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附录
西汉以前下层民众的家庭观念——卫青、霍去病家族的例子

现在的人,大多对“野合”生子这类事情不太理解,觉得实在伤风败俗,没法跟圣人孔子联想到一块儿。这里讲个别人的家事,这人和孔子出身很像,后世名气也很大,就是汉武帝时候的名将卫青,还有他外甥霍去病。

汉初时候,有个追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曹参,被封为平阳侯,传了好几代。平阳侯家里有个使唤丫头,从没嫁过人,喜欢过的男人大概不止一两个,就在平阳侯家生了一堆孩子,自己也慢慢老了。这老太太人称“卫媪”,用现在话说叫“卫老娘”。

卫老娘的孩子们长大了,也都子承母业:儿子卫青,继续给平阳侯家当奴才;女儿卫少儿、卫子夫姐妹,当使唤丫头。他们都是随老娘的姓——卫。

第四代平阳侯曹时是位驸马,娶了汉武帝的姐姐。一日,年轻的汉武帝来姐姐、姐夫家走亲戚,看见丫头卫子夫漂亮,借口上厕所,叫来伺候,把子夫给“幸”了,龙颜大悦,带回宫中,成了宠妃,又生了皇子。这中间也有过些小波折,不过卫家从此开始发达了。

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年纪偏大,和老娘一样,也是过露水夫妻的生活,生了霍去病。霍去病长大时,阿姨卫子夫、舅舅卫青都地位很高了,不好意思再随妈妈姓卫,就选了老妈的一位姓霍的情人,改姓霍。

这一家两代,活脱脱一个母系家族。

汉武帝不喜欢他的堂兄弟们,这些人搞不好会篡位。他喜欢大舅子小舅子家的亲戚,用起来放心,加上卫家人天分又高,卫青、霍去病都成了名将。平阳侯曹时后来死了,汉武帝的姐姐不想守寡,干脆嫁给了昔日的家奴、如今的大将军卫青,也是一番传奇故事。

所以,我们不能拿现在人的眼光看孔子出身这回事儿。这不全是因为古今道德标准不一样。人类社会早期大都是母系氏族,世系按母亲计算,近代云南的永宁纳西族还保留了这种遗风。所以古人追述自己的始祖,最后都是追溯到一位母亲。她们的配偶是谁,就说不清了。像周人的始祖是姜嫄,据说在原野里踩到巨人的脚印,感孕生子;商人的始祖简狄,吞了玄鸟(燕子)卵而生子。她们的儿子才繁衍出了周人、商人部族。这种传说,都是早期母系氏族的古老记忆。因为在母系家庭里面,人们大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后来父系家庭开始出现,代替母系氏族。但这个变化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上层社会变得早些,但在下层社会、普通农民中,母系家庭的残留一直保存到很晚。像孔子家、霍去病家,都是这种情况。据学者研究,父系家庭观念在中国全面强化,要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Omlt9Sun1MwyEjpZZ+tdgEzJ9K+T1i8itCMt0xwQW31Ham+u2zRDzQ3O7dFtFj0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