”,如果一直都在学习环境中,全天都在上课,上课的时间都属于学习时间;如果一直在图书馆看书,因为场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这段时间属于阅读时间。不需要切换场景,也就不需要切换正在进行的时间记录场景。

再比如工作场景,如果一天上班8小时,则8小时都属于“工作事业”时间。在工作中,会和同事沟通、与客户交流,以及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只要是工作时间,相关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都属于“工作事业”时间。在做时间记录时,不需要对场景进行切换。

对于所选择的场景,根据我过去多年的经验,平均每天记录的时间成本在10~15分钟,也就是占用每天总时间的1%以内,这样可以大致知道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如果再增加时间记录成本,对于有些读者来说,会导致时间成本太高,以至于无法进行长期的时间记录。

适当地控制时间记录成本,选择有代表性的时间记录场景,有助于我们养成长期做时间记录的好习惯。

(4)对所记录的时间进行调整。每天要定期查看过去的时间记录是否完整,以及检查记录下来的数据——有哪些事件描述需要扩充、是否需要修改时间标签,等等。

(5)持续不断地记录,给自己设置一个记录时间的截止时间,比如50年这样的长度。读者可以按照这个公式计算:把你正在阅读这本书的日期写下来,然后在当下日期的年份数字上增加“50”,50年后的今天,就是结束时间记录的那一天。

为什么是50年,而不是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呢?如果再短一些,你可能不会认真思考时间记录这件事,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能会中断甚至放弃。

在50年的时间长度上,如果遇到挫折,也都是一些小困难,目标足够远大,更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即使不知道怎么做时间记录、不知道细节要点等,但时间越长,越有足够的机会来优化时间记录这件事。

如果比50年再长,对于有些读者来说,会显得时间跨度太长。而实际上,如果能够做到连续50年做时间记录,那么就会继续再做第51年,甚至更长时间。当然,50年长度的时间记录,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值,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给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

设置截止时间的本意是希望能在刚开始时,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时间记录体系才有使命和意义,我们才能更加认真地对待和思考时间记录本身所需要做的和需要完善的细节。

除了在时间记录上设置截止时间,也可以在其他事情上设置相应的截止时间;如果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的关键词要持续地在时间记录中出现。 aLwbLmV7dMxN3xZ8IMrKBW1MRjp4jJ6yO325amG0XJF2RtYXac1H+Pp9EqEIjM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