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六西格玛主要为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服务,这个初衷多年来未曾改变。时至今日,质量领域依然是六西格玛的主战场。但随着人们对方法论的认知逐渐深化,六西格玛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并演化出了不同的分类和发展方向。
首先,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质量包含了客户所有明示与隐含的需求,所以六西格玛的研究对象就不应该只是可见的产品质量。因此,这些年六西格玛也致力于在非可见的质量领域的改善,如项目质量、服务质量、流程质量等。这些研究对象的质量被称为感知质量,它们通常呈现在过程中,多数以被企业或客户感知的方式体现。
其次,随着企业逐步加深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产品的可靠性等内容也愈发重要。此时的产品质量不能只依靠传统的加工制造或者服务运营来实现。设计出质量(Design in Quality)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希望依靠六西格玛方法仅通过一次设计就设计出正确或合适的产品,一次设计就能满足客户所有需求,依靠稳健的设计提升产品质量。
因此,目前六西格玛方法的应用类型大致可以按两个维度来划分:一是既有产品流程和质量的改善,二是从无到有的产品或者流程开发。图1-2是不同六西格玛项目之间的典型关系。
图1-2 不同六西格玛项目之间的典型关系
传统六西格玛就是针对既有产品流程和质量的改善的,其主要遵循 DMAIC的框架流程,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控制(Control),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类别。其中,制造型六西格玛几乎被所有大型制造企业所接受;事务型六西格玛是从制造型六西格玛中衍生出的方法,主要针对非生产运营领域的流程改善,其应用行业几乎包含全行业全领域,不仅在制造型企业的非生产运行领域中实施,在金融、财会、服务等行业也都有很多实践案例。
六西格玛设计针对从无到有的过程及其优化。六西格玛设计的研究对象和优化目标相对复杂得多,研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非实物的流程,而优化目标从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到产品的可靠性甚至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等。很多企业把六西格玛设计作为目前六西格玛领域最完整的工具集和最高应用层级,在传统六西格玛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模块组成六西格玛设计方法。目前,六西格玛设计的框架流程并不统一。由于各企业间的产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企业都在实施各自的框架理论。目前比较主流的框架包括:DMADV,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设计(Design)、验证(Verify);IDOV,即鉴别(Identify)、设计(Design)、优化(Optimize)、验证(Verify)。图1-3是不同六西格玛的常见框架。
图1-3 不同六西格玛的常见框架
传统六西格玛和六西格玛设计的分类与框架都针对企业的特点,为企业的改善目标服务,所以只要能达成目标,采用哪种框架是次要的。六西格玛从业者不应纠结于框架本身的定义。
注:由于篇幅有限,本书着重介绍的是传统六西格玛。六西格玛设计请参考其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